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骨架,所述吊装骨架下方设有对应卡接定位盘管的管夹,所述吊装骨架上方设有连接吊绳的吊耳,所述吊装骨架的下方还设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盘管吊装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便于盘管组装起吊,提高盘管的组装精度,提高组装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骨架,所述吊装骨架下方设有对应卡接定位盘管的管夹,所述吊装骨架上方设有连接吊绳的吊耳,所述吊装骨架的下方还设有行走轮。
设计方案
1.一种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骨架,所述吊装骨架下方设有对应卡接定位盘管的管夹,所述吊装骨架上方设有连接吊绳的吊耳,所述吊装骨架的下方还设有行走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骨架包括间隔布置的竖骨架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竖骨架之间的横骨架和管夹骨架。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夹骨架下方设有多个间隔布置以连接到对应盘管上的管夹。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为U型结构,所述管夹的上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设于所述管夹骨架上的安装孔内。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沿所述管夹骨架长度方向布置的腰型孔。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骨架和管夹骨架间隔交错布置。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吊装装置设有两组平行布置的吊装骨架。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吊装骨架上设有两组起吊组。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起吊组包括设于所述吊装骨架上呈矩形布置的四个所述吊耳,每个吊耳上连接一个吊绳,四根吊绳的上端连接至连接吊具的总起吊绳。
10.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骨架的下方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盘管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液货船舶上的液货舱均需要大量的加热盘管进行液货的加热工作。整个货舱区域盘管敷设面积大、焊缝多。若继续沿用原散货轮的直接焊接连接,会造成焊接安装的工作量大,施工难度高,精度低等问题,同时增加了报检的工作量和施工成本。在工期紧张的时候,很可能造成交船的拖期,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便于盘管组装起吊的盘管吊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盘管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骨架,所述吊装骨架下方设有对应卡接定位盘管的管夹,所述吊装骨架上方设有连接吊绳的吊耳,所述吊装骨架的下方还设有行走轮。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吊装骨架包括间隔布置的竖骨架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竖骨架之间的横骨架和管夹骨架。
在所述管夹骨架下方设有多个间隔布置以连接到对应盘管上的管夹。
所述管夹为U型结构,所述管夹的上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设于所述管夹骨架上的安装孔内。
所述安装孔为沿所述管夹骨架长度方向布置的腰型孔。
所述横骨架和管夹骨架间隔交错布置。
所述盘管吊装装置设有两组平行布置的吊装骨架。
所述每组吊装骨架上设有两组起吊组。
所述每组起吊组包括设于所述吊装骨架上呈矩形布置的四个所述吊耳,每个吊耳上连接一个吊绳,四根吊绳的上端连接至连接吊具的总起吊绳。
所述竖骨架的下方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盘管吊装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便于盘管组装起吊,提高盘管的组装精度,提高组装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盘管吊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盘管吊装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盘管吊装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盘管,2、吊装骨架,21、竖骨架,21、横骨架,23、管夹骨架,3、管夹,4、行走轮,5、吊耳,6、吊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这种盘管吊装装置,如图1、2、3所示,包括吊装骨架2,吊装骨架2下方设有对应卡接定位盘管1的管夹3,吊装骨架2上方设有连接吊绳6的吊耳5,吊装骨架2的下方还设有行走轮4。该盘管吊装装置为集将盘管组装,移动机起吊与一体的多功能吊装装置。通过管夹定位盘管,便于盘管的焊接组装,提高装配精度,焊接完成之后直接可通过该吊装装置即可实现盘管的移动及起吊,以方便安装至船舶上。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2中所示,吊装骨架2包括间隔平行布置的两个竖骨架21及垂直连接在竖骨架21之间的横骨架22和管夹骨架23。竖骨架21、横骨架22和管夹骨架23构成吊装骨架2主体,吊装骨架2的整体尺寸大小根据盘1的大小确定,与盘管整体大小近似,以保证盘管稳定的组装和起吊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在管夹骨架23下方设有多个间隔布置以连接到对应盘管1上的管夹3。管夹3的间距根据盘管之间的间隔间距确定,通过管夹3固定盘管,实现盘管之间的焊接连接,其连接定位精确度高,焊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中所示,管夹3为U型结构,管夹3的上端为U型开口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设于管夹骨架23上的安装孔内。此种连接结构便于安装连接,使用方便快捷。优选的,可将安装孔设为沿管夹骨架23长度方向布置的腰型孔,实现管夹3位置的微小调整,适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中所示,横骨架22和管夹骨架23间隔交错布置,由于管系大多为长直型结构,此种布置结构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将管夹3之间间隔位置错开,以满足盘管1布置及安装需求,可便于盘管1固定值管夹3内,便于组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中所示,盘管吊装装置设有两组平行布置的吊装骨架。由于盘管结构体积大,设置两组平行布置的吊装骨架以保证其整体运动及起吊过程的稳定性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中所示,每组骨架上设有两组起吊组。每组起吊组包括设于吊装骨架2上呈矩形布置的四个吊耳5,每个吊耳上连接一个吊绳6,四根吊绳的上端连接至连接吊具的总起吊绳。此种起吊结构的布置可大大提升盘管起吊稳定性,便于操控,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中,竖骨架21的下方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行走轮4,行走轮4为万向轮,可保证顺畅的移动过程,方便移动调整盘管位置,便于上船对中,也可便于起吊安装。
本实用新型盘管吊装装置,能够很好地固定整个加热盘管单元,既能在盘管单元的组装时起到定位校中的作用,又能在起吊时当做吊排使用。增加安装管夹便于管系拼接,在装置底部安装万向轮便于上船对中,在装置上方设置吊耳便于起吊。
本实用新型盘管吊装装置,根据需要固定的管系的尺寸,使用合适的槽钢制作骨架;利用角钢等型材与槽钢用螺栓连接成活动可拆卸吊装骨架2;再根据管系的实际布置在相关位置设置管夹;将万向轮固定于吊架下方,在上方焊接吊耳。
本实用新型盘管吊装装置,1.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在所有船舶的加热盘管的安装中;2.拆卸方便,吊装骨架之间可使用了螺栓固定便于拆卸大限度的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3.方便盘管单元的组装,根据管系布置设置管夹,利用管夹即可定位组装单元;4.起吊和装船快捷,单元整体吊入到舱中以后,利用万向轮定位极为轻松,也提高了单元对中时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盘管吊装装置,在我司生产的28000T成品油船中,已得到成功及广泛的应用,所有液货舱的加热盘均使用到了该发明,效果非常理想。
本实用新型盘管吊装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便于盘管组装起吊,提高盘管的组装精度,提高组装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3653.7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583391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6C 1/16
专利分类号:B66C1/16;B66C13/08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三山经济开发区峨溪路1号
发明人:祝宗霁;程克维;朱永滨
第一发明人:祝宗霁
当前权利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代理人:方文倩
代理机构:34107
代理机构编号: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定位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