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包丢失恢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算法,对等,错误,多媒体,组播,前向,平均。
包丢失恢复论文文献综述
高冬伟[1](2014)在《基于非对等保护的音乐包丢失恢复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输数据易发生错误的信道(例如无线信道)中进行数据传输时,频带利用率和抗错鲁棒性是传输系统必须考虑且相互冲突的两个部分。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关于语音信号包丢失的恢复方法。然而,其中仅仅只有很少的方法可用于处理恢复出高质量的音乐数据。音乐信号与一般的语音信号相比,二者的目的不同、应用中用户的感知质量要求不一,且当前绝大部分的音频包丢失恢复技术并没有充分的利用到音乐内容本身的一些特性。所以本文在当前的一些包丢失恢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对等保护”的音乐包丢失恢复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音乐信号本身存在的瞬变现象。本文对音乐信号进行了分帧处理、提取含有onset点的数据帧。该过程中本文主要通过信号的短时能量、谐波结构、过零率、相位变化等特征向量来确定onset点的时域位置。(2)利用onset点的不同特征来处理onset点的分类问题。本文采用了SVM分类方法,采用分装器wrapper模式。根据不同onset点的短时能量曲线、频谱谐波结构、频带宽度建立特征向量,从而将onset点分为Note onset及Drumbeat两类瞬变点。(3)根据不同的类型的onset点的特性,本文分别对含有Note onset或Drumbeat的丢帧进行恢复。并将每一帧的特征报文信息在缓冲的时候发送给接收端。以便于接收端对丢失的帧进行恢复。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的“基于非对等保护”的音乐包丢失恢复方法相比较于当下的简单的噪声抑制、包替代恢复方法在处理音乐数据流方面,有着更为显着的效果。而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当前的方法而言,仅仅只需要很少的冗余信息就能较好的恢复出音乐信号。(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2-01)
高冬伟[2](2014)在《基于内容的非对等保护的音乐包丢失恢复的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易出错的信道中传输数据流中,例如在无线信道中。对于传输的数据而言,频带利用率和抗错强韧性是必要且相互冲突的两个部分。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关于恢复语音信号的包丢失的方法。然而,仅仅只有很少的方法是适用于处理恢复出高质量的音乐数据。音乐信号与一般的语音信号相比,由于二者不同的目的、在应用中的用户感受要求的差别。所以,目前的适用于语音信号的一些已经成熟的包丢失恢复技术,在处理音乐信号的包丢失恢复的时候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当前的一些音频包丢失恢复技术并没有充分的利用到音乐内容本身的一些特性。所以本文基于当前的一些包丢失恢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内容的非对等保护”的恢复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音乐信号本身存在的瞬变问题,本文对音乐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提取出含有onset点的数据帧。该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计算信号的短时能量、谐波结构、过零率、相位变化等特征向量的提取来确定onset点的时域位置。(2)针对利用onset点的特征不同来处理onset点的分类问题,本文采用了SVM分类方法。选取分装器wrapper模式。根据不同onset点的短时能量曲线、频谱谐波结构、频带宽度建立一个特征向量,从而将onset点分为Note onset及Drumbeat两类瞬变点。(3)根据不同的类型的onset点的特性,本文分别对含有Note onset或Drumbeat的丢失的帧进行恢复。并将每一帧的特征报文信息在缓冲的时候发送给接收端。以便于接收端对丢失的帧进行恢复。正式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的“基于内容的非对等保护”方法相比较于当下的简单的噪声抑制、包重复恢复方法在处理音乐数据流的方面,有着更为显着的效果。而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当前的方法而言,仅仅只需要很少的冗余信息。(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2-01)
花龙飞[3](2013)在《基于网络传输的音乐包丢失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面对现在的3G和后3G服务,音乐、视频等应用在移动互联网的传输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音乐在互联网上的广泛传输,研究一种音乐的包丢失恢复技术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节省带宽而且同时也能为网络传输中的音乐质量提供保障。在对多媒体音乐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包丢失问题的研究中,网络仿真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网络技术的基本手段就是网络仿真。在研究一些还没有实现的新技术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真实运行的网络系统往往是不可实现的或实现代价过高的。这样,网络仿真技术就自然而然成了一种测试、验证和评估手段。本课题使用了Windows+Cygwin+NS2.29的仿真环境,利用NS-2仿真工具,建立了一个音乐信号在网络中传输的系统,用于研究音乐包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控制或恢复的技术。在这个系统的仿真过程中,发送端设置一个要发送的音乐文件,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重组成一个接收文件。在仿真过程中首先编写OTcl脚本,建立好网络拓扑结构、协议代理并配置流量产生器等;接着对要传输的音乐信号进行处理,标记出其中的重要信息(例如Onset点);最后利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音乐文件进行对比,评估出这种音乐包丢失的控制或恢复技术在实际网络传输中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3-04-01)
华冬[4](2013)在《基于内容的古典音乐包丢失恢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音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包丢失的情况非常普遍。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致力于语音数据包丢失与恢复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关于包丢失恢复的方法,但是这些修复方法几乎都没有关注到语音信号本身的内容。音乐信号作为一类特殊的语音信号,它的结构和一般的语音信号不一样,有其自身特有的性质,因而目前一些成熟的包丢失恢复的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音乐信号。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的古典音乐数据包丢失的恢复方法。本文讨论的是基于内容的古典音乐数据包丢失的恢复方法,重点关注的是音乐内容的特征。本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对音乐信号进行基本的处理,提取含有onset点的数据帧;(2)提取含有onset点的数据帧的特征信息,本文中提取的是数据帧的Mel倒谱参数;(3)根据Mel倒谱参数,对这些含有onset点的数据帧进行分类,最终形成完整的特征信息报文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根据这些特征信息来进行恢复。本文的关键工作是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古典音乐信号丢失的修复方法,即在接收端根据音乐信号的特征信息来修复丢失的数据包。在对特征信息进行分类时,引入了聚类算法。最后本文用平均意见得分法(Mean Opinion Score)评价恢复的音乐信号的质量,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包丢失恢复方法比目前一些常见的恢复方法在恢复的音乐质量上有更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3-02-26)
许先斌,余韦[5](2005)在《多媒体组播中的RTP包丢失恢复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提出了一种在实时多媒体组播应用中的RTP包丢失恢复方案,该方案是基于重传机制的,利用“分层缓冲路由器”作为辅助,配合接收端的缓冲播放机制,使得RTP包的本地丢失恢复成为可能。同时,该方案还考虑在网络拥塞时对重传请求进行缓冲等待处理,这样就不会因为向上级缓冲路由器发送该请求而加重拥塞的程度,甚至造成该重传请求的最终丢失。(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5年23期)
韦岗,田立斌,彭波[6](2004)在《一种高效的Internet上语音包丢失恢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高效的Internet上语音包丢失恢复技术,采用了基于奇偶校验码的加载式前向纠错编码(PPFEC)技术,可以在网络存在丢包情况下无损恢复大部分丢失帧信息。此外,本文将PPFEC技术与语音编码的错误隐藏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保护重要信息的FEC编码,得到更优的解码质量和带宽的性能折衷。客观音质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各种丢包率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04年08期)
胡飞,朱耀庭,朱光喜[7](2002)在《基于重传的多媒体组播自适应包丢失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多媒体应用实时性和带宽要求较高 ,在多媒体组播中实现包丢失恢复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地重传的多媒体组播自适应包丢失恢复机制 ,在实现包丢失恢复的同时 ,能有效消除时延抖动的影响 .通过对本文提出的基于重传的多媒体组播自适应包丢失恢复模型进行分析 ,揭示了多媒体流接收主机回放特性与包丢失恢复之间的自适应约束关系(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02年09期)
包丢失恢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易出错的信道中传输数据流中,例如在无线信道中。对于传输的数据而言,频带利用率和抗错强韧性是必要且相互冲突的两个部分。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关于恢复语音信号的包丢失的方法。然而,仅仅只有很少的方法是适用于处理恢复出高质量的音乐数据。音乐信号与一般的语音信号相比,由于二者不同的目的、在应用中的用户感受要求的差别。所以,目前的适用于语音信号的一些已经成熟的包丢失恢复技术,在处理音乐信号的包丢失恢复的时候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当前的一些音频包丢失恢复技术并没有充分的利用到音乐内容本身的一些特性。所以本文基于当前的一些包丢失恢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内容的非对等保护”的恢复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音乐信号本身存在的瞬变问题,本文对音乐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提取出含有onset点的数据帧。该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计算信号的短时能量、谐波结构、过零率、相位变化等特征向量的提取来确定onset点的时域位置。(2)针对利用onset点的特征不同来处理onset点的分类问题,本文采用了SVM分类方法。选取分装器wrapper模式。根据不同onset点的短时能量曲线、频谱谐波结构、频带宽度建立一个特征向量,从而将onset点分为Note onset及Drumbeat两类瞬变点。(3)根据不同的类型的onset点的特性,本文分别对含有Note onset或Drumbeat的丢失的帧进行恢复。并将每一帧的特征报文信息在缓冲的时候发送给接收端。以便于接收端对丢失的帧进行恢复。正式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的“基于内容的非对等保护”方法相比较于当下的简单的噪声抑制、包重复恢复方法在处理音乐数据流的方面,有着更为显着的效果。而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当前的方法而言,仅仅只需要很少的冗余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丢失恢复论文参考文献
[1].高冬伟.基于非对等保护的音乐包丢失恢复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4
[2].高冬伟.基于内容的非对等保护的音乐包丢失恢复的方案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4
[3].花龙飞.基于网络传输的音乐包丢失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3
[4].华冬.基于内容的古典音乐包丢失恢复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
[5].许先斌,余韦.多媒体组播中的RTP包丢失恢复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
[6].韦岗,田立斌,彭波.一种高效的Internet上语音包丢失恢复技术[J].通信学报.2004
[7].胡飞,朱耀庭,朱光喜.基于重传的多媒体组播自适应包丢失恢复[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