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态性,引物,鼠疫,葡萄球菌,甜瓜,金黄色,西林。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论文文献综述
施云燕,黄海飞,朱振洪[1](2014)在《贝母类药材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贝母类药材不同居群间遗传变异大小,为贝母的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浙江象山、浙江磐安、吉林通化、新疆伊犁四个不同居群贝母的基因组DNA进行随机扩增,利用NTsys2.10e软件计算遗传相似性,运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树状图。结果共筛选了70个随机引物,从中挑选出13条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引物,总共检测出152个位点,多态性位点96个,多态位点比率为63.2%,UPGMA聚类可以将不同来源的贝母很好地区分开来。结论不同居群间的贝母遗传差异与地域差异有明显关系,RAPD分子标记方法可以用来鉴定不同产地的贝母。(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期刊2014年04期)
刘博涛[2](2009)在《猪链球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分布范围极广的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由于链球菌血清型众多,抗原结构复杂,在临床上可呈现不同的特征,如败血症、脑膜脑炎、心内膜炎、肺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关节炎等,常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有猪链球菌病存在,在我国,上海(1981)、北京(1983)、广东(1990)、江苏(1998)都曾先后发生过。要有效控制住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就必须先了解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确定病原型,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疫苗研制和药物预防措施。本研究是在对河南省洛阳和甘肃省兰州的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在对猪链球菌菌株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筛选优化RAPD反应条件,统计出各菌株的殴氏遗传距离,并聚类分析,绘制亲缘关系树状图。实验结果表明:从河南洛阳和甘肃兰州的某屠宰场采集猪鼻液和颌下淋巴结等样品共791份,分离出13株链球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兰氏分群A -G诊断试剂鉴定,其中发现C群链球菌5株,D群链球菌7株, F群链球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氯霉素和菌必治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奥复星、丙氟哌酸中敏;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氟哌酸、氯洁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有耐药性。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优化RAPD反应条件,确立了最佳反应体系。在采用的20条随机引物中,有5条可以产生较好的多态性条带;根据RAPD指纹图谱分析,统计各菌株的欧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3株猪链球菌分为8个聚类群;RAPD分型结构表明,不同血清群的菌株具有不同的指纹图谱,同一血清群的指纹图谱也存在差异,由此说明RAPD分型比传统分型方法更能反映病原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是人畜疾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非常有用的工具,也在分子水平上为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09-05-01)
杨长顺,刘文恩,李宪,邹明祥[3](2008)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引物DNA扩增多态性分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某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基因型别及流行情况,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初筛和mecA基因检测确定MRSA,对筛选出的MRSA应用随机引物DNA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进行基因型别分析。结果MRSA的分离率为72.15%;临床分离株均产生独特而稳定的RAPD带型,图谱显示某院MRSA的基因型相似,且以A型为主。结论MRSA存在医院感染,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其发生;RAPD是一种快速、经济、灵敏、可靠的分型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08年05期)
王鹏,石丽媛,于国林,董兴齐,海荣[4](2006)在《云南鼠疫菌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指纹图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云南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分离鼠疫菌的基因表型。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扩增技术(RAPD)对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了28株鼠疫菌,除一株外,27株均显示有13条带型,并与假结核菌和小肠结肠炎菌有明显的区别。结论:云南家、野两型鼠疫菌株可能具有相同的随机引物扩增基因表征。(本文来源于《大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06年12期)
王掌军,王建设,刘生祥,许兴[5](2006)在《甜瓜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标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用RAPD标记分析了甜瓜种质资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扩增多态性条带数较多的引物BA1291,BA0290,BA0037,BA1244和BA2061,其区分率分别为59.3%,46.3%,44.4%,46.3%和50%.这5条引物将有助于甜瓜种质资源的高效鉴定;14条引物显示了54份甜瓜的遗传距离在0.03~0.53,为杂种优势挖掘和利用提供了分子依据,并将54份甜瓜分为2大类:I类包括3份厚皮甜瓜和1份野生甜瓜;II类,可以再分为2个亚类分别为:II-1,包括12份薄皮甜瓜和1份印度野生甜瓜;II-2,包括37份厚皮甜瓜类型.(本文来源于《农业科学研究》期刊2006年01期)
姚国新,王建设,郭永强,陈素生[6](2005)在《甜瓜作图亲本随机引物扩增片段长度的多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旦子和PI4 14 72 3作为作图亲本 ,从 12 0 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4 8条有多态性的引物用以构建甜瓜分子图谱 .共扩增出 2 32个有差异的位点 ,平均每条能扩增出 1 5 6个多态性位点 .(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马清光,赵月辉[7](2005)在《随机引物扩增技术对变形菌DNA多态性分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变形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技术,应用于临床菌株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优化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指纹技术(RAPD)的实验条件,利用RAPD技术成功地检测21株变形菌DNA指纹图谱。结果21株变形菌分为18型别,其中16株奇异变形菌分为13个型,5株普通变形菌分为5个型。结论RAPD分型技术可简便、快速为变形菌提供分型标志,是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梅亚宁,黄佩珺,蔡晓波[8](2003)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在大肠埃希菌分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大肠埃希菌DNA多态性,并对其进行分型,观察敏感株、耐药株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蛋白酶K、酚-氯仿抽提DNA模板,应用一对随机引物建立RAPD的检测分析方法,并对12株敏感型、15株耐药型(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基因分析。结果:12株敏感型有8种基因型;15株耐药型中有12种基因型。27株大肠埃希菌在250bp处有共同条带;15株耐药型在1200 bp处有共同条带,而敏感型则没有。结论:大肠埃希菌属间有特异性共同条带;耐药菌株中存在共同的特异性条带,与耐药性有关。因此,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可利用RAPD基因分型技术进行鉴定。(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6期)
史献明,海荣,俞东征,李敏,崔百忠[9](2003)在《中国鼠疫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对中国不同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染色体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其近缘关系进而从分子水平进行分型。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第 1条引物将中国的鼠疫菌分为 11个类型 ,每个类型都有一定的条带规律和地理分布范围。第 2条引物将我国的鼠疫菌分为 5个类型。结论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可以从分子水平用于我国鼠疫菌的分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病学杂志》期刊2003年06期)
高大威,马佳毓,郭晓奎,赵月辉[10](2003)在《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技术在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杆菌多态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 ,常常引起院内感染及暴发流行。本实验以一条含 10bp的随机引物将 5 2株肺炎杆菌和 2 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进行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 (RAPD)扩增 ,进行多态性分析 ,得到不同的带谱 ,在肺炎杆菌中存在很强的多态性 ,出现了 41种带型 ,通过肺炎杆菌间相似系数计算 ,绘制出表达菌株亲缘关系的系统树 ,图中可见各菌间的相似系数 ,5 2株菌分成 7个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了叁条特征带。本实验说明RAPD技术能够追溯传染源 ,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03年02期)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分布范围极广的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由于链球菌血清型众多,抗原结构复杂,在临床上可呈现不同的特征,如败血症、脑膜脑炎、心内膜炎、肺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关节炎等,常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有猪链球菌病存在,在我国,上海(1981)、北京(1983)、广东(1990)、江苏(1998)都曾先后发生过。要有效控制住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就必须先了解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确定病原型,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疫苗研制和药物预防措施。本研究是在对河南省洛阳和甘肃省兰州的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在对猪链球菌菌株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筛选优化RAPD反应条件,统计出各菌株的殴氏遗传距离,并聚类分析,绘制亲缘关系树状图。实验结果表明:从河南洛阳和甘肃兰州的某屠宰场采集猪鼻液和颌下淋巴结等样品共791份,分离出13株链球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兰氏分群A -G诊断试剂鉴定,其中发现C群链球菌5株,D群链球菌7株, F群链球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氯霉素和菌必治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奥复星、丙氟哌酸中敏;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氟哌酸、氯洁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有耐药性。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优化RAPD反应条件,确立了最佳反应体系。在采用的20条随机引物中,有5条可以产生较好的多态性条带;根据RAPD指纹图谱分析,统计各菌株的欧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3株猪链球菌分为8个聚类群;RAPD分型结构表明,不同血清群的菌株具有不同的指纹图谱,同一血清群的指纹图谱也存在差异,由此说明RAPD分型比传统分型方法更能反映病原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是人畜疾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非常有用的工具,也在分子水平上为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论文参考文献
[1].施云燕,黄海飞,朱振洪.贝母类药材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分析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
[2].刘博涛.猪链球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D].西北民族大学.2009
[3].杨长顺,刘文恩,李宪,邹明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引物DNA扩增多态性分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
[4].王鹏,石丽媛,于国林,董兴齐,海荣.云南鼠疫菌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指纹图谱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
[5].王掌军,王建设,刘生祥,许兴.甜瓜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标记分析[J].农业科学研究.2006
[6].姚国新,王建设,郭永强,陈素生.甜瓜作图亲本随机引物扩增片段长度的多态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7].马清光,赵月辉.随机引物扩增技术对变形菌DNA多态性分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
[8].梅亚宁,黄佩珺,蔡晓波.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在大肠埃希菌分型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9].史献明,海荣,俞东征,李敏,崔百忠.中国鼠疫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
[10].高大威,马佳毓,郭晓奎,赵月辉.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技术在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杆菌多态性中的应用[J].卫生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