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利山东省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中学25190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业批改的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帮助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从而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即是说,要充分发挥作业批改的教学反馈功能,要更好地把握作业批改的人文方向。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确定作业种类,制定评价标准
首先要依据语文学科特点确定作业种类,制定各类作业的评价标准,作为对学生语文作业实施评价的依据,让全班同学心中有数,对照执行。各个评价指标的制定要条理清楚,语言简洁,各要素含义独立不重复,评分简单,易于划分等级。总体上可以把学生语文作业分成课内、课外两大块。课内作业主要指学生课内朗读、回答、讨论、听(默)写、交流等。这一类作业可随堂评价,这里讨论的主要是课外作业。课外作业主要指:作文、课外练笔、语文《基础训练》、口语交际、课外阅读等课外书面作业。评价主要从作业态度、作业习惯、作业质量、创新精神等四方面评价。具体标准可根据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参照《语文课程标准》制定。
二、做好作业批改记录
作业批改记录,就是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登记、分析、归纳、小结和研究。教学实践证实,作业批改记录,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好帮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做好作业批改记录,首先就是要记录每次作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作业内容、难度系数、优生差生名单、迟交缺交情况等。其次,要记录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包括出错率高的题目及出错的学生姓名。再次,记录语文作业反馈的教学缺漏及失误,作业批改后记,小结等。例如,在批改《背影》一课导学练前,笔者做了较详尽的典型错误归纳:一是词语拼音,出错率极高的有“琐屑”、“栅栏”、“踌躇”、“晶莹”等词;二是问答题“同样是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动态过程,为什么去时写得详细,来时写得简单?”全班几乎没有同学答对。这样做好了批改记录,在评改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批改效果。
三、做到作业有效批改
作业批改与课文教学一样,都要求严谨科学,切忌信口开河。具体表现为:教师用语要得体规范,正确到位;教师要机智处置各种课堂新生成的问题;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把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求。作业批改要化繁为简,讲求实效。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引领学生切中要害。例如,评讲《七律·长征》课后思考题“你认为新时期的长征精神是什么”时,笔者启发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思考,学生很快领悟其内涵,而且答得要言不烦,有条有理。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所以语文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笔者认为,教师的深情范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有这样一道仿写题“爱心犹如一缕阳光,温暖人们孤苦的心灵;爱心__,__。”教师若能声情并茂地诵读几句范例:“爱心犹如一阵清风,吹散妈妈脸上的愁云;爱心犹如一支魔笛,驱走人间的鬼魅;爱心犹如一场甘霖,滋润干涸的细苗;爱心犹如一道彩虹,架起人们沟通的桥梁……”学生自然会萌发创作的冲动,一旦感情的闸门打开,学生定能有更精彩的作品。
在作业批改中,学生的答案时常会出乎教师的意料,对此,教师要敏锐地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并迅速作出个性化的点评,评出层次。切忌急进冒失、武断评论、笼统评论、形式化评论、极端化评论。
作业批改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可有师评、生评、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精评略评、比赛评、活动中评等。教师要综合考虑每课知识的特点、授课时间、学生情绪等因素,并据此选择合适的评讲方法。如批改《小石潭记》一课的翻译作业时,由于是中午,学生犯困,若按师讲生答的常规方式进行批改,效果肯定不佳,所以笔者改用接龙竞赛评讲法,由学生合作批改,一人译一句,谁接不下去就站一旁“洗耳恭听”,后面的同学再接下去译,一轮结束后,请站着的同学来点评,评出“最佳翻译奖”,这样大家的情绪高涨,快速而高效地完成了合作翻译任务。
批改要及时反馈,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练习和复习,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批改每课作业,力求做到“讲-练-评”环环相扣,相互渗透。
四、进行作业批改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作业批改反思可促进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作业批改反思的形式有:1.思想层面的反思,即在头脑中对该堂课进行分析总结。2.交流活动中的反思,即是与同行切磋,交流得失,进行反思。交流中思想的碰撞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可抓住这些思维的火种,将反思推向深入。3.文字层面的反思,即是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独立分析,查找失误,总结经验。这种反思深刻而持久,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将有力地促进教师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
以上是作者进行语文作业批改的一些初步做法,客观地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与改革初衷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与教育界方家同仁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都是需要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逐渐缩小、逐步弥补的。也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如实验仅局限于作业评价一个方面,且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课外书面作业这个范围内。因此,愿以此文抛砖引玉,恳请语文教育界各位方家同仁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