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夏季干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干旱,荒漠,唐古特白刺,夏季
夏季干旱论文文献综述
陶海璇[1](2019)在《民勤县干旱荒漠区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育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唐古特白刺多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能够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对于荒漠地区保持水土、改善荒漠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详细探讨了民勤干旱荒漠区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育苗技术,包括种子的发芽、营养土配制、苗床的设置和种植管理等方面。具体提出了民勤干旱荒漠区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育苗技术的要点。(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龙胜举[2](2019)在《夏季高温干旱地区有机蔬菜种植管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蔬菜的种植能改善我国夏季高温干旱地区的种植情况,提高其农业的产量,从而提升干旱地区农民的收入。本文立足于有机蔬菜在干旱地区发展的角度,提出夏季高温干旱地区种植有机蔬菜的管理路径,并提出可行性策略,为有机蔬菜在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19期)
渠晔,姜春萌[3](2019)在《干旱区夏季施工养护方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模拟了夏季干旱地区施工场地的养护方式,测定了水胶比为0.36、0.40,粉煤灰掺量为30%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分析不同现场养护环境对抗压强度的影响,为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施工养护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施工现场养护环境下的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增长率较高,后期强度增长率明显低于标准养护试件;水胶比相对高时,夏季施工现场养护环境下的部分试件28d抗压强度接近或超过标准养护试件强度,而标准养护试件的长龄期内部孔结构和水化产物发展优于现场养护试件,其强度发展更符合混凝土水化硬化规律;拆模后经标准养护时间较长的试件比标准养护时间较短及全程干燥空气养护的试件强度明显提高,延长早期标准养护时间可以显着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本文来源于《粉煤灰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4期)
张梦然[4](2019)在《未来夏季热浪、干旱、暴雨会更多》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 (张梦然)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气候科学报告:德国团队指出,如果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2℃,北半球中纬度的热浪、干旱和雨期这类夏季极端天气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增加。一般来讲,极端天气事件(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8-22)
袁晓君,龚振德,涂明月,陈祖春,吴月琴[5](2019)在《上海地区夏季干旱、强光照对草地早熟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是一种重要的优质冷季型草,在湿润冷凉的地区可以保持周年常绿,但在上海地区越夏困难。本研究对8个越夏性不同的草地早熟禾材料进行了夏季田间持续高温下的4种处理,分别为干旱/强光、干旱/遮阴、浇水/强光、浇水/遮阴。结果显示,叶片含水量随土壤含水量下降而下降,当叶片含水量约低于70%时,植株表现出明显的受胁迫状态。干旱对草地早熟禾造成的伤害比强光照/紫外更大,在干旱条件下强光照/紫外会加重草地早熟禾的伤害程度。此外,不同草地早熟禾材料在干旱和强光照胁迫下表现并没有显着差异,只要有充足的水分,这些材料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因此推测,造成草地早熟禾在上海地区越夏困难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干旱,造成不同材料间越夏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生物胁迫(如锈病)。(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焦敏,李辑,陈鹏狮,王阳,刘东明[6](2019)在《2018年夏季辽宁异常高温干旱的环流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辽宁省53站逐日降水量及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2018年夏季辽宁异常高温干旱的环流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2018年夏季辽宁发生了1962年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事件。辽宁地区上空受相当正压结构的异常反气旋性环流控制,是异常高温干旱发生的局地环流成因;异常反气旋性环流南侧存在一个异常气旋性环流,阻挡了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西南暖湿气流向辽宁地区输送,不利于辽宁地区产生降水。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相向运动并在辽宁地区上空重迭,是异常高温干旱发生的大尺度环流成因。EAP/PJ型和EU型遥相关是西太副高异常发展的直接原因。准定常Rossby波能量频散是导致EAP/PJ型和EU型遥相关形成与维持的根本原因之一。源自北大西洋地区的Rossby波能量,沿西风急流波导区向下游频散,使得包括辽宁在内的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位势高度异常增强;同时我国东北至朝鲜半岛和日本一带存在Rossby波能量的准经向频散,同样有利于EAP/PJ型遥相关的维持与发展,使得辽宁及其附近地区上空受位势高度正距平控制。(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永瑞,张岳军,靳泽辉,康喜[7](2019)在《基于SPEI指数的黄土高原夏季干旱时空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作为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干旱对本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深远,分析本区干旱变化规律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58—2015年夏季降水和气温格点数据,以及热带海洋温度气候指数,运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小波分析、交叉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夏季干旱的时空分布类型、周期变化特征,并且讨论了SEPI与热带海温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夏季SPEI的EOF第一模态表现为整体一致型变化,方差贡献为32.6%,第二模态主要表现为高原东南一西北反向变化的特征,其方差贡献为16.9%,前两个模态的总方差贡献可达到49.5%。第一模态时间序列(PC1)主要表现为2-4 a周期变化,是黄土高原夏季SPEI的主周期;第二模态时间序列(PC2)存在两个周期,即2-3a和8-10a;根据交叉小波分析,这两个模态受外强迫因子的调制作用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黄土高原SPEI平均水平在各个时段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其中1978-1992年和1993-2005年两段时期干旱的分布区域有明显扩大的趋势;2006-2015年极端干旱在甘肃东部表现特别明显,在这段时期黄土高原旱涝分布的差异性较为突出。黄土高原夏季中度、重度、特旱等级的发生的频率主要在内蒙古和宁夏,此外在平原河谷地带,诸如渭河平原和太原盆地的SEPI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也显着高原周边,形成了高原上的干谷。综上所述,基于SPEI对黄土高原地区干旱进行了多尺度的时空分解,刻画了干旱的基本特征,并初步讨论了干旱的成因,研究结果可为本区干旱预警及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胡春丽,焦敏,林蓉,李辑,王婷[8](2019)在《辽宁夏季干旱特征及其与太阳黑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辽宁省1961—2015年逐月降水数据和太阳黑子相对数,采用趋势系数等方法,对辽宁省夏季干旱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干旱与太阳黑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辽宁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趋势系数通过了α=0.001的显着性检验;夏季干旱站次比呈波动上升趋势,干旱范围逐年增加;辽宁省干旱站次与太阳黑子呈正相关关系,太阳黑子极大值(M)年附近出现干旱概率明显高于太阳黑子极小值(m)年。(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李晶,王婉昭,刘东明,黄岩,王莹[9](2019)在《2017年辽宁省春夏季精细化气象干旱监测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辽宁省1114个国家级和区域级地面台站1961年以来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利用距离平方反比法差值生成了1717个乡镇的气象资料序列,采用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统计分析了辽宁省2017年4—8月精细化到乡镇的气象干旱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辽宁省春夏季异常高温,同时降水异常偏少,致使气象干旱不断发展;干旱在4月5日前从中部和北部开始,4月末扩展到西部,5—6月再向东南发展,波及88%的乡镇,7月以来气象干旱程度开始减轻;气象干旱持续时间长的乡镇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最长持续时间153 d;受气温偏高和降水过程的影响,中度以上气象干旱面积呈阶段性变化,且极端干旱的发展伴随高温时段。由于气象干旱不同于农业干旱,在开展为农服务时要因地制宜采取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强,乔梁,岳平,李岩瑛[10](2019)在《干旱区夏季晴空期超厚对流边界层发展的能量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干旱区,因其特殊的气候环境背景,夏季晴天常常会出现其他地区少见的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superthick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SCBL),这种特殊的边界层结构具有重要的天气气候意义,但目前对这种超厚对流边界层发展机制理解十分有限.这既制约了大气数值模式中针对这种超厚对流边界层的参数化改进,也限制了超厚对流边界层与天气气候背景相互作用的科学认识.通过选取我国西北干旱区敦煌荒漠戈壁为代表性研究区,利用以往在该区域开展的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及长期业务探空观测资料,从大气边界层发展的能量机制出发,对该地区出现的超厚对流边界层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从日际尺度看在持续晴空期即使在白天地表感热通量日积分值不变甚至减弱的情况下,大气对流边界层(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CBL)的日最大厚度仍然表现为逐日持续增高的特点,且地表感热提供的能量无法平衡对流边界层发展所需要吸收的能量.主要原因是深厚的近中性残余层(residual layer, RL)在对流边界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夹卷过程从残余层进入对流边界层的夹卷能量是对流边界层逐日持续发展的关键能量补充.在夏季连续晴空期,对流边界层与残余层之间会形成逐日循环增长机制,使干旱区夏季发展出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15期)
夏季干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机蔬菜的种植能改善我国夏季高温干旱地区的种植情况,提高其农业的产量,从而提升干旱地区农民的收入。本文立足于有机蔬菜在干旱地区发展的角度,提出夏季高温干旱地区种植有机蔬菜的管理路径,并提出可行性策略,为有机蔬菜在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夏季干旱论文参考文献
[1].陶海璇.民勤县干旱荒漠区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育苗技术[J].绿色科技.2019
[2].龙胜举.夏季高温干旱地区有机蔬菜种植管理策略[J].农家参谋.2019
[3].渠晔,姜春萌.干旱区夏季施工养护方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9
[4].张梦然.未来夏季热浪、干旱、暴雨会更多[N].科技日报.2019
[5].袁晓君,龚振德,涂明月,陈祖春,吴月琴.上海地区夏季干旱、强光照对草地早熟禾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9
[6].焦敏,李辑,陈鹏狮,王阳,刘东明.2018年夏季辽宁异常高温干旱的环流特征及成因[J].大气科学学报.2019
[7].张永瑞,张岳军,靳泽辉,康喜.基于SPEI指数的黄土高原夏季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9
[8].胡春丽,焦敏,林蓉,李辑,王婷.辽宁夏季干旱特征及其与太阳黑子的关系[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9
[9].李晶,王婉昭,刘东明,黄岩,王莹.2017年辽宁省春夏季精细化气象干旱监测评估[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
[10].张强,乔梁,岳平,李岩瑛.干旱区夏季晴空期超厚对流边界层发展的能量机制[J].科学通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