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43例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43例临床观察

袁丽芳吴卫华(江苏昆山市巴城镇石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5312)

笔者自2009年7月起,应用《江苏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1]推广的穴位注射方法来治疗萎缩性胃炎,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共治疗43例,均为我科门诊及内科会诊病人,男27例,女16例,年龄43~75岁,平均59.42岁,病程3~20年,平均9.16年。均参照《内科学》(第6版)明确诊断,并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辩证分型。

2治疗方法

2.1选穴

肝腧,胃腧,大肠腧,足三里。

2.2操作

用10ml的一次性针筒,吸取黄芪注射液4ml,复方当归注射液4ml,摇匀,换用5号局部封闭针尖。先俯卧,选取一侧肝腧,胃腧,大肠腧,常规消毒后,快速将针刺入,进针2~3cm,稍稍提插,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后,快速出针,使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然后患者仰卧,取同侧足三里,重复以上操作,每穴注射量均为2ml。体型消瘦的患者,进针深度减少,并将针尖斜向脊柱方向,防止刺伤重要脏器。

2.3疗程

每周治疗3次,穴位两侧交替选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疗效。治疗前后做胃镜及病理检查比较。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①临床治愈: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心下痞满消失,食后无饱胀感,无隐痛、嗳气和泛酸,胃镜检查镜下形态明显改善,腺体细胞有所恢复。②好转:症状明显减轻,个别症状表现消失,胃镜检查镜下形态有所改善。③未愈:症状稍微改善或无改善,主要症状表现没有减少,胃镜检查无明显改观。

3.2治疗结果

治愈15例(34.88%),好转22例(51.16%),未愈6例(13.95%),总有效率88.10%。

4典型病例

李某,女,48岁,2010年8月12日初诊。主诉:中上腹胀痛,嗳气泛酸5年余,加重3天。病史:5年来,经常出现上腹部胀痛,食后尤甚,反复嗳气,有酸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常服用胃苏冲剂及气滞胃痛颗粒,能缓解,但停药后症状依然。三天前因与家人争执,出现症状加重,嗳气连连,上腹部胀痛明显,服药效果不佳来诊。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一周后病理检查结果:固有腺体萎缩2/3,伴肠上皮化生。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两个疗程后,上腹部饱胀感明显减轻,半年中未发生连续的嗳气,无泛酸,食欲明显增加。2011年4月做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一周后病理检查结果:固有腺体萎缩1/3,伴轻度肠上皮化生。随访半年,无明显加重。

5体会

萎缩性胃炎目前西医没有很好的找到发病原因和机理,但镜下所见,腺体萎缩,胃酸分泌不正常,认为这是导致一系列的症状产生的根本原因。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嘈杂”、“胃痛”、“呕吐”或者“胃痞”的范畴,其病机特点主要有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肝胃郁热;胃阴不足等,也有部分属于中焦虚寒、脾胃虚弱的证型。因此,在治疗上,中医主要是疏肝和胃,健脾养胃,滋养胃阴,温补中焦等方法来治疗,通常以中药调理为主。

我们依据江苏省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使用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这种方法能增强对穴位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并促进了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利用。相关研究证明,穴位注射药物能整体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副作用,腧穴的主治作用对药物的疗效两者之间能产生整合作用[3]。

肝腧,胃腧,大肠腧脏腑精气输注于背部的背腧穴,肝腧能疏肝理气,行气化滞,滋肝阴,柔肝阳;胃腧能益胃气,养胃阴,调中和胃,并化湿行滞;大肠腧能调肠胃而通肠腑,三者配合,使肝气得舒,中土得健,气机升降有序而诸证逐渐平息。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土中之真土,经气之枢纽,有升清降浊,化积行滞之力,主管胃肠道的一切疾病,可代脾胃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4]。如此,背腧穴以梳调为主,足三里以培本为期,诸穴合用,配合当归黄芪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其功效相得益彰,所以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建华,张仕年.江苏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63-6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6.

[3]诸毅晖,陈玉华.论穴位注射的穴药效应[J].中国针灸.2005,25(1):46-47.

[4]张智龙.针灸临床穴性类编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2,79,125-129,138.

(收稿日期:2011—11—09)

标签:;  ;  ;  

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43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