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论文和设计-展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为双面两针道编织结构,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的花型以十六路为一循环,面料循环的正面和背面每路均由两个线圈构成;面料循环正面的第一、二、五、六、九、十、十三、十四路的花型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七、十一、十五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浮线,第四、八、十二、十六路的花型为浮线、浮线;面料循环背面的第一、二、五、六、九、十、十三、十四路的花型为浮线、浮线,第三、七、十一、十五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四、十二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八路的花型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十六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不易变形,不易脱散,尺寸稳定性良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为双面两针道编织结构,所述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的花型以十六路为一循环,面料循环的正面和背面每路均由两个线圈构成;面料循环正面的第一、二、五、六、九、十、十三、十四路的花型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七、十一、十五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浮线,第四、八、十二、十六路的花型为浮线、浮线;面料循环背面的第一、二、五、六、九、十、十三、十四路的花型为浮线、浮线,第三、七、十一、十五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四、十二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八路的花型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十六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

设计方案

1.一种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为双面两针道编织结构,所述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的花型以十六路为一循环,面料循环的正面和背面每路均由两个线圈构成;

面料循环正面的第一、二、五、六、九、十、十三、十四路的花型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七、十一、十五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浮线,第四、八、十二、十六路的花型为浮线、浮线;

面料循环背面的第一、二、五、六、九、十、十三、十四路的花型为浮线、浮线,第三、七、十一、十五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四、十二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八路的花型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十六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循环的第四、八、十二、十六穿织的纱线为第一纱线,面料循环的第一至二、五至六、九至十和十三至十四路穿织的纱线为第二纱线,面料循环的第三、七、十一、十五第一纱线路穿织的纱线为第三纱线,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中的至少一种纱线由弹力丝和非弹力纱并线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为非弹力纱线,第三纱线由弹力丝和非弹力纱并线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纱线粗于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纱线为细度10~12S的棉纱,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为细度40~60S的棉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二纱线和\/或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为细度40~60S的强捻棉纱。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纱线为10S的澳棉棉纱,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为40S的澳棉棉纱,第三纱线中的弹力丝为20D氨纶丝。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

背景技术

春秋季卫衣、睡衣裤、童装的常用面料为毛圈布,毛圈布的织物一面或者双面具有环状纱圈,为花样针织物的一种,其特点是手感松软、质地扎实、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暖性。毛圈布料有单面毛圈织物和双面毛圈织物之分。毛圈在针织物外表按必定规则散布就可构成斑纹效应。毛圈针织物如经剪毛和其它后收拾,便可取得针织绒类织物。单面毛圈布常用于制造长袖衫、短袖衫,适宜在春末夏初或者初秋时节穿戴,也可用于缝制睡衣。

纯棉纱线织造的毛圈布面料不易起球,但是为了使面料具有一定的弹力,毛圈面料的纱线中通常加入弹力丝,毛圈面料的毛圈面与内层衣物的摩擦以及毛圈面的起绒均会导致毛圈面起球几率的增加。另外,毛圈布的清洗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清洗晾晒时积水需要尽量甩干,否则布面会容易拉扯变形。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春秋季卫衣、睡衣裤、童装的常用面料编织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面料的正面平滑,背面的线圈呈均匀整齐排列的凹凸状,兼具保暖和透气性。

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为双面两针道编织结构,所述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的花型以十六路为一循环,面料循环的正面和背面每路均由两个线圈构成;

面料循环正面的第一、二、五、六、九、十、十三、十四路的花型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七、十一、十五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浮线,第四、八、十二、十六路的花型为浮线、浮线;

面料循环背面的第一、二、五、六、九、十、十三、十四路的花型为浮线、浮线,第三、七、十一、十五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四、十二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八路的花型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十六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面料循环的第四、八、十二、十六穿织的纱线为第一纱线,面料循环的第一至二、五至六、九至十和十三至十四路穿织的纱线为第二纱线,面料循环的第三、七、十一、十五第一纱线路穿织的纱线为第三纱线,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中的至少一种纱线由弹力丝和非弹力纱并线而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为非弹力纱线,第三纱线由弹力丝和非弹力纱并线而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纱线粗于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纱线为细度10~12S的棉纱,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为细度40~60S的棉纱。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二纱线和\/或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为细度40~60S的强捻棉纱。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纱线为10S的澳棉棉纱,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为40S的澳棉棉纱,第三纱线中的弹力丝为20D氨纶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采用两针道双面编织结构,面料的正面和背面循环采用成圈组织、集圈组织和浮线排列组合,使得面料正面呈现于毛圈布表面相似的平滑手感,而面料的背面呈现类似珠地组织的凹凸效果;

形成背面凹凸线圈的纱线支数趋小控制,则面料整体厚度大,具有良好的保暖和透气效果;

与现有技术中的单面毛圈布相比,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不易变形,不易脱散,尺寸稳定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3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的编织图;

图2是实施例1-3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的针织排列图;

图3是实施例1-3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的三角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非弹力纱]

弹力纱具有弹性,能够赋予织物良好的伸缩弹性、弹性回复率以及蓬松感,面料中常用的弹力纱包括但不限于腈纶膨体短纤纱和化纤长丝纱,化纤长丝纱中的弹力丝分为高弹丝和低弹丝,高弹丝主要以锦纶长丝为原料,伸缩弹性大,覆盖性能好;低弹丝主要以涤纶长丝为原料,少数用丙纶、锦纶等合纤维制造,有一定的伸缩变形能力,但远低于高弹丝。化纤长丝纱包括但不限于氨纶包芯纱、氨纶包覆纱、弹力长丝、涤纶莱赛尔混纺纱。

非弹力纱相对于弹力纱,是指弹性模量较小的纱线,如棉纱、非弹性长丝包芯纱。

[强捻棉纱]

强捻棉纱是指捻度较高的纱线,全棉强捻棉纱的捻度高于1650捻\/米。强捻棉纱毛羽少,手感爽滑,当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均为细度40~60S的强捻棉纱,第一纱线为10~12S的棉纱时,面料正面平滑且麻感强烈,坚固耐磨,更适于制造卫衣或者童装面料。在上述面料的编织结构基础上,采用更细的第一纱线,可得到薄型且表面耐磨的卫衣面料。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实施例1的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为双面两针道编织结构,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的花型以十六路为一循环,面料循环的正面和背面每路均由两个线圈构成;

面料循环正面的第一、二、五、六、九、十、十三、十四路的花型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七、十一、十五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浮线,第四、八、十二、十六路的花型为浮线、浮线;

面料循环背面的第一、二、五、六、九、十、十三、十四路的花型为浮线、浮线,第三、七、十一、十五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四、十二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八路的花型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十六路的花型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

面料循环的第四、八、十二、十六穿织的纱线为第一纱线,面料循环的第一至二、五至六、九至十和十三至十四路穿织的纱线为第二纱线,面料循环的第三、七、十一、十五第一纱线路穿织的纱线为第三纱线,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中的至少一种纱线由弹力丝和非弹力纱并线而成。

第一纱线为细度12S的棉纱,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均为60S的全棉氨纶包芯纱。

实施例2

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和第二纱线均为细度40S的强捻棉纱,第三纱线中的弹力丝为20D的氨纶长丝,针织设备中氨纶长丝导入第三纱线的下方。

实施例3

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2,区别在于,第一纱线为细度10S的澳棉棉纱,第三纱线中的非弹力纱和第二纱线均为40S的澳棉棉纱。以A表示第一纱线,以B表示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以C表示氨纶长丝,实施例3的穿纱表示为3.75(BC,BC,B,A,BC,BC,B,A,BC,BC,B,A),对应的穿织纱长为3.75*(18.4\/7cm\/50针、18.4\/7cm\/50针、18.4cm\/50针,34.8cm\/50针,18.4\/7cm\/50针、18.4\/7cm\/50针、18.4cm\/50针,34.8cm\/50针,18.4\/7cm\/50针、18.4\/7cm\/50针、18.4cm\/50针,34.8cm\/50针)。

工艺参数如下:UTX-1.8RB织机,寸数\/针数为34寸\/12G,路数60,总针数1272,机速18rmp。

实施例3面料物理参数:面料毛坯克重312g\/m2<\/sup>,成品门幅115cm,面料中10S澳棉棉纱的实际重量占比为55.1%,40S澳棉棉纱的实际重量占比为43.26%,20D氨纶长丝的实际重量占比为1.64%。

实施例3所得面料经检测,测试参数性能如下:

1、水洗缩水测试:40℃水中清洗12min,晾干,重复3次,经向缩率4%,纬向缩率6%;

2、面料扭度2%;

3、伸展回复性能测试:30N拉力下的伸长率,经向47%,纬向111.8%;撤去拉力回复后面料的伸长率经向10%,纬向24%;

4、顶破力强度:220N;

5、经密(经向的纱支根数 )27根\/英寸,纬密(纬向的纱支根数)17根\/英寸。

相同织造条件下,可根据面料的触感、松紧度具体调节纱线细度。

实施例1中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均采用弹力纱线,因此面料弹性由于实施例3,实施例2面料正面手感爽滑,具有仿麻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9080.0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52523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D04B 1/12

专利分类号:D04B1/12;D04B1/14;D04B1/18;D04B1/16

范畴分类:24D;

申请人:江阴捷豹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阴捷豹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临港街道西城路100-3号

发明人:展平

第一发明人:展平

当前权利人:江阴捷豹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代理人:杜兴

代理机构:32348

代理机构编号: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仿麻弹力粗细针面料论文和设计-展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