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主输送装置,第一主输送装置包括位于产品注塑区域内的第一前运输段和位于集中处理区域内的第一后处理段,第一前运输段的一侧具有并列设置的若干副输送装置;副输送装置包括调节支架、副传送带、副驱动装置和感应检测装置,调节支架设置在主输送装置的旁侧,副驱动装置与副传送带驱动连接,副传送带安装于调节支架的上部,副传送带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输送装置和副输送装置的配合,注塑件通过副输送装置运输至主输送装置中,并且经由主输送装置送往集中处理区,操作员在处理区域内对后处理段上的胶件进行处理,从而改善操作员的工作环境,并且便于人员的集中管理。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主输送装置,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包括位于产品注塑区域内的第一前运输段和位于集中处理区域内的第一后处理段,所述第一前运输段的一侧具有并列设置的若干副输送装置;所述副输送装置包括调节支架、副传送带、副驱动装置和感应检测装置,所述调节支架设置在所述主输送装置的旁侧,所述副驱动装置与副传送带驱动连接,所述副传送带安装于所述调节支架的上部,副传送带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与设置在副传送带旁侧的注塑机对接,所述水平段与主输送装置拼接并位于主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注塑机上还设有一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将注塑机内的工件送至倾斜段的上部,并且经由倾斜段的带动到达水平段;所述感应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段的上部,用于检测所述主输送装置上是否有工件,避免产品之间发生碰撞或划伤产品。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主输送装置,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包括位于产品注塑区域内的第一前运输段和位于集中处理区域内的第一后处理段,所述第一前运输段的一侧具有并列设置的若干副输送装置;所述副输送装置包括调节支架、副传送带、副驱动装置和感应检测装置,所述调节支架设置在所述主输送装置的旁侧,所述副驱动装置与副传送带驱动连接,所述副传送带安装于所述调节支架的上部,副传送带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与设置在副传送带旁侧的注塑机对接,所述水平段与主输送装置拼接并位于主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注塑机上还设有一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将注塑机内的工件送至倾斜段的上部,并且经由倾斜段的带动到达水平段;所述感应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段的上部,用于检测所述主输送装置上是否有工件,避免产品之间发生碰撞或划伤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水平并列设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二主输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水平并列设有两组,且其上方设有两组第二主输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处理段与所述第一前运输段同向或相互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输送装置包括第二前运输段和第二后处理段,所述第二前运输段与第一前运输段同向设置,第二后处理段与第一后处理段相互垂直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产品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
背景技术
目前的注塑车间都会在注塑机的旁侧放置一个用于后处理的工作台,注塑胶件通过机械臂从注塑机内取出,放于工作台面上,操作员将台面的胶件去水口或打包装箱;然而在注塑机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胶件内的某些组分挥发,导致整个生产车间都带有一股浓厚的塑胶味道,工作环境恶劣,不利于操作员的身体健康;另外现有的流水线结构导致人员分散在车间的各个地方,不便于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主输送装置,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包括位于产品注塑区域内的第一前运输段和位于集中处理区域内的第一后处理段,所述第一前运输段的一侧具有并列设置的若干副输送装置;所述副输送装置包括调节支架、副传送带、副驱动装置和感应检测装置,所述调节支架设置在所述主输送装置的旁侧,所述副驱动装置与副传送带驱动连接,所述副传送带安装于所述调节支架的上部,副传送带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与设置在副传送带旁侧的注塑机对接,所述水平段与主输送装置拼接并位于主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注塑机上还设有一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将注塑机内的工件送至倾斜段的上部,并且经由倾斜段的带动到达水平段;所述感应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段的上部,用于检测所述主输送装置上是否有工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水平并列设有两组。
于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二主输送装置。
于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水平并列设有两组,且其上方设有两组第二主输送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后处理段与所述第一前运输段同向或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主输送装置包括第二前运输段和第二后处理段,所述第二前运输段与第一前运输段同向设置,第二后处理段与第一后处理段相互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主输送装置和副输送装置的配合,注塑件通过副输送装置运输至主输送装置中,并且经由主输送装置送往集中处理区,操作员在处理区域内对后处理段上的胶件进行处理,从而改善操作员的工作环境,并且便于人员的集中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的中央流水线,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主输送装置2,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2包括位于产品注塑区域内的第一前运输段21和位于集中处理区域内的第一后处理段22,所述第一前运输段21的一侧具有并列设置的若干副输送装置3;所述副输送装置3包括调节支架31、副传送带32、副驱动装置和感应检测装置33,所述调节支架31设置在所述主输送装置的旁侧,所述副驱动装置与副传送带32驱动连接,所述副传送带32安装于所述调节支架31的上部,副传送带32包括倾斜段32a和水平段32b,所述倾斜段32a与设置在副传送带32旁侧的注塑机4对接,所述水平段32b与主输送装置拼接并位于主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注塑机4上还设有一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将注塑机4内的工件送至倾斜段的32a上部,并且经由倾斜段32a的带动到达水平段32b;所述感应检测装置 33设置在所述水平段32b的上部,用于检测所述主输送装置上是否有工件。
工作原理:机械手将注塑机4内的胶件取出,并且运送至副传送带32上,在副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产品从副传送带32的倾斜段32a运送至水平段32b,同时感应检测装置33在检测主输送装置的是否有产品,当检测到副传送带32 上有产品经过时,则反馈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副传送带32,副传送带即减速或者停止输送产品,避免产品之间发生碰撞而划伤产品表面;当没有检测到主输送装置上有产品经过,副传送带32继续输送,将胶件送至主传送装置上,并且随着主传送装置到达处理区,操作员在处理区内对运送过来的胶件进行集中处理。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机架1上水平并列设有两组第一主输送装置2,两组第一主输送装置的后处理段与前运输段同向或者相互垂直设置,操作人员分散在后处理段的旁侧作业,集中在处理区内作业,与注塑区独立,方便人员管理,优化工作环境。
实施例3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2 的上方设有第二主输送装置5,述第二主输送装置5包括第二前运输段和第二后处理段51,所述第二前运输段与第一前运输段21同向设置,第二后处理段 51与第一后处理段22相互垂直设置。
由于有些厂房的注塑区域面积的限制,可以采用上下双层结构的设置,注塑机4位于同一侧,并且第二后处理段51与第一后处理段22相互垂直设置,避免后处理段干涉,操作人员分散在后处理段的旁侧作业,集中在处理区内作业,并且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实施例4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所述第一主输送装置2 水平并列设有两组,且其上方设有两组第二主输送装置5;所述第二主输送装置5包括第二前运输段和第二后处理段51,所述第二前运输段与第一前运输段21同向设置,第二后处理段51与第一后处理段22相互垂直设置。
针对面积足够宽敞的大型厂房可以设置左右两组上下双层的主输送线,操作人员分散在后处理段的旁侧作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4233.9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903770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B29C45/17
专利分类号:B29C45/17;B29C31/00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东莞市旭优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旭优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长田工业园长田路49号
发明人:陈海林;黄怡仁;唐深军;朱亚坤
第一发明人:陈海林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旭优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兴耿
代理机构:44220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