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基因论文_莫晓丽,周子维,把熠晨,武清扬,赖钟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色素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色素,花色素,基因,小麦,拟南芥,玉米,花青素。

色素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莫晓丽,周子维,把熠晨,武清扬,赖钟雄[1](2019)在《茶树光敏色素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量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茶树光敏色素(PHY)基因(CsPHY)的生物学信息及不同采摘时间点茶叶中光敏色素基因表达量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茶叶适时采摘及品质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茶树基因组数据库(CSA)中筛选出CsPHY基因家族成员,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以一天中不同时间点0:00(R0)、6:00(R6)、12:00(R12)和18:00(R18)采摘的乌龙茶品种肉桂鲜叶为试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sPHY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并采用叁氯化铝比色法检测茶叶中黄酮含量的日变化,以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CsPHY基因相对表达量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获得6个CsPHY基因家族成员,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量674~1142个,分子量为76126.75~126714.53 Da,等电点(pI)为5.74~5.96,脂溶性系数为91.11~95.27,其中,CsPHY1基因属于PHYC亚族,CsPHY2和CsPHY4基因属于PHYA亚族,CsPHY3和CsPHY5基因属于PHYB亚族,CsPHY6基因属于PHYE亚族,说明CsPHY2和CsPHY4蛋白属于Phy I型光敏色素,CsPHY1、CsPHY3、CsPHY5和CsPHY6蛋白属于Phy II型光敏色素。6个CsPHY蛋白均与双子叶植物PHY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CsPHY2蛋白与水晶兰PHYA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4蛋白与美味猕猴桃PHYA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3和CsPHY5蛋白均与美味猕猴桃PHYB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且CsPHY5蛋白与葡萄PHYB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相近;CsPHY1蛋白与河岸葡萄PHYC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6蛋白与中华猕猴桃和河岸葡萄PHYE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1、CsPHY3、CsPHY4和CsPHY5基因在R6时的表达量最高,其中,CsPHY4和CsPHY5基因在R6时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时间点的表达量(P<0.05,下同),而CsPHY2和CsPHY6基因分别在R12和R18时的表达量达最高,其中CsPHY6基因在R18时的表达量显着高于R12时的表达量。在R0~R18时段内茶树鲜叶中的黄酮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R18时达最高值,在R12时最低值。6个CsPHY基因家族成员中,仅CsPHY6基因与黄酮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结论】CsPHY基因家族中仅缺少PHYD亚族成员,尽管各成员间功能结构较相似,但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光照影响茶树叶片中黄酮含量,CsPHY6基因编码的光受体蛋白CsPHY6参与调控茶树叶片中的黄酮含量。(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甘晓燕,吴英英,张丽,巩檑,石磊[2](2019)在《马铃薯隐花色素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隐花色素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光受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隐花色素在马铃薯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马铃薯‘大西洋’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的方法从叶片中克隆得到1个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 1,其ORF全长为1 749 bp,编码583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表明,此蛋白包含1个PHR和1个CCT结构域,将其命名为StCRY1。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tCRY1与番茄CRY1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StCRY1基因在马铃薯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9期)

闫建培,张晓晓,杨玉文,赵廷昌[3](2018)在《西瓜嗜酸菌光敏色素基因bphP致病力调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子,在植物病原互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光可以影响植物病原细菌在侵染寄主过程中的致病性。非光和细菌中存在一类可以通过感受红光进而调节细菌生理生化活动的蛋白,即细菌光敏色素(bacteriophytochrome photoreceptors,BphPs)。该类蛋白在植物病原细菌中可参与调控多种致病力表型,如:群集运动、群体感应、胞外水解酶等等。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发生在西甜瓜等多种葫芦科作物上的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为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为了探究西瓜嗜酸菌BphP蛋白对其致病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双交换,构建西瓜噬酸菌基因bphP(Aave_2978)突变体菌株AbphP,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回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存在PAS2,GAF,PHY叁个功能结构域。bphO位于bphP的上游,与bphP同属于一个转录单元,该基因参与BphP发色团的合成。游动性测定发现在红光条件下,该突变体的游动晕圈直径与野生型相比,要显着增大。生物膜测定发现,红光下突变体的生物膜的形成能力与野生型相比要显着提高。通过qPCR表明该基因的缺失,会影响多个致病基因的的转录水平。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理解西瓜嗜酸菌光敏色素在致病力调节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并为深入研究光对西瓜嗜酸菌与寄主互作关系的影响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叶琳[4](2018)在《彩色小麦营养成分及其色素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结构正在由温饱型向营养型、功能型和保健型转变。彩色小麦被认为是一类新型小麦品种,有灰色、黑色、紫色、蓝色、绿色等。大部分品种的彩色小麦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普通小麦丰富,氨基酸组成齐全,是制作营养保健食品的理想原料,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彩色小麦籽粒中含有大量天然色素,以花青素类色素为主。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能提高视力,减少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扩张冠动状脉,改善心肌营养,具有抑制细胞生长及抗氧化、抗突变、减轻肝功能障碍、抗癌等多种保健功能。但是,目前关于彩色小麦的研究都是用遗传背景差异很大的材料,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值得商榷,因此我们实验室利用构建的彩色小麦近等基因系(蓝粒小麦‘科兴611’,紫粒小麦‘科兴617’和白粒小麦轮回亲本‘济麦22’),来进行彩色小麦营养成分分析及其色素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UHPLC-QTOF-MS测定3个环境中蓝粒小麦科兴611、紫粒小麦科兴617和普通白粒小麦济麦22中花青素含量,共分离鉴定出14种花色苷单体。紫粒小麦科兴617花色苷种类最多,有11种花色苷单体,花青素含量最高,其中芍药素花色苷为第一主要花色苷,矢车菊素花色苷为第二主要花色苷。蓝粒小麦科兴611的花青素含量为其次,含有9种花色苷单体,矢车菊素花色苷、芍药素花色苷含量最多。普通白粒小麦济麦22花青素含量最少,只含有3种花色苷单体。2、通过RT-HPLC测定3个环境中蓝粒小麦科兴611、紫粒小麦科兴617和普通白粒小麦济麦22中氨基酸含量,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分别为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组氨酸(His)、甘氨酸(Gly)、苏氨酸(Thr)、精氨酸(Arg)、丙氨酸(Ala)、酪氨酸(Tyr)、半胱氨酸(Cys)、缬氨酸(Val)、苯丙氨酸(Phe)、异亮氨酸(Ile)、甲硫氨酸(Met)、亮氨酸(Leu)、赖氨酸(Lys)。研究结果表明,蓝粒小麦科兴611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显着地高于紫粒小麦科兴617和白粒亲本济麦22。尤其是对于第一限制性的赖氨酸,在3个环境中,蓝粒小麦科兴611的赖氨酸含量比济麦22提高了12.09-37.28%,均达极显着水平,因此蓝粒小麦科兴611显着地提高了氨基酸的含量,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紫粒小麦科兴617和白粒小麦济麦22相比,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总氨基酸含量相近,甚至低于济麦22。3、设计全长引物对调控彩色小麦花青素合成代谢的叁个基因Th MYC4E、Ta MYC1和Ta MYB7D进行扩增并克隆测序,通过NCBI进行BLAST分析,发现Th MYC4E中含有一个保守的b HLH-MYC结构域,以及HLH和ATC-like的结构域,Ta MYC1具有一个保守的b HLH-MYC和HLH的结构域,Ta MYB7D的有一个SANT(SWI3,ADA2,N-Co R and TFIIIB)DNA结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都在细胞核。设计定量引物,检测彩色小麦和济麦22开花后7天、14天、21天、28天和35天籽粒中Th MYC4E、Ta MYC1、Ta MYB7D基因的表达量,发现在济麦22中叁个基因在五个时期的的表达量都非常低,其他彩色小麦表达量都随着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Th MYC4E在开花后35天表达量最高,而Ta MYC1和Ta MYB7D在开花后28天表达量最高。我们推测这些基因很有可能参与了调控彩色小麦花青素合成代谢。(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刘转霞,余运康,陈裕坤,冯新,刘炜婳[5](2017)在《福州野生蕉隐花色素和光敏色素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T-PCR结合RACE法从福州野生蕉试管苗中克隆隐花色素和光敏色素基因家族成员的c DNA序列,命名为Mu Cry1、Mu Cry2a、Mu Cry2b、Mu Phy B、Mu Phy C1。Mu Crys和Mu Phys的c DNA序列依次为2 330、2 859、2 752、3 272、3 912 bp,编码698、666、669、1 089、1 00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u Crys和Mu Phys均属不稳定、亲水蛋白,具跨膜结构域和卷曲螺旋结构,都不具信号肽,均定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ry1和Cry2聚为两大类,其中Mu Cry1与小果野蕉、海枣和油棕Cry1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植物大豆Cry1的亲缘关系最远;Mu Cry2a和Mu Cry2b与小果野蕉、水稻和小麦Cry2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植物碧桃Cry2的亲缘关系最远;Mu Phy B与小果野蕉Phy B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植物毛果杨Phy B的亲缘关系最远;Mu Phy C1与小果野蕉和马来兰花蕉Phy C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甜橙Phy C亲缘关系最远。q RT-PCR结果表明:Mu Cry的3个成员和Mu Phy C1对不同光质响应存在差异,蓝光都可促进Mu Cry 3个成员m RNA的转录,红光促进Mu Phy C1 m RNA的转录,在黑暗、红光、绿光和黄光下Mu Cry1的表达受到抑制;黄光和红光对Mu Cry2a的转录水平影响不明显,而黑暗、暖白光和绿光可抑制Mu Cry2a的表达水平;Mu Cry2b的转录水平受蓝光和红光的正调控,而受绿光的负调控;Mu Phy C1在红光处理下的表达量最高,蓝光和暖白光下的表达量相近,白光、绿光、黄光和黑暗处理下的表达量差异不大,表明Mu Phy C1积极响应红光刺激。(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柴吉钏,梁敏华,郑安然,杨民杰,陈伟[6](2018)在《桃果实向光素基因PpPHOT1和隐花色素基因PpCRY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蓝光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为了研究蓝光对桃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本试验利用RT-PCR结合RACE的方法,从桃果实中克隆了向光素基因PpPHOT1以及隐花色素基因PpCRY2的c DNA全长序列。序列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pPHOT1含有向光素所共有的蛋白保守功能域,即N端的LOV结构域和C端的丝/苏氨酸激酶结构域;而PpCRY2则含有隐花色素所共有的蛋白保守功能域,即N端的光裂解酶类似结构域(PHR)和C端的DAS功能域。蓝光处理显着增强了桃果实PpPHOT1和PpCRY2基因的表达,这表明PpPHOT1和PpCRY2可能是桃果实采后响应外源蓝光信号的重要因子。此外,PpPHOT1和PpCRY2在金丽果实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湖景蜜露果实,表明蓝光处理诱导金丽类胡萝卜素积累效应更显着,这可能与果实的品种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蓝光诱导桃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璐璐[7](2017)在《玉米光敏色素基因的克隆与苗期光暗条件下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ZeamayL.)不同品种基因型间存在着光敏感性差异,而光敏色素对于不同类型玉米种质的光敏感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它通过响应红光(R)和远红光(FR)的变化,参与种子萌发、叶片伸展茎伸长、成花诱导、避荫作用及幼苗去黄化等重要发育过程的调控。本研究根据已完成测序的玉米B73光敏色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不同光温敏感型玉米的PhyA1、PhyA2、PhyB1、PhyB2和PhyC1、PhyC2基因序列,分析其不同光敏色素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域,并与其他植物的光敏色素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光敏感型品种光敏色素基因的表达规律,明确其在不同光、暗和补光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对于解析不同玉米品种存在不同光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对两类不同光敏感型玉米品种光敏色素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未发现大片段插入或缺失仅发现少量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比对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也仅有少量差异位点。植物的光敏色素蛋白可以分为N端感光区域和C端光传递区域,与已测序完成的B73氨基酸序列相比,其它5个供试材料PhyA1的C端光传递区域中均有一个差异位点;光敏感型玉米CML288 PhyB1的N末端感光区域有6处差异位点;而PhyC1中的N末端感光区域有2个差异位点,分别存在于光敏感性不同的玉米CML288和黄早4中,推测以上差异改变可能与CML288和黄早4对光敏感性不同的原因有关。(2)对玉米光敏色素基因与拟南芥、水稻、高粱、谷子和亚麻的光敏色素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光敏色素各自聚为一类。玉米与高粱的同源关系相对较近,且二者间的遗传距离要高于玉米中两个光敏色素同源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玉米的光敏色素与水稻、谷子的光敏色素同源性相对较远。(3)对不同光暗处理条件下光敏感型CML288和光不敏感型B73、黄早4叶片中的光敏色素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光照下PhyA在黄早4中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B73和CML288,而在黑暗条件下几乎不表达;持续黑暗条件下PhyB在黄早4和CML288中几乎不表达,但补光24h后,PhyB1在黄早4中的表达量有大幅度回升,而PhyB2在CML288中有较大程度回升。黄早4的PhyC在光照下的表达量高于黑暗下,表明PhyC的表达与原产地的维度有关,并且这种变化会影响光敏感性和成熟期。在24小时补光后CML288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光暗处理下的表达量。从不同光敏感性品种间的光敏色素基因表达情况来看,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其表达情况也有所不相同。PhyA、PhyB和PhyC主要在光照条件下表达。在光温不敏感型玉米黄早4中,PhyA1、PhyC1在光照条件下的表达水平要高于黑暗条件下的表达水平,且相较于其它供试品种其表达量最髙。PhyB1主要在CML288中表达且对其去黄化作用有一定影响。光敏色素基因在叶部位的表达水平与根部组织的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玉米的光敏素基因与高粱的同源关系相对较近,且二者间的同源关系要高于玉米中两个光敏色素同源基因之间的同源关系。不同光敏感型玉米品种的光敏色素基因在氨基酸序列上有少量差异位点,且在不同光暗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但这是否是不同品种玉米具有不同光敏感性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曹高燚,蒋妍妍,杜锦,赵飞,向春阳[8](2016)在《植物光敏色素基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光敏色素作为光受体,感知环境条件,进行能量转换。为深入挖掘光敏色素基因作用的分子机理,提升其在作物遗传改良中应用的有效性,综述了植物光敏色素基因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在调控植物光信号转导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孙广华[9](2016)在《小麦光敏色素基因家族的克隆、表达分析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对植物的营养生长、生殖发育都有重要的影响,其通过一系列的信号途径最终导致相应生化现象,诸如气孔开闭、光呼吸、叶绿体运动、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植物生物钟等现象。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光受体,它们感知光质、强度、方向和周期性的变化,进而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拟南芥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通路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但作物中有关光敏色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拟南芥光敏色素A(AtphyA)是远红光的主要受体,参与抑制下胚轴的伸长、促进子叶的开张和花青素积累,阻断持续远红光条件下的变绿。本试验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小麦的3个光敏色素A基因(TaPHYAs:TaPHYA1、TaPHYA2、TaPHYA3),对其基因结构和预测的蛋白质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对TaPHYA1、TaPHYA2和TaPHYA3在各种光质、黑暗到不同光质转换、长日照、短日照处理以及组织器官的特异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转基因互补拟南芥phyA-211突变体,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普通小麦在染色体4AL、4BS和4DS上各携带1个PHYA基因,采用RT-PCR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克隆,并将这3个基因分别命名为TaPHYA1、TaPHYA2和TaPHYA3。2.小麦PHYA基因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TaPHYA1和TaPHYA3的外显子(exon)和内含子(intron)位置和大小一致,TaPHYA2由于单核苷酸突变导致基因提前终止,但其第一个exon和第一个intron位置和其它两个PHYA基因也很一致。3.TaphyAs蛋白均具有光敏色素的特征结构域,包括发色团结合区GAF(cGMP-stimulated phosphodiesterase)、PAS、组氨酸激酶相关区域HisKA(histidine kinase–related domain)等。3个小麦光敏色素A蛋白的结构域分布较一致,TaphyA2由于提前终止导致蛋白质结构域缺失HisKA domain和HATPase_c domain。4.在不同光质、黑暗到不同光转换、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TaPHYA1和TaPHYA2的转录表达模式更为相似,而异于TaPHYA3的表达,TaPHYA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TaPHYA1和TaPHYA2。5.小麦幼穗中TaPHYAs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茎、叶和鞘,且与TaPHYA1和TaPHYA2相比,Ta PHYA3的表达量在幼穗中明显较低,但在根、茎、叶、鞘中较高。6.在持续远红光条件(FRc)下TaPHYA1转基因不能互补拟南芥phyA-211突变体的表型,但在持续红光(Rc)、持续蓝光(Bc)和持续白光(WLc)条件下,TaPHYA1转基因却能导致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下胚轴缩短。(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闫蕾[10](2016)在《玉米隐花色素基因CRY1a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Zea may)不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高光效的C4模式植物。隐花色素(cryptochrome,CRY)是高等植物主要的蓝光受体,与光形态建成、开花起始、种子休眠、生物产量等性状的发育密切相关。模式植物拟南芥的隐花色素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在单子叶植物中除了对水稻、小麦、高粱、大麦的CRY1a进行研究外,玉米CRY1a一直未被研究。鉴于隐花色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开展对玉米隐花色素的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测序验证得到玉米B73两个ZmCRY1a基因的的编码区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ZmCRY1a在不同器官、光质、光转换及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ZmCRY1as氨基酸序列及蛋白质功能结构域,并对ZmCRY1a和其他植物CRY1a蛋白的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ZmCRY1as与AtCRY1和OsCRY1a蛋白结构类似,包含1个DNA photolyase结构域、1个FAD binding 7结构域、1个Crytochrome C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ZmCRY1as与水稻OsCRY1a同源性最高,与拟南芥、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CRY1的同源性较低;ZmCRY1as在成株期叶片中表达量最高:ZwCRY1a1、ZmCRY1a2在叶中的表达量分别是其根中的52.1倍、15.3倍;相对于黑暗下,二者在各种持续光质中的表达丰度均较高,尤其蓝光和远红光条件下,分别达到黑暗中ZmCRY1a1表达量的9.5和9.0、6.3和8.3倍;尽管是作为编码蓝光受体的基因,ZmCRY1a1和ZmCRY1a2基因的表达却能强烈地响应远红光和红光刺激,其转录最大峰值分别达到各自黑暗时的4.8和3.9、22.8和14.5倍;同样二者也能响应光周期处理。长日照条件下,ZmCRY1a1与ZmCRY1a2的转录存在差异,表现为ZmCRY1a1的转录在一个光周期内共出现5个峰值,最高峰位于光照12 h,而ZwCRY1a2的转录只有4个峰值,最高峰位于进入黑暗2 h时;短日照条件下,两个ZmCRY1a的表达出现了极其相似的模式,均在进入黑暗后出现两个最高峰,分别位于一个光周期的第18 h和第22 h时,而在光照期间虽然有峰值出现,但峰值较低。同时把ZmCRY1a1和ZmCRY1a2基因构建到玉米过表达载体pBCXUN中,转化到农杆菌菌株GV3101,并侵染拟南芥,收获到T0代种子。得出的结论是:玉米ZmCRY1as与拟南芥AtCRY1a和水稻OsCRY1a具有相似的结构;ZmCRY1a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并且能响应各种光质处理,特别是远红光;ZmCRY1as也能响应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处理。(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6-06-01)

色素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隐花色素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光受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隐花色素在马铃薯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马铃薯‘大西洋’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的方法从叶片中克隆得到1个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 1,其ORF全长为1 749 bp,编码583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表明,此蛋白包含1个PHR和1个CCT结构域,将其命名为StCRY1。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tCRY1与番茄CRY1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StCRY1基因在马铃薯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色素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莫晓丽,周子维,把熠晨,武清扬,赖钟雄.茶树光敏色素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量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9

[2].甘晓燕,吴英英,张丽,巩檑,石磊.马铃薯隐花色素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3].闫建培,张晓晓,杨玉文,赵廷昌.西瓜嗜酸菌光敏色素基因bphP致病力调控的研究[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4].叶琳.彩色小麦营养成分及其色素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

[5].刘转霞,余运康,陈裕坤,冯新,刘炜婳.福州野生蕉隐花色素和光敏色素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7

[6].柴吉钏,梁敏华,郑安然,杨民杰,陈伟.桃果实向光素基因PpPHOT1和隐花色素基因PpCRY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核农学报.2018

[7].王璐璐.玉米光敏色素基因的克隆与苗期光暗条件下表达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

[8].曹高燚,蒋妍妍,杜锦,赵飞,向春阳.植物光敏色素基因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6

[9].孙广华.小麦光敏色素基因家族的克隆、表达分析与功能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6

[10].闫蕾.玉米隐花色素基因CRY1a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山西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部分ESTs在WEGO的功能聚类分析棒状链霉菌ATCC27064及其衍生的克拉...转录起始各转录因子作用的示意图...) 拟南芥光敏色素基因PHYA转化菊...隐花色素基因的RNA相对含量磁场暴露1h隐花色素基因表达倍...

标签:;  ;  ;  ;  ;  ;  ;  

色素基因论文_莫晓丽,周子维,把熠晨,武清扬,赖钟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