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视化工具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思维,信息技术,工具,在线,肌腱,热点,血浆。
可视化工具集论文文献综述
邱国荣,何本祥,王纯[1](2020)在《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分析富血小板血浆修复肌腱病的生物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再生修复技术为肌腱病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尤其对难治性肌腱、韧带退行性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目的:拟运用信息可视化研究工具,绘制国外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病治疗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旨在深入了解国外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用引文分析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搜索国外自2008年以来以富血小板血浆与肌腱病研究为主题的文献,应用citespace V科学知识图谱工具对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及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获取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病修复相关的研究外文题录515篇,分析得出8篇关键节点文献,27个高频共现关键词;(2)近10年来,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病修复研究形成了以国家和研究机构为单位的研究群体,群体间合作关系紧密,但跨群体之间的科研合作非常欠缺;(3)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肌腱病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目前的临床实践和实验设计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对富血小板血浆的治疗效果存在争议。只有在控制好实验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基础研究,克服实验设计中的缺陷,才能对富血小板血浆在肌腱病中的疗效做出真实有效的评价;(4)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病治疗的研究,从最初的以富血小板血浆对疾病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逐渐发展为体外实验。在试验指标的选择中,由富血小板血浆中所含细胞因子的功能研究转向以细胞生物学中的基因表达为主的研究热点。富血小板血浆究竟通过哪些细胞转导通路来影响肌腱病的愈合,目前仍未有定论,从研究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将来在该领域的研究中会更加强调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病治疗的微观生物机制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5期)
周晓燕,胡滋滋[2](2019)在《图表式支架:可视化工具为学生搭建习作之梯》一文中研究指出习作支架作为一种习作支撑,将零散、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合,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逻辑支撑点。目前较为常见的习作支架主要有功能型支架、表现型支架和情感型支架[1]。其中,图表式支架作为一种表现型支架,以图形和表格的呈现方式,使教师提供的习作更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学生借助图表式支架,有利于将隐性的作文思维可视化,使得习作顺利进行。依据图表式支架可视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本文对图表式支架的基本内涵、类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图表式支架的内涵及其意义(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刘小龙[3](2019)在《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国家、社会、学校都已经进入到高速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要教好这一门课,教师不仅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要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而思维可视化工具主要是运用图形化的全脑思维方法,作为辅助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陈东[4](2019)在《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工具的国外在线继续教育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合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和批判性阅读,对国外在线继续教育文献进行了时空知识图谱分析、文献共被引和主题词共现分析,并将其整合为两个阶段、五大主题,总结主要成果、评述研究方法、预测未来方向,为我国相关领域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当代继续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张晓雯[5](2019)在《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培养计算思维的研究——以叁年级“画图”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基于信息技术叁年级"画图"课程,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实践研究。设计绘制组合图形的思维导图,将其融入解决问题的四个方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阮郁阳[6](2019)在《科学记录:学生思维的“可视化”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记录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凸显前概念,引发思维的积极性;建构模型,提升思维的缜密性;思维导图,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个性化记录,锻炼思维的灵活性。(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赵国庆,杨宣洋,熊雅雯[7](2019)在《论思维可视化工具教学应用的原则和着力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思维可视化工具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欢迎并逐渐成为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抓手。然而,一线教师对思维可视化工具的作用机理及不同工具间的差异认识尚不深入,因而在教学应用时难以准确把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着力点。文章旨在探讨思维可视化工具教学应用的指导原则,分析八大思维图示法、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叁大典型可视化工具间的核心差异并找出其在教学应用中的具体着力点。文章认为:(1)思维工具的作用机理在于帮助学习者分担低阶认知负荷,从而让他们得以更好地参与到高阶认知加工中去;(2)在教学应用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结合思维策略工具、尊重学生已有认知,在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寻找着力点并加以干预;(3)八大思维图示法是具体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示法,思维导图是综合多种思维方式的模糊表示法,概念图是综合多种思维方式的精确表示法,叁者在教学应用中着力点也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电化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张晓丹[8](2019)在《浅析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校公文写作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把隐性思维过程图示化的过程,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软件或手绘来进行绘制。我国的思维可视化工具相关研究在中小学非常普遍,但在高等院校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公文写作教学的却寥寥无几。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解析,将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校公文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原理、方法、意义和结果进行阐释,为高校教师培养学生切实提高写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6期)
李惠玲[9](2019)在《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学课堂上不断引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运用便是一道亮丽风景线,特别是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可视化的运用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效率。当然,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思维的培养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亟待解决。所以本文就思维可视化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思维培养中的相关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以期帮助思维可视化工具不断运用在信息教学中去,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15期)
杨玉杰,李志红[10](2019)在《基于文献可视化工具(SATI)的精准扶贫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出台,精准扶贫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文献分析的角度研究精准扶贫的热点及趋势,以知网CSSCI数据库1401篇有关精准扶贫的文献为样本,利用文献可视化工具SATI3.2和Ucinet6.0对其发表时间、发表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当前精准扶贫的热点,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3~2018年研究精准扶贫的文献数量持续增加,当前对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对精准扶贫概念及相关政策的解读、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难点、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等几个方面。当前研究精准扶贫的学者、机构较多,学者多来自综合性大学、农林类或者民族地区高校,但是学者与学者、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合作发表文献还不多。对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呈现逐渐深入的趋势,精准扶贫逐渐从理论走向落地实施。(本文来源于《科技促进发展》期刊2019年07期)
可视化工具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习作支架作为一种习作支撑,将零散、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合,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逻辑支撑点。目前较为常见的习作支架主要有功能型支架、表现型支架和情感型支架[1]。其中,图表式支架作为一种表现型支架,以图形和表格的呈现方式,使教师提供的习作更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学生借助图表式支架,有利于将隐性的作文思维可视化,使得习作顺利进行。依据图表式支架可视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本文对图表式支架的基本内涵、类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图表式支架的内涵及其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视化工具集论文参考文献
[1].邱国荣,何本祥,王纯.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分析富血小板血浆修复肌腱病的生物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2].周晓燕,胡滋滋.图表式支架:可视化工具为学生搭建习作之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
[3].刘小龙.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
[4].陈东.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工具的国外在线继续教育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9
[5].张晓雯.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培养计算思维的研究——以叁年级“画图”课程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9
[6].阮郁阳.科学记录:学生思维的“可视化”工具[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
[7].赵国庆,杨宣洋,熊雅雯.论思维可视化工具教学应用的原则和着力点[J].电化教育研究.2019
[8].张晓丹.浅析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校公文写作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J].山西青年.2019
[9].李惠玲.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19
[10].杨玉杰,李志红.基于文献可视化工具(SATI)的精准扶贫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