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刑事诉讼证据规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证据,刑事诉讼,规则,电子,叔侄,冤案,被告人。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亚红[1](2019)在《论我国刑事诉讼品格证据规则的建立和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品格证据规则中包括了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被害人品格证据规则与证人品格证据3个方面,其中的"品格"就是指对某人个体性情的总体描述。它作为英美法系中一种特殊的证据原则,本身具有极好的推理功能,但也极易导致偏见,其具体规则非常详尽且理论支撑体系复杂。在我国,刑事诉讼范围内的品格证据规则正处于初步建设期,客观讲对该规则的规定内容并不明确,仅仅在少数的条文与司法解释中有所涉及,而且其在司法实践中的现存问题还相对偏多,容易造成冤假错案,对我国司法公正产生不利。所以本文就深度探究了我国刑事诉讼品格证据规则建立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规则具体设计过程,并提出一系列科学的规则完善构建建议,希望为我国刑事诉讼案件适应并正确运用品格证据规则创造有利环境。(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02期)
邓颖[2](2019)在《浅谈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核心,诉讼活动的进行以证据的收集和运用为中心。刑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一直都处于关键性地位,对于刑事案件的诉讼和审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决定了刑事案件的审判结果,因此,证据的合法性应该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此规范取证程序,保证证据的合法性,使案件得到公正地审判。要实现司法公正,首先就要做到程序公正,而合法取证规则的全面适用是实现程序公正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02期)
郭安然[3](2017)在《论确立我国刑事诉讼的传闻证据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基石,是最古老的证据制度之一。此证据规则立足于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在以审判作为诉讼活动核心的基础上增进证据可靠性,维护当事人对质的权利。该规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除英美法系国家外,部分大陆法系国家也通过诉讼制度改革将之确立。近年来,我国推进司法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建设成为理论热点。该项改革为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确立提供了政策基础,使我国基本具备了此证据规则发挥作用的司法环境。确立传闻证据规则,加强定案证据的可靠性,有助于强化诉讼活动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传闻证据规则在刑事诉讼领域的直接作用在于排除不可靠的证据和保障当事人与言词证据提供者对质的权利,最终目的在于遏制错案与保护人权。诚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司法改革根基尚浅,证人保护等配套制度也需继续完善,但这并不否认确立传闻证据规则对我国司法领域的积极意义。本文以传闻证据规则为研究对象,旨在明确此证据规则与我国国情的契合之处,分析当前确立此规则面临的挑战,根据时代特点与域外成功经验提出实施此证据制度的可行性方案。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传闻证据概念、确认我国证据类型的传闻形式;第二部分与第叁部分结合新时期的特点与域外实践经验分析我国适用传闻证据规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部分总结我国现阶段实施此规则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第五部分构想符合当今国情的传闻证据规则。(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期刊2017-04-07)
张文秋[4](2016)在《电子证据规则的发展——兼议《论我国刑事诉讼电子证据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共有13根掌管全球根服务器,其中主根服务器1台在美国,而剩下的里面有9台也在美国,剩下的3台均在美国的盟友手中,也间接受到了美国的控制。包括我们的硬件设备、软件,还有它进行的一些后门的加密系统等等,还有光缆、海底光缆,都是受到控制的。由于网络这一虚拟匿名空间给犯罪追捕所带来的障碍,且网络的大规模普及大大降低了罪犯网络犯罪的时间与成本,同时网络犯罪记录在罪犯犯案后轻易消除,这就大大增加了计算机犯罪侦查的难度,使得如何准确快捷的获取电子证据,将网络罪犯绳之以法就成为了目前直至未来犯罪侦查的主要难点所在。(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35期)
李学军,张鸿绪[5](2016)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意见证据规则适用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法官在刑事诉讼中运用意见证据时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刑事诉讼法针对意见证据采用的"原则+例外"的体例,使得例外的表述过于笼统。通过实证分析,并借鉴域外意见证据规则的规定,本文主张,只有建立在亲历感知基础上所作出的推断、评论或者猜测,才有可能被采纳为证据使用。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刑事意见证据规则。(本文来源于《证据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陈鹏飞[6](2016)在《我国刑事诉讼电子证据规则的问题与完善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证据作为新型法定证据种类,具有虚拟性、稳定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区别于传统证据。由于理论和经验上的不足,我国刑事诉讼电子证据规则的立法规定还比较粗略,且不成系统。在刑事诉讼实务中也面临着取证程序、证明力和非法证据排除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规范我国刑事诉讼电子证据规则,应从取证程序的规范化、人员和装备的专业化完善电子证据的取证规则;从原始介质、保管链条等方面完善证明力规则;从取证主体、程序、权益保障等方面完善电子证据排除规则。(本文来源于《行政与法》期刊2016年10期)
张仁军[7](2016)在《关于多媒体示证与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冲突与融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时刑事案件处理技术的日益先进,多媒体示证成为近些年来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证据展示方式。借助多媒体市政技术不仅是刑事司法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新技术向法律界推进的重要体现。相对于传统司法示证方式来说,多媒体示证具有高效、直观、稳定的优点,进一步提高了庭审的效率,但是,多媒体示证也对传统的刑事证据规则产生了一定冲击,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也会容易出现一些不可控的问题,正是基于这种情况,进行本文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25期)
莫天新[8](2016)在《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规则的影响与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证据的出现,给传统证据规则带来挑战。我国叁大诉讼法典,先后将电子数据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以全面迎接电子证据时代的到来。文章指出电子证据规则出现发展"瓶颈",电子证据给传统证据规则带来很多挑战,也给传统证据规则带来一些突破。(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杨卉[9](2016)在《从“世纪审判”看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司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从一场被称之为"世纪审判"的辛普森案为立脚点出发,以之对比我国曾发生过的几例冤假错案,简析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我国来说可行的完善观点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08期)
李雯蕾[10](2016)在《浅析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证据法的集中表现。在刑事诉讼法中,证据规则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证据规则的完善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更关系到司法的公正。(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06期)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核心,诉讼活动的进行以证据的收集和运用为中心。刑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一直都处于关键性地位,对于刑事案件的诉讼和审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决定了刑事案件的审判结果,因此,证据的合法性应该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此规范取证程序,保证证据的合法性,使案件得到公正地审判。要实现司法公正,首先就要做到程序公正,而合法取证规则的全面适用是实现程序公正的关键所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红.论我国刑事诉讼品格证据规则的建立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9
[2].邓颖.浅谈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J].法制博览.2019
[3].郭安然.论确立我国刑事诉讼的传闻证据规则[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
[4].张文秋.电子证据规则的发展——兼议《论我国刑事诉讼电子证据规则》[J].法制博览.2016
[5].李学军,张鸿绪.我国刑事诉讼中意见证据规则适用的实证分析[J].证据科学.2016
[6].陈鹏飞.我国刑事诉讼电子证据规则的问题与完善路径[J].行政与法.2016
[7].张仁军.关于多媒体示证与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冲突与融合分析[J].法制博览.2016
[8].莫天新.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规则的影响与突破[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9].杨卉.从“世纪审判”看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司法[J].法制博览.2016
[10].李雯蕾.浅析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J].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