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引起反应性血管水肿1例报告

乙肝疫苗接种引起反应性血管水肿1例报告

马明艳(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社区服务中心810000)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221-01

患儿,男,2010年1月22日出生,西宁市城东区人,于2010年2月23日上午10时,在右上臂三角肌外缘处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5ug(华北制药金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02A203,有效期2013年1月),接种后20小时(2010年2月24日6时),患儿烦躁不安、哭闹,家长发现接种部位出现水肿,逐渐累及整个右上臂。其他部位无类似反应,当日前往接种门诊就诊。

患儿为第一胎,足月产,发育良好,过去无药物过敏史。接种前发育良好。既往接种过1针次乙肝疫苗、1针次卡介苗、1剂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未发生过疫苗接种反应。父母健康,亦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

T37.2℃,精神及一般状况良好,血常规正常,右上臂三角肌外缘处接种部位有明显的针痕、水肿部位肿胀,边界不清、皮肤不红、发亮,压之紧张,无灼热感。其他部位无累似表现。经用苯海拉明、强的松、V-C等治疗1周后,症状消退,未留瘢痕。综合疫苗接种史,结合临床症状,水肿出现的时间、部位等资料,诊断为“反应性血管水肿”。

讨论

目前使用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是经过生物学、生化学、物理学检定及流行病学考核,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接种引起的反应性血管水肿,是一种儿童免疫接种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其发生率1/10~30/10万[1],多种疫苗的不同接种途径均可出现,尤其是注射可溶性抗原如精制吸附制剂如百白破菌苗,目前认为可能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是由于患者粘膜通透性异常,粘膜表面缺乏分泌性IgA,因而伴有IgE过分增长所致[2]。在众多的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局部反应常有发生,少数人甚至发生全身加重反应,尽管其发生率较低,但对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章以浩等主编.传染病免疫预防—计划免疫。北京科技出版社1986.9.70.

[2]迮文远.计划免疫.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88.

标签:;  ;  ;  

乙肝疫苗接种引起反应性血管水肿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