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部真菌病害论文-刘刚

根部真菌病害论文-刘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根部真菌病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根部病害,茎基腐病,菌丝层,禾谷镰刀菌

根部真菌病害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19)在《小麦常见真菌性根部病害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品种抗性、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使得小麦根部病害发生愈发严重。特别是多地不再实行统一供种后,种子药剂处理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上返青拔节期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较大损失。小麦根部病害除了孢囊线虫病以外,主要为4种真菌性病害,即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和纹枯病。其病原菌及主要症状区别如下:(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9年08期)

刘刚[2](2019)在《小麦常见真菌性根部病害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品种抗性、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小麦根部病害发生愈发严重。特别是多地不再实行统一供种后,种子药剂处理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上后期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较大损失。小麦根部病害除了孢囊线虫病以外,主要为4种真菌性病害,即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和纹枯病。其病原菌及主要症状区别见表1。(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马莉霞,王琼,李应德,南志标,段廷玉[3](2018)在《野豌豆属栽培牧草根部入侵真菌病害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野豌豆属作物是重要的饲草、粮食和绿肥作物,具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药用等价值。本文归纳了野豌豆属栽培牧草根部入侵真菌病害的种类、病害发生的影响因子、病害对牧草的影响及防控措施。危害野豌豆属作物的根部病原真菌有6属21种,主要是镰刀菌属(Fusariumspp.)、疫霉属(Phytophthoraspp.)、腐霉属(Pythium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p.)、丝囊霉属(Aphanomyces spp.)和壳球孢属(Macrophominaspp.),重病田发病率在75%以上。由根部入侵真菌引致的根腐病,不仅严重影响牧草地上生物量的积累,而且制约牧草品质的提高和草地的利用年限。栽培措施、田间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可有效防控野豌豆属牧草根腐病。文末就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郑庆伟[4](2016)在《河南农大在防治小麦根部真菌病害方面取得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秸秆持续还田造成菌源积累、品种抗性较差、栽培条件复杂等原因,以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等为主的小麦根部真菌病害在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逐年加重,一些地区造成严重损失,对我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威胁。由于其病原种类复杂,发病部位隐蔽,广大农民及基层技术人员对此认识不足,防控较为困难。(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6年17期)

赵丹[5](2012)在《牡丹根部茎部真菌病害及病原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牡丹为我国的传统名花,深受人们喜爱。洛阳自古便是着名的牡丹之乡,为中国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但随着牡丹品种的增加,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危害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牡丹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本研究选择中国国花园、国家牡丹园、国际牡丹园和牡丹公园等洛阳主要牡丹种植园区,对牡丹根部、茎部真菌病害进行调查,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根据病害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测定对分离物进行了分类鉴定。经田间调查,症状诊断及病原鉴定,共发现洛阳地区牡丹根部真菌病害3种,分别为牡丹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ucc.)、牡丹立枯病[双核丝核菌AG-A融合型(Rhizoctonia sp. AG-A)]和牡丹根腐病[Fusarium solain (Mart.) Sacc.],其中以牡丹根腐病发病最重;牡丹茎部真菌病害6种,分别为牡丹红斑病(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牡丹瘤点病[Pilidium concavum (Desm.)H hn.]、牡丹灰霉病(Botrytis paeoniae Oudem)、牡丹轮纹斑病(Pestalotiopsispaeoniae Serv.)、牡丹溃疡病(Botryosphaeria sp.)和牡丹枝枯病(Phoma sp.、Diplodia sp.、Seiridium sp.、et al.),其中以牡丹瘤点病和牡丹溃疡病发病最重。通过形态学鉴定、ITS序列比对以及致病性测定,将牡丹溃疡病的病原鉴定为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Moug.)Ces. et de Not.],无性型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 Corda)。将牡丹枝枯病的主要病原鉴定为茎点霉属的头状茎点霉[P. glomerata (Corda) Wollenw.&Hochapfel],有性型为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平截色二孢(Diplodia mutila Fr.),有性型为葡萄座腔菌属的B. stevensii Shoemaker;盘色梭孢属的Seiridium ceratosporum (De Not.) NagRaj;颖枯壳多隔孢[Stagonospora nodorum (Berk.) Castellani&E. G. Germano],有性型为Phaeophaeria nodorum E. Müler。几种病原菌均为常见致病菌,但侵染牡丹引起溃疡病和枝枯病,目前尚未报道。从牡丹发病根部、根颈部样品中分离获得的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及致病性离体测定,结合病原菌培养性状、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比对,明确了牡丹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F. solani),占分离物的80%以上,与以往报道结果一致。其他分离物如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eguiseti)、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等,往往与茄病镰刀菌混合侵染,加重根腐病的危害程度。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原物rDNA-ITS序列测定,明确了洛阳地区牡丹根部茎部真菌病害的种类,并鉴定出了引起牡丹溃疡病与牡丹枝枯病的5种新病原,为牡丹病害的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杨立[6](2012)在《丛枝菌根真菌对丹参根部病害的抗病性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俗称活血根,是世界公认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首选药物,年需求量15000吨左右,是栽培面积较大的药材之一。但是,随着丹参栽培年限延长,根部病害的发生率逐年提高,栽培2-4年丹参根部病害的发生率达到了60%-70%,严重影响丹参的产量和质量,而丹参根部病害的化学防治效果甚微。目前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是解决中药材根部病害的最佳选择。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在抗植物土传病害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AMF对于不同的病原菌,其抗病性不同。国内外关于AMF对植物病害的抗病机理也没有统一定论。本论文主要针对丹参栽培过程中的上述问题,采用AMF作为生防菌,研究AMF对丹参根部病害的抗病规律及其机理。其旨在有效缓解栽培丹参根部病害的发生,为提高丹参的产量和质量提供指导,同时为中药材根部病害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方法1、丹参根部病害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1)采集丹参病株,取病健交界部位采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病原菌,记录菌落形态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形态,并测量其大小。根据病原菌的菌落形态及产孢结构,对其进行传统形态学鉴定。(2)采用CTAB法提取病原菌DNA,选取真菌通用引用ITS扩增目的核酸片段,测序,在NCBI的GENBANK库中进行序列比对,判断所获菌株的种类或其近缘的物种。2、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蘸根接种病原菌的方法,研究病原菌对丹参幼苗的致病性及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1)采用计数法计算植物发病率,并统计接菌后7d对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的影响。(2)分别检测病原菌处理后1d、3d、5d、7d、11d对丹参幼苗根内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四种与植物诱导抗病性相关的防御酶活性的变化情况。(3)选择SA途径和JA途径上的病程相关蛋白和防御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qPCR的方法于病原菌蘸根处理后3d、5d、7d,对丹参幼苗根中的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进行分析。(4)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种类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G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 GV)、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 GI)]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1)根据Bierman和Linderman(1981)建立的方法测定不同AMF处理后365天的菌根侵染率以评估不同AMF与丹参的共生情况。(2)考察不同AMF处理后365天对丹参株高,地上地下部分分枝数,地上地下部分干重等生物量积累的影响。(3)采用国际上通用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考察不同AMF处理后丹参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02浓度(Ci)等气体交换参数的动态变化,并同时测定了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从光合作用的角度阐释AMF影响丹参生物量积累的机理。(4)采用ICP-AES法检测接种AMF对丹参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大量元素钾K,微量元素铜Cu、锌Zn、镁Mg、铁Fe、锰Mn、钙Ca含量的变化情况。(5)采用HPLC法检测接种AMF对丹参植株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以及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丹参新酮积累的影响。(6)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4、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蘸根接种病原菌的方法,研究AMF对丹参根部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抗病机理。(1)采用计数法计算植物发病率,根据病害分级标准,计算病情指数,并统计接菌后20d对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株高、根长的影响。(2)采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观测接菌后20d不同处理组根长(Length),根面积(SurfArea),根投影面积(ProjArea),根体积(Volume)和根尖数(Tips),以及根的发病部位(Disease)与健康部位(Healthy)的颜色对比分析,阐释AMF对丹参根部病害的防治效果。(3)采用MIN-PAM调制式荧光分析仪测定接菌后14d不同处理组丹参植物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PSⅡ产量Fv/Fm、最大光化学量子PS Ⅱ效率Yield、光化学碎灭系数qP、非光化学碎灭系数qN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同检测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从光合作用的角度阐释AMF和/或病原菌处理影响丹参生物量积累的机理。(4)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接菌后5天蛋白质含量,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并采用植物几丁质酶、p-1,3葡聚糖酶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对植物根中几丁质酶和p-1,3葡聚糖酶活性进行检测,从生理生化的角度阐释AMF的抗病机理。(5)采用RT-qPCR的方法对接菌处理后3d的不同处理组丹参幼苗根内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0和防御基因PDF2.1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从抗病基因表达的角度阐释AMF提高丹参抗病性的机理。结果1、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传统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引起山东莱芜丹参种植基地根部病害的病原菌为轮枝孢属(Verticillium)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VD)和镰刀菌属(Fusarium)尖孢镰刀菌的转化型黄瓜枯萎病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PC).2、病原菌对丹参幼苗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病原菌对丹参幼苗的致病性:病原菌PC和VD处理14d后,丹参幼苗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PC组发病率显着高于VD组,表明PC对丹参幼苗致病性更强。病原菌对丹参幼苗生物量的影响:病原菌处理丹参幼苗后7d,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鲜重低于对照,但无显着差异(P>0.05)病原菌对丹参幼苗酶活性的影响:病原菌处理丹参幼苗后1-11d,丹参根中的PPO、PAL、POD和SOD四种与植物诱导抗病性相关的关键酶活性随时间变化逐渐升高,随后其活性逐渐降低,其中PC处理组PPO、PAL、POD和SOD活性都在处理后5d达到峰值,并显着高于对照组和PC组(P<0.05);VD组PPO、PAL、POD活性在处理后5d达到峰值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在处理后7d达到峰值,并显着高于对照组和PC组(P<0.05)。病原菌对丹参幼苗抗病基因表达的影响:病原菌PC处理丹参幼苗后3d,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0与防卫基因PDF2.1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P<0.05)。病原菌VD处理丹参幼苗后5d,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0与防卫基因PDF2.1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P<0.05)。PC处理组丹参根中基因PDF2.1和基因PR10的表达高峰都先于VD处理组出现,且最高表达量都大于VD组,表明丹参幼苗对黄瓜枯萎病菌更敏感,能快速的产生防御反应。3、不同AMF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AMF与丹参根系的共生情况:叁种AMF均能有效地侵染丹参根系,不同的AMF其菌根侵染情况存在一定差异,GV组丹参的菌根侵染率显着高于GM组和GI组(P<0.05),表明GV更容易侵染丹参根系,并与丹参形成互惠共生体。AMF对丹参生长情况的影响:接种AMF处理的丹参植株地上、地下部分分枝数,地上、地下部分干重均显着高于不接种处理组(P<0.05),对株高无显着影响(P>0.05)。叁种AMF对丹参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同,接种GM处理的丹参根长显着大于接种GV和GI处理(P<0.05)。接种GV处理的丹参植株地上、地下部分干重,地上、地下部分分枝数均显着高于接种GM和GI处理(P<0.05)。表明GV促进丹参生长效果最好。AMF对丹参植株矿质元素的影响:接种AMF能显着提高丹参叶中Mn、Fe、Mg和Ca元素含量(P<0.05),Cu含量略有所提高,而Zn、K的含量略有降低,但无显着差异(P>0.05),同时能显着提高丹参根中Cu、Mn、Fe的含量(P<0.05),Zn、Mg、Ca的含量略有提高,K的含量略有降低,但都不显着(P>0.05)。GV处理组丹参叶中Mn、Fe、Mg、Ca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菌根处理组(P<0.05)。GM处理组丹参根中Cu、Mn、Fe含量显着提高(P<0.05),GV组的K、Zn、Mg和Ca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组,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叁种AMF均能促进丹参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AMF对丹参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①接种AMF后丹参叶片Pn、Tr、Gs均显着高于CK(P<0.05)。接种GV,Pn和Tr显着高于GI和GM处理(P<0.05)。②AMF处理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的含量均高于CK组,其中GV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高于GI和GM处理,GI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的含量高于其它处理组,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③AMF处理组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都高于CK,其中GV组和GM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尤以GV组含量最高。表明接种AMF能促进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可能与AMF提高丹参光合作用效率有关。AMF对丹参植株水溶性化学成分的影响:AMF处理能提高丹参叶和根中水溶性化学成分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P<0.05),其中GV处理组高于GM和GV处理组,叶中含量差异显着(P<0.05),根中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实验结果表明,接种AMF能够显着促进丹参叶和根中水溶性化学成分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积累,尤以接种GV水溶性化学成分积累效果最明显。AMF对丹参植株脂溶性化学成分的影响:AMF处理组丹参根中脂溶性化学成分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丹参新酮的含量均高于CK,其中GV处理组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高于GM和GI处理组,GI处理组二氢丹参酮和丹参新酮含量高于其它处理组,但都无显着性差异(P>0.05)。4、AMF对丹参抗病及抗病机理研究植株的发病情况:接种菌根真菌G.versiforme处理组发病率,病情指数显着降低(P<0.05),其对丹参根部病害的相对防效为62.50%。生物量及根系形态:接种有菌根真菌丹参根系鲜重,根长,根投影面积和根表面积显着大于未接有病原菌的处理(P<0.05),表明GV能促进丹参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生长发育。接有病原菌处理组丹参地上部分鲜重,根系鲜重,根长,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分别相比较于无病原菌处理的均有降低的趋势,只有根尖数和地上部分鲜重降低不显着(P>0.05),其中预先接种有菌根真菌的处理组丹参根长,根投影面,根表面积,健康根系的比例显着大于只接种病原菌处理组(P<0.05),表明病原菌对丹参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菌根真菌GV能降低病原菌对丹参生物量积累和根系生长的负面影响,减轻根系病害。光合作用:病原菌处理使得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分别都有降低的趋势,其中ΦPSⅡ和Fv/Fm有显着性差异(P<0.05),预先接种有菌根真菌GV的处理组的丹参叶片ΦPSⅡ、Fv/Fm、qP和qN参数相比较于只接种病原菌处理有升高的趋势,但只有ΦPSⅡ有显着性差异。叶绿素含量:接种病原菌后10d,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在接种有病原菌的条件下,接种有菌根GV的处理组丹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未接种菌根GV处理组(P<0.05)。表明病原菌的作用会导致丹参叶中叶绿素合成减少,从而降低光合作用,影响植株生长,而菌根真菌G.versiforme能显着缓和由病原菌引起的负面作用。可溶性糖含量:菌根处理组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非菌根处理(P<0.05),接种有G. versiforme和病原菌PC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较单接种G.versiforme处理组或单接中病原菌PC处理组都有显着提高(P<0.05)。表明接种菌根真菌G.versiforme能够促进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防御酶活性:无论接种AM真菌,还是病原菌都明显提高了根内PAL和p-1,3葡聚糖酶的活性(P<0.05)。而双接种AM真菌和病原菌,可使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酶活性显着高于单接种病原菌处理(P<0.05)。表明AM真菌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激活丹参植株与抗病有关防御酶类反应的效应。蛋白质含量:经病原菌处理的丹参植株NM+和GV+组叶中蛋白质含量相对于无病原菌处理组略有降低(P>0.05),NM+组根中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P<0.05),GV+组根中蛋白质含量显着升高(P<0.05)。接种菌根真菌和病原菌处理蛋白质含量始终高于单接种病原菌处理组,只是在根中差异显着,叶中不显着。表明病原菌处理后,菌根真菌G. versiforme能够显着促进丹参根中蛋白质的合成。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和防卫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接种菌根真菌或、和病原菌的丹参植株3d后,根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0和防卫基因PDF2.1都被诱导表达了,其中只接种菌根真菌处理组的PR10和PDF2.1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不接菌对照(P<0.05)。接种有菌根真菌和病原菌PC的处理组PR10和PDF2.1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只接种病原菌PC处理(P<0.05)。结论1、山东莱芜丹参种植基地的丹参根部病害是由轮枝孢属(Verticillium)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 VD)和镰刀菌属(Fusarium)尖孢镰刀菌的专化型黄瓜枯萎病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 PC)所引起的真菌性植物病害。2、分离得到的两种病原菌对丹参幼苗的致病性不同,其中黄瓜枯萎病菌致病性强于大丽轮枝菌。两种病菌处理均能显着提高丹参植株内与防御相关的酶活性,以及与水杨酸途径相关的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0和与茉莉酸途径相的基因PDF2.1的相对表达量。同时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明黄瓜枯萎病菌变化程度大于大丽轮枝菌。3、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G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 GV)、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 GI)均能促进丹参的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增加,其中以G.versiforme的改善效果最好。4、AM真菌G.versiforme能显着降低丹参根部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缓解丹参根部病害的发生,其抗病作用主要通过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防御酶活性以及病程相关蛋白和防卫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由于丛枝菌根真菌可与80%以上的高等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形成的菌根有多种功能,这种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能自然形成,且十分稳定,因此菌根真菌诱发宿主植物的抗病机理将为利用有益微生物菌根真菌进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2-05-01)

孙炳剑[7](2003)在《郑州冷季型草坪根部真菌病害病原及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郑州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和不同类型草坪的根部病害的调查结果表明:在郑州地区草坪根部病害的主要真菌分离物有: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丝核菌(Rhizoctonia spp.)、德氏霉菌(Drechslera spp.)、弯孢菌(Curvularia spp.)和腐霉菌(Pythium spp.),其中镰刀菌(Fusarium spp.)和丝核菌(Rhizoctonia spp.)的分离频率随着草坪根部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而链格孢菌的分离频率与草坪根部病害的发生呈负相关,分离频率与病害随着病害发生程度增加而减少。其他病原物分离频率的变化趋势与病害的发展无明显相关性。 通过对主要病原菌的致病力测定发现,致病力较强的病原菌有:镰刀菌属的木贼镰刀菌(F.equiseti)、茄类镰刀菌(F. solani)、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德氏霉属的早熟禾德氏霉(Drechslera poae);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solani)和禾谷丝核菌(Rh.cerealis)。其中以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茄类镰刀菌(F.solani)的致病力最强;分离频率结果表明,茄类镰刀菌(F. solani)高于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其他镰刀菌。结合分离频率和致病性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镰刀菌属的茄类镰刀菌(F. solani)为优势菌株。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solani)(AG-4融合群)为优势菌。因此,我们认为引起郑州市草坪根部病害的优势病菌为茄类镰刀菌(F.solani)和立枯丝核菌(Rh.solani)(AG-4融合群)。在郑州地区这是第一次将草坪根部病害病原菌明确到种,丝核菌明确到融合群。 根据利用茄类镰刀菌(F solani人立枯丝核菌(Rh.solani)和瓜果腐霉菌(Pythium phanthermatum)等 3种病原菌以及 3种菌的混合物,接种目前常用的草坪禾草3个属(黑麦草、早熟禾和高羊茅)29个品种。结果表明:综合所有接种的处理,高羊茅属和黑麦草属的品种较早熟禾属的品种抗病性强。在接种立枯丝核菌(Rh.solani)的处理,高羊茅属的草种抗病性最好,其中抗病性较好的有黄金岛、美洲虎、猎狗5号和火凤凰;早熟禾品种普遍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病率大于50%,但是抢手股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对于黑麦草,其中抗病性较强的是绿宝石和百盛;在接种茄类镰刀菌(F solani)的处理,高羊茅属的草种对茄类镰刀菌具有明显抗病性,其中红宝石和黄金岛有良好的抗病性;早熟禾属的公园、抢手股和蓝月抗病性较强;黑麦草属的绿宝石、百盛和萨卡尼的抗病性较强;在接种瓜果腐霉菌仅 aphanidermatum)的处理,高羊茅属属黄金岛、美洲虎和猎狗5号的抗病性较好;早熟禾品种普遍出苗率很低,所有出苗的禾草基本上都发现有病变;黑麦草的百盛、萨卡尼和托亚的抗病性较强;在叁种重要致病菌的混合接种 门:1:1)处理中,高羊茅属美洲虎和红宝石的抗病性较好;早熟禾品种普遍发病率较高,只有优异和抢手股相对较好;对于黑麦草的接种情况分析发现,混合接种造成发病率较高,相对抗病性较好是凯蒂沙。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筛选了一批生防菌株和化学杀菌剂,进一步盆栽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立枯丝核菌mh.solani)的草坪草上,对根部病害有明显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是扑海因,生防菌有淡紫拟青霉(Paecilo帆eslilaC切C)(真菌人R14、R16和细菌风,盆栽试验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 266.3%,、56.3%、50石%、44.2%和 53刀%,并且在 5%的显着水平下Duncan*氏新复极方差分析结果,以上5种处理的防治效果无显着差异。筛选到的复配杀菌剂u美双+叁哇酮)的防治效果比较明显达到55.l%,分别高于两种单剂福美双和叁哩酮的防效 52.2%和 40.1%;在接种茄类镰刀菌(尸solani)的草坪草上,不同防治因子对根部病害防治的结果表明,两种生防菌R;。和细菌B。;的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分别达到达到 70.5%和 65.4%。化学药剂扑海因、棉花保苗剂、叁哩酮和复配杀菌剂(福美双+叁哩酮)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 64.9O、64.1o、42.3O和 46.5O。(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3-06-01)

李玉,王淑清,鞠文鹏[8](2000)在《菌根真菌对松苗根部病害的防治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 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 ,对日本落叶松、油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 ,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试验表明 ,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猝倒病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 4 .0 %~55.9% ,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 2 .8%~ 6 2 .9% ,菌根侵染率达 82 .0 %~ 96 .0 %。(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2000年04期)

根部真菌病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品种抗性、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小麦根部病害发生愈发严重。特别是多地不再实行统一供种后,种子药剂处理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上后期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较大损失。小麦根部病害除了孢囊线虫病以外,主要为4种真菌性病害,即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和纹枯病。其病原菌及主要症状区别见表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部真菌病害论文参考文献

[1].刘刚.小麦常见真菌性根部病害的区别[J].农业知识.2019

[2].刘刚.小麦常见真菌性根部病害的区别[J].农药市场信息.2019

[3].马莉霞,王琼,李应德,南志标,段廷玉.野豌豆属栽培牧草根部入侵真菌病害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8

[4].郑庆伟.河南农大在防治小麦根部真菌病害方面取得成效[J].农药市场信息.2016

[5].赵丹.牡丹根部茎部真菌病害及病原鉴定[D].河南科技大学.2012

[6].杨立.丛枝菌根真菌对丹参根部病害的抗病性及其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7].孙炳剑.郑州冷季型草坪根部真菌病害病原及防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

[8].李玉,王淑清,鞠文鹏.菌根真菌对松苗根部病害的防治作用[J].辽宁林业科技.2000

标签:;  ;  ;  ;  

根部真菌病害论文-刘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