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娜(河南尉氏县人民医院内三病区475500)
【中图分类号】R32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142-0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病情的极度增重并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其发病率低,不超过10%,病死率高,约占20%~50%[1]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高热、大汗淋漓、心动过速、频繁的呕吐及腹泻、瞻望甚至昏迷;甲亢并发甲亢危象应针对其诱因进行预防,发生甲亢危象后应及时处理,其治疗的目的以纠正严重的甲状腺毒症和诱发疾病为主,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5月~2012年10月其中18例合并甲亢危象的患者,年龄21—70岁,平均45.5岁。男5例,女13例。甲亢病程1个月至l2年。
1.2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分为先兆期和危象期,本组18例甲亢危象患者均参考1993年Burch和Wartofsky提出的以半定量为基础的临床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打分,分数≥45的为甲亢危象,分数25~44的为危象前期,分数<25的为无危象。本院收治的18例甲亢危象患者根据临床症状的评分均>45。
1.3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甲亢合并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手术性诱因3例:甲亢病情未控制行胃穿孔修补术手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及麻醉各1例。非手术方面诱因15例中感染者11例,其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1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中耳炎1例;没有规律服药2例;外伤导致脾破裂和股骨颈骨折各1例。临床表现:18例患者均有发热,14例体温>39℃以体温,4例体温<39℃;脉搏增快,与体温升高的比例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8~12.4)×10/L,9例患者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增高,FT3的增高异常明显。
2治疗
2.1治疗甲亢危象:a、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口服或鼻饲(不能经口服或鼻饲者直肠给药)丙基硫氧嘧啶(PUT)600mg,后改为200mg,每6小时1次或8小时1次(粒细胞缺乏症者首剂用50mg视粒细胞恢复情况逐渐加量);给PUT后1h开始给碘剂,复方碘液15滴每8小时1次,逐步减量,1周内停用。b、对症治疗:在心衰控制后可以选用有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常用心得安10~20mg每天3—4次口服;利血平1mg肌内注射,4~6小时肌内注射1次。持续高热患者给以物理降温或人工冬眠疗法,选择性的应用氢化可的松,用量为每天100~400mg,以退热和提高应激能力;调节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补充大量维生素。C、血浆置换及透析疗法:应用血浆置换方法去除血浆中的甲状腺激素,置换较透析疗法的效果明显。有1例患者,因其血循环中存在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经过上述治疗病情无好转,采用置换术后症状好转。
2.2手术治疗: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应用药物控制心率降至120次/min以下,体温在38℃以下,补液、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根据外伤及急腹症情况行相应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为尽量采取简单术式,以尽快解决甲亢危象问题为主要目的。
3结果
诱发甲亢危象非手术方面诱因15例,手术性诱因3例,分别占83.3%和16.7%。治愈者14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22.2%病死率与文献报道的有所降低,可能的原因为甲亢症状控制良好,出现甲亢危象后处理及时有效有关。治愈者出院时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白细胞及肝功能恢复正常。死亡病例中,2例死于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并发严重感染,1例死于低血钾合并急性甲亢性呼吸肌麻痹,1例死于麻醉后出现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
4讨论
甲亢危象多发生于甲亢病情较重,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是患者没很好的遵医嘱执行。甲亢危象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一种严重疾病,常由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应激I131治疗等因素诱发。甲亢危象是内分泌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急诊之一是甲亢病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表现为甲亢症状的急骤加重和恶化,可危及生命,处理较困难。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a、大量甲状腺激素骤然增加,释放人血。b、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增加。c、机体对甲状腺激素耐受性降低。d、肾上腺素能活动增加。e、甲状腺激素在肝脏清除降低。f、应激状态下,血儿茶酚胺活性明显增强,循环中甲状腺素与儿茶酚胺协同作用,使机体代谢率显著增加。甲亢危象的诱因在尚无药物治疗甲亢的年代,甲亢危象多由手术所诱发,在使用硫脲类药物减少激素形成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减少,目前认为危象的诱因主要为非手术性的。临床上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所以对于甲亢的患者,这是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诱因。本组18例中有3例为手术所诱发,83.3%诱因为非手术性的,与文献报道相符。
参考文献
[1]LiuXinmin[J].Practicalendocrinology.2edition.Beijing:People'sMedicalPublishingHouse,199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