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认同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史诗,藏语,赫哲族,格萨尔,语境,族群,长篇小说。
认同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增宝当周[1](2018)在《现代转型语境下藏族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与认同表达——以21世纪藏语小说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西部社会原有的乡土生活习性和表述方式被不断重构,社会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藏语文学中书写现代城市空间的作品正在日益增多,这既与现实社会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因素相关,也与藏语文学内在话语机制的当代嬗变紧密相连。本文以21世纪以来刊发的藏语小说为例,试图分析这一现代转型语境下藏语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书写特征,并对文学文本所体现的认同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李丽,李技文[2](2017)在《“国家在场”视阈下家人的族群身份变迁与认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在场理论主要研究国家与社会的互动逻辑关系。族群作为有别于民族的"想象的文化共同体",有着显着的文化边界与社会属性,属于"社会"范畴。国家话语对族群的影响,通常是以"在场"的方式来完成的。家人作为我国目前族称未定的特殊族群,在国家话语体系的支配与影响下,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前的族群身份"污名化",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身份"正名"、"纠结"、"博弈"与"重拾"的变迁过程,这种族群称谓的嬗变与身份转换,对家人的族群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陶冶[3](2013)在《认同、表达与软实力——浅谈历史叙事的荧屏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近年来与软实力最为直接相关的"国家形象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学术界的热点,但是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所展开的研究几乎都是从传播学领域展开的,换言之,更关注于我们如何传播自己的国家形象,或者说,更关注于我们认为正确的国家形象。然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形象的建构应该比传播更为重要,我们相信,一个国家能够对内建构好自己的形象,那么对外传播必然有好的效(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3年03期)
王璐[4](2012)在《文化转向与认同表达——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史诗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关于史诗性长篇小说的讨论中,争论最多的是史诗性作品的标准等问题。本文主要以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为例,从文化转向视角出发,结合劳里.航柯关于史诗的观点,检梳作品的史诗情结是如何与文学创作中的身份、认同等问题相勾连,探讨20世纪后半叶至今,中国长篇小说写作中与认同相关的史诗性内涵。(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2年04期)
韩成艳[5](2011)在《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赫哲族是中国人口第二少的少数民族,世居在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有语言而无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口头传统。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伊玛堪”是赫哲族关于民族历史的独特记忆,歌颂了民族英雄南征北战,建功立业的不朽功绩,带有浓厚的渔猎文化色彩,作为民族的知识和文化体系被一代代歌手演唱和传承。截至二十世纪叁十年代,“伊玛堪”的讲唱活动依然作为赫哲族的日常生活方式存在,进入现代社会后,赫哲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迁,传统文化体系被冲击得支离破碎,伊玛堪的传承也面临着人亡歌息的危机。与此同时,在与外来文化的撞击融合中,赫哲文化传统构筑的意义世界被逐渐置换和抽空。日常生活越来越“现代”的赫哲人,在作为共同体的认同上弥漫着一种身份迷失的焦虑,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够为民族提供身份认同的文化载体,一度作为“民族精神展览馆”的伊玛堪被重新发现。论文的前四章主要论述伊玛堪在“表达认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从结构和意义的双重视角揭示伊玛堪的生长历程,包括伊玛堪产生的文化生态,从口头到文本的写定方式,“程式”的形成与功能,史诗母题的文化意蕴四方面内容,描述伊玛堪于特定文化和生态环境中产生,在传承中不断被传统选择和过滤形成的程式化的表达方式,再到程式中抽象出的意义单元——母题的文化解读,揭示伊玛堪的产生过程是民族共同的情感和表述方式不断被文化传统认同的过程,伊玛堪作为这个过程的产物,必然是文化传统的艺术显现,其表达的也是民族认同的需要表达的共同情感。第五章论述了在现代生活环境中,伊玛堪被边缘化和解构,而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需要一个作为认同表达的符号体系。从伊玛堪的产生机制上就可以证明其具备这种资质,然而如何使传统的,被现代文化生活所边缘的伊玛堪重新回到文化中心,并发挥认同表达的作用,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过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为之提供了外部条件,而民族成员对认同文化的内在需要则是其得以复兴的根本动力,这是民族文化自觉的表现。在理论研究上,本文借鉴口头传统理论,结合传统的母题分析方法,对“伊玛堪”史诗做表层叙事单元和深层意义单元的双重解读。采取民族志诗学的观念和态度,对文本写定和迻录方法探讨,以确立口头传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诗学批评标准,重新发现和确认口传史诗的审美价值。同时,笔者尝试从功能的角度,确认伊玛堪作为民族史诗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以此回应长久以来对于“伊玛堪”是否能够成为民族史诗的疑问。在实践层面上,本文希望结合伊玛堪从传统到现代的生命历程及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成果,呈现在文化社区层面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效能,为寻找传统文化遗产在现代语境中再生和发展的可能性和有效途径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周爱明[6](2003)在《《格萨尔》口头诗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用《格萨尔》学前辈和自己的田野作业资料,通过借鉴民俗学中的口承故事学和口头诗学理论,以《格萨尔》史诗说唱艺人——仲肯为基础,对其中的特别优秀者,能说唱十几部甚至几十部的“包仲”的一系列职业讲述进行了研究,重点阐释了这些已成为其身份标志的“认同表达”的民俗文化内涵。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将仲肯的学习过程和职业讲述作为活态的民俗生活形式进行考察,以描述藏族口传史诗《格萨尔》的口头诗学特质。 第一章,梳理了口承史诗《格萨尔》进入书面传统的历史和中外学者的田野工作史及相关研究状况、成果,提出藏族学者松巴·益西班觉(1704-1788)率先对这个口头传统进行有针对性的田野作业,并记录下与这个传统密切相关的一些民俗生活,他是使《格萨尔》口头传统第一次以一种较完整的型式和一定的规模进入书面传统之中的学术先锋。 第二章,讨论了《格萨尔》仲肯的成长过程以及社会历史与史诗说唱的关系。一个牧民成为仲肯,必然经历聆听与吸收、学讲和正式演唱叁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种自然行为,之后的两个阶段则是一种自觉行为,是热爱《格萨尔》的牧民的自我训练和提高;而这种学习、创编、说唱活动的循环持续,保证了新一代仲肯的悄然成长,也使得《格萨尔》在藏区特别是牧区,至今仍然为活生生的口头形态,而在其它地区则呈灭绝之势。 第叁章,讨论了《格萨尔》仲肯中的包仲关于自身职业的一系列讲述,认为这些讲述既是他们的一种自我认同,表现为其心理上的期待,也是整个口头史诗传统中的普遍认同。 第四章,对《格萨尔》口头传统说唱、传承环境——即藏族民众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的研究,解析了藏区的广袤、高寒、贫瘠和闭塞的这种存在所决定的意识,是种种模式化的古老思维,即神灵崇拜、灵肉分离、巫术与禁忌等。这种思维观念融入到藏民的民俗生活中,造就了他们那种古朴的诗性智慧。《格萨尔》仲肯将这种诗性智慧与其生活、职业完美契合,创编出关于他们自身的一系列认同表达,从而以这种方式显示出自己属于一个非同凡响的群体——黑发藏民的内部成员。这也是对共享《格萨尔》这个传统的藏族民众的群体认同意识,即民俗文化的一种充满诗性的表述。 结论,是对全文的简要概括和总结,并提出本文尚未解决和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利今后进一步开展《格萨尔》口承史诗诗学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期刊2003-04-01)
周爱明[7](2002)在《《格萨尔》神授艺人说唱传统中的认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以流浪乞讨维生的说唱艺人的研究 ,学界至今仍偏重于“史诗传承者或社会文化背景等人文学科方面”的考察 ,以致对口头艺术特有的思维、创编与表达的特殊性还重视不够 ,或有一些偏离 ;而《格萨尔》神授艺人们的一些众所公认的说法———大多数艺人关于其自身、关于他们所说唱的史诗的一些程式化的认同表达———故事范型 ,体现了《格萨尔》神授艺人说唱传统的本质所在。(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劳里·航柯,孟慧英[8](2001)在《史诗与认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着名史诗理论家劳里·航柯从文化功能的角度阐述了史诗的一般性质,认为史诗是表达认同的故事,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功能,它才作为文化群体自我辨识的寄托而成为超级故事。以往的那种用一般的母题、口传内容、类型、诗歌风格及一些相似的东西来进行史诗比较研究的方法,显然是对活态口头史诗经验探索的忽视,这种方法代表了史诗研究的简单化倾向。如何对史诗类型进行分类,如何在一般意义上界定史诗,劳里·航柯科教授试图在活态史诗传统调查经验之上开拓一条新的思路,本文详细阐发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学术思想。(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01年02期)
认同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家在场理论主要研究国家与社会的互动逻辑关系。族群作为有别于民族的"想象的文化共同体",有着显着的文化边界与社会属性,属于"社会"范畴。国家话语对族群的影响,通常是以"在场"的方式来完成的。家人作为我国目前族称未定的特殊族群,在国家话语体系的支配与影响下,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前的族群身份"污名化",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身份"正名"、"纠结"、"博弈"与"重拾"的变迁过程,这种族群称谓的嬗变与身份转换,对家人的族群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同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增宝当周.现代转型语境下藏族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与认同表达——以21世纪藏语小说为中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李丽,李技文.“国家在场”视阈下家人的族群身份变迁与认同表达[J].青海民族研究.2017
[3].陶冶.认同、表达与软实力——浅谈历史叙事的荧屏建构[J].东岳论丛.2013
[4].王璐.文化转向与认同表达——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史诗性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12
[5].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
[6].周爱明.《格萨尔》口头诗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7].周爱明.《格萨尔》神授艺人说唱传统中的认同表达[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
[8].劳里·航柯,孟慧英.史诗与认同表达[J].民族文学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