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体环境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体,因素,溶解氧,环境,鄱阳湖,环境要素,水环境。
水体环境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凰,朱静平,丁霞,石林,张迪[1](2019)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中磺胺类药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SAs)可以通过污水排放、废弃药物堆放等方式进入水生生态系统,从而在环境介质间进行迁移扩散,并伴随着各种转化过程,最终参与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危害.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是SAs的重要天然配位体和吸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SAs的环境行为.采用多种分析技术,探讨水体悬浮颗粒物对SAs的吸附、解吸动力学,阐明不同因素对颗粒物-SAs体系相互作用的主导机理,探讨悬浮颗粒物自身性质和环境条件对吸附SAs的影响机制,将为水生生态系统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燕[2](2019)在《城市水体鱼类功能群与水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沈阳市鱼类功能群季节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季节鱼类功能群密度与水环境影响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沈阳市鱼类春季以产卵型和营养结构型功能群为主,夏季以环境耐受型和营养结构型为主,秋季以营养结构型功能群为主。电解质与鱼类功能群密度占比相关度最高,各季节相关度均值可达到0. 73。(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06期)
林天祥,王皓杰,徐昕昱,蔡贤雷,胡媛媛[3](2018)在《环境因素对城市氮污染河流水体氨氧化作用的影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污染是我国城市河流目前普遍面临的1个环境问题,而氨氧化作用作为偶联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关键步骤,对城市河流氮污染的消除及下游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存在氮污染的温瑞塘河为研究对象,通过氨氧化速率的测定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pH条件对水体氨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污染城市河流水体氨氧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最适p H为7.0~8.0。并在优化的温度、pH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溶解氧、氨氮、不同形式的有机碳对水体氨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因子的影响效应排序为溶解氧>有机碳(蛋白胨>葡萄糖)>氨氮;而蛋白胨对氨氧化的作用效应大于葡萄糖,这可能与高碳氮比对氨氧化速率存在抑制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上海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毕乃双,傅亮,陈洪举,刘瑞志,陈霖[4](2018)在《南海叁沙永乐龙洞关键水体环境要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6年10月在南海叁沙永乐龙洞开展的水体环境要素的综合观测,获取了水体温度、盐度、密度、叶绿素a、溶解氧、浊度、悬浮颗粒物粒度和海流等数据,研究了南海叁沙永乐龙洞关键水体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永乐龙洞在水深10 m以下区域与外海无大规模连通;水体温度、盐度、密度存在多个跃层,分别位于水深3,10,50和80~110 m附近水深,其中以50 m水深附近跃层最强,155 m以下区域水文要素几无变化.叶绿素a垂向分布表现为多峰特征,在10~20 m附近存在一次表层叶绿素a最大值区.随着水深增加叶绿素a含量快速降低,在水深90 m附近叶绿素a浓度达到最大值,而后叶绿素a快速降低.溶解氧浓度垂向分布较为复杂,表层最高可达7 mg/L,在温度、盐度和密度跃层水深附近浓度快速降低,并在水深90 m附近降为0,即无氧状态.水体浊度与叶绿素a分布特征极为相似,即在水深10~20和90 m附近存在浊度高值区.龙洞内悬浮颗粒物主要有两个粒径组分,分别为145~500μm的粗颗粒组分和5.28~38.55μm的细颗粒组分,其中以粗颗粒组分为主.龙洞80 m以上和其下水体性质差异显着,表明其来源不同.80 m以上水体温度、盐度跃层主要为日变和季节性跃层,80~110 m为永久性跃层.跃层处密度的显着差异,导致水体垂向对流受限并富集悬浮颗粒物,是导致溶氧浓度快速降低的主控因素.80 m以下水体与其上水体几无交换,加之有机颗粒物的氧化与分解,形成无氧状态.悬浮细颗粒组分体积浓度控制水体浊度变化,推测细颗粒应主要为矿物及岩石碎屑,粗颗粒应主要为藻类和海洋雪花等.(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21期)
孔杰[5](2018)在《我国环境监测中水体氨氮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氨氮是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其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焦化废水、合成氨化肥厂废水、农田排水、养殖水等。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刻不容缓,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氨氮分析。氨氮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为了提高分析效果,人们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本文综述了环境监测中的氨氮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4期)
王猛[6](2015)在《环境因素对水体中纳米二氧化钛迁移扩散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二氧化钛在生活中应用也愈加广泛,由于纳米二氧化钛的释放所引起的水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纳米TiO_2因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光吸收和光催化等特性,已被应用于抗紫外材料,纺织光触媒自洁玻璃,防晒霜涂料,油墨食品,包装材料,造纸工业,航天工业和环境修复等诸多领域。本文以P25纳米TiO_2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腐殖酸和电解质、调节溶液的pH值等方式,研究了纳米TiO_2在水中的分散、沉降及迁移行为;同时运用DLVO理论,建立了纳米TiO_2颗粒在水中的势能方程,并模拟出势能曲线,对试验结果加以验证。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在单因素条件下纳米TiO_2的水环境行为,包括调节水体p H,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和电解质,以及不同浓度的腐殖酸。研究发现,实验中选用的P25纳米TiO_2颗粒在水中的等电点约为6.8。当悬浊液的pH值小于纳米TiO_2等电点时,纳米TiO_2颗粒表面带正电,pH值大于等电点时,纳米TiO_2颗粒表面带负电;pH值越偏离纳米TiO_2颗粒的等电点,纳米TiO_2颗粒所带电性越强,在水中的稳定性越强,颗粒随水流的迁移能力也就越强。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叁甲基氯化铵(CTAC)和腐殖酸(HA)通过在纳米TiO_2颗粒表面发生吸附,能够加强颗粒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增强了颗粒在水中的迁移能力。第二部分研究了在双因素条件下纳米Ti O2的水环境行为,包括在pH和表面活性剂。研究发现,同时改变pH和表面活性剂,会影响颗粒间表面的电性,从而影响表面活性剂在颗粒表面的吸附,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也会间接受到影响。实验根据DLVO理论模拟出了纳米TiO_2颗粒间的总势能曲线,势能曲线拟合的结果与试验结论相符。(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5-12-01)
张芳,易能,张振华,刘新红,严少华[7](2015)在《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转化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4种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漂浮植物凤眼莲、浮叶植物睡莲和菱角、沉水植物黑藻)为供试植物,在植物生长旺盛期(8月)和缓慢期(10-11月),通过静态模拟试验,综合考察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总氮(TN)去除能力和水体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释放气体(包括脱氮气体N2O、N2)及水体理化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份各处理TN浓度下降速率显着高于10-11月份,且凤眼莲对水体氮素的去除能力最强。种植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的水体中NO-3-N、TN下降速率为凤眼莲和菱角处理下降最快,黑藻处理下降最慢,睡莲处理略高于黑藻处理。不同类型水生植物释放气体量的顺序为黑藻处理>对照≈睡莲处理>菱角处理>凤眼莲处理。4种植物对调节水体理化环境因素的能力有所差异,这会间接导致其调节水体氮生物转化过程的程度差异。(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张帅[8](2015)在《再生水体中环境雌激素的转化机理和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水体中环境雌激素污染严重,再生水体中低痕量的环境雌激素具有很强的雌激素效应,市民的健康受到威胁,然而目前关于环境雌激素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研究尚不全面,已有研究主要报道的是在紫外光照下高浓度雌激素的光降解行为,而实际污染的再生水体中雌激素含量在纳克级。本课题在前期对再生水体中雌激素分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雌酮为研究对象,采用氙灯模拟太阳光研究水体中雌激素E1光化学转化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再生水体中E1的转化机理。首先,研究了纯水体系中无机离子对雌激素E1光降解的影响。(1)以氙灯为光源的光降解体系中对环境雌激素E1的降解速率较快,光照20 min后雌激素E1降解率为87%。(2)研究了不同的无机离子对雌激素E1的影响,如NH4+, N03等,结果表明:NH4-N会抑制雌激素E1的光降解行为,使雌激素El的降解率下降,且水相中随着NH4-N浓度的增加,雌激素El的降解率降低,雌激素E1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减小,从而在水相中的半衰期增大。(3)NO3-N可以促进水相中雌激素E1的光降解行为,水相中加入一定量NO3-N,E1的降解率相应增加,同时El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增大。(4)NH4-N和NO3-N共存的雌激素水相中,NO3-N对雌激素E1的光降解的促进起主导作用,促进其雌激素E1的降解,且随着水相中NO3-N和NH4-N浓度比增加,E1降解率增加,E1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增大,即E1在水相中的半衰期缩短。其次,研究了高碑店湖表层水基质条件下雌激素El的光降解行为。模拟了太阳光光照高碑店湖表层水基质下雌激素E1的实验,随着湖水水流方向NH4-N的浓度逐渐增加,雌激素El的光降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因此NH4-N是影响高碑店湖水体中雌激素El降解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为了探讨雌激素El在水体中的转化机理,通过红外光谱仪、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方法对雌激素El光降解过程及产物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光降解过程中El水溶液的内分泌干扰活性变化。(1)通过红外光谱研究雌激素E1的降解过程发现:光降解过程中E1的苯环遭到破坏,1720 cm-1对应的C=O键特征峰在光照时间为0、10和20 min样品中的强度逐渐减弱,而2854 cm-1和2925 cm-1对应的脂肪碳的C-H键特征峰先增强后减弱,可能是因为E1结构中的C-C=O发生了反应生成了C=C-OH,而随着反应的继续,C=C也被进一步氧化。(2)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研究雌激素El的降解过程发现:模拟太阳光光照雌激素E1水系反应中可能产生了羟基自由基(·OH),其可能的途径为光照雌激素El产生水合电子(eaq-)。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了氧化物质如(·OH),进而这些氧化物质同雌激素El反应使其降解。(3)通过气相色谱质谱研究雌激素E1的降解过程发现:光降解雌激素E1水系过程中,雌激素E1得到明显的降低,同时对雌激素E1衍生化产物的图谱与标准图谱比对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E1在光降解中产生了中间产物。同时也可以看出降解过程中的酮基发生改变生成了碳碳双键,以及苯环遭到破坏。(4)通过对光降解过程中的E1的雌激素效应研究发现:其一,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四种水相中的雌激素E1毒性有显着的降低,光降解过程中没有产生比E1毒性更强的雌激素化合物;其二,NH4-N对光降解中雌激素E1毒性影响不大;其叁,光降解过程中NO3-N的存在使水溶液的内分泌干扰活性降低的更快,最终可能使其雌激素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5-06-02)
刘华[9](2014)在《环境因素与水体浮游生物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2012年1-12月对鹤地水库浮游生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监测,运用SPSS18统计软件对浮游植物数量、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数量与环境因子中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全磷呈正相关,其中与水温、化学需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全磷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透明度、氨氮呈显着负相关(P﹤0.05).鹤地水库主要是氮污染.因此,强调控制库区周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过量排放对维持水库生态系统健康非常重要,本研究为保护水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李艳红,成静清,夏丽丽,李荣昉[10](2013)在《鄱阳湖区水体溶解氧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7年至2011年对鄱阳湖表层水体的监测数据,对鄱阳湖进行了溶解氧的现状分析以及年内变化趋势分析,同时也对溶解氧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溶解氧含量介于5.2mg/L与11.91mg/L之间,按照DO的水质标准,鄱阳湖主要为Ⅰ,Ⅱ类水,少部分地区水质在Ⅲ类水或Ⅲ类以下。鄱阳湖区溶解氧在时间上基本上是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逐渐增加,其中枯水期溶解氧含量相对偏高。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溶解氧与水温呈显着的相关,与pH值有协同作用;溶解氧与总氮总磷呈负相关,其中与总磷的相关性更显着,与硝氮呈正相关,与氨氮呈显着负相关;营养盐的增加会削弱水温对溶解氧的作用,大水面作用是鄱阳湖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3年10期)
水体环境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对沈阳市鱼类功能群季节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季节鱼类功能群密度与水环境影响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沈阳市鱼类春季以产卵型和营养结构型功能群为主,夏季以环境耐受型和营养结构型为主,秋季以营养结构型功能群为主。电解质与鱼类功能群密度占比相关度最高,各季节相关度均值可达到0. 7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体环境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张凰,朱静平,丁霞,石林,张迪.水体悬浮颗粒物中磺胺类药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燕.城市水体鱼类功能群与水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3].林天祥,王皓杰,徐昕昱,蔡贤雷,胡媛媛.环境因素对城市氮污染河流水体氨氧化作用的影响效应[J].上海环境科学.2018
[4].毕乃双,傅亮,陈洪举,刘瑞志,陈霖.南海叁沙永乐龙洞关键水体环境要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科学通报.2018
[5].孔杰.我国环境监测中水体氨氮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综述[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
[6].王猛.环境因素对水体中纳米二氧化钛迁移扩散行为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5
[7].张芳,易能,张振华,刘新红,严少华.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转化及环境因素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5
[8].张帅.再生水体中环境雌激素的转化机理和影响因素[D].北京化工大学.2015
[9].刘华.环境因素与水体浮游生物的相关性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
[10].李艳红,成静清,夏丽丽,李荣昉.鄱阳湖区水体溶解氧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