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苯甲酸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苯甲酸,结构,晶体,拓扑,聚合物,金属,染料。
苯甲酸基论文文献综述
满意,许辉[1](2019)在《苯甲酸基稀土有机配合物在光致发光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苯甲酸基稀土有机配合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苯甲酸基配体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和与稀土离子的强配位能力,作为共轭有机配体与具有独特发射性的稀土离子结合可构成光致发光性能优异的配合物材料。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苯甲酸基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其中有机配体的选择、中心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在配合物分子结构中的构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苯甲酸基稀土有机配合物在光致发光领域的研究进展,从该类配合物中有机配体的选择、结构设计以及光致发光性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吕灵芝[2](2018)在《含有(3,5-二甲酸-苯氧基)苯甲酸基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通过两个含有(3,5-二甲酸-苯氧基)苯甲酸基团的柔性羧酸类配体,3,5-双(3,5-二甲酸-苯氧基)苯甲酸(H5L)和3-羟基-5-(3,5-二甲酸-苯氧基)苯甲酸(H3L')。它们分别与过渡金属离子Cu(Ⅱ)、Zn(Ⅱ)、Cd(Ⅱ),稀土金属离子Tb(Ⅲ)和Dy(Ⅲ)反应,通过溶剂热法合成,成功得到了 7个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它们分别是:[Cu5L2(H2O)5]·10H2O·10DMF(1)[Cu5L2(H2O)5]·10DMA(2)[Cd5L2(H2O)6]-4H2O-6DMF(3)[Zn5L2(H2O)5]·1 1H20·8DMA(4)[Zn3L(H2O)3(OH)]·12H2O-8DMF(5)[DyL'(H2O)]·3H2O·DMA(6)[TbL'(H2O)]-3H2O-DMA(7)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测定了 1-7的晶体结构,并且通过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对MOF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MOFs的荧光和吸附性能。结构分析表明,1和2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mmm,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叁维网状结构:1由叁种不同的笼组成,孔隙率为65.30%,而2只有一种笼结构,孔隙率为 63.52%。对1和2进行了N2、C2H2、CH4、CO2气体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对于这些气体,1比2有着更好的吸附性能,更适合应用于C2H2/CH4和CO2/CH4的气体分离材料。3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C21/c,具有4,8-连接的叁维网状结构,其Schlafli符号为(410·615·83)(45·6)2。4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14/mmm,[Zn4(COO)6]次级结构单元相互连接成一维的无机链,链与链间再通过L5-连接最终形成叁维网状结构。5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mn2I,具有4,4-连接的叁维网状结构,其Schlafli符号为(66)。它们的孔隙率分别为14.01%、64.41%和66.44%。对3-5进行了固体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有机配体H3L',3-5均出现了蓝移现象。6和7是以H3L'为配体构筑的异质同构的Ln-MOFs材料,为正交晶系,Ibca空间群,[Ln3(COO)2]次级结构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平行于6轴的具有左手或右手螺旋结构的一维无机链,相邻的左手和右手螺旋链,通过L3-配体连接形成平行于ab平面的二维层状结构。研究了 7荧光探测性能研究,7对不同的有机溶剂小分子存在荧光增强或猝灭现象,表现出荧光探测功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3)
贾盈盈[3](2017)在《苯甲酸基吡啶羧酸配体功能配合物的构筑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位聚合物由于具有丰富的骨架结构和迷人的拓扑类型等特点备受关注,在荧光,磁性和气体吸附与分离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有大量的晶体被合成,但由于合成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实现定向合成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吡啶羧酸衍生物类配体由于含有N和O两种配位原子,具有丰富的配位模式而被广泛应用。本文选择吡啶羧酸衍生物3-(3-苯甲酸基)-6-羧基吡啶(H_2cppca)作为有机配体,在水热与溶剂热的合成条件下与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反应共合成13个配合物,并对它们进行红外测试、热重测试、单晶X射线衍射等表征,同时还研究了相关磁性,荧光性能以及吸附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以3-(3-苯甲酸基)-6-羧基吡啶(H_2cppca)作为有机配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与过渡金属Ni,Co,Cd,Cu和Mn合成了六个配合物:{Ni(cppca)(H_2O)_4·2H_2O}_n(1),{Co(cppca)(H_2O)_4·2H_2O}_n(2),{Cd_2(cppca)_2(H_2O)5}_n(3),{[Cd3(cppca)_2(H_2P2O7)(H_2O)_6]·2-H_2O}_n(4),{Cu(Hcppca)_2}_n(5),{[Mn7(cppca)_6(Hcppca)_2(H_2O)10]·2H_2O}_n(6)。其中1和2是同构的,金属Ni和Co与配体螯合配位形成单核结构,进一步通过氢键连接形成3D超分子结构。3和4都是1D链状结构,不同的是4的合成过程中加入焦磷酸,参与了配位,导致最终结构有差异。5为含有左右手性螺旋链交替排列组成的2D层状结构,配合物6是一个复杂的3D网格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它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3,4,5)-连结的拓扑。同时,对配合物1,2,5,6进行了磁性能研究,均表现出弱的反铁磁性。配合物3和4具有荧光性能,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强烈的蓝光,通过研究不同溶剂分散液中的荧光发射,发现丙酮溶液能使3和4的荧光发生淬灭,表明3和4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检测丙酮小分子。2.仍以H_2cppca作为有机配体,与金属Zn盐在水热以及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了叁个配合物{Zn(cppca)_2(H_2O)_2}_n(7),[Zn(cis-cppca)(H_2O)]n(8),[Zn(trans-cppca)(H_2O)]n(9)。以水为溶剂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得到了配合物7和8,在7中,配体H_2cppca与金属离子Zn2+螯合配位形成了单核结构,进一步通过氢键连接形成3D超分子结构。8是一个2D褶皱层结构,进一步通过π···π堆积相互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而在水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中得到了一个含有1D孔道的3D骨架配合物9,虽然8和9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配位模式,但由于配体中苯环与吡啶环相连的C-C键的旋转角度不同,使8中配体呈现顺式结构,9中的配体则是反式结构,导致最终形成了不同的骨架结构。我们对配合物8和9相关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不同溶剂中配合物8和9的荧光发射,发现丙酮溶液对9的荧光有淬灭,而配合物8则没有淬灭现象,因此配合物9表现出对丙酮的高度选择性和敏感性。除此,我们还对9进行了吸附染料的实验研究,发现对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两种染料有一定的吸附性能。3.以H_2cppca作为主要配体,选用草酸为辅助配体,与稀土硝酸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四个同构稀土配合物:Ln_2(cppca)_2(OX)(H_2O)_4(Ln=Eu(10),Tb(11),Pr(12)和Gd(1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表明它们具有一个3D开放式的骨架结构,其中H_2cppca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柱状结构,柱状结构进一步通过草酸配体连接形成3D的骨架。配合物10,11在紫外灯照射下分别发出红光和绿光,表明配体能够有效的将能量转移给Eu(Ⅲ)离子和Tb(III)离子,敏化Eu(III)和Tb(III)致其发光。(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7-04-02)
崔璇璇,李瑞丰,朱依明,肖勋文[4](2016)在《含苯甲酸基的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亚磷酸叁乙酯为偶合剂,通过偶联反应得到苯甲酸(酯)修饰的四硫富瓦烯(TTF)衍生物TTF-ph-COOCH3(7),由电子给体7水解得到含苯甲酸的电子给体TTF-ph-COOH(8)。利用1H NMR、1 3C NMR、MS等对化合物7和8进行了表征。化合物7和8的电化学性质表现出TTF体系特有的两对氧化可逆的单电子峰。同时,化合物7和8在UV-Vis光谱上都有D-A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吸收峰,从ICT吸收的强度比较,化合物8中存在更强的D-A相互作用,即相对电子给体7,电子给体8具有更高的氧化电位相。同时,还得到了制备化合物7和8的关键中间体化合物5的单晶,并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解析。(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6年03期)
龚雪冰,刘亚茹[5](2014)在《二茂铁苯甲酸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了近年来二茂铁苯甲酸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按照邻二茂铁苯甲酸、间二茂铁苯甲酸和对二茂铁苯甲酸配合物进行分类,简单介绍了它们的结构特点以及特殊性能等。(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2014年01期)
谭青龙[6](2013)在《苯甲酸基锌卟啉席夫碱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类化合物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为了拓宽卟啉染料的光谱吸收范围,本论文合成了四种结构新颖的D-π-A型苯甲酸锌席夫碱卟啉。通过对卟啉分子进行合理的修饰与设计,在其meso-位引入不同的给电子基团(-R),改善其光电性能。通过Adler法,先合成5-(4-硝基苯基)-10,15,20-叁(-R)卟啉,还原制得锌卟啉;然后将锌卟啉与对醛基苯甲酸反应合成5-[对-(亚苄基亚氨基)]苯基-10,15,20-叁(-R)卟啉锌等四种配合物。对含C=N结构的卟啉分子P_(Zn)-BIA-COOH与不含此结构的对照分子P_(Zn)-COOH在光学,电化学及光伏性能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相对于P_(Zn)-COOH,在meso-位引入C=N结构的卟啉分子P_(Zn)-BIA-COOH发生了明显的红移、扩宽了光的吸收范围并且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此外,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其较理想情况为:对硝基苯甲醛、噻吩-2-甲醛、吡咯的摩尔比是1:3:4;反应时间是45min,反应温度是122℃,吡咯在丙酸中的浓度为0.27mol/L;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充分表明这四种化合物即为目标产物,熔点在76~82℃之间。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四种苯甲酸基锌卟啉的Soret峰主要集中在429nm位置附近,Q(Ⅰ)主要在604nm附近,Q(Ⅱ)主要在563nm附近。含有席夫碱结构的卟啉分子P_1相对于不含席夫碱结构的对照分子P_3,其Soret峰有8nm的红移。相比5-(4-氨基苯基)-10,15,20-叁(-R基)卟啉(Soret:421nm),化合物P_1-P_4的Soret峰有2~10nm的红移,并且Q带数目减为两个。相比不含有席夫碱结构的对照分子P_3,化合物P_1的Soret峰发生红移,而且其吸光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变高。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四种化合物都有两个发射峰。其中位于609nm左右的发射峰较强,而位于658nm附近的发射峰相对较弱。化合物P_1的最强发射波长比其对照分子P_3也有略微的红移,四种化合物的最大吸收边缘在545nm-580nm之间,通过计算,得到四种化合物的基态能级E0-0在2.17-2.88eV之间。通过循环伏安法,得到四种化合物的电化学能级在0.70~1.95eV之间,其中化合物P_4的电化学能级最小为0.70eV。四种苯甲酸基锌卟啉激发态电子注入到二氧化钛导的驱动能(-0.74V vs SCE)△Ginj在-1.25~-0.83eV之间;而卟啉染料阳离子被(I/I3-)(+0.2Vvs SCE)还原再生的驱动能△Greg在-0.99~-0.25eV之间。结果表明电子注入和染料阳离子被还原这两个过程在动力学上都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3-03-25)
徐海云,胡春华,赵文献,刘瑛[7](2012)在《中位取代苯甲酸基的硼-二吡咯亚甲基染料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2,4-二甲基-3-乙基吡咯与对-乙氧羰基苯甲醛在叁氟乙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用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氧化,并依次用N(Et)3和BF3.OEt2处理,得化合物(2),再将(2)在甲醇-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回流、水解,制备出中位取代苯甲酸基的硼-二吡咯亚甲基染料衍生物(1)。采用荧光光谱滴定方法研究了它的金属离子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在甲醇溶液中,染料(1)显示出显着的对汞离子具有选择性的"开-关"型亲离子荧光团响应,可作为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探针。另外,还初步探讨了荧光探针的检测机制。(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2年06期)
杨振华[8](2011)在《苯甲酸基取代咪唑并邻菲咯啉类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与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优良性能的新型功能配位聚合物是当今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材料化学和晶体工程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这是由于该类配位聚合物含有种类繁多的金属离子和有机与无机配体,并拥有新颖漂亮的拓扑结构和独特的光、电、磁、离子交换、催化等性质,因此,在光学材料、分子磁学、荧光器件材料、多相催化和表面吸附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备受青睐。本论文以设计构筑具有稳定分子骨架和发光性质优良的配位聚合物为研究目标,在水热或溶解热条件下,选用2-(2-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H2cpip)为主配体以及引入多羧酸辅助配体分别与过渡金属离子和过渡-稀土混配离子,成功构筑出14个不同维度的金属配位聚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荧光和TGA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配位聚合物和晶体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背景、合成方法、以及应用前景,其次概述了咪唑并邻菲咯啉类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以及本课题组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成果。第二部分通过水热或溶剂热法利用2-(2-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H2cpip)和过渡金属离子(Zn2+、Co2+和Mn2+)反应,成功的设计合成出3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1-3。并对它们的晶体结构及性质加以讨论,发现金属离子对所生成的配位聚合物具有调控作用进,另外,对配合物1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加以研究。第叁部分水热条件下利用2-(2-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H2cpip)为主配体,引入多羧酸类配体作为辅助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Zn2+、Ni2+、Co2+和Mn2+等离子)反应,得到了9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4-12。并对它们的晶体结构以及配合物4、5、8、9和12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加以讨论。第四部分水热条件下利用2-(2-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H2cpip)为主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Zn2+和Co2+)和稀土金属离子(La3+)成功构筑出2个结构新颖的异金属配位聚合物13-14。并且详细的讨论了该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几何配位构型及其新颖的拓扑结构,同时,研究发现配合物14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发光性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1-04-18)
张业,邹碧群,王凯,义祥辉[9](2011)在《N-对苯甲酸基-1,8-萘酰亚胺的合成及金属离子识别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通过重铬酸钠氧化再将硝基还原得到对氨基苯甲酸,然后与1,8-萘酐缩合得到标题化合物,并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标题化合物对Cd2+、Co2+、Cu2+等7种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各种金属离子的加入,标题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均发生了猝灭现象;标题化合物对Fe3+的识别作用最优,络合常数为1.69×104L/mol,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1年01期)
陈磊[10](2010)在《以5-氧-(4-苄基苯甲酸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位聚合物不仅具有丰富的拓扑结构,而且在催化、分子导体、发光材料、分子磁体、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性质对配位聚合物结构和功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他影响因素如阴离子,模板剂、溶剂、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体系的pH值等起协同调控作用。因此,有目的的控制合成具有预期结构与性能的配位聚合物一直是化学家所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人们利用含氧多羧酸配体构筑出大量具有新颖拓扑结构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本论文采用水热法以5-氧-(4-苄基苯甲酸基)间苯二甲酸、1,4-对苯二咪唑、2,2'-联吡啶和4,4'-联吡啶为配体,与Zn2+,Cd2+等过渡金属离子构筑出了11个化合物,并对它们的晶体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进而探讨配体、金属离子对化合物结构的影响。1.以5-氧-(4-苄基苯甲酸基)间苯二甲酸(H3L)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与过渡金属Zn 2+,Cd 2+,Co 2+离子反应合成了7个新颖的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Zn(L)(H2O) (1) , Zn2(L)(2,2’-bpy) (μ3-OH)2 (2) , Zn (HL)(4,4’-bpy)1.5 (3) ,[Cd(HL)(4,4’-bpy)(H2O)]·H2O (4) , [Cd3(L)2(4,4’-bpy)3(H2O)]·2.5H2O (5) ,[Co(HL)(4,4’-bpy)]·H2O (6)和[Co2(L)(4,4’-bpy)0.5(μ3-OH)(H2O)2]·H2O (7),探讨了金属离子的配位几何以及反应条件对产物结构的影响。最后还对化合物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2.以5-氧-(4-苄基苯甲酸基)间苯二甲酸(H3L)和1, 4-对苯二咪唑(BIMB)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与过渡金属Cd 2+,Zn 2+离子反应合成了4个新颖的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Cd(HL)(BIMB)]·H2O (8) [Zn(HL)(BIMB)]·2H2O (9),[Zn3(L)2(BIMB)2]·3H2O (10)和[Zn3(L)2(BIMB)2]·5H2O (11),探讨了金属离子的配位几何以及反应条件对产物结构的影响。最后还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苯甲酸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通过两个含有(3,5-二甲酸-苯氧基)苯甲酸基团的柔性羧酸类配体,3,5-双(3,5-二甲酸-苯氧基)苯甲酸(H5L)和3-羟基-5-(3,5-二甲酸-苯氧基)苯甲酸(H3L')。它们分别与过渡金属离子Cu(Ⅱ)、Zn(Ⅱ)、Cd(Ⅱ),稀土金属离子Tb(Ⅲ)和Dy(Ⅲ)反应,通过溶剂热法合成,成功得到了 7个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它们分别是:[Cu5L2(H2O)5]·10H2O·10DMF(1)[Cu5L2(H2O)5]·10DMA(2)[Cd5L2(H2O)6]-4H2O-6DMF(3)[Zn5L2(H2O)5]·1 1H20·8DMA(4)[Zn3L(H2O)3(OH)]·12H2O-8DMF(5)[DyL'(H2O)]·3H2O·DMA(6)[TbL'(H2O)]-3H2O-DMA(7)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测定了 1-7的晶体结构,并且通过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对MOF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MOFs的荧光和吸附性能。结构分析表明,1和2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mmm,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叁维网状结构:1由叁种不同的笼组成,孔隙率为65.30%,而2只有一种笼结构,孔隙率为 63.52%。对1和2进行了N2、C2H2、CH4、CO2气体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对于这些气体,1比2有着更好的吸附性能,更适合应用于C2H2/CH4和CO2/CH4的气体分离材料。3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C21/c,具有4,8-连接的叁维网状结构,其Schlafli符号为(410·615·83)(45·6)2。4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14/mmm,[Zn4(COO)6]次级结构单元相互连接成一维的无机链,链与链间再通过L5-连接最终形成叁维网状结构。5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mn2I,具有4,4-连接的叁维网状结构,其Schlafli符号为(66)。它们的孔隙率分别为14.01%、64.41%和66.44%。对3-5进行了固体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有机配体H3L',3-5均出现了蓝移现象。6和7是以H3L'为配体构筑的异质同构的Ln-MOFs材料,为正交晶系,Ibca空间群,[Ln3(COO)2]次级结构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平行于6轴的具有左手或右手螺旋结构的一维无机链,相邻的左手和右手螺旋链,通过L3-配体连接形成平行于ab平面的二维层状结构。研究了 7荧光探测性能研究,7对不同的有机溶剂小分子存在荧光增强或猝灭现象,表现出荧光探测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甲酸基论文参考文献
[1].满意,许辉.苯甲酸基稀土有机配合物在光致发光领域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9
[2].吕灵芝.含有(3,5-二甲酸-苯氧基)苯甲酸基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
[3].贾盈盈.苯甲酸基吡啶羧酸配体功能配合物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7
[4].崔璇璇,李瑞丰,朱依明,肖勋文.含苯甲酸基的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J].化学通报.2016
[5].龚雪冰,刘亚茹.二茂铁苯甲酸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14
[6].谭青龙.苯甲酸基锌卟啉席夫碱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3
[7].徐海云,胡春华,赵文献,刘瑛.中位取代苯甲酸基的硼-二吡咯亚甲基染料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J].应用化工.2012
[8].杨振华.苯甲酸基取代咪唑并邻菲咯啉类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1
[9].张业,邹碧群,王凯,义祥辉.N-对苯甲酸基-1,8-萘酰亚胺的合成及金属离子识别作用研究[J].化学试剂.2011
[10].陈磊.以5-氧-(4-苄基苯甲酸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