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机理论文_弭光宝,欧阳佩旋,李培杰,曹京霞,黄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阻燃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燃,机理,性能,硅烷,红磷,氢氧化镁,陶瓷。

阻燃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弭光宝,欧阳佩旋,李培杰,曹京霞,黄旭[1](2019)在《TC11钛合金表面阻燃涂层的抗点燃性能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摩擦氧浓度点燃方法,研究YSZ+NiCrAl-B.e复合涂层对TC11钛合金抗点燃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摩擦磨损分析和非稳态热传导计算,探讨复合涂层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YSZ+NiCrAl-B.e复合涂层显着提高了钛合金的抗点燃性能,其临界着火氧浓度约为钛合金基体的2.3倍;钛与复合涂层构成摩擦副的摩擦性能高于钛与钛;NiCrAl-B.e层对提高钛合金抗点燃性能的影响不明显。摩擦点燃过程中,YSZ层能够大幅度降低钛合金基体的温度升高,阻隔了热量的快速传输,从而起到延迟点燃钛合金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该体系涂层中YSZ层是阻燃层,热量阻隔是主要的阻燃机理。(本文来源于《航空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贺云鹏,李行,刘继纯[2](2019)在《微胶囊红磷对高抗冲聚苯乙烯的阻燃作用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高抗冲聚苯乙烯/微胶囊红磷(HIPS/MRP)复合材料,利用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燃烧残余物的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在HIPS基体中加入少量MRP可使聚合物的阻燃性能提高,加入过多MRP会降低聚合物的阻燃性能;MRP能够促进HIPS在燃烧时成炭,其炭层中含有P—O键;燃烧残余物中的一部分碳原子以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存在,另一部分碳原子则以无定形碳形式存在;少量MRP添加到HIPS中,其阻燃作用主要发生在气相,而用量较多时复合材料成炭性增强,阻燃作用主要发生在凝聚相。但由于残炭质松多孔,其凝聚相阻燃作用较弱,无法使材料自熄。(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姜鹏,陈志林,梁善庆,张龙飞[3](2019)在《阻燃脲醛树脂制备刨花板的燃烧性能及成炭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反应型阻燃脲醛胶(HPSA-UF)、物理混合型脲醛胶(HPSA/UF)和未改性脲醛胶(UF)制备刨花板,通过测试刨花板的阻燃性能,分析燃烧成炭机理。结果显示:采用HPSA-UF胶制备阻燃板的极限氧指数(LOI)较对照板明显提升;热释放速率峰值2显着降低,且出峰时间延后。有效燃烧热(EHC)数据表明,HPSA-UF主要在凝聚相中发挥阻燃作用,可改变木质材料的热降解路径,促进木质材料芳环化成炭,从而实现提高阻燃效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木材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曹伟娜,任昆仑,李莉,赵倩,王红丹[4](2019)在《勃姆石改性PET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增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勃姆石(BM)作为阻燃和增强材料,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BM阻燃和增强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BM复合材料。分别测试了BM用量对于PE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M用量的增加,PET/BM复合材料的刚性逐渐增加,韧性逐渐降低;PET/BM复合材料的热结晶温度(T_c)和冷结晶温度(T_(cc))分别随着BM用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和降低,且ΔT(T_c-T_(cc))逐渐增加,BM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和相对结晶度(X_c);而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则随着BM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BM对PET具有良好的阻燃作用,BM能够使PET/BM复合材料的残炭量增加,使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降低,增加了材料燃烧时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9年07期)

倪卓,郭震,陈国浪[5](2019)在《SEBS/PP共混材料阻燃性能及其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两组添加不同膨胀型阻燃剂SEBS/PP共混材料的热分析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Flynn-Wall-Ozawa、Kissinger及Crane法。结果表明,热挥发及热分解反应均为准一级反应;含N、P复合阻燃剂的SEBS/PP共混材料的热分解活化能为含P阻燃剂的1. 7倍;燃烧表面为蜂窝状微观结构,复合型阻燃剂对SEBS/PP共混材料的阻燃性能更显着,在动力学上的表现为热分解活化能提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王庆丰,闫瑞强[6](2019)在《光固化阻燃单体、树脂合成及其阻燃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过去十余年间中国科技大学施文芳教授研究组在光固化阻燃技术领域的工作成果,主要包括活性单体、稀释剂、光固化树脂配方等体系,品类有磷酸酯类单体、含磷丙烯酸酯、超支化丙烯酸酯树脂、膦酸酯类单体和树脂、丙烯酸化环状磷腈、甲基丙烯酸化叁聚氰胺、含磷环氧单体等十余种。同时介绍了这些配方体系的合成、性能和应用方法,以及对其热降解、阻燃性能评价和阻燃机理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春锋[7](2019)在《聚碳硅烷/氢氧化镁/聚乙烯的燃烧行为及其炭层结构演变与阻燃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阻燃剂和阻燃材料研究一直是阻燃领域关注的共性科学问题。作为重要的无卤无毒阻燃剂之一,氢氧化镁(MH)由于其结构及阻燃机理特点,导致其阻燃效率低,添加量大导致阻燃材料力学等诸多性能的恶化,MH的高效阻燃技术仍是有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本论文基于凝聚相阻燃机理,设计并构建可陶瓷化MH阻燃剂及其阻燃材料,研究陶瓷化MH的陶瓷化行为及其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燃烧行为、热降解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凝聚相炭层的组成及结构的研究,揭示陶瓷化阻燃的阻燃机理。采用聚碳硅烷(PCS)作为陶瓷化助剂,构建PCS改性MH高效无卤无毒无机阻燃体系,形成自撑性隔热炭层,大幅度降低阻燃剂的用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热重-红外连用技术(TG-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技术(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等多种手段的分析和检测,研究并揭示可陶瓷化MH高效阻燃剂及其阻燃材料的热降解过程与炭层演变过程,阐明阻燃机理,满足电线电缆领域对无卤无毒高效阻燃新材料的需求,为研究高效无机阻燃剂提供理论参考。采用表面改性技术制备PCS改性的MH(PCS/MH),PCS分子与MH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结合,为MH的陶瓷化提供可能。PCS/MH复合阻燃剂在升温过程中可在MH表面形成硅酸镁,从而实现Si-O-Mg化学键将PCS陶瓷化中间产物和MH分解产物氧化镁颗粒粘结在一起,使聚合物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可形成陶瓷化炭层。通过阻燃性能和燃烧行为的研究表明,MH与PCS之间表现出显着的协效阻燃作用,PCS能够显着提高复合材料的氧指数(OI),特别是在MH低添加量下OI能够达到35%(26 wt.%MH,4 wt.%PCS),超过相同添加量的溴系阻燃体系和传统膨胀阻燃体系;在PCS/MH用量比为1/9,阻燃剂用量为50 wt.%时,使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36%,总热释放量降低11%,材料的火灾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建立陶瓷化炭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燃烧行为的关系。通过热分解行为研究表明,PCS提高MH的热分解稳定性,减小MH分解温度与PE热降解温度之间的差距,使MH的热分解与PE的热降解更加匹配,更有利于MH/PE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提高。通过燃烧行为研究表明,PCS/MH能够起到延迟燃烧的作用,并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阻隔层,有效地抑制燃烧。揭示陶瓷化炭层对阻燃性能的影响机制。PCS/MH/PE复合材料在气相中并不发挥阻燃作用,且在凝聚相中没有催化成炭作用,其阻燃机制的关键在于PCS的陶瓷化作用改善凝聚相残炭的结构:PCS发生表面迁移从而在炭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连续的陶瓷化阻隔层,起到隔质作用;在体相则形成膨胀的、多孔结构的残炭,起到隔热作用,从而提高氧化镁颗粒形成炭层的隔质隔热作用;此外,PCS自身及其与MH之间的陶瓷化反应提高残炭的强度,能够维持多孔炭结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郭晓东[8](2019)在《陶瓷化耐火硅橡胶材料的制备及其阻燃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硅橡胶(SR)是一种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完全燃烧生成SiO_2和CO_2,无有毒物质产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医学、材料、涂料等方面应用广泛。特别是硅橡胶本身优异的热稳定性,配合成瓷填料、助熔剂等可实现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陶瓷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防火材料,陶瓷化硅橡胶在防火电缆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硅橡胶陶瓷化机制主要为高温燃烧时Si-O键会转变成连续、绝缘的网络状SiO_2,助熔剂融化形成流动性液体填充在成瓷填料与SiO_2之间,起到连接性“桥梁”的作用,冷却后形成陶瓷结构,进而有效保护金属基材。如何降低硅橡胶防火复合材料的陶瓷化温度,提高陶瓷化转化率和陶瓷化强度,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合成了热稳定性好、阻燃性能优良的聚磷腈微球(PZS)并以此为载体,成功将铂负载于聚磷腈微球的表面(Pt/PZS),并将其与成瓷填料共用,探索催化成炭剂的有效负载、陶瓷化耐火硅橡胶材料的阻燃耐火机制及催化机理,力求提高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耐火性能与陶瓷化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六氯环叁磷腈(HCCP)和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反应单体,合成了一种不熔不溶且具有高度交联结构的聚磷腈微球(PZS),并以PZS微球为载体成功将纳米金属铂粒子(Pt)负载在其表面。通过红外(FTIR)测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以及热重分析(TG)探究了Pt粒子晶型结构以及阻燃剂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金属Pt粒子均匀负载在PZS表面,粒子大小约为6 nm。Pt/PZS微球热稳定性好,初始分解温度421.7℃,且残留率(800℃)可达56.0%,Pt/PZS微球成炭性能优良。进而将合成的Pt/PZS微球与成瓷填料共用,对硅橡胶进行耐火阻燃改性。通过热重分析探究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锥形量热分析(CONE)研究了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在400-1000℃温度区间内对硅橡胶复合材料进行了烧蚀性能测试;应用扫描电镜对烧蚀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了硅橡胶复合材料烧蚀过程中的晶型变化;并对硅橡胶电缆进行了真实火焰烧蚀测试。TG结果表明:加入0.01份(质量分数)Pt/PZS微球的耐火硅橡胶复合材料(Pt/F-SR)在800℃下的残留率可达54.8%,较普通硅橡胶复合材料(F-SR)的残留率49.6%提高10.5%,说明极微量Pt/PZS微球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残留率。CONE数据显示:极微量Pt/PZS微球的加入可使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23.4%,总烟释放量(TSP)下降9.9%,mEHC下降5.9%。不同烧蚀温度下的Pt/F-SR材料可以保持其完整形貌,且经400℃烧蚀后,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与F-SR相比,Pt/PZS的加入能显着降低硅橡胶的陶瓷化温度,增强陶瓷化强度。在整个温度区间内,Pt/F-SR材料的弯曲强度从0.11 MPa增大到5.62 MPa,增大约50倍。通过微观形貌分析发现,相同温度下Pt/F-SR材料内部填料之间结合更加紧密,这可能是因为Pt/PZS微球的存在对硅橡胶复合材料陶瓷化具有促进作用。XRD分析也表明Pt/PZS的存在促进硅橡胶复合材料形成了新晶相:CaSi_2O_5和Quartz(硅石)。硅橡胶电缆火焰燃烧实验表明:加入微量Pt/PZS微球的硅橡胶电缆经过1 h的烧蚀,电缆形貌保持完整,表面裂纹较少,且电缆内部金属芯无氧化变黑现象出现。这说明耐火硅橡胶电缆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隔热性。耐水性能测试表明:Pt/F-SR电缆在冷水中经过上下震动,所形成的陶瓷结构没有从金属芯上脱落且金属芯没有被水浸湿。综上,微量Pt/PZS阻燃剂对硅橡胶的陶瓷化性能和耐火性能以及耐水性能具有优良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对陶瓷化耐火硅橡胶阻燃体系的研究将为陶瓷化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相关研发及工业化过程提供理论支持与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周波,唐宝华,杨守生,王晓东[9](2019)在《EVA用阻燃剂阻燃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近年来国内采用无机镁铝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膨胀类阻燃剂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阻燃改性研究进展,对每种类型阻燃剂的优缺点、阻燃机理以及各类阻燃剂对EVA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并对EVA用阻燃剂研究的发展方向予以展望,期望为研发更为高效的EVA用阻燃剂提供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9年05期)

杨雅茹[10](2019)在《双壳型微胶囊碳微球对PET及其纤维的阻燃改性和阻燃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当今世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高聚物材料,但PET制品,尤其是PET纤维的易燃性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火灾隐患。因此,对PET进行阻燃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PET常用的传统阻燃剂暴露出诸多缺陷,开发具有“无卤、环保、低添加、抑烟、能用于纺丝”特征的新型阻燃剂成为当前PET阻燃改性的研究热点。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兴阻燃剂,在高聚物的阻燃改性中表现出“无卤、环保、高效”的优势。前期研究表明碳微球(CMSs)对PET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但目前用碳材料对PET进行阻燃改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CMS s/PET体系的阻燃机理尚不明确。此外,CMSs直接作为阻燃剂时无法达到“抑烟”的要求。氢氧化镁(MH)是一种具有抑烟功效的绿色阻燃剂,但它的缺点是阻燃效率低、且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差。因此,将CMSs和MH配合使用构建新型的复合阻燃剂,并将其用于PET及其纤维的阻燃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课题以“低添加+阻燃+抑烟+可纺”为目的,构建了一种具有双壳结构的微胶囊碳微球阻燃剂,将其用于PET的阻燃改性。首先依次研究了CMSs、氢氧化镁包覆碳微球核壳型阻燃剂(MH@CMSs)以及双壳型微胶囊阻燃剂(MMH@CMSs)在PET复合材料中的阻燃特性和阻燃作用机理。然后研究了MMH@CMSs/PET阻燃母粒的结晶性能和流变性能。最后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阻燃纤维,并用该纤维试织了织物,研究了阻燃纤维和织物的各项性能。全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制备了CMSs及CMS s/PET阻燃复合材料,表征了CMS s/PET的阻燃性能,并重点研究了CMSs对PET的阻燃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MS s/PET的阻燃机理为交联成炭机理。在CMSs/PET受热分解初期,CMSs大的表面能使其迁移到PET熔体表面。CMSs表面的自由基与PET降解产生的大分子自由基发生耦合,从而原位形成了交联网,抑制了分子链的断裂并隔离了热量,提高了 PET的热稳定性和难燃性。同时,CMSs能捕捉高活性的氢氧自由基(OH·)来抑制燃烧的自由基链式反应。此外,CMSs能促进PET成炭,炭质颗粒在交联网的作用下沉积在PET表面,提高了炭层的热稳定性和致密性。因此,CMSs使PET燃烧时生成了一个致密有效的叁维空间炭层,该炭层牢牢地覆盖在PET表面,有效地隔绝了热与质的传递,从而起到了阻燃作用。(2)为了改善CMSs/PET体系的抑烟性,引入抑烟剂MH。结果表明:CMSs和MH对PET有协同阻燃作用。当将CMSs和MH直接复配使用时,二者的质量比为5:5时阻燃和抑烟效果最好,此时CMS s/MH/PET阻燃复合材料的总生烟量(TSR)比CMS s/PET降低了12.2%。但在此方法中阻燃剂团聚严重,导致CMS s/MH/PET的力学性能严重恶化。因此,研制了 MH包覆CMSs的核壳结构的阻燃剂MH@CMSs。当MH@CMSs的添加量为1.0 wt.%时,MH@CMSs/PET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了27.5%,UL 94垂直燃烧等级达到了V-0级,TSR 比CMSs/PET降低了31.9%。阻燃机理研究表明:经MH包覆后,CMSs对PET的凝聚相阻燃作用进一步增强。与CMS s/PET相比,MH@CMSs/PET燃烧生成的炭层的致密性、连续性以及热稳定性均被极大地提高。在燃烧过程中,核壳型阻燃剂MH@CMSs由表及里呈梯度分解。核心CMSs的主要作用是形成交联网并促进PET成炭,而作为壳层的MH则起到保护CMSs、吸收燃烧区热量、稀释可燃气体浓度以及强化炭层结构四方面的辅助作用。(3)为了改善阻燃剂与PET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和界面结合性,采用微胶囊技术,在核壳型阻燃剂MH@CMSs的表面再包裹一层PET囊壁,制成了具有双壳结构的微胶囊阻燃剂——MMH@CMSs。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阻燃剂的添加量为1.0 wt.%时,MMH@CMSs/PET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MH@CMSs/PET分别提高了57.3%和42.1%。此时,MMH@CMSs/PET的LOI为27.4%。与纯PET相比,MMH@CMSs/PET的点燃时间(TTI)延长了20 s,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总热释放量(THR)以及TSR分别降低了36.6%,22.0%和40.8%。胶囊化处理并未对MH@CMSs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MMH@CMSs的阻燃效率比MH@CMSs略有降低。(4)为了给纺丝提供理论依据,对MMH@CMSs/PET阻燃母粒的结晶性和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MH@CMSs阻燃剂的引入不会改变PET的球晶生长模式,但MMH@CMSs对PET有异相成核剂的作用,其引入显着加快了PET的结晶速率,并提高了PET的结晶活化能。纯PET和MMH@CMSs/PET熔体均属于假塑性流体。在相同温度下,MMH@CMSs/PET的非牛顿指数和结构粘度指数均与纯PET接近。在相同的剪切速率下,MMH@CMSs/PET的粘流活化能略高于纯PET,意味着MMH@CMSs/PET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加。(5)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阻燃纤维(FR-PET纤维)。结果表明:MMH@CMSs阻燃剂在PET纤维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6 wt.%,此时FR-PET纤维的LOI为25.8%。,pk-HRR、THR和TSR较纯PET纤维分别降低了27.3%、23.6%和13.6%。以纯涤纶为经纱、所制备的FR-PET纤维为纬纱织造了阻燃涤纶织物(FR-PET织物)。当经纱密度为180根/10 cm,纬纱密度为200根/10 cm时,该织物可达到纺织品阻燃等级的B1级。综上所述,通过对CMSs和MH@CMSs在PET复合材料中的阻燃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CMSs的交联成炭机理和MH@CMSs的协同阻燃机理。并针对阻燃剂与PET之间的界面结合问题,构建了双壳型微胶囊阻燃剂MMH@CMSs。MMH@CMSs对PET具有较好的阻燃和抑烟效果,并适用于涤纶的熔融纺丝,达到了“低添加+阻燃+抑烟+可纺”的研究目的。(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阻燃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高抗冲聚苯乙烯/微胶囊红磷(HIPS/MRP)复合材料,利用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燃烧残余物的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在HIPS基体中加入少量MRP可使聚合物的阻燃性能提高,加入过多MRP会降低聚合物的阻燃性能;MRP能够促进HIPS在燃烧时成炭,其炭层中含有P—O键;燃烧残余物中的一部分碳原子以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存在,另一部分碳原子则以无定形碳形式存在;少量MRP添加到HIPS中,其阻燃作用主要发生在气相,而用量较多时复合材料成炭性增强,阻燃作用主要发生在凝聚相。但由于残炭质松多孔,其凝聚相阻燃作用较弱,无法使材料自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燃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弭光宝,欧阳佩旋,李培杰,曹京霞,黄旭.TC11钛合金表面阻燃涂层的抗点燃性能及机理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19

[2].贺云鹏,李行,刘继纯.微胶囊红磷对高抗冲聚苯乙烯的阻燃作用及机理[J].塑料科技.2019

[3].姜鹏,陈志林,梁善庆,张龙飞.阻燃脲醛树脂制备刨花板的燃烧性能及成炭机理[J].木材工业.2019

[4].曹伟娜,任昆仑,李莉,赵倩,王红丹.勃姆石改性PET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增强机理研究[J].中国塑料.2019

[5].倪卓,郭震,陈国浪.SEBS/PP共混材料阻燃性能及其机理[J].黑龙江科学.2019

[6].王庆丰,闫瑞强.光固化阻燃单体、树脂合成及其阻燃机理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9

[7].王春锋.聚碳硅烷/氢氧化镁/聚乙烯的燃烧行为及其炭层结构演变与阻燃机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8].郭晓东.陶瓷化耐火硅橡胶材料的制备及其阻燃机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9

[9].周波,唐宝华,杨守生,王晓东.EVA用阻燃剂阻燃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9

[10].杨雅茹.双壳型微胶囊碳微球对PET及其纤维的阻燃改性和阻燃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MWNTs-OH/PET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与...硅烷化氧化石墨烯薄膜的阻燃机理卤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微胶囊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纳米颗粒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阻燃】对于LDHS的阻燃机理,普遍采...

标签:;  ;  ;  ;  ;  ;  ;  

阻燃机理论文_弭光宝,欧阳佩旋,李培杰,曹京霞,黄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