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点配比混料式混料系统,属于混料技术领域。混料系统包括第一物料给料装置,第二物料给料装置,用于将两给料装置所供给的物料按预设比例进行混合的混料装置,以及用于将经混合之后的混合物料向后续设备输出的出料装置;出料装置包括输送带;位于输送带的上方,沿输送带的送料方向依序地排布有多台间隔预设间距的混料装置;在竖向上,位于给料装置的下方且位于混料装置的上方,布设有布料机组,用于将由给料装置所供给的物料对应地输送至混料装置的物料存储仓的进料口处。基于前述结构而能实现多工位点配比混料,从而不仅可确保混合均匀性,还能兼顾混合速度,可广泛应用于煤炭、矿石码头等大宗散货混料场景中。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多工位点配比混料式混料系统,包括第一物料给料装置,第二物料给料装置,用于将两给料装置所供给的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按预设比例进行混合的混料装置,以及用于将经混合之后的混合物料向后续设备输出的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输送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沿所述输送带的送料方向依序地排布有多台所述混料装置;在竖向上,位于给料装置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混料装置的上方,布设有布料机组,用于将由给料装置所供给的物料对应地输送至混料装置的物料存储仓的进料口处。
设计方案
1.一种多工位点配比混料式混料系统,包括第一物料给料装置,第二物料给料装置,用于将两给料装置所供给的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按预设比例进行混合的混料装置,以及用于将经混合之后的混合物料向后续设备输出的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沿所述输送带的送料方向依序地排布有多台所述混料装置;
在竖向上,位于给料装置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混料装置的上方,布设有布料机组,用于将由给料装置所供给的物料对应地输送至混料装置的物料存储仓的进料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物料存储仓与第二物料存储仓,布设在所述第一物料存储仓的仓底部处以控制其出料流量的第一给料机,布设在所述第二物料存储仓的仓底部处以控制其出料流量的第二给料机,及用于承接所述第一给料机与所述第二给料机所述供给的物料的落料管;所述落料管位于所述输送带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给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给料机的出料口正向对冲地布置在所述落料管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同一混料装置中,所述第一物料存储仓与所述第二物料存储仓沿垂直于所述送料方向的横向并排布置,沿所述横向,所述落料管位于两存储仓的中间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台所述混料装置的第一物料存储仓沿所述送料方向在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一侧依序地排布成第一排料仓,所述多台所述混料装置的第二物料存储仓沿所述送料方向在输送带的上方另一侧依序地排布成第二排料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料机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排料仓的正上方且长度方向沿所述送料方向布置的两条以上第一物料传送带,及位于所述第二排料仓的正上方且长度方向沿所述送料方向布置的两条以上第二物料传送带;
所述第一物料传送带与所述第二物料传送带均通过沿所述送料方向布置的纵向导轨,而相对所述混料装置,沿所述送料方向可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对应一排料仓的正上方;
沿所述送料方向,所述第一物料给料装置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排料仓的正上方的中间区域处,所述第二物料给料装置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二排料仓的正上方的中间区域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送料方向,同排料仓包括位于对应给料装置的出料口的正下方的正下方料仓,位于所述正下方料仓左侧的左侧料仓,及位于所述正下方料仓右侧的右侧料仓;
所述布料机组包括位于同一排料仓的正上方且长度方向沿所述送料方向布置的多条传送带;
所述多条传送带包括位于所述正下方料仓的正上方左侧且高度依序降低的左侧传送带,及正上方右侧且高度依序降低的右侧传送带;所述左侧传送带的数量与所述左侧料仓的数量相等,所述右侧传送带的数量与所述右侧料仓的数量相等;最内的左侧传送带与右侧传送带的端部间存有位于所述正下方料仓的进料口的正上方的布料口;从所述布料口朝两侧延伸的方向,相邻接的两传送带端部之间存有位于一料仓的进料口正上方的布料口及用于将上一传送带所传送的部分物料传递至下一传送带上的接力传料板;每一料仓的进料口正上方至少布设有一个布料口或进料口位于尾部的传送带的尾侧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力传料板为倾斜布置地固设在布料机组的相邻接的两传送带端部中的一者上的倾斜板,沿物料的行进方向,所述倾斜板的斜上方端侧与上侧传送带的端部间和\/或斜下方端侧与下侧传送带的端部间存有漏料间距,用于对其下方的布料口进行布料;
所述多条传送带均可移动地安装在同一纵向导轨上,所述纵向导轨沿所述送料方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存储仓为上敞口式V型仓;沿所述送料方向,两相邻存储仓的中心位置之间的间距相等,传送带的长度为所述间距的整数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给料机为振动给料机或皮带给料机;
所述第一物料给料装置与所述第二物料给料装置均为皮带机传输装置,在传输皮带机的出料端外围有集料罩,所述集料罩的下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物料给料装置与所述第二物料给料装置沿所述送料方向间距为一个料仓宽度地布置,且进料口端位于出料口端的同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工位点配比混料式混料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煤炭、矿石码头等大宗散货混料场合中,通常需将两种以上的物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结构类似公告号为207941449U的混料装置,包括用于供给第一物料的第一物料给料装置,用于供给第二物料的第二物料给料装置,用于将两给料装置所供给的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按预设比例进行混合的混料装置,及用于将经混合之后的混合物料向后续设备输出的出料装置;该出料装置位于混料装置的出料口的下方,通常采用输送带进行构建,以能实现批量且长距离的输送。
对于大宗散货混料,由于单位时间内所需混料的量非常大,导致其难以达到兼顾混料均匀度与混料速度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更好地兼顾混料均匀性与混料速度的混料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配比混料式混料系统,具体包括第一物料给料装置,第二物料给料装置,用于将两给料装置所供给的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按预设比例进行混合的混料装置,及用于将经混合之后的混合物料向后续设备输出的出料装置;出料装置包括输送带;位于输送带的上方,沿输送带的送料方向依序地排布有多台混料装置;在竖向上,位于给料装置的下方且位于混料装置的上方,布设有布料机组,用于将由给料装置所供给的物料对应地输送至混料装置的物料存储仓的进料口处。
沿输送带的送料方向,设置包含物料存储仓的混料装置,从而可实现多工位点配比混料,并通过配置布料机组对不同物料存储仓进行布料,以将原本一次混合大量物料拆分成多个混料装置同时进行混料,以能在确保混合均匀性的前提下,兼顾混料速率。
具体的方案为混料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物料存储仓与第二物料存储仓,布设在第一物料存储仓的仓底部处以控制其出料流量的第一给料机,布设在第二物料存储仓的仓底部处以控制其出料流量的第二给料机,以及用于承接第一给料机与第二给料机供给的物料的落料管;落料管位于输送带的正上方。利用存储仓存储一定量的对应源物料,并通过给料机控制出料量,从而控制配比比例及配比精度;也通过设置落料管,从而利用管路径增强物料的混合效果。
更具体的方案为第一给料机的出料口与第二给料机的出料口正向对冲地布置在落料管的正上方。将两给料机的出料口对冲设置,以使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对冲混合,并在落料管内先分离后融合,以促进混合均匀性。
另一个更具体的方案为在同一混料装置中,第一物料存储仓与第二物料存储仓沿垂直于送料方向的横向并排布置,沿横向,落料管位于两存储仓的中间位置处。以更好地优化整体的布局及占地面积。
再具体的方案为多台混料装置的第一物料存储仓沿送料方向在输送带的上方一侧依序地排布成第一排料仓,多台混料装置的第二物料存储仓沿送料方向在输送带的上方另一侧依序地排布成第二排料仓。更好地布设料仓,优化整体布局。
进一步的方案为布料机组包括位于第一排料仓的正上方且长度方向沿送料方向布置的两条以上第一物料传送带,及位于第二排料仓的正上方且长度方向沿送料方向布置的两条以上第二物料传送带;第一物料传送带与第二物料传送带均通过沿送料方向布置的纵向导轨,相对混料装置,沿送料方向可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对应一排料仓的正上方;沿送料方向,第一物料给料装置的出料口位于第一排料仓的正上方的中间区域处,第二物料给料装置的出料口位于第二排料仓的正上方的中间区域处。利用可移动的两条以上传送带构建布料机组,以实现交替移动配仓。此外,将给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中间区域,以更好地优化向两侧料仓进行布料的速率与方案。
另一个进一步的方案为沿送料方向,同排料仓包括位于对应给料装置的出料口的正下方的正下方料仓,位于正下方料仓左侧的左侧料仓,及位于正下方料仓右侧的右侧料仓;布料机组包括位于同一排料仓的正上方且长度方向沿送料方向布置的多条传送带;多条传送带包括位于正下方料仓的正上方左侧且高度依序降低的左侧传送带,及正上方右侧且高度依序降低的右侧传送带;左侧传送带的数量与左侧料仓的数量相等,右侧传送带的数量与右侧料仓的数量相等;最内的左侧传送带与右侧传送带的端部间存有位于正下方料仓的进料口的正上方的布料口;从布料口朝两侧延伸的方向,相邻接的两传送带端部之间存有位于一料仓的进料口正上方的布料口及用于将上一传送带所传送的部分物料传递至下一传送带上的接力传料板;每一料仓的进料口正上方至少布设有一个布料口或进料口位于尾部的传送带的尾侧端。利用多个对接传送带构建接力连接传送配仓,更好的满足料仓的配料需要,并能更及时地对料仓进行补料。
再进一步的方案为接力传料板为倾斜布置地固设在布料机组的相邻接的两传送带端部中的一者上的倾斜板,沿物料的行进方向,倾斜板的斜上方端侧与上侧传送带的端部间和\/或斜下方端侧与下侧传送带的端部间存有漏料间距,用于对其下方的布料口进行布料;多条传送带均可移动地安装在同一纵向导轨上,纵向导轨沿送料方向布置。通过将传送带设置成来回移动而便于调整对不同料仓的布料量。
优选的方案为料仓为上敞口式V型仓;沿送料方向,两相邻料仓的中心位置之间的间距相等,传送带的长度为间距的整数倍。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给料机为振动给料机或皮带给料机;第一物料给料装置与第二物料给料装置均为皮带机传输装置,在传输皮带机的出料端外围有集料罩,集料罩的下侧设有出料口;第一物料给料装置与第二物料给料装置沿送料方向间距大致为一个料仓宽度地布置,且进料口端位于出料口端的同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横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局部放大图;
图4为略去给料机后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送料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局部放大图;
图6为略去给料机后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布料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略去给料机后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在送料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混料系统1包括安装支架10,用于供给第一源物料的第一物料给料装置2,用于供给第二源物料的第二物料给料装置3,用于将第一物料给料装置2所供给的第一物料及第二物料给料装置3所供给的第二物料按预设比例进行混合的混料装置4,用于将由对应给料装置所供给的物料对应地输送至混料装置的物料存储仓的入料口处的布料机组5,及用于将经混合之后的混合物料向后续设备输出的出料装置6。安装支架10固定在地基上,其中,出料装置6直接安装在地基上,第一物料给料装置2、第二物料给料装置3、混料装置4及布料机组5支撑地安装在安装支架10上,且在Z轴向上,即沿竖向,出料装置6位于混合装置4的下方,布料机组5位于混料装置4的上方,第一物料给料装置2与第二物料给料装置3位于布料机组5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出料装置6采用输送带进行构建,以能对混合物料进行输送。输送带的长度方向沿图中所示的Y轴正向延伸布置,即出料装置6对混合物料的送料方向沿Y轴向布置。第一物料给料装置2与第二物料给料装置3均采用皮带机传输装置进行构建,如图2所示,此处以第一物料给料装置2的结构为例对二者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第一物料给料装置2上的传送皮带20的出料端外围有集料罩21,集料罩21的下侧设有出料口22,出料口22构成本实施例中第一物料给料装置2的出料口。如图1所示,第一物料给料装置2与第二物料给料装置3在Y轴向上间距地并排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6所示,五台混料装置4沿Y轴向依序排布地固定在安装支架10上,即本混合系统1具有五工位点配比混合。对于混合装置4的台数根据具体配比精度和混匀度要求综合考虑,再进行确定,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五台,即在本实施例中,“多台”被配置为两台以上,优选为布置5至8个,就可满足配比精度和混匀度要求。
如图1至图6所示,每台混料装置4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物料存储仓40与第二物料存储仓41,布设在第一物料存储仓40的仓底部处以控制其出料流量的第一给料机42,布设在第二物料存储仓41的仓底部处以控制其出料流量的第二给料机43,及用于承接第一给料机42与第二给料机43按预设流量所供给的源物料的落料管4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给料机42与第二给料机43采用振动给料机或皮带给料机进行构建,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皮带机进行构建;第一物料存储仓40与第二物料存储仓41均为上敞口式V型仓,以增加入料口面积及便于利用物料重力进行下料,且第一物料存储仓40与第二物料存储仓41在X轴向上并排布置,具体地,每个存储仓的形状尺寸相同,且两相邻两存储仓的中心位置之间的间距相等;沿X轴向,落料管45位于两存储仓的中间位置处,且位于输送带的正上方。
如图3所示,第一给料机42与第二给料机43上的输送槽420、430均沿X轴向朝下倾斜布置,且出料端位于落料管45的正上方,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给料机42的出料口与第二给料机43的出料口正向对冲布置地位于落料管45的正上方,从而使两出料口所下料的物料以对冲的方式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度更好。
如图1、图4及图6所示,五台混料装置4的第二物料存储仓40沿Y轴向排成一排,以便在输送带的上方一侧依序地排布成第一排料仓,第二物料存储仓41沿Y轴向排成一排,以便在输送带的上方另一侧依序地排布成第二排料仓,即形成两套供料系统,第一物料供料系统与第二物料供料系统。沿Y轴向第一物料给料装置2的出料口20位于第一排料仓的正上方的中间区域处,第二物料给料装置3的出料口位于第二排料仓的正上方的中间区域处。
布料机组5包括位于第一排料仓的正上方且长度方向沿Y轴向布置的第一传送带51、第一传动带52,及位于第二排料仓的正上方且长度方向沿Y轴向布置的第二传送带53、54,以第二传送带54的结构为例对传送带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4所示,第二传送带54包括沿Y轴向布置的支架540,可滚动地支撑在第二纵向导轨56上且固定在支架540两端上的支撑滚轮541、542,可转动地布设在支架540的两端上的支撑带轮543、544,啮合地支撑在支撑带轮543、544上的输送带545,及用于驱使支撑带轮543、544中的一者转动的驱动电机。第一传送带51、52与第二传送带53、54均通过沿Y轴向布置的纵向导轨而可滚动地支撑在安装支架10上,以相对混料装置4可沿出料装置6的送料方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对应一排料仓的正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51与第一传动带52首尾对接地支撑在第一纵向导轨55上,第二传送带53与第二传动带54首尾对接地支撑在第二纵向导轨56上,从而构建出相互交替移动配仓式的布料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的长度为两相邻存储仓的中间位置之间的间距的整数倍,以在布料时,两端可同时位于两个存储料仓的正上方的中心位置处,从而正反往复向不同存储仓进行布料。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工作过程中,两排存储仓各自存储需混配的源品种物料,料仓容量根据混料流程上下游流量反馈时间及控制水平确定。
以布料机组向第一排料仓进行布料的过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为:(1)如图4所示,驱使第二传送带53、54移动至二者之间存布料间隙5000,且两传送带均朝外旋转,即两根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不同,以向两端侧的第二存储仓41及最中间的第二存储仓41进行布料,可通过调节布料间隙5000的大小而调整向不同存储仓布料的流量;(2)驱使第二传送带53、54移动至如图6所示的位置,即第二传送带54的尾端位于右侧排位第二的第二存储仓41的上方,对其进行布料。
给料机出口下接落料管45,落料管45接收仓底给料机的混合料流,在管内先分离后融合,同时对冲落在出料装置6上。物料经落料管后,混匀度得到进一步加强,随皮带机进入下游系统,后序可继续得到深度混匀。
在本实施例中,两排独立并行排列的多个混料仓及给料机,通过仓顶布料机组交替移动配仓,两排料仓可避免空仓造成配比流程中断,可实现在多个点位同时进行配比混料流程,提高配比精度;同时,伴随给料机的对冲给料动作,以及后序物料随着落料管的混匀路径再次对冲落在同一路皮带机上,混料流程具备了混匀的功能,解决单点混料难以达到的配比精度及混匀度要求。每套系统分别处理需混配的单品种源物料,单品种源物料从料仓上方通过布料机组进入料仓,由给料机控制混料配比比例,混合后落在同一路皮带机上,随皮带机进入下游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布料机组安装在仓顶轨道上,可正反往复运行,布料机组也是源品种来料的授料设备,授料的同时也是配仓作业的开始。
实施例2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7及图8所示,以第二排料仓上的五个第二物料存储仓及第二传送带81、第二传送带82、第二传送带83与第二传送带84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沿Y轴向,同排料仓按照位置布置,可分为包括位于对应给料装置的出料口的正下方的正下方料仓411,位于正下方料仓411左侧的左侧料仓412、413,及位于正下方料仓411右侧的右侧料仓414、415;前述四条传送带按照布料时的位置,第二传送带81及第二传送带82构成位于正下方料仓411的正上方左侧且高度依序降低的左侧传送带,第二传送带83与第二传送带84构成位于正下方料仓411的正上方右侧且高度依序降低的右侧传送带。即在本实施例中,左侧传送带的数量与左侧料仓的数量相等,右侧传送带的数量与右侧料仓的数量相等。最内的左侧传送带与右侧传送带的端部间存有位于正下方料仓411的进料口的正上方的布料口85,即在第二传送带82与第二传送带83的端部之间存有布料口85;从布料口85朝两侧延伸的方向,相邻接的两传送带端部之间存有位于一料仓的进料口正上方的布料口86、87及用于将上一传送带所传送的部分物料传递至下一传送带上的接力传料板88、89;以使每一料仓的进料口正上方至少布设有一个布料口或进料口位于尾部的传送带的尾侧端,在本实施例中,左侧料仓412、413的正上方为布料口86与第二传送带81的尾端,右侧料仓414、415的正上方为布料口87与第二传送带84的尾端。其中,对于接力传料板88、89的具体结构,以接力传料板89的结构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接力传料板89为倾斜布置地固设在相邻接的两传送带端部中的一者上的倾斜板,在本实施例中为固定在第二传送带83的尾端部上,沿物料的行进方向,该倾斜板的斜上方端侧与第二传送带83的端部间存有和\/或斜下方端侧与第二传送带84的端部间存有漏料间距,具体为在斜下方端侧与第二传送带84的端部间存有漏料间距880,以在传送源品物料的过程中,部分物料在传送带的驱动下,部分通过漏料间距880掉下,剩余部分进入下一传送带进行传送,用于对其下方的布料口进行布料。从而在布料过程中,构成接力联接配仓,两排料仓可避免空仓造成配比流程中断,从而可同步地对五个料仓进行布料。
本实用新型混料系统可将大流量的两种源品种的配比混料,分解为多点小流量的高精度的配比混料,同时具备良好的混匀功能,可代替绝大多数有混料需求的港口码头现有混料作业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是基于设置多工位点配比混料,以兼顾混料精度与混料速率。根据本构思,给料装置、布料机组及给料机的结构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8020.2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752802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01F15/02
专利分类号:B01F15/02;B01F13/10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环城西路89号
发明人:易坚浩;王海炳;吴喆
第一发明人:易坚浩
当前权利人: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何彬
代理机构:33224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