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极端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候,气温,时空,事件,气候变化,额尔古纳,流域。
极端气候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邸择雷,乌云娜,宋彦涛,霍光伟,王晓光[1](2019)在《额尔古纳市森林草原过渡带极端气候指数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升高,由此引发的气象灾害也随之增加。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GM(1,1)灾变预测法对1957—2017年额尔古纳市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北方森林草原过渡带极端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57—2017年年平均气温为-2.43℃,增长速率为0.33℃·10 a-1,最低气温的升高是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霜冻日数、冰冻日数、最低气温极大值、最低气温显着下降,而夏天日数、生长季长度、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高气温极小值、暖夜日数、暖昼日数显着上升; 1957—2017年年均降水量为361.6 mm,其中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有效降水日数以8.17 d·10 a-1的速率显着下降,降水强度以3 mm·d-1·10 a-1的速率显着上升,连续有雨日数以0.47 d·10 a-1的变化速率显着下降;使用灰色GM(1,1)模型进行灾变预测,表明额尔古纳市下一次旱灾可能在2027—2028年。(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苏芬,胡德奎[2](2019)在《近57年来青海湖流域极端气候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青海湖流域近57a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极端天气指数,分析极端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青海湖流域暖昼日数显着增加,在1994—1995年间发生了突变;冷夜日数野牛沟、天峻显着增加,其余地区显着减少;霜冻日数显着下降,霜冻季节缩短。2)青海湖流域强降水量增加明显,在2004年前后发生突变;持续干燥指数趋于减小,但祁连地区趋于增加;持续湿润指数变化不明显,野牛沟、天峻、门源趋于减少,其余各站趋于上升。3)青海湖流域暖昼日数存在4a的准周期,冷夜日数有8a的明显周期,霜冻日数周期不明显,强降水量4a的周期较明显,持续干燥指数有15a周期,持续湿润指数6a的周期明显。(本文来源于《青海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何生兵,朱运亮[3](2019)在《极端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极端气候变化日渐加剧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人口迁移成为受灾民众适应性的行为选择。从政策、安置规划、社会资本3个层面对灾害移民的适应性策略进行了初步探析,认为要基于灾害移民需求,创新灾害移民政策;因地制宜,创新安置规划方式;借助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本开发,加强社会资本建设,以增强灾害移民面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性,最大限度减轻极端气候变化的灾害影响。(本文来源于《水利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胡晓英,曹言,王杰[4](2019)在《珠江流域(云南境内)1964—2013年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964—2013年珠江流域(云南境内)25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和Mann-Kendall秩次检验方法,分析了珠江流域(云南境内)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近50 a珠江流域(云南境内)霜日日数FD、强降水日数R10、普通日降水强度SDII和最多连续雨日天数CWD呈极显着或显着减小趋势,夏日日数SU、极端最低气温TN_n和最多连续无雨日天数CDD呈极显着或显着上升趋势,极端最高气温TX_x呈弱上升趋势,且各极端气温指数发生显着变化的年份基本上在2000年以后,各极端降水指数发生显着变化的年份均是在2009年以后;②SU、TX_x和TN_n整体上呈现出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FD则呈现出相反的分布特征;SDII、R10和CWD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CDD则呈现出相反的分布特征;③珠江流域(云南境内)干暖化趋势明显加剧,其中西部变暖趋势明显,东部变干趋势明显。(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9年09期)
李春兰[5](2019)在《蒙古高原多时空尺度极端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极端气候事件虽属于小概率事件,但相比于平均气候变化,因其突发性、难预测性和强破坏性等特点,它们对自然和社会系统的影响更大。蒙古高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过渡带,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以草畜牧业为主,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较大。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蒙古高原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不仅有益于促进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对制定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1961-2014年蒙古高原111个气象站点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降水量数据,计算出16个极端气温指数和11个极端降水量指数,并从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叁个维度,分析蒙古高原多时空尺度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同时,基于GIMMS NDVI3g数据分析蒙古高原不同时空尺度的植被变化特征。其次,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别从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角度,分析不同时空尺度的极端气候指数与NDVI的关系。最后,利用气候模式数据分析蒙古高原极端气候事件的持续时间指数在未来的变化特征,同时确定出草地和森林的脆弱区,并提出不同空间尺度的适应性方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近54a蒙古高原出现极端偏暖现象。其中,与低温有关的极端气温事件持续时间和频率均明显减少,与高温有关的极端气温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均明显增加,且夏季夜间变化最明显。在空间分布上,极端气温事件的强度指数(除气温日较差:DTR)、暖持续日数和生长季长度整体增加,而DTR以减少为主,且在典型草原变化最明显。冷持续日数以减少为主,而在蒙古国的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出现显着增加。表征冷的极端气温事件的频率指数以减少为主,而出现增加的站点主要分布在蒙古国。极端气温事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蒙古高原平均气温突变以后,850 hPa位势高度场和风场的变化导致夏季蒙古高原上空反气旋加强,冬季以蒙古高原西南部为中心的反气旋环流与50°E和40°N附近的反气旋环流同时加强,进而使蒙古高原偏暖日数增加;白天(夜间)云量偏少(多)导致暖昼(夜)日数增多,冷昼(夜)日数减少。(2)多元ENSO(MEI)、北极涛动(A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与极端气温偏冷(暖)指数呈显着负(正)相关关系。(3)蒙古高原极端气温事件与经度多呈正相关关系,与纬度和海拔多呈负相关关系。2.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在年尺度上,近54a蒙古高原极端降水事件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上普遍减少,且在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减少最明显,但在荒漠地区出现显着增加。在季节尺度上,春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指数普遍增加,且内蒙古增加的站点数明显多于蒙古国,但在内蒙古的典型草原和蒙古国的森林草原有显着减少的趋势;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指数以减少的站点居多,且在典型草原变化最明显。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蒙古高原平均降水量突变以后,850hPa位势高度场和风场的变化导致夏季蒙古高原一带反气旋加强,夏季风减弱,极端降水事件偏少;东亚冬季风变弱,有利于蒙古高原极端降水事件增加。(2)表征湿润的极端降水量指数与大气环流指数普遍呈正相关关系,而表征干旱的持续干燥日数(CDD)与MEI、NAO、AO和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呈负相关关系,与太阳黑子数(SN)、印度洋偶极子(IOD)、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和南亚夏季风指数(SASM)呈正相关关系。(3)经度和海拔对蒙古高原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指数和频率指数影响较大,而纬度对极端降水事件的持续时间指数影响较大。3.蒙古高原极端气候事件对植被的影响NDVI时间变化特征为:近33a NDVI在高原尺度和区域尺度上均波动减少,且蒙古国变化明显。在耕地、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均波动增加,而在草甸草原、高山带、荒漠、森林和森林草原均波动减少。但季节变化趋势比较一致,NDVI在春季和秋季普遍显着增加,在夏季和冬季波动减小。高原尺度和区域尺度的NDVI在4月和10月份显着增加,12月份出现显着减少;而各植被类型的NDVI多在12月份出现显着减少。NDVI空间变化特征为:蒙古高原NDVI增长的面积略低于退化的面积。其中,NDVI呈显着增加趋势的像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荒漠、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部分耕地,以及蒙古国的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森林;而在内蒙古的森林、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西部荒漠,以及蒙古国的荒漠、中部草甸草原和森林草原出现显着减少。蒙古高原植被覆盖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夏季覆盖面积最大,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最少。极端气候事件对NDVI的影响研究表明:植被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时间与研究的时空尺度以及植被类型有关。相比于极端降水事件,植被对极端气温事件的强度指数敏感性更强,且滞后响应时间更长。4.蒙古高原极端气候事件的未来情景预估极端气候事件未来的变化特征为:全球平均升温1.5℃或2℃,蒙古高原将出现持续偏暖偏湿现象,西南部的荒漠地区表现最明显。如果不控制全球升温,这种持续偏暖偏湿现象将进一步极端化,这给蒙古高原的植被生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该研究成果既可补充和完善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理论体系;还可明确蒙古高原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有助于实现蒙古高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赵金鹏[6](2019)在《1961-2016年青藏高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青藏高原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独特,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及其敏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因此,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及其次生灾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青藏高原67个气象台站1961-2016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基于国际通用的13个极端温度指标和10个极端降水指标,在分析气候变化时空特征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青藏高原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和概率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1961-2016年,青藏高原气温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平均线性增温率为0.32℃/10a,年平均气温分布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呈现出东南部和北部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东北部区域较高,其他区域较低的分布格局。EOF第一特征向量表征了青藏高原全区气温变化的一致性,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第二特征向量表征了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南北的差异性,主要特征为研究区南北部主要升温阶段不同。1961-2016年,青藏高原降水量整体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增加和减少交替出现,增加幅度为7.2 mm/10a。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性,整体表现为从东南到西北依次递减的规律。EOF第一特征向量主要表征了青藏高原中东部区域降水变化的南北差异性,主要特征为该区域降水增加阶段的不同。第二特征向量主要表征了降水变化主体区域的一致性,主要特征为高原降水量增加主要是由该区域增加引起的,主要增加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及其之后。(2)1961-2016年,青藏高原极端气温冷指标和气温日较差呈显着下降趋势,暖指标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其中,冷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暖指标,最低气温极小值的升高尤为显着,表现出冷暖和昼夜增温的不对称性。与中国其他区域相比,青藏高原各项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与其一致,除热持续指数、冷持续指数和气温日较差外,其余指数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其他区域,相对指数尤为显着,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放大器”效应极其明显。同青藏高原一样,其他区域夜指数变化率也大于昼指数,最低气温极小值变化幅度远大于其他叁项气温极值指标,全球变暖背景下不对称升温特征普遍存在。除气温日较差之外,青藏高原其他极端气温指数之间相关性均较好。年平均气温与各极端气温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好,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趋势。(3)青藏高原年降水量、日降水强度、强降水量、极端强降水量、低强度降水日数、中等强度降水日数、最大1日降水量和最大5日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强降水量和极端强降水量的增加幅度超过了总降水量的一半以上,是青藏高原降水量增加的主要来源。连续干旱日数和连续湿润日数呈减少趋势,近几十年研究区降水变得更加均匀,干旱事件有所减少。极端降水指数变化在研究区空间分布格局更加复杂,差异性更大。呈增加趋势的极端降水指数在研究区普遍增加,但通过显着性检验的站点较少,所占比例在站点总数的30%以下。一致的是,除极端强降水量之外,这些指数显着增加的站点在高原东北部祁连山区较为集中,该区域近几十年的降水变化相对较大。(4)青藏高原极端气温事件的最优分布为广义极值分布(GEV),第二优势分布为威布尔分布(Weibull(3P)),最优分布和第二优势分布在空间上有很高的重合度。极端气温事件的最优分布具有空间差异性,广义极值分布(GEV)在青藏高原北部适用性相对较好。极端降水事件的最优分布也为广义值分布(GEV),第二优势分布为对数逻辑斯蒂分布(Log-Logistic(3P)),与极端气温事件不同,极端降水指数最优分布和第二优势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极端降水事件的最优分布也具有空间差异性,广义极值分布(GEV)在青藏高原中部适用性相对较好。对于极端气温和降水指标,广义极值分布(GEV)和对数逻辑斯蒂分布(Log-Logistic(3P))在研究区概率分布拟合上均具有空间互补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佟金鹤,钱昆,田光辉,白蕤,邹海平[7](2019)在《1977—2017年海南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时空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海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使用海南省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1977—2017年海南21站逐日气温、降水数据,基于16个极端气候指数(ECI),计算各测站ECI变化线性趋势,对ECI序列进行趋势、均值突变检验;定义极端气候变异指数■,并对台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海南暖事件频率和强度均上升,冷事件强度减弱,发生频率整体降低;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和强度普遍上升;干旱事件区域差异较大,以增强为主;研究时段各测站ECI无显着的趋势逆转变化;海南暖事件发生均值突变最多,冷事件次之,降水相关的ECI均值突变发生最少;琼海、琼山、叁亚均值突变最多,昌江、西沙、定安均值突变发生最少。对■聚类结果显示,可将21站依据■分为2类及4个离散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新博,王龙,杨荣赞,丁艳萍[8](2019)在《丽江极端气候指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丽江气象站的1960—2014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出13个极端气候指数,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累积距平法、M-K检验法和Pettitt等方法来对极端气候指数的趋势和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类极端气候指数中热持续天数、夏日日数、暖夜和暖日指数存在显着增加趋势、霜冻日数存在显着减少(α=0. 05),近54a来增温明显。极端降水指数中,连续湿润日数、湿天降水总量显着减少,大雨天数和干旱日数显着增加,降水趋于集中,干旱风险增加。除热持续日数、冷持续数、降水强度和干旱日数外,其余极端气候指数均通过了显着性突变检验,突变期主要集中于2003—2008年时段,而极端降水指数突变期则集中于1974—1984年时段。总体来看,极端气候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丽江地区暖干化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王晓利,侯西勇[9](2019)在《1982—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82—2014年GIMMS NDVI3g数据集,分析中国沿海地区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NDVI对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年尺度和月尺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地区及其子区域NDVI均呈上升趋势,且该趋势具有一定持续性;江南及其以南各子区域的NDVI高于江南以北,但长江叁角洲、珠江叁角洲等地区NDVI下降较明显,而江南以北沿海地区NDVI多呈上升趋势。NDVI在东北沿海西部、华北和黄淮沿海各子区域与极端气温暖指数(暖昼日数和日最高气温的极高值)多呈负相关,在其他沿海地区多呈正相关。NDVI与极端气温冷指数(冷昼日数和日最低气温的极低值)在整个沿海地区基本呈负相关,且对冷指数的响应具有一定滞后性;江淮(含)以南各子区域的NDVI与气温日较差多呈正相关,以北基本呈负相关。NDVI在黄淮以北与极端降水之间一般呈正相关,在黄淮(含)以南和东北沿海中东部地区多呈负相关,黄淮(含)以北各子区域的NDVI对极端降水的滞后效应较明显。(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金钟炜,金涛勇[10](2019)在《联合GRACE和气象水文数据研究2010~2016年亚马孙平原水储量异常变化与极端气候和ENSO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反演2009-07~2017-06期间亚马孙平原的水储量变化,在移除趋势和季节性周期信号后,计算得到其与ENSO指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和一定的时延性,并从季节层面进行分析得到ENSO对亚马孙平原旱、雨两季的不同影响,表现为旱季受到ENSO显着影响而雨季受到的影响则较小。最后,结合水文数据分析指出,ENSO会通过影响降雨量进而影响相应区域的水储量变化,且该现象在流域内两次极端旱灾中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02期)
极端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青海湖流域近57a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极端天气指数,分析极端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青海湖流域暖昼日数显着增加,在1994—1995年间发生了突变;冷夜日数野牛沟、天峻显着增加,其余地区显着减少;霜冻日数显着下降,霜冻季节缩短。2)青海湖流域强降水量增加明显,在2004年前后发生突变;持续干燥指数趋于减小,但祁连地区趋于增加;持续湿润指数变化不明显,野牛沟、天峻、门源趋于减少,其余各站趋于上升。3)青海湖流域暖昼日数存在4a的准周期,冷夜日数有8a的明显周期,霜冻日数周期不明显,强降水量4a的周期较明显,持续干燥指数有15a周期,持续湿润指数6a的周期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端气候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邸择雷,乌云娜,宋彦涛,霍光伟,王晓光.额尔古纳市森林草原过渡带极端气候指数变化[J].生态学杂志.2019
[2].苏芬,胡德奎.近57年来青海湖流域极端气候的变化特征[J].青海气象.2019
[3].何生兵,朱运亮.极端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探析[J].水利经济.2019
[4].胡晓英,曹言,王杰.珠江流域(云南境内)1964—2013年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人民珠江.2019
[5].李春兰.蒙古高原多时空尺度极端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6].赵金鹏.1961-2016年青藏高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9
[7].佟金鹤,钱昆,田光辉,白蕤,邹海平.1977—2017年海南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时空差异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9
[8].王新博,王龙,杨荣赞,丁艳萍.丽江极端气候指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
[9].王晓利,侯西勇.1982—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J].地理研究.2019
[10].金钟炜,金涛勇.联合GRACE和气象水文数据研究2010~2016年亚马孙平原水储量异常变化与极端气候和ENSO的关系[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