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振氢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氢键,核磁共振,费米,蛋白质,相互作用,光谱,分子。
共振氢键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李敬文,安辽原,姚礼山[1](2016)在《发展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蛋白质氢键和静电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级结构如α-螺旋和β-折迭片中,氢键广泛存在并形成复杂网络。通过跨氢键J耦合常数的测量可以定量表征氢键强弱,但是氢键网络的协同性却很难被实验定量表征。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H/D同位素效应的核磁共振方法,来研究氢键的协同性。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α-螺旋中,当一个氢键被扰动,周围六个肽平面的主链H-N化学位移发生变化。结合量化计算表明,这一化学位移变化体现了这些肽平面所形成氢键的变化。即当单个氢键被削弱时,周围若干个氢键也同时变弱,证明了α-螺旋中氢键的协同性。与α-螺旋相比,(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17)
张宁,李敬文,安辽原,姚礼山[2](2016)在《蛋白质静电和氢键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的原子之间作用机制共同维持蛋白质的结构和并实现其生物功能。而实验表征测量这些相互作用通常比较困难。最近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化学位移扰动(CSP)的核磁共振方法,定量测量了单个带电侧链氨基酸产生的电场强度,并获得蛋白质表观介电常数。我们的结果表明盐离子、温度和拥挤环境对于电场强度都有影响,详细的机理解析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在二级结构如alpha-螺旋和beta-折迭片中,氢键广泛存在并形成复杂网络。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H/D同位素效应的核磁共振方法,来研究蛋白质氢键网络的协同性。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alpha-螺旋中,当一个氢键被扰动,周围肽平面的主链H-N化学位移发生变化。结合量化计算表明,这一化学位移变化体现了这些肽平面所形成氢键的变化。即当单个氢键被削弱时,周围若干个氢键也同时变弱,证明了alpha-螺旋中氢键的协同性。与alpha-螺旋相比,beta-折迭片氢键协同性更加复杂。当一个氢键被削弱,周围氢键出现了不同响应,即某些氢键变强,而其它氢键则变弱。(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生物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6-14)
李东飞[3](2012)在《氢键对费米共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费米共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分子振动耦合和能量转移现象。费米共振在分子的能量转移,内转换以及反应动力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费米共振能够加速两个振动模式之间的粒子数或者能量转移,进而影响分子的动力学行为和化学反应速率。此外,费米共振研究不仅在物理学中的分子振动电子态相互耦合,分子结构与性能等研究中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材料、生物、化学中的谱线认证、归属、酶分子构型的确定,抗癌药物疗效的考证,地质学中包裹分析,晶体中杂质检测,声学、光学器件研制等都有重要应用。随着光学仪器和量子力学的进步和发展,费米共振研究不断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费米共振蕴藏着丰富的理论和应用潜力。本文以量子力学、量子化学、溶剂效应等理论为依据,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和变换溶液浓度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二硫化碳溶于苯中不同体积浓度下的v_1-2v_2费米共振对费米双线v_1和2v_2的拉曼散射截面的影响;二硫化碳分别溶于二氯甲烷,叁氯甲烷和苯中,随着体积浓度变化,二硫化碳与二氯甲烷,叁氯甲烷和苯之间形成的弱氢键对其v_1-2v_2费米共振的影响;以及吡啶分别溶于四氯化碳,甲酰胺和水中,研究反氢键对吡啶分子的v_1-2v_2费米共振的影响。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利用变换溶液浓度的方法研究了二硫化碳的伸缩振动模式v_1和弯曲振动模式v_2的倍频2v_2之间费米共振与费米双线拉曼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结果是:随着二硫化碳体积浓度的逐渐减小,v_1拉曼散射截面逐渐的减小,而2v_2的拉曼散射截面逐渐的增加。根据费米共振和溶剂效应理论,我们详细的分析了费米共振对拉曼散射截面的影响机理。由于费米共振是振动模式之间通过能量转移而发生的振动耦合,所以当费米共振作用变强的时候,随着浓度变化就会有更多的能量从基频v_1转移到倍频2v_2,相应的导致了v_1的散射能力减弱,散射截面减小,而2v_2的散射能力增强,散射截面增加。2.分别利用二氯甲烷,叁氯甲烷和苯作为稀释液稀释二硫化碳研究弱氢键的形成对二硫化碳v1-2v2费米共振的影响。随着二硫化碳体积浓度的逐渐降低,二硫化碳的v1和2v2的费米双线发生非对称移动,即:v1的位置几乎不发生移动,而2v2却逐渐的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并且稀释液相应的C-H伸缩振动模式发生移动;另外,根据费米共振理论,我们分别计算了二硫化碳溶于不同溶剂中不同体积浓度下的费米共振耦合系数W,结果表明,随着二硫化碳体积浓度的逐渐的减小,二硫化碳的费米共振耦合系数逐渐的增加。我们分析上述结果是由于弱氢键作用导致的。由于二硫化碳分子内双键C+=S具有较大的偶极距,因此能够与稀释液之间的C-H键相互作用,即形成弱氢键C-H…S(由于这种作用比传统定义的氢键作用要弱,因此定义为弱氢键)。弱氢键形成使得二硫化碳的C=S键和稀释液分子的C-H键之间的电子密度重新分布,二硫化碳分子的非谐力势发生改变,非谐振力常数增加,导致了v1-2v2费米共振作用增强;另外,这种电子密度重新分布对v1振动模式的影响不明显,所以v1随着体积浓度的变化不发生移动,但是对2v2的影响很明显,导致2v2随着体积浓度的变化逐渐的向高波数方向移动。3.分别利用四氯化碳,甲酰胺和水作为稀释液稀释吡啶研究反氢键对吡啶v1-v2费米共振的影响。根据费米共振理论,分别计算了吡啶的环呼吸振动模式v1和叁角振动模式v12在四氯化碳,甲酰胺,水中不同体积浓度下的费米共振耦合系数W。计算结果表明,用水稀释的费米共振耦合系数随着体积浓度变化最快,甲酰胺次之,四氯化碳稀释的费米共振耦合系数随着体积浓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另外,我们还发现用水稀释的吡啶的C-H伸缩振动模式v2随着体积浓度变化移动的最快,甲酰胺次之,四氯化碳稀释的则变化的最慢。我们分析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稀释液与吡啶之间形成反氢键作用导致。由于吡啶的氮原子能够提供电子,因此能够与水形成较强的反氢键C-H…N,甲酰胺既是受体也是给体,也能够与吡啶形成反氢键,但是强度要比水的弱,四氯化碳则不能够与吡啶分子之间形成反氢键。当没有形成反氢键的时候,吡啶分子的氮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由于非成键的孤对电子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度,使得离域的π分子轨道变得很拥挤,当形成氢键的时候,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就会被吸引,使原本拥挤的π分子轨道变的不那么拥挤,允许π电子很好的离域和整个体系变的更加稳定,结果导致v2和v12振动模式蓝移而且振动模式的非谐振性减弱。最终导致吡啶分子的v1-v12费米共振减弱和C-H伸缩振动模式发生移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12-01)
白炳莲,韦珏,王丹,王海涛,李敏[4](2012)在《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氢键的键合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怎样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氢键的键合方式,本文以联酰胺衍生物为例,分别运用变温核磁共振氢谱和变浓度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了羰基(CO)与氨基(H—N)之间形成氢键的形式。结果表明,本文举例中联酰胺基团中的CO与H—N以分子间氢键形式存在。(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2年09期)
逄熹睿[5](2012)在《氢键对吡啶和水二元溶液费米共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费米(Fermi)共振是一种分子内部或分子之间的振动耦合和能量转换现象,费米共振不论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学还是在医学、地质学、声学、光学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费米共振为更多的人所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费米共振蕴含的丰富的理论和它的发展潜力,从而使研究费米共振成为一个热门课题。与此同时,氢键也是当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它是存在于分子内部和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氢键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对物质的性质有着很深的影响。所以研究氢键对物质费米共振的影响,具有十分巨大的应用潜力,对于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论文讨论了氢键对吡啶和水二元溶液费米共振的影响,研究内容如下:前叁章分别介绍了研究氢键的发展现状及意义,总结了研究氢键的方法;介绍费米共振的研究方法和意义,从量子力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费米共振的原理;还介绍了研究分子振动光谱这一研究费米共振的工具,主要探讨了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的原理和特征,列举了研究费米共振的几种光谱技术。在本文的第四章,首先对密度泛函理论和其推导过程进行了介绍,还分析了密度泛函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我们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吡啶和水的几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比较理想的优化结果。第五章我们通过向纯吡啶中逐步加入蒸馏水的实验方法,分别测得了叁十组不同体积比(水与吡啶的体积比)的溶液的拉曼光谱,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作图,并详细分析了所观察到的现象,阐述了氢键对吡啶和水二元溶液拉曼光谱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两种从费米共振角度判断实验过程中每一阶段聚合物的主要成分的方法。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所用到的经典理论,然后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进行分子结构的优化,应用上述计算结果解释了实验现象,并在最后提出了两种行之有效的判断实验过程中所形成的聚合物主要成分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3-01)
林陈银,刘庆业,梁爱惠,蒋治良[6](2011)在《多氢键反应-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叁聚氰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氯金酸被3,5-二羟基苯甲酸(DBA)还原生成的金纳米粒子在610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当有叁聚氰胺(MA)存在时,DBA与MA形成多氢键化合物而不能还原氯金酸,导致610 nm处共振散射峰的强度降低。叁聚氰胺的浓度在5.0×10-6~4.0×10-5 mol.L-1范围内与该共振散射峰强度的降低值(ΔI610nm)呈良好线性,其相关系数为0.996 8。该方法可用于牛奶样品中叁聚氰胺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杨星,曾新安,樊荣[7](2011)在《白酒模拟体系氢键缔合时效性核磁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氢谱核磁共振测定了40%和60%乙醇含量白酒模拟体系在190d时间范围内的氢键缔合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模拟体系的羟基质子峰不断向低场移动,说明体系内氢键缔合逐渐增强;不同乙醇含量的白酒模拟体系氢键缔合强度不同,低乙醇含量溶液的氢键缔合整体强于高乙醇含量溶液;而且二者出现缔合最强峰的时间也不相同,高乙醇含量溶液比低乙醇含量溶液较晚出现最强缔合。(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1年07期)
孔玲,刘忠芳,胡小莉,刘绍璞[8](2010)在《曙红Y-Triton X-100疏水性氢键纳米微粒的吸收、荧光及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H2.4~2.8的酸性介质中,曙红Y分子(H2L)取代水分子而与Triton X-100形成氢键缔合物.该疏水性的氢键缔合物,在水相的"挤压"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能进一步聚集形成纳米微粒.此时将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和荧光猝灭,并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显着增强,为建立褪色分光光度法、荧光猝灭法和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Triton X-100创造了条件.叁种方法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以RRS法灵敏度最高,对于Triton X-100的检出限为20.6ng/mL.本文研究了曙红Y与Triton X-100相互作用的适宜条件和对吸收、荧光和RRS光谱的影响.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发展和建立了灵敏、简便、快速测定Triton X-100的分光光度、荧光猝灭法和RRS新方法.文中还结合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和量子化学方法对曙红Y-Triton X-100氢键缔合物及纳米微粒的形成以及对相应的光谱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研究了方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0年12期)
姚雪军[9](2008)在《蛋白质中氢键以及蛋白质复合物界面检测的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磁共振在蛋白质结构,动力学以及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着,得益于核磁共振硬件技术和核磁共振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本论文主要围绕改进和发展一些新的核磁共振实验技术以及其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蛋白质内氢键以及蛋白质复合物界面检测两方面的核磁共振方法研究。第一章论文简单介绍核磁共振在蛋白质中的应用,然后回顾了近些年核磁共振一些新技术发展:TROSY和CRINEPT技术、残留偶极耦合(RDC)以及RD NMR技术。第二章本文做了利用异核NOESY实验检测蛋白质中氢键方面的探索。蛋白质中的氢键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已有一些核磁共振方法检测氢键。简单回顾了二维异核NOESY实验的发展,设计适合检测大分子中NOE相关的旋转坐标系下的异核NOESY实验。同时我们提出一种预饱和二维~(13)C-~1HHOESY实验,利用异核之间的NOE增强效应,大幅提高实验的灵敏度。第叁章本论文提出新的检测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界面,称为亲水性扰动方法。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研究在理解生物功能中有重要意义,核磁共振非常适合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SEA-HSQC实验可以研究蛋白质中酰胺质子同水分子交换速率,利用结合前后交换速率变化可以检测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结合界面。亲水性扰动方法被应用于Hoxc9-Gem和CaM-M13蛋白质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周平,欧阳植勋[10](2004)在《钴超分子络合物中的氢键相互作用——~(59)Co核磁共振研究及分子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钴超分子络合物[12]aneN_4[Co(CN)_6],[18]aneN_6[Co(CN)_6],[24]aneN_8[Co(CN)_6],[16]aneN_4[Co(CN)_6],[24]aneN_6[Co(CN)_6]以及[32]aneN_8[Co(CN)_6]中,氢键相互作用的程度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密切相关,从而引起~(59)Co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并且其四极矩耦合作用也随构象发生了变化。实验证明,络合物中的氢键越强,化学位移越向高场移动,四极矩耦合作用也越大。另一方面,尺寸大的超分子具有较长的分子转动相关时间,也导致~(59)Co具有较短的纵向弛豫时间。简而言之,~(59)Co核磁共振不仅在小分子甚至在超分子络合物中都可以用作理想的探针研究分子的次层或弱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04年01期)
共振氢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复杂的原子之间作用机制共同维持蛋白质的结构和并实现其生物功能。而实验表征测量这些相互作用通常比较困难。最近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化学位移扰动(CSP)的核磁共振方法,定量测量了单个带电侧链氨基酸产生的电场强度,并获得蛋白质表观介电常数。我们的结果表明盐离子、温度和拥挤环境对于电场强度都有影响,详细的机理解析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在二级结构如alpha-螺旋和beta-折迭片中,氢键广泛存在并形成复杂网络。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H/D同位素效应的核磁共振方法,来研究蛋白质氢键网络的协同性。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alpha-螺旋中,当一个氢键被扰动,周围肽平面的主链H-N化学位移发生变化。结合量化计算表明,这一化学位移变化体现了这些肽平面所形成氢键的变化。即当单个氢键被削弱时,周围若干个氢键也同时变弱,证明了alpha-螺旋中氢键的协同性。与alpha-螺旋相比,beta-折迭片氢键协同性更加复杂。当一个氢键被削弱,周围氢键出现了不同响应,即某些氢键变强,而其它氢键则变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振氢键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宁,李敬文,安辽原,姚礼山.发展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蛋白质氢键和静电作用机制[C].第十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2].张宁,李敬文,安辽原,姚礼山.蛋白质静电和氢键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C].中国化学会-生物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论文集.2016
[3].李东飞.氢键对费米共振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
[4].白炳莲,韦珏,王丹,王海涛,李敏.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氢键的键合方式[J].化学通报.2012
[5].逄熹睿.氢键对吡啶和水二元溶液费米共振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
[6].林陈银,刘庆业,梁爱惠,蒋治良.多氢键反应-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叁聚氰胺[J].分析测试学报.2011
[7].杨星,曾新安,樊荣.白酒模拟体系氢键缔合时效性核磁共振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
[8].孔玲,刘忠芳,胡小莉,刘绍璞.曙红Y-TritonX-100疏水性氢键纳米微粒的吸收、荧光及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0
[9].姚雪军.蛋白质中氢键以及蛋白质复合物界面检测的核磁共振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周平,欧阳植勋.钴超分子络合物中的氢键相互作用——~(59)Co核磁共振研究及分子模拟(英文)[J].波谱学杂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