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佳:唯物史观视域下世界历史发展的逻辑规定论文

付文佳:唯物史观视域下世界历史发展的逻辑规定论文

摘要:唯物史观的根本要义在于尊重现实的人的生产和交换方式,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分析社会现实、揭示历史发展趋势。传统革命视域下,社会历史演进通常被概括为以政治制度变革为核心的革命逻辑。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世界历史发展的逻辑主线——生产方式变迁的维度日益凸显,依此,人类社会历史被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与此同时,马克思还以生产方式变迁为尺度对人的发展状况进行定位,由此衍生出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方式变迁与人的发展逻辑的双向规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世界历史;生产方式;人的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7“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1]16。根据经典文本的梳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描述通过三条逻辑线索展开:一是根据政治制度的更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五种社会形态;二是以人自身的发展逻辑为线索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和“自由个性人”三个阶段;三是根据生产方式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三个时期[2]。第一条线索在传统的革命视域中得到全方位的阐发,第二条线索也在当代社会高扬人的主体性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第三条线索在目前哲学界还未引起人们高度的理论关注。按照马克思的本意,唯物史观的根本要义就在于,要以现实的人的生产方式及现实的人的交换方式为逻辑起点,对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把握。

一、唯物史观双重视域的逻辑转换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进行了首次系统的论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3]91。确认了唯物史观将由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市民社会视为人类历史基础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3]92。“这种历史观”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在哲学的理论范畴内关于历史领域的探讨,历史唯物主义显然是从唯物主义的内涵展开的;而唯物史观属于历史观范畴,它以历史为底蕴,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3]73。因此,唯物史观是以经验事实为现实维度,通过对一般经济事实的表述和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的分析来解释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切政治现象和精神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力求“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来理解事物”。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唯物史观的根本要义就在于,尊重现实的人的生产和交换方式,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分析社会现实,揭示历史发展趋势。根据两者的释义,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具有内涵一致性,研究的立脚点在于唯物史观指向经验事实的现实性维度。由此,唯物史观可以被表述为一种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论,一种着眼于人和人的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历史理论,一种在全球历史视野下的以人类历史为出发点的新的世界观。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历史看成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到《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的发源地和历史无非是人类追求自己的目的的活动,都是马克思对于历史发展问题的探讨。后来,《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对人类历史的研究和探讨必须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紧密相连,在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本身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演进的历史。由此可见,历史发展的动力,并不是某种存在于历史之外或凌驾于历史之上的东西,而就在历史之中,在于构成全部历史的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4]83。马克思阐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其中产生的重要意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发展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关于社会制度的更替,马克思指出被征服民族的生产力状况是主导原因进而否定了军事占领的观点,“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于他们面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如果起初没有这种适应,那么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4]83。因此,罗马帝国灭亡后,决定历史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根本力量仍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马克思还看到,当某种生产关系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并未成为生产发展障碍时,其依然会存在自己的生存空间。

马克思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8]。人的存在与发展,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处于不同交往方式下的个体,有其发展的历史性特点。作为现实的感性活动主体的人的本质,是在实践活动展开的主客体统一性中得到生成并且发展的,因此,必然受到主客双重规定的力量的制约。

随着生产力、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交换的发展,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并被商品经济所取代。与自然经济相比,商品经济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实行等价交换,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是承认双方平等的利益关系,商品经济社会“首先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10]114。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前工业化时代迈入工业化时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到,“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11]。表明“从传统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前工业化时期向大工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工业化时期(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一切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工业化和市场化为基础的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世界历史潮流”[2]。

式中:mh∈M,ph∈P,qh∈Q依次表示th对应的物料、工艺、质量节点,由定义1和定义2中的关联关系确定;Exch表示按照装配业务逻辑中的任务分发规则认领th的人员;TExch表示认领th的时间;TBh和TEh分别表示th的开始时间和完工时间。

二、生产方式变迁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逻辑主线

在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下,个人的生存有赖于特定的社会共同体。马克思说,“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使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的冲突和融合而形成的公社中”[3]25。在前工业化时代的三种社会形态中,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最为低下,原始人必须以群体协作的方式联合起来共同劳动,依托共同体的力量才能够谋求生存。奴隶社会的社会生产力量是带有强制性的、规模巨大的奴隶劳动,此时依附性与被依附性是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关系的典型体现。相比于前两种社会形态,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小农经济和简单地手工劳作仍体现出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在自然经济社会中,个人缺乏独立性的存在意义,社会才是一切,个人对社会的依附性强化了人的依赖性特征,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

第二代“盐垛斗虎”艺人:张光先(1883—1952)“盐垛斗虎”的传承者,张凌云的儿子,自幼跟随父亲张凌云在外乞讨,深得父亲的真传,并不断丰富斗虎的动作和内容。

在人类发展的史前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自然的狭隘关系限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此时的人类还没真正具有自觉交往的条件和能力。到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以手工生产为主,受交通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交往空间还是交往范围都是十分有限,交往主体只能在狭小的社会系统中采取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表现为一种人依赖人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呈现各个民族“单另进行”的特点,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是在民族狭隘地域内的“从头开始”。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域都是独立进行的”[3]142。

马克思在确立对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生产方式维度的同时,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生产方式变迁为尺度定位了人的发展状况。关于人的发展逻辑,马克思有过详细的论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9]。由此可见,人的发展必然包括依附于地缘和血缘的群体人、依赖于物的人格独立的个体人以及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人三个阶段。

纵观企事业单位成功的发展史,优秀单位取得辉煌业绩的前提都是对组织文化有极大需求,在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有生机的,是有活力的。内部控制制度既是组织文化的产物,又是组织文化驱动的工具,组织文化与内部制度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当组织文化不能符合单位内部控制时,组织文化需及时作出调整,当内部控制不能满足组织文化时,内部控制需积极改正[3~4]。因为组织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奋斗目标相同,二者具有共同的发展方向,若二者之间存在矛盾,两方会削弱彼此的力量,加大单位风险。

社会是人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有赖于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出来。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两者矛盾的最真实表现,革命又是阶级斗争最尖锐的表现。概言之,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贯穿和体现于经济事实中。马克思明确表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表现为冲突的总和,表现为各个阶级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等等、政治斗争等等”[4]83。因此,正如他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分析。生产关系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即便它腐朽落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却仍旧会有统治阶级进行极力维护。生产关系不会自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阶级社会,没有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历史是无法想象的、不真实的历史。在唯物史观这一革命视域下,社会历史演进不过是以政治制度变革为核心的革命逻辑。

三、生产方式变迁与人的发展逻辑的双向规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促成工业文明社会的诞生,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突破血缘和地域的限制,交往程度不断加深,各民族“单另进行”的生产方式开始相互渗透并对彼此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罗马帝国虽然在战争中被日耳曼民族所征服,但其较高生产力水平却对战胜国的生产关系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终使日耳曼民族未经奴隶社会形态直接步入封建社会。此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之间的矛盾突破了民族的界限,开始具有“世界性”的特征。随着人们交往空间和范围的拓展,社会交往开始向世界性普遍交往转变,原来各个国家由“自然形成”的孤立状态被消除,“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历史成为世界的历史。究其根源,正是“大工业生产方式及其市场化交换方式的兴起才使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2]。此时,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但是,就其本质而言,此时的社会是一个物化了的社会,这种物化关系对人的个性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限制作用。为此,马克思指出,“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7]。因此,如何使交往方式走向现代化轨道,仍需要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去完善。

(一)前工业化时代:“人的依赖关系”阶段

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把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生产形式”加以区分进行论述。由此推及,前工业化时代通常指前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这一阶段的共同特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经济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社会成员基本保持男耕女织的生理分工,农业耕作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导致物质产品生产相当单一,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表现为小农生产的协作关系。在这种自给自足经济社会形态中,人们大多以血缘和地域关系为纽带,个人的生产、生活处于封闭的状态,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呈现孤立性、狭隘性的特点,人的发展处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作为人的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重要特征,“人的依赖关系”是与前工业化时代和自然经济社会相适应的。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6]。可见,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因此,确认生产方式的概念和内涵,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历史进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人的本质的实现意义重大。

在前工业化社会中,人力是最直接的社会生产力,简单重复的劳动将人们限定在狭隘的地域内,形成知足常乐的生活状况,缓慢的社会经济发展使人形成了发展不充分的单调个性。也就是说,前工业化社会“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人身依附关系是普遍性的存在,个人缺乏个体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人的生产能力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此时的人只能是在孤立的地点上不自由的发展着的人。

(二)工业化时代:“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但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742-743。唯物史观作为一门科学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与时俱进的再理解和再阐释。于是,新世纪之初,在“回到马克思”的主题下,哲学理论界重新确认了生产方式变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地位,对唯物史观的发展视域进行了理论关照和现实确认。

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实现交换价值,个人以商品为中介与他人产生经济关系,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成为商品经济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日益精细的社会分工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人与人之间以商品为中介建立起普遍的社会联系,这种联系使个人摆脱了血缘、等级和群体的制约,就连劳动力也成为商品,这个时候的人具备了独立发展的条件。有学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也成为商品,需要劳动者有独立支配自身劳动的权力,成为自由的劳动者,因此,人身依附关系被解除,等级制度被打破,人拥有了独立性,这是人类向独立自主和全面发展迈出的一大步”[12]。

商品经济使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人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培育人们自由、平等和民主观念的同时,也使社会两极分化愈发严重,它所引起的人的物化最终导致人的畸形发展。因此,“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与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为物与物的关系,人被物的因素如金钱、财富和商品等所制约,人与物的异化使人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独立性,所谓的人的独立性必须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上。因而与前工业化时代相比较,工业化时代依赖性的本质并未去除,只不过是从人的依赖关系转变成对物的依赖关系。马克思通过对蓬勃兴起的工业化中期的欧洲社会现实进行观察和反思,意识到现代工业兴起和发展的结果必将是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和社会变革的迫切化,由此确认了生产方式变迁必然引起人类社会演进的逻辑主线。在生产方式变迁的逻辑原则下,随着生产力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人的自身的发展也将日益推进,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将为人真正本质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后工业化时代:走向“自由个性人”的桥梁

马克思说,“一种历史生产形式的矛盾的发展,是这种形式瓦解和改造的唯一的历史道路”[10]562。由此看来,以“异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社会不可能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按照生产方式变迁的逻辑程式,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通过消除异化走向后工业化社会——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即消灭了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把生产方式及其交换关系看成是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认为生产方式对人的历史发展阶段起到制约作用。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76。人类历史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前提和基础,历史上任何一种所有制形式都是其所处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正如“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3]32。

②摊铺前浇水润湿基层表面,然后把搅拌完成后的基层透水混凝土用工程车运至施工现场,先用铁锹及铁耙子摊铺后用铝合金刮杠对基层表面进行首次找平处理,基层找平误差±10mm;待表面刮平后采用透水混凝土专用振动机进行均匀细致的振捣;对于不平整的部位及时补料并进行人工压实,然后再次采用振动机进行细致的振捣整平,直至与标高线等高为止。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最终必将战胜资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逐渐进入产品经济时代。在产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生产资料为全体成员共同占有,人们按照计划组织生产,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此时阶级和国家都消失了,社会进入共产主义时期。那时,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人的能力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劳动和享受等矛盾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人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实现了人向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从本质上来讲,“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马克思超越以往所有共同体形式而对于人类未来生存方式的理论建构,其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审视自身生存环境并合理改变现状的方法与工具。

(4) 确定分辨系数0<ρ<1,计算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中各点与点之间的关联系数rki(式6)再以全部关联系数构成关联系数矩阵R(式7):

但是,“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3]107-108。因此,只有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才能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4]507。此外,既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人性物化的根本原因,那么要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进入产品经济社会,消灭私有制,正如马克思所讲,“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所有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3]107-108。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力潜能得到充分释放,人的解放最终得以完成。

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静脉血栓、发热、压疮、颅内感染,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功能评分,采用我院自制评分表,总分为6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好。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于内受制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限制,于外受到以资本主义占支配地位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因此,这一转型过程注定会既漫长又艰苦。新时代,以唯物史观为立脚点,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进行重新解读,对于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审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发现问题破解难题,进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郭忠义,侯亚楠.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道路”[J].社会科学,2017,(8):120-129.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5.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12]徐 春.人的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87-88.

The Logical Stipulation of Worl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U Wen-jia1,LIU Wei2
(1.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Liaoning University,Liaoyang 111000,Liaoning Province,China;2.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College,Liaoyang 111000,Liaoni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meaning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o respect the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mode of real people,and to analyze social reality and reveal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rend from this point of view.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revolution,the evolution of social history is generally summarized as the revolutionary logic centering on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With the theme change of the times,the evolution of production mode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s the logical mainline of the world history development.For this reason the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is divided into the stages of pre -industrial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post -industrialization.Also,Marx made a judgment of the development state of human beings by 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mode and that led to a two-way stipu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development logic of human beings in the world history development.

Key words:Marxism; materialistic concept of history; world history; mode of production; huma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03;A8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713(2019)01-0114-05

收稿日期:2018-10-09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L18CZX003);辽宁省国际教育“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18LNGJ078)

第一作者:付文佳(1984-),女,辽宁大学讲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聂 颖]

标签:;  ;  ;  ;  ;  ;  ;  ;  ;  ;  ;  ;  ;  

付文佳:唯物史观视域下世界历史发展的逻辑规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