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啉酮论文_卢爱党,王铁男,杨珊,张东升

导读:本文包含了咪唑啉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咪唑,除草剂,羟基,向日葵,丙酮酸,喹啉,吡咯烷酮。

咪唑啉酮论文文献综述

卢爱党,王铁男,杨珊,张东升[1](2019)在《创新性综合实验:4-苯基-2-咪唑啉酮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4-苯基-2-咪唑啉酮的合成与表征"是"综合创新实验"课程的一个实验。该实验以苯甲醛和硝基甲烷为原料,经Henry反应、Ritter反应、硝基的还原、氨基的保护以及酰胺的水解反应,制备4-苯基-2-咪唑啉酮。实验涉及柱层析、加热回流和萃取等操作。该实验包括5种经典的反应类型,合成方法比较成熟,结合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转化及经典反应的反应机理,培养和提高学生有机合成的实验能力,激发和训练学生对有机合成及波谱解析的理解和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9年20期)

宋慧,李海峰,付楠,魏萌涵,邢璐[2](2018)在《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及其抗性作物的发展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一类广谱、高活性除草剂,具有兼杀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的优势。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及其抗性作物组合应用,能有效防除一些作物田中其他除草剂无效的杂草。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作物选育和基因标记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及其抗性作物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3](2018)在《巴斯夫在巴西推出咪唑啉酮类除草剂Amplexus》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6月底,巴斯夫在巴西宣布上市新的除草剂Amplexus(有效成分:甲基咪草烟+灭草烟酸),用于管理难治理的杂草。该产品还可以有效控制大豆种植前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入侵,特别是对两耳草(Digitaria insularis)有非常显着的控制效果。该产品具有内吸性,可以被叶面和根系吸收,并迅速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运送到植物的分生组织区域,并在那里积累。通过(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8年07期)

郑达明[4](2018)在《1,3-二甲基-2-咪唑啉酮高效生产工艺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I)作为一种极性非质子特种溶剂,其对有机化合物(包括部分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均具有突出的溶解能力,并且具有低毒、耐酸和碱等优良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化工产品和其他工业品的生产及加工。国内外报道的DMI合成工艺存在诸多不足,如原料价格昂贵、毒性较大,反应条件苛刻,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开发一种高效、成本低廉、工艺条件相对温和且工艺清洁环保的生产工艺对其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甲酸法”和“加氢法”两种工艺生产DMI,本论文根据工业化生产要求和条件的不同,分别对两种DMI生产工艺进行了探索和优化。首先,结合本课题组此前的相关研究工作,以碳酸二甲酯和乙二胺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出关键中间体2-咪唑烷酮,且收率高达到94%以上。其次,在甲酸法制备DMI的工艺路线中,分别通过反应条件、物料比、后处理叁方面对此工艺路线进行了探究和优化,并确定甲酸法工艺制备DMI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以MI、甲酸、甲醛水溶液为原料,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12h,后处理过程采用乙醚萃取工艺对目标产物进行纯化。在此工艺条件下,1,3-二甲基-2-咪唑啉酮的收率可达89%以上。再次,在加氢法制备DMI的工艺路线中,首先对反应所需的催化剂进行筛选及制备工艺优化(重点针对固体酸催化剂),确定以负载硫酸的Gamma-A12O3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可以较高的收率(80%以上)得到目标产物,同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和测试。在此研究基础上,分别通过反应条件、物料比等多方面对此工艺路线进行了深入探究和优化,并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以MI、甲醛水溶液、氢气为原料,以负载硫酸的Gamma-A12O3和Pd/C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4h。在此工艺条件下,DMI的收率可达89%以上。催化剂再生工艺简单,循环利用率高,在多次(大于20次)重复套用后依然能保留原有的催化活性。通过实验探索,还发现以工业活性黏土(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固体酸催化剂且无需进一步改性)和Pd/C作为加氢法制备DMI的催化剂,同样可高收率得到目标产物(产物收率86%以上)。最后,本论文设计两种年产500吨1,3-二甲基-2-咪唑啉酮的工业方案(分别采用甲酸法工艺和加氢法工艺),并对该工业化方案进行探讨。首先确定两种生产工艺的工艺流程,并绘制工艺流程图,然后分别对两种生产工艺进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以及重要设备的工艺计算,最后对所提出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成本核算,为工业化生产DMI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宝圣,张敬轩,郭峰,周杰[5](2018)在《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中的N,N’-二乙烯基-咪唑啉酮的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中的N,N’-二乙烯基-咪唑啉酮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气相色谱仪-氮磷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浓度在0.1~3.2μ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的定量限为1mg/kg,加标回收率为102.0%~106.1%,变异系数2.44%~5.26%,同时本方法也为气相色谱法的建立与开发,提供了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8年03期)

王芳权,杨杰,范方军,李文奇,王军[6](2018)在《水稻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ALS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选育和利用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通过筛选水稻资源,发现了抗除草剂材料金粳818,其ALS基因编码区第1880位碱基存在一个由G到A的碱基变异,导致丝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从而具有除草剂抗性。本研究基于该位点的碱基变异,设计了11条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ic-specific PCR,AS-PCR)引物,经过优化筛选,获得两个引物组合F1N(S1/S9)和F1M(S1/S10),将该标记命名为AS-ALS。利用F2群体及其亲本和杂交种,结合AS-ALS标记检测和除草剂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感除草剂ALS-G等位基因型只能被F1N引物对有效扩增,抗除草剂ALS-A等位基因型只能被F1M引物对有效扩增,而杂合基因型能同时被两对引物F1N和F1M扩增,ALS-A纯合或杂合等位基因型都表现抗除草剂,ALS-G纯合基因型表现感除草剂。因此本研究开发的标记能有效区分除草剂抗性基因的3种基因型,基因型与表型完全对应。该标记用于回交育种,可以选择ALS-A杂合基因型单株,剔除ALS-G纯合等位基因型,在自交的F2保留ALS-A纯合基因型单株,连续自交,能快速获得除草剂抗性稳定的水稻材料。该除草剂抗性基因的功能标记还可用于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抗性资源筛选。(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徐玉玲,林红艳,吴丰旭,康德来,杨文超[7](2017)在《含咪唑啉酮结构的吡唑类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抑制剂的除草活性及选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是一种重要的除草剂作用靶标。为了发现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新型HPPD抑制型除草剂,对前期合成的23个含咪唑啉酮结构单元的吡唑类衍生物(2A~2W)进行了深入的生物活性评价和构效关系研究,比较了它们对拟南芥HPPD(At HPPD)和人源HPPD(h HPPD)抑制活性的差异,从酶水平上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和种属选择性规律,从活体植株水平研究了它们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除草活性和作物安全性,其中化合物2E和2G在150 g/hm2剂量下对荠菜、繁缕、小藜和棒头草抑制活性达到80%以上,且其对作物的安全性也明显优于商品化除草剂硝磺草酮。此外,化合物2P在酶水平上的选择性倍数高达93倍,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云晓鹏,杜磊,刘文明,苏雅杰,白全江[8](2017)在《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向日葵品种防除向日葵列当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是一种根寄生、全寄生恶性杂草,目前在我国主要向日葵产区均有发生,尤其以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和乌兰察布市最为严重,已成为向日葵产业发展最大的威胁。目前在生产上仅有抗性品种是有效的防治方法,但高抗和免疫品种大面积推广,对向日葵列当选择压力增大,会加快向日葵生理小种变异,从而丧失抗性。一些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向日葵品种,其可以快速安全地代谢除草剂化合物,而向日葵列当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没有抗性,在向日葵吸收除草剂后,传导到根部由向日葵列当吸收中毒死亡,从而达到防除向日葵列当的目的。为了探索新的防治途径,本文通过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向日葵品种,配合咪唑乙烟酸对防除向日葵列当的防治技术及防效进行了试验,旨在筛选最佳的施药时间及剂量,在保证对作物安全的情况下,取得最好的防效。试验选用抗除草剂向日葵品系:新世1号,除草剂:5%咪唑乙烟酸水剂,设置了3个不同的施药时间,分别为播后20d、30d、40d4个不同的施药剂量,分别为商品用药量50ml/667m~2、100ml/667m~2、150ml/667m~2、200ml/667m~2。2016年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小召列当发生严重且均匀的地块进行自然接种向日葵试验,按照不同施药时间及剂量进行茎叶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向日葵播后20-30d,施药剂量50-100ml/667m~2的组合下,对向日葵最安全,且防效最佳。向日葵列当防治的最佳时期,在列当种子萌发寄生阶段,太早向日葵苗小抗性差,且向日葵列当种子还未萌发建立寄生关系,除草剂无法被列当吸收。太晚向日葵列当已寄生,其对向日葵已造成危害,而且向日葵开始现蕾,安全性差,后期向日葵封垄后,植株高大不利于施药操作。对于安全剂重的选择,50-200ml/667m~2各处理,虽然施药后均有药害症状出现,但后期能够恢复,恢复时间与使用剂量成正比。对列当的防效而言不同施药时间和不同施药剂量没有显着差异。综合安全、经济、高效等因素,推荐最佳施药时间为:播后20-30d,最佳施药剂量为:商品用量50-100ml/667m~2。施药时注意将药液均匀施于向日葵顶部叶片,利于除草剂快速吸收传导。施药时药液尽量不要施到土壤上,以免对后茬作物造成残留药害。(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8-07)

陈娴[9](2017)在《基于羟基喹啉-咪唑啉酮发色基团设计可达到红色发射光谱波段的荧光发色基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母研究发现,突变后的拥有HQI发色基团结构的荧光蛋白较于原始的拥有HBI发色基团结果的蛋白质发生了红移现象。为了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模拟蛋白质光谱的变化以及了解其潜在机制,以预测可达到更加红移效果的蛋白质发色基团。我们采用多种量化方法结合PCM溶剂化模型和叁种溶剂(水,二乙醚,丙腈)来计算发色基团的光谱特征。通过在隐性溶剂模型下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由于发色基团结构的共轭性以及推电子基团和拉电子基团造成电子分布的离域,是引起光谱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些有显着红移特征的荧光蛋白的发色基团。(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叁分会:量子、经典和统计反应动力学》期刊2017-06-08)

吴春英,谷风,白鹭,陆文龙[10](2016)在《超高效液相色谱-叁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同时测定水中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叁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了环境水体中6种咪唑啉酮类除草剂(Imidazolinone herbicide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流动相等的优化,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在水中回收率均为81.5%~126.1%,相对标准偏差(RSDs)在7.8%~10.6%,线性范围均在1~2 000μg/L,各目标物标准品在UPLC-MS/MS系统中有效的线性相关(R2)为0.999以上。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用于环境水体中6种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同时检测。(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6年12期)

咪唑啉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一类广谱、高活性除草剂,具有兼杀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的优势。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及其抗性作物组合应用,能有效防除一些作物田中其他除草剂无效的杂草。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作物选育和基因标记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及其抗性作物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咪唑啉酮论文参考文献

[1].卢爱党,王铁男,杨珊,张东升.创新性综合实验:4-苯基-2-咪唑啉酮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

[2].宋慧,李海峰,付楠,魏萌涵,邢璐.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及其抗性作物的发展现状[J].河北农业科学.2018

[3]..巴斯夫在巴西推出咪唑啉酮类除草剂Amplexus[J].农药.2018

[4].郑达明.1,3-二甲基-2-咪唑啉酮高效生产工艺开发[D].厦门大学.2018

[5].刘宝圣,张敬轩,郭峰,周杰.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中的N,N’-二乙烯基-咪唑啉酮的残留量[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

[6].王芳权,杨杰,范方军,李文奇,王军.水稻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ALS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J].作物学报.2018

[7].徐玉玲,林红艳,吴丰旭,康德来,杨文超.含咪唑啉酮结构的吡唑类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抑制剂的除草活性及选择性研究[J].农药学学报.2017

[8].云晓鹏,杜磊,刘文明,苏雅杰,白全江.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向日葵品种防除向日葵列当技术[C].第十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7

[9].陈娴.基于羟基喹啉-咪唑啉酮发色基团设计可达到红色发射光谱波段的荧光发色基团[C].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叁分会:量子、经典和统计反应动力学.2017

[10].吴春英,谷风,白鹭,陆文龙.超高效液相色谱-叁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同时测定水中咪唑啉酮类除草剂[J].化学世界.2016

论文知识图

手性相转移催化剂N-苄基辛可宁溴化物...(b)水解和烯酮转化所涉及到的反应路...催化剂和设想的过渡...催化的吡咯与α,β不饱和醛的不对...在B3LYP/6-31G(d)水平下优化的反应物...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olarizableConti...

标签:;  ;  ;  ;  ;  ;  ;  

咪唑啉酮论文_卢爱党,王铁男,杨珊,张东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