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山西大同037006)
【摘要】目的:通过对其106例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常规生化检验提供有利证据。方法:通过对2015年5月—2016年7月前来我院进行身体体检的106例患者临床采血的常规生化检验的血清为标本,根据其不同的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并总结影响其发生溶血的相关因素,采用标本搅动力度不同、搅动方向不同导致溶血标本的常规生化检查的分析,并且对标本进行血清分离,对其相应相同的临床常规生化检查进行发生溶血以及对发生溶血的标本的程度进行有效数据分析。结果:对于其发生轻度溶血标本(ALT、AST、TP、AMY、ALP、K、Na、Cl、Fe、Mg、Zn)均有显著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于其ALB、Ca、IgG、APOA1等检查项目同样具有明显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发生溶血越严重对未发生溶血或轻度溶血的标本检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查对于血液标本发生溶血情况可对检查结果有显著性影响,且溶血越严重检验结果差距越大。
【关键词】溶血标本;常规生化检查;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213-02
临床对于采集的标本若采集方式不当或运送过程不对可造成所采集的标本出现溶血现象,而溶血标本为患者血液出现凝固或融合情况,导致对于标本常规生化化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经分析发现其影响因素可能与采集者采集方式方法、标本量多、标本量少、采血部位水肿均可导致采集血液标本出现溶血,这给临床化验、诊断、治疗均带来很大麻烦,而临床生化检查对于已发生溶血的标本而不能拒收,对此本次调查针对于溶血标本产生的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进行数据总结和临床分析,现将其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的调查对象为2015年5月—2016年7月前来我院进行体检检查的106例患者的临床采血标本进行分析总结,排除患者患有血液性疾病,防止由于凝血系统疾病导致血液标本检验不准,将其检验标本分离血清分为对照组,将目测无发生溶血的检验标本进行手动的血清搅动获得不同程度的溶血血清标本,同时检测已发生溶血的标本且溶血程度不同的检验标本。
1.2检验方法
对其目测为已发生溶血的检验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查,记录详细数据,并且对于目测已经出现溶血的标本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力度的搅动使得血清标本出现轻重度不同程度的溶血,然后通过检验将血红白蛋白<3g/L记录为轻度溶血,目测标本血液颜色为淡红色,≥3g/L记录为重度溶血,目测标本血液颜色为深红色,同时进行相应的常规生化检查,临床统计数据和总结临床检验结果的差距和影响,并记录其影响因素的原因。
1.3统计学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进行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且采用t表示计数资料,对比两组数据有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发生溶血不同程度的检查结果平均值对比
抽取其全部数据的30例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查项目的23项进行详细的常规生化检查,并且统计数据分析其不同溶血程度对其同样检验项目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临床检验和诊断的程度,发现重度溶血可对检验造成造成显著性影响[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溶血可对检验结果造成明显性影响,相比有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3通过对表的观察发现当AMY和ALB的常规生化检查结果发现当发生轻度溶血可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当重度溶血时可造成其检查结果与标准的检查结果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判断不及时可导致对疾病的误诊或治疗不对症等影响。
3.讨论
溶血标本为认为导致因素,如标本量过多、标本量过少、捆扎止血带时间过长、采集血液部位为血肿部位以及试剂中抗凝血剂不足可导致其发生溶血,因为其血液中的血清以及红细胞的含量相对较少,若发生溶血后可直接融入血液中的血清,对其检查结果可造成一定影响,检验结果的错误可导致医生对患者的临床疾病的诊断,对于本次调查检验发现不同程度的溶血和正常标本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30项检查中均具有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验结果发现临床生化检查结果和化验标本发生溶血程度的严重程度存有线性关系[2],理论上是发生溶血的标本仍然可以进行生化检验,但可以通过溶血和正常的结果差距进行计算,且此项计算公式医护人员应熟练使用,以确保判断患者就诊时的真实身体情况。
【参考文献】
[1]褚志华.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405-3407.
[2]毛建霞.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708-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