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问句论文_陈凌

导读:本文包含了是非问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是非,问句,语调,语气词,湖口,方言,隰县。

是非问句论文文献综述

陈凌[1](2019)在《江西湖口大屋陈家是非问句末的曲折拖音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省湖口县大屋陈家有一种特殊的反问句,形式上为是非反问句而意义上是特指反问句,多以强调的语气委婉地表达否定或感叹的意义。其句末不能出现语气词,但带出一长串特殊的拖音;拖出部分带有声调,调值为[0-15-0-13]。声调一波叁折循环反复,造成一种回环曲折美,用以强调一番言外之意。(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钟婷婷[2](2019)在《是非问句答语系统在美国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汉语是非问句的问句和答语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关注“是”和“不”在是非问句答语系统中的使用规律。在研究之后,将本项研究的结果与笔者在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最终服务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提升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效率和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质量。该项研究起源于陆俭明和马真在《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一书中提出的“语法教学教什么”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书中给出了叁类需要着重教的汉语语法现象。本论文主要针对书中提到的第一类,既那些汉语里有而英语里没有的语法现象,而回答汉语是非问句时,怎样选择“是”和“不”的问题(以下简称“是”“不”问题)是此类语法问题的典型案例。对于汉语本族语者来说,“是”“不”问题不会给学习者的母语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但是英语区学生却常常会在这个语法项目上出错,其原因是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负迁移。汉语是非问句和英语中的一般疑问句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在这两种语言中,只要在陈述句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就可以相对应生成汉语是非问句和英语一般疑问句,这两种句子的答语都是对问句做出肯定或者否定判断。在英语中,回答一般疑问句时,必须先用“是(yes)”或者“不(no)”做出简短回答,然后再作具体说明。然而汉语是非问句则并非如此,回答时不一定非要用“是”或“不”来回答,由此可知针对这个问题开展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论文希望通过分析是非问句语料,探索是非问句答语系统中“是”“不”的使用规律,丰富是非问句相关研究,对是非问句答语系统的教学设计提出改善意见,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无论是在英语里还是在汉语里,疑问句的答语都是相对于问句而言的。只有当疑问被发出的时候,答语才有可能被需要,因此研究汉语是非问句答语系统要从研究汉语是非问句着手。研究句子自然要从分析大量例句开始,那么,建立是非问句语料库是开展此项研究的先决条件。笔者从现代汉语语料库,现代白话文着作中广泛搜集是非问句语料,建立是非问句语料库,完成了本项研究的语料库准备工作。语料库建立之后就开始对做出相同回答的问句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大量的语料发现,“是”和“不”在答语中的使用和问句的谓语中心、疑问程度、答话人的回答态度等因素相关,因此要以这叁个关键因素为研究线索,观察“是”和“不”在答语中出现的条件,对其共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从共性中对出现条件进行分类,从差异性中发现分类标准,最终总结出“是”和“不”在是非问句答语系统中的使用条件。本论文研究不但致力于总结出这叁种对应条件,还要将研究结果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在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孔子学院和众多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共同开展开展了将近一年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实践。在开展专业实践期间,一方面,将本研究的前期结论运用到汉语课堂中,开展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通过测试结果的对比,观察该“是”和“不”使用条件在实际教学发挥的作用,让感性知识接受实践的检验成为理性知识,发现是非问句答语中“是”“不”使用规律;另一方面,与其他汉语教师分享该研究成果,并且就此问题展开沟通和交流,各位老师不但及时为该类教学设计提供了教学反馈,还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最终形成了本项研究成果。本次研究的开展不但促进了笔者自身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经验。笔者还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观察该研究结论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希望该结论能在不断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不断得到完善,最终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事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吉林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何帆[3](2019)在《泰国学生汉语是非问句语调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泰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在陈述句、语调问句、“吗”字问句上的使用差异,及泰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在语调习得上的不同,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并且找出原因及应对措施。本次研究的对象一共有十二名学生,泰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各六名。泰国学生分为两组,叁名男学生为一组,叁名女学生为一组,他们学习汉语时长已经超过了五年。中国学生也用同样方法分为两组。(参照石锋等2017)。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首先让每个学生熟悉朗读材料,按照自然焦点陈述句、语调是非问句、“吗”字是非问句的顺序读出实验语句,每个学生需要以自然的状态、平稳的语速来进行朗读,不出现强调对比和情感色彩分别朗读各实验语句3遍。录音时,采用Cool Edit软件对所有的发音人的朗读情况进行记录。其次,使用天津师范大学桌上语音工作室(mini-Speech-Lab)对样品进行测算,得出音高、时长和音强的数据,然后把数据输入Excel表格,根据公式分别求得每个学生的调域起伏度、时长停延率、音强的音量比。最后,将全部学生的语音数据制作成图,得到3组语句的音高起伏图、时长停延率图、音强音量比图,然后把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通过本论文,得出的结论是中泰学生在习得汉语语调时有以下差异:(一)音高方面,在调域上下限,中国学生语调呈现上升的趋势,泰国学生呈现下降的趋势;(二)时长方面,泰国学生单音动词语调时长比中国学生时长短,中国学生语调问句的停延率时长比泰国学生的差别更鲜明;(叁)音强方面,中国学生陈述句语调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出现没有边界的增强情况,泰国学生呈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4-25)

汪国胜,李曌[4](2019)在《汉语方言的是非型正反问句》一文中研究指出是非型正反问句是汉语方言里的一种特殊问句。它虽然具有与是非问句类似的结构形式,但表现出正反问句的性质:它对应于普通话、方言中的正反问句,在答语上要求选择"正"或"反"的形式作答;语义上只能表示无倾向性的询问;能够与其他正反问形式共存并用,但在语用目的、语气强弱及适用范围上有所不同。是非型正反问句是正反问句向是非问句过渡的产物,在汉语方言中有广泛分布。(本文来源于《方言》期刊2019年01期)

刘梅丽[5](2018)在《山西临汾隰县方言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隰县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隰州小片,文章主要对隰县方言是非问句和选择问句的特点和形式进行了描写和分析,以期能为隰县方言研究提供一些研究资料。(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24期)

秦红艳[6](2018)在《山西高平方言中的是非问、正反问句》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平方言属于晋方言区中的上党片泽州小片。高平方言是非问中语气词较为丰富,主要有"唻、咧、啦、吧",不同的语气词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和语用特点,某些语境下不使用语气词,靠改变句子语调来表示疑问。高平方言正反问句主要有五种类型:"vp+不+vp""vp+语气词(咧)+不+vp""vp+没/没有+vp""vp+语气词(啦、唻)+没呐""有+N+没呐",每一类型又根据vp的结构类型不同分为不同的小类。(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24期)

刘薇[7](2018)在《宋元明时期借助语气词的是非问句的发展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朝北盟会编》时期,使用的语气词有"乎""耶""么""也"等四种。其中,借助语气词的是非问句最多使用的语气词是"乎",元代之后,语气词"乎"逐渐消失。到了《元刊杂剧叁十种》时期,使用的语气词有"末""么""也""那""唦""了"等六种。其中使用语气词的是非问句最多使用的语气词是"末"。发展到《金瓶梅词话》时期,是非问句所使用的语气词有"了""么""来""罢""哩""吗""乎""呀"等八种。其中单用语气词"了"标记的是非问句最多,用"么""来"标记的是非问句也比较常见。到20世纪初,"吗"的使用已占据绝对优势,至此基本上完成了"无"→"么"→"吗"的字形规范。"呀"从元代开始使用,"呀"源自"也",是宋元时期新产生的语气词。(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刘薇[8](2017)在《宋元明时期测度是非问句的发展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元明时期测度是非问句的发展演变主要依赖语气副词得以实现,宋代时期,测度是非问句中所使用的语气副词都是测度副词,主要为"莫"字系与"可"字系,发展至元明时期,原本表示确定语气的"端的"、"真个"在语境的配合下逐渐出现于是非问句中,到了明代,原本作为心理动词的"愁"、"怕"等也可作为语气副词,表达对某一事件的推测。(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7年12期)

陈彩霞[9](2017)在《语气词、语调和标点在留学生是非问句识别中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初、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为被试,采用严格的听觉、视觉心理语言学实验,系统考察无语境下,语气词、语调、标点在留学生识别疑问句时的作用,探究留学生习得是非问句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听觉层面,语气词和语调作为疑问标记在识别是非问句时所起的作用存在差异,语气词的促进作用强于语调。具体表现为:语气词和疑问语调在留学生是非问句的识别中都传达了疑问信息,两者共同作用的促进作用最强;在有语气词的情况下,语气词对句子识别起到主要作用,其中语气词“吗”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语气词“吧”;在无语气词情况下,疑问语调对句子的识别有促进作用,陈述语调对句子的识别有抑制作用;留学生对语气词的感知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准确率上升,对语调类型的感知并不随汉语水平的发展而发展。2.视觉层面,语气词和标点作为疑问标记在识别是非问句时所起作用存在差异,疑问号的促进作用强于语气词。具体表现为:语气词和疑问号在留学生是非问句的识别中都传达了疑问信息,两者共同作用的促进作用最强;在无疑问号的情况下,语气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语气词“吗”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语气词“吧”;疑问号对句子识别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句号对句子的识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留学生对语气词和标点的了解加深,句子判断的准确率上升。最后,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对教材编写和教学策略提出了针对性的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7-06-25)

王静[10](2017)在《中国庭审会话是非问句语调特征及其话语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庭审问答是法庭审判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通过问答查明案件事实,是庭审最重要的任务。诉讼双方可以从控诉和辩护的不同角度对被告人和人证等进行信息发掘和质疑,以验证其真实性。这都可以在交叉询问中体现。其次,解决利益冲突。被告人和辩护人可以通过问答互动进行辩护。再次,法理释明。在事实确定的基础上,庭审必须解决对案件性质和被告人刑事、民事责任的认定及法律适用的问题。因此,研究庭审问答就是关注庭审中最有活力、最有规律的核心部分。庭审就是通过庭审调查和辩论,查明案件事实并释明法理,其目的是为了公正合法地处理案件。而为了实现审判的客观、公正,以及使庭审能够较快的推进,使案件得到及时的处理,第一,要求法官和公诉人掌握一定的发问技巧去获取所需的信息。民事法官、刑事法官和检察官在庭审中发问的目的是获取真实和无认知错误的证词。第二,这就需要让被询问人感觉“舒服”,所以发问就要遵循所有法律领域均适用的基本询问知识和重要原则:被询问人掌握询问人想要了解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去关注答话者如何回答。因为在口语交际中,语调对信息意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同的语调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本研究以当代中国庭审问答为研究对象,以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语调信息焦点为切入点。对庭审会话过程中的是非问句的语调特征和话语功能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叁个问题:(1)庭审对话中是非问的语调特征及话语功能有哪些?(2)不同角色之间采取是非问所体现的话语功能有什么不同?(3)是非问句中不同的焦点类型是否会导致不同的话语功能?本文以26场CCTV12《庭审现场》栏目和4场官方微博庭审直播视频为语料,借助Praat语音分析软件,以及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庭审会话中是非问答语的语调特征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1)庭审中是非问句的主要功能分为叁类:程序性发问;实体性询问;策略性询问。(2)在发问的过程中,公诉人的是非发问功能分布较多,既可以进行确认、强调,同时也可以进行质疑或指责。相比,辩护人发问更多的是进行确认和提醒被告注意自己的回答。(3)是非问中含有对比焦点时,全句音高变化明显,在对比焦点处音高达到最大,音域最宽,其话语功能较多表示为:强调、质疑、提醒、反驳及要求修正;在语义焦点处音高没有明显变化时,表示求知询问;在语义焦点处达到最大时,更多地用于表示指责、顺应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4-30)

是非问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汉语是非问句的问句和答语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关注“是”和“不”在是非问句答语系统中的使用规律。在研究之后,将本项研究的结果与笔者在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最终服务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提升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效率和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质量。该项研究起源于陆俭明和马真在《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一书中提出的“语法教学教什么”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书中给出了叁类需要着重教的汉语语法现象。本论文主要针对书中提到的第一类,既那些汉语里有而英语里没有的语法现象,而回答汉语是非问句时,怎样选择“是”和“不”的问题(以下简称“是”“不”问题)是此类语法问题的典型案例。对于汉语本族语者来说,“是”“不”问题不会给学习者的母语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但是英语区学生却常常会在这个语法项目上出错,其原因是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负迁移。汉语是非问句和英语中的一般疑问句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在这两种语言中,只要在陈述句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就可以相对应生成汉语是非问句和英语一般疑问句,这两种句子的答语都是对问句做出肯定或者否定判断。在英语中,回答一般疑问句时,必须先用“是(yes)”或者“不(no)”做出简短回答,然后再作具体说明。然而汉语是非问句则并非如此,回答时不一定非要用“是”或“不”来回答,由此可知针对这个问题开展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论文希望通过分析是非问句语料,探索是非问句答语系统中“是”“不”的使用规律,丰富是非问句相关研究,对是非问句答语系统的教学设计提出改善意见,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无论是在英语里还是在汉语里,疑问句的答语都是相对于问句而言的。只有当疑问被发出的时候,答语才有可能被需要,因此研究汉语是非问句答语系统要从研究汉语是非问句着手。研究句子自然要从分析大量例句开始,那么,建立是非问句语料库是开展此项研究的先决条件。笔者从现代汉语语料库,现代白话文着作中广泛搜集是非问句语料,建立是非问句语料库,完成了本项研究的语料库准备工作。语料库建立之后就开始对做出相同回答的问句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大量的语料发现,“是”和“不”在答语中的使用和问句的谓语中心、疑问程度、答话人的回答态度等因素相关,因此要以这叁个关键因素为研究线索,观察“是”和“不”在答语中出现的条件,对其共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从共性中对出现条件进行分类,从差异性中发现分类标准,最终总结出“是”和“不”在是非问句答语系统中的使用条件。本论文研究不但致力于总结出这叁种对应条件,还要将研究结果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在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孔子学院和众多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共同开展开展了将近一年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实践。在开展专业实践期间,一方面,将本研究的前期结论运用到汉语课堂中,开展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通过测试结果的对比,观察该“是”和“不”使用条件在实际教学发挥的作用,让感性知识接受实践的检验成为理性知识,发现是非问句答语中“是”“不”使用规律;另一方面,与其他汉语教师分享该研究成果,并且就此问题展开沟通和交流,各位老师不但及时为该类教学设计提供了教学反馈,还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最终形成了本项研究成果。本次研究的开展不但促进了笔者自身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经验。笔者还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观察该研究结论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希望该结论能在不断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不断得到完善,最终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事业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是非问句论文参考文献

[1].陈凌.江西湖口大屋陈家是非问句末的曲折拖音现象[J].语言研究.2019

[2].钟婷婷.是非问句答语系统在美国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19

[3].何帆.泰国学生汉语是非问句语调实验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9

[4].汪国胜,李曌.汉语方言的是非型正反问句[J].方言.2019

[5].刘梅丽.山西临汾隰县方言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初探[J].汉字文化.2018

[6].秦红艳.山西高平方言中的是非问、正反问句[J].汉字文化.2018

[7].刘薇.宋元明时期借助语气词的是非问句的发展演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8].刘薇.宋元明时期测度是非问句的发展演变[J].学术交流.2017

[9].陈彩霞.语气词、语调和标点在留学生是非问句识别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7

[10].王静.中国庭审会话是非问句语调特征及其话语功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如上图所示,是非问句各小...(1-4):四种句子的基频(F0)时长归一曲线...疑问语气词的疑问程度对应图反问句错误类型统计和是非问各小类的正确率在各水平...《课本(法语版)》语法讲解方式图

标签:;  ;  ;  ;  ;  ;  ;  

是非问句论文_陈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