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力混合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力,反应器,特性,污泥,模型,颗粒,铁屑。
水力混合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国[1](2017)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膨润土/添加剂混合材料水—力耦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放核废物处置库中,膨润土/添加剂混合物是一种可选的缓冲回填材料。从时间角度来看,缓冲回填材料将先后经历压缩—膨胀—再压缩—回弹等一系列体变过程;对空间位置而言,位于处置库不同位置的缓冲回填材料所处的边界条件不同;从材料范畴分析,缓冲回填材料也有石英砂、石墨、花岗岩粉末等多种添加剂可供选用。因此,掌握多个过程、多类材料和多种边界条件下膨润土/添加剂混合物的水-力耦合特性对处置库的安全评价和缓冲回填材料的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工作内容与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不同石英砂掺量(0、10%、20%、30%、40%、50%)的钙基膨润土/石英砂混合物开展了单轴侧限压缩、有荷膨胀及饱和再压缩试验,获得了混合物在不同试验过程中的水-力耦合特性。结果表明:混合物的压缩特性受砂掺量、饱和状态、密实度等因素的影响非常明显。在非饱和及密实度较低(ρd<1.7g/cm3)的条件下,压缩指数随砂掺量的增加近似线性减小,而在饱和及密实度较高(ρd>1.7g/cm3)时,压缩指数与砂掺量无明显关系,其值远小于非饱和及低密实度状态。混合物的膨胀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膨胀指标随砂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有效膨润土干密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当砂掺量达到40%时,膨胀过程伴随有体积回落现象,且体积回落率随砂掺量的增加而加剧。混合物呈现的体变差异性与膨润土和砂在试样中的分布状态及二者对土体骨架的主导作用有关,砂掺量越高、试样密实度越大,则砂对体变的主导作用越强。(2)针对不同添加剂掺量(0、10%。、20%、30%、40%、50%)的钠基膨润土/石英砂和钠基膨润土/花岗岩粉末混合物开展了一系列固结试验,包括初始压缩、有荷膨胀、加载再压缩和卸载回弹连续的四部分试验,获得了两种混合物在不同水-力路径下的变形特征,着重分析了材料类型对混合物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物的压缩特性不仅与土体饱和状态、密实度和添加剂掺量有关,而且受添加剂类型影响显着;膨润土/花岗岩混合物比膨润土/石英砂混合物具备更高的压缩性;膨胀指标与膨润土有效干密度间的定量关系不只取决于膨润土类型,还与添加剂的种类有关;膨润土有效干密度相等时,膨润土/花岗岩混合物的膨胀力更高;力学效应和物理-化学效应是回弹特性的主导机制,回弹特性受初始状态、添加剂掺量和类型的影响非常显着;膨胀指数随添加剂掺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其中,膨润土/花岗岩混合物的膨胀指数比膨润土/石英砂更高;膨润土类型对混合物的水-力特性也有重要影响,钠基土的最终膨胀力高于钙基土,而钙基土比钠基土更易于压缩。(3)针对不同干密度(].5g/cm3、1.6g/cm3和1.7g/cm3)的高庙子钠基膨润土开展了不同边界条件(恒应力、恒体积和等刚度柔性边界)、不同初始荷载(25 kPa、100 kPa和400 kPa)和不同试验路径(恒应力-恒体积和恒体积-恒应力)下的膨胀试验,获得了钠基膨润土的膨胀平衡曲线,并研究了初始状态和试验路径对膨胀平衡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界条件是影响膨胀指标的重要因素,叁种边界条件对应最终膨胀力的关系为:恒体积>柔性边界>恒应力,而对应最终膨胀率的关系为:恒应力>柔性边界>恒体积。初始条件对膨胀平衡曲线具有重要影响,改变初始干密度或荷载将使曲线的位置发生水平或垂直移动,并且干密度对曲线形状的影响更加显着。试验路径对膨胀指标的测定具有一定影响,采用恒应力-恒体积和恒体积-恒应力的变边界条件测得的膨胀指标略高于初始膨胀平衡曲线,最终膨胀指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前期的边界条件。(4)针对现有土工试验仪器存在的不足,设计开发了一套多边界条件膨胀仪。该仪器能充分模拟处置库中缓冲回填材料所于不同位置和阶段的边界条件,能在试验过程中实现不同边界条件的随意切换,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缓冲回填材料的水-力耦合特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该仪器的多边界条件、多试验路径下典型的膨胀试验方法。(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18)
崔亚伟,刘云根[2](2009)在《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和EGSB水力混合特性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和保持是厌氧反应器使用中的大问题,水力条件则是影响颗粒污泥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和EGSB(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反应器中水力混合特性的对比研究发现,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比EGSB反应器有更好的水力条件,离散率更高,并且反应器内的死区减少,从而有利于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生长和更有效的去除污染物。(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09年S1期)
李天舒,杨燕华,袁明豪,胡志华[3](2008)在《初混合阶段熔融金属的热工水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速摄像仪拍摄记录熔融金属液柱入水碎化的过程。实验研究了熔融金属温度、入水速度、冷却水温度对熔融金属液柱下落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量纲碎化长度与经验关系公式吻合得很好;熔融金属温度对金属下落速度没有影响;提高冷却水温度对熔融金属液柱的下降速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直径金属液柱的平均下降速度明显大于小直径的平均下降速度。(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08年03期)
吴速英,李敏,陈火平[4](2008)在《ABSBR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因次分析方法推导出ABSBR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的无因次准则,并对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08年06期)
吴速英,李敏,陈火平,宋秋华,余水静[5](2008)在《因次分析法在ABSBR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因次分析方法推导出ABSBR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的无因次准则,从而减少了大量研究ABSBR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的实验工作。(本文来源于《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方玲玲[6](2006)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厌氧生物反应器,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其机理分析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次课题是对ABR反应器的水力混合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将自行设计的ABR运行稳定后,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反应器的颗粒污泥床特征、停留时间分布规律等。然后,通过多釜串联模型和轴向扩散模型对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分别进行拟合。最后,在深入分析两个模型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所设计的ABR的自身特点,选取停留时间分布规律相近的轴向扩散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对反应器拟合效果最佳的修正轴向扩散模型。 本文在经过实验分析后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ABR反应器的死区与其他厌氧反应器相比是很小的,一般在13%~18%之间。这与它的结构有关,隔板在迫使水流进行上下折流前进的过程不但截流了悬浮在水中的大量污泥,还增强了水流的紊流作用,增加水流返混程度。在反应器运行稳定后进行的停留时间分布测定结果中看出,随着HRT的增加,反应器本体推流作用增强,串联搅拌釜数N从5.28增大到12.5,而1/Pe从0.095减小到0.04。在对停留时间分布的结果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后发现,简单的单参数模型——多釜串联模型和轴向扩散模型在拟合实测停留时间分布曲线时,只能简单的反映出曲线的走势,其明显的拟合偏差说明反应器内水流状况较复杂,超出其假设条件的范围。经过深入分析后对轴向扩散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可以得到与实测曲线拟合效果最佳的理论曲线。修正后的模型引入两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参数α和β,其中在实验条件下HRT=8~24h,α在0.604~0.674之间,β在0.826~1.27之间。拟合的结果R~2都大于90%。经过物料衡算推导,修正轴向扩散模型中的修正参数,与实际反应器内水流速度和返混程度有关。(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6-05-01)
李高洁[7](2004)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通过设计和运行小试EGSB反应器,对定有机负荷正常运行的反应器在不同升流速度条件下的颗粒污泥床特征及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单参数流动模型(轴向扩散推流模型和多釜串联模型)拟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参数组合流动模型(GDMWB模型和CPDE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1)为持留较高浓度的污泥,维持理想的处理效果,实验EGSB反应器的升流速度应控制在2~4m/h。 2)反应器内存在死区,升流速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死区容积。 3)轴向扩散系数和多釜串联级数随升流速度的变化仅能表达系统整体在时间上的相对混合程度为先减弱后增强,无法表达出反应器内空间上的混合特征。 4)将EGSB反应器根据内部污泥床特征假设成颗粒污泥床层和澄清层的串联,从而建立组合模型是合理的;CPDE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实验RTD曲线的拖尾。 5)GDMWB模型在升流速度较高时更适合描述实验EGSB反应器的液相流动,而CPDE模型则更适合描述升流速度较低,死区容积较大时的反应器流态。(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4-03-01)
杨玉杰,赵颖,孙剑辉,郭星杰[8](1995)在《铁屑填料塔水力混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常温条件下铁屑填料塔不同上升流速时,毕克莱常数Pe和反应器串连级数N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上升流速对Pe和N的影响较小,塔柱的水力特性接近于完全推流反应器,采用扩散模型和推流模型对反应器出水浓度预测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1995年03期)
周琪,胡纪萃,顾夏声[9](1995)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启动,培养颗粒污泥及运行的水力混合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HRT在4.28-11.7h时,死区容积只占反应器总容积的2.1%-6.7%。反应器在实际运行中可忽略不良水力混合的影响,水力负荷(L)和沼气容积产量(G)共同影响水流流速在升流方向上的均匀性,它们与离散数D(无因次)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D=0.0033L+0.045G+0.073.提出了用D定量地表示升流筛分强度,在本试验条件下,当D在0.088-0.095时,形成了颗粒污泥。(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1995年02期)
欧阳铭,徐培[10](1993)在《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活性炭和陶粒作为载体,在无回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上升流速时,反应器的离散数D/μL和串联数N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上升流速,固体混合特性以及载体性质均对反应器离散程度产生影响.只要反应器达到一定的膨胀率,反应器的流态就比较接近完全混合型.活性炭为载体时,上升流速为0.29cm/s,膨胀率为9.5%,串联数N为2.17.说明用完全混合型反应器模拟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1993年03期)
水力混合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和保持是厌氧反应器使用中的大问题,水力条件则是影响颗粒污泥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和EGSB(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反应器中水力混合特性的对比研究发现,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比EGSB反应器有更好的水力条件,离散率更高,并且反应器内的死区减少,从而有利于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生长和更有效的去除污染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力混合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志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膨润土/添加剂混合材料水—力耦合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7
[2].崔亚伟,刘云根.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和EGSB水力混合特性对比研究[J].环境工程.2009
[3].李天舒,杨燕华,袁明豪,胡志华.初混合阶段熔融金属的热工水力特性[J].核动力工程.2008
[4].吴速英,李敏,陈火平.ABSBR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
[5].吴速英,李敏,陈火平,宋秋华,余水静.因次分析法在ABSBR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中的应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6].方玲玲.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
[7].李高洁.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
[8].杨玉杰,赵颖,孙剑辉,郭星杰.铁屑填料塔水力混合特性研究[J].水处理技术.1995
[9].周琪,胡纪萃,顾夏声.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5
[10].欧阳铭,徐培.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