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信号通信塔,涉及通信技术,用于解决城市建筑遮挡通信信号的问题,包括塔身、固定于塔身上的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包括固定于塔身上且围绕塔身分布的支撑杆、固定于支撑杆上的主信号板、铰接于朱信号板上的副信号板,所述副信号板设置有多个,多个副信号板之间以主信号板为中心呈环绕分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组合式的信号收发器能够具有更大的接收面积,并且能够调节自身接收信号的角度,使得自身能够更好地进行信号收发,从而达到增强信号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强信号通信塔,包括塔身(1)、固定于塔身(1)上的信号收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器(2)包括固定于塔身(1)上且围绕塔身(1)分布的支撑杆(21)、固定于支撑杆(21)上的主信号板(22)、铰接于朱信号板上的副信号板(23),所述副信号板(23)设置有多个,多个副信号板(23)之间以主信号板(22)为中心呈环绕分布。
设计方案
1.一种强信号通信塔,包括塔身(1)、固定于塔身(1)上的信号收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器(2)包括固定于塔身(1)上且围绕塔身(1)分布的支撑杆(21)、固定于支撑杆(21)上的主信号板(22)、铰接于朱信号板上的副信号板(23),所述副信号板(23)设置有多个,多个副信号板(23)之间以主信号板(22)为中心呈环绕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信号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信号板(23)通过连接结构(7)铰接于主信号板(22)上,所述连接结构(7)包括固定于主信号板(22)上且分布于主信号板(22)两侧的铰接块(71)、固定于副信号板(23)上且与铰接块(71)形成铰接关系的连接块(72),相邻两块铰接块(71)之间形成有同于供连接块(72)嵌入的连接口(711),且在铰接块(7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连接块(72)翻转的定位组件(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信号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73)包括开设于铰接块(71)朝向连接块(72)一侧的表面上且与铰接块(71)上的穿轴孔连通的装块槽(731)、套设于连接块(72)的铰接轴上且位于装块槽(731)内的定位块(732)、套设于连接块(72)的铰接轴上且位于装块槽(731)内的定位驱动件(733)、开设于连接块(72)朝向定位块(732)一侧的表面上的定位槽(734),所述定位块(732)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定位槽(734)内的定位齿(8),所述定位驱动件(733)的两端分别抵紧在定位块(732)和铰接块(71)上,且在铰接块(71)和定位块(73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产生旋转的限转组件(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信号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限转组件(74)包括开设于装块槽(731)内的限转孔(741)、固定于定位块(732)上的限转柱(742),所述限转柱(742)远离定位块(732)的一端穿设于限转孔(7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信号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与塔身(1)之间通过安装结构(3)相连,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开设于塔身(1)上的馈线孔(31)、固定于塔身(1)上且围绕于馈线孔(31)边沿的加固块(32)、一体设置于支撑杆(21)上且用于插入馈线孔(31)内的插接块(33),所述加固块(32)的中心围绕形成有供插接块(33)通过的加固腔(321),且在加固块(3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杆(21)的固定组件(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信号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4)包括开设于加固块(32)内壁上的环形槽(341)、嵌设于环形槽(341)内的环箍(342)、开设于插接块(33)侧壁上且与环形槽(341)相对准的固定槽(343)、开设于加固块(32)的侧壁上且将加固块(32)横向贯穿的穿钉孔(344)、螺纹连接于穿钉孔(344)内的固定螺栓(345),所述环形槽(341)内开设有与穿钉孔(344)连通的嵌槽(4),所述环箍(342)的两端一体设置有螺纹旋向相反且与固定螺栓(345)形成螺纹连接的螺纹块(5),且所述固定槽(343)的深度小于环箍(342)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强信号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33)和加固块(3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产生相对旋转的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开设于加固块(32)内壁上的限位槽(61)、固定于插接块(33)侧壁上的限位块(62),所述插接块(33)装入加固腔(321)内时,限位块(62)嵌入限位槽(61)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强信号通信塔。
背景技术
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一般需要借助通信塔进行信号的放大及传递,其外形像塔,故而又叫信号塔。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7633839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化通信塔,包括通信塔主体、底座和通信塔架,所述底座的底端均匀固定有固定桩,且底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内部固定有蓄电池,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通信塔架,且通信塔架的顶端固定有防晃板,所述防晃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通信塔主体,且通信塔主体外侧的防晃板顶端安装有LED观赏灯罩,所述通信塔主体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架,且通信塔主体两侧的顶端均安装有支线架。
通信塔上的信号收发器一般安装于通信塔主体(本实施例称塔身)内,而通信塔主体通常又是金属材质,金属物体本身就会对信号起屏蔽作用,再加上人口密集的城市,周边建筑、广告牌等物体也会对通信信号产生阻挡及削弱的负面影响,因此会造成通信塔的信号强度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信号通信塔,能够提高自身收发电磁信号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信号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强信号通信塔,包括塔身、固定于塔身上的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包括固定于塔身上且围绕塔身分布的支撑杆、固定于支撑杆上的主信号板、铰接于朱信号板上的副信号板,所述副信号板设置有多个,多个副信号板之间以主信号板为中心呈环绕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主信号板周边设置副信号板后,副信号板能够增大信号收发器用于收发信号的面积,而对于信号收发器来说,接收面积越大,其收发信号的能力就越好,从而达到提高信号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信号板通过连接结构铰接于主信号板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主信号板上且分布于主信号板两侧的铰接块、固定于副信号板上且与铰接块形成铰接关系的连接块,相邻两块铰接块之间形成有同于供连接块嵌入的连接口,且在铰接块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连接块翻转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铰接块之间所形成的连接块用于供连接块安装,而连接块则用于让副信号板和主信号板之间形成连接,使得副信号板能够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使得信号收发器能够更好地进行信号收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于铰接块朝向连接块一侧的表面上且与铰接块上的穿轴孔连通的装块槽、套设于连接块的铰接轴上且位于装块槽内的定位块、套设于连接块的铰接轴上且位于装块槽内的定位驱动件、开设于连接块朝向定位块一侧的表面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定位槽内的定位齿,所述定位驱动件的两端分别抵紧在定位块和铰接块上,且在铰接块和定位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产生旋转的限转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调节副信号板的角度时,直接转动副信号板即可,副信号板在旋转的过程中,定位块上的定位齿会与副信号板上的定位齿产生相对运动,并推动定位块对定位驱动件产生挤压,使定位块缩入装块槽内,这样副信号板就能够产生旋转,并且在副信号板转过一定角度,使定位齿再次与定位齿相对准时,定位驱动件又会驱使定位块与副信号板相互啮合,对副信号板的旋转进行限制,对于副信号板来说,只要驱使其旋转的外力在定位驱动件的承受范围内,其角度就是固定的,并且在需要调节副信号板角度时也无需其他对于操作,只需要大力转动即可,从而既满足副信号板定位的需要,同时也方便其角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转组件包括开设于装块槽内的限转孔、固定于定位块上的限转柱,所述限转柱远离定位块的一端穿设于限转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对于定位块来说,其本身是套设在副信号板的铰接轴上的,再有限转柱的限位作用,那么定位柱与铰接块之间就拥有两个受力支撑点,故而其与铰接块之间的相对转动也就被限制,从而使得定位块能够对副信号板的角度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与塔身之间通过安装结构相连,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开设于塔身上的馈线孔、固定于塔身上且围绕于馈线孔边沿的加固块、一体设置于支撑杆上且用于插入馈线孔内的插接块,所述加固块的中心围绕形成有供插接块通过的加固腔,且在加固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杆的固定组件。
对于信号收发器来说,其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从塔身内引出电缆线,如果直接将支撑杆与塔身固定,那么支撑杆的内腔长度较深,穿线不便,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支撑杆与塔身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后,能够在信号收发器发生故障时,方便将其从通信塔上拆下进行更换,并且在更换后馈线孔的深度较浅,也能够方便检修人员进行引线,从而达到方便信号收发器检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加固块内壁上的环形槽、嵌设于环形槽内的环箍、开设于插接块侧壁上且与环形槽相对准的固定槽、开设于加固块的侧壁上且将加固块横向贯穿的穿钉孔、螺纹连接于穿钉孔内的固定螺栓,所述环形槽内开设有与穿钉孔连通的嵌槽,所述环箍的两端一体设置有螺纹旋向相反且与固定螺栓形成螺纹连接的螺纹块,且所述固定槽的深度小于环箍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安装信号收发器时,首先将支撑杆上的插接块插入加固腔内,然后拧转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环箍上的两个螺纹块相互靠拢,在这个过程中,环箍的直径会逐渐缩小,并最终嵌入插接块上的固定槽内,此时环箍分别位于环形槽和固定槽内,故而能够限制支撑杆脱出加固腔,从而达到将信号收发器与塔身进行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块和加固块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产生相对旋转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加固块内壁上的限位槽、固定于插接块侧壁上的限位块,所述插接块装入加固腔内时,限位块嵌入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限位块嵌入限位槽内后,当支撑杆具有产生旋转的趋势时,会被限位槽所阻挡,从而使得信号收发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晃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组合式的信号收发器能够具有更大的接收面积,并且能够调节自身接收信号的角度,使得自身能够更好地进行信号收发,从而达到增强信号的目的;
2.弹动式的定位组件既能够让副信号板进行角度调节,同时也能在其调好角度后对其进行定位,从而达到方便调节副信号板接收信号的角度的目的;
3.卡结固定式的安装结构的支撑杆能够方便信号收发器的拆装,使得信号收发器能够快速进行拆卸,从而达到方便更换信号收发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位于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塔身;2、信号收发器;21、支撑杆;22、主信号板;23、副信号板;3、安装结构;31、馈线孔;32、加固块;321、加固腔;33、插接块;34、固定组件;341、环形槽;342、环箍;343、固定槽;344、穿钉孔;345、固定螺栓;4、嵌槽;5、螺纹块;6、限位组件;61、限位槽;62、限位块;7、连接结构;71、铰接块;711、连接口;72、连接块;73、定位组件;731、装块槽;732、定位块;733、定位驱动件;734、定位槽;74、限转组件;741、限转孔;742、限转柱;8、定位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强信号通信塔,包括塔身1、信号收发器2,身呈圆管状,且其从下至上直径逐渐缩小;信号收发器2包括支撑杆21、主信号板22、副信号板23,主信号板22与支撑杆21固定,且通过支撑杆21固定于塔身1上;支撑杆21呈圆管状,通过安装结构3固定于塔身1上。
如图2所示,安装结构3包括馈线孔31、加固块32、插接块33、固定组件34,馈线孔31设置有多个,开设于塔身1的顶端,且多个阔线孔围绕塔身1分布;加固块32沿着馈线孔31的边沿环绕固定于塔身1上,且加固块32的中心围绕形成有加固腔321;插接块33固定于支撑杆21上,且插接块33的截面尺寸与加固腔321相同。
固定组件34包括环形槽341、环箍342、固定槽343、穿钉孔344、固定螺栓345,环形槽341环绕开设于加固块32的内壁上,且在环形槽341的槽底还开设有嵌槽4;环箍342呈断开的环状,在其两端均一体设置有带有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孔的螺纹块5,环箍342嵌设于环形槽341内,且两个螺纹块5同时嵌设于嵌槽4内;固定槽343开设于插接块33的侧壁上,其深度小于环箍342的宽度,且当插接块33插入加固腔321内时,固定槽343与环形槽341相互对合;穿钉孔344横向开设于加固块32的侧壁上,且穿钉孔344与嵌槽4相贯通;固定螺栓345穿设于穿钉孔344内,且固定螺栓345同时与环箍342上的两个螺纹块5形成螺纹配合。
在插接块33和加固块3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槽61、限位块62,限位槽61开设于加固块32的内壁上;限位块62一体设置于插接块33远离支撑杆21的一端上,且在插接块33嵌入加固腔321内时,限位块62嵌设于限位槽61内,从而限制支撑杆21与加固块32之间的相对转动。
如图1所示,副信号板23通过连接结构7铰接于主信号板22上,且在主信号板22的每个侧边上均设有一个副信号板23。
如图3所示,连接结构7包括铰接块71、连接块72、定位组件73、限转组件74,每个连接机构均包含两个铰接块71,铰接块71固定于主信号板22上,且两个铰接块71之间形成有供连接块72嵌入的连接口711;连接块72一体设置于副信号板23上,且铰接于两个铰接块71之间。
定位组件73包括装块槽731、定位块732、定位驱动件733、定位槽734,装块槽731开设于铰接块71朝向连接块72一侧的表面上且与铰接块71上供连接块72的铰接轴穿过的通孔相连通;定位块732套设于连接块72的铰接轴上,且在定位块732朝向连接块72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围绕定位块732中心分布的定位齿8;定位驱动件733为弹簧,套设于连接块72的铰接轴上,且其两端分别抵紧在定位块732和铰接块71上;定位槽734的形状呈与定位齿8相同的锯齿状,开设于连接块72朝向定位块732一侧的表面上,且定位块732在定位驱动件733的推动下与定位槽734相互啮合。
限转组件74包括限转孔741、限转柱742,限转孔741开设于装块槽731内;限转柱742固定于定位块732上,且限转柱742远离定位块732的一端穿设于限位孔内。
具体实施过程:在主信号板22周边设置副信号板23后,副信号板23能够增大信号收发器2用于收发信号的面积,而对于信号收发器2来说,接收面积越大,其收发信号的能力就越好,从而达到提高信号强度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1707.X
申请日:2019-01-1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99517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E04H12/00
专利分类号:E04H12/00;E04H12/18;H04B7/155
范畴分类:36C;
申请人:江苏景灿钢杆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景灿钢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梁家桥村
发明人:李姣颖
第一发明人:李姣颖
当前权利人:江苏景灿钢杆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