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热轧机论文和设计-范丽娜

全文摘要

一种无纺布热轧机,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在上压辊的两端固定有上转轴,在下压辊的两端固定有下转轴,上转轴和下转轴均设置在中空结构内,它还包括底板、油箱、第一加热箱、第一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冷却箱及控制器,在底板上固定有两个竖直的支架,上压辊和下压辊分别设置在两个竖直的支架之间,在两个支架上均设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压辊与设置在上轴承座内的轴承配合,下压辊与设置在下轴承座内的轴承配合。本实用新型上压辊和下压辊内的加热介质为液压油,液压油不断流动,加热效果好,加热均匀,并且在上压辊和下压辊内不用设置电加热丝等复杂结构,减少维修次数。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无纺布热轧机,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设置在下压辊的上方且二者相互平行,上压辊和下压辊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在上压辊的两端固定有上转轴,在下压辊的两端固定有下转轴,上转轴和下转轴均设置在中空结构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底板、油箱、第一加热箱、第一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冷却箱及控制器,第一泵与控制器电连接,在底板上固定有两个竖直的支架,上压辊和下压辊分别设置在两个竖直的支架之间,在两个支架上均设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压辊与设置在上轴承座内的轴承配合,下压辊与设置在下轴承座内的轴承配合;在上轴承座的外端及下轴承座的外端均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螺纹连接有连接部,在连接部的中部设有第一轴向孔,在上转轴的中部和下转轴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二轴向孔,第一轴向孔与第二轴向孔的孔径相同;第一泵的一端与油箱连接,第一泵的另一端与第一加热箱连接,第一加热箱通过第一管道与一个上轴承座内的连接部连接,另一个上轴承座内的连接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却箱壁的顶部连通,冷却箱壁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油箱连接,在第二管道上设有单向阀;第一加热箱通过第一管道与一个下轴承座内的连接部连接,另一个下轴承座内的连接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却箱壁的顶部连通,冷却箱壁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油箱连接,在第二管道上设有单向阀;在冷却箱内设有冷却水,冷却箱壁为中空结构。

设计方案

1.一种无纺布热轧机,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设置在下压辊的上方且二者相互平行,上压辊和下压辊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在上压辊的两端固定有上转轴,在下压辊的两端固定有下转轴,上转轴和下转轴均设置在中空结构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底板、油箱、第一加热箱、第一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冷却箱及控制器,第一泵与控制器电连接,在底板上固定有两个竖直的支架,上压辊和下压辊分别设置在两个竖直的支架之间,在两个支架上均设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压辊与设置在上轴承座内的轴承配合,下压辊与设置在下轴承座内的轴承配合;在上轴承座的外端及下轴承座的外端均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螺纹连接有连接部,在连接部的中部设有第一轴向孔,在上转轴的中部和下转轴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二轴向孔,第一轴向孔与第二轴向孔的孔径相同;第一泵的一端与油箱连接,第一泵的另一端与第一加热箱连接,第一加热箱通过第一管道与一个上轴承座内的连接部连接,另一个上轴承座内的连接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却箱壁的顶部连通,冷却箱壁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油箱连接,在第二管道上设有单向阀;第一加热箱通过第一管道与一个下轴承座内的连接部连接,另一个下轴承座内的连接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却箱壁的顶部连通,冷却箱壁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油箱连接,在第二管道上设有单向阀;在冷却箱内设有冷却水,冷却箱壁为中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热轧机,其特征在于:在连接部与冷却箱壁连接的第一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在第一加热箱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二泵,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泵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热轧机,其特征在于:上轴承座与支架固定连接,下轴承座与支架滑动连接,在下轴承座的底部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下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热轧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之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上轴承座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下轴承座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无纺布热轧机,其特征在于:伸缩杆为液压杆或者电动推杆,液压杆或者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热轧机,其特征在于:在下轴承座上设有固定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热轧机,其特征在于:冷却箱的进水口与水源连接,冷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加热箱,在第二加热箱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在第二加热箱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三管道,在第三管道上设有加压泵,加压泵的出口处连接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连接有预加热箱,在预加热箱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加压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纺布热轧机,其特征在于:在预加热箱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在预加热箱上设有应急排气口,在应急排气口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热轧机。

背景技术

无纺布的一般生产过程是将原料熔融挤出,通过计量泵计量,然后喷丝,铺网,再热轧,最后裁剪收卷,其中热轧是一道关键的工序,热轧是通过高热度的上压辊和下压辊挤压过均匀的纤维丝使得融化从而成网,上压辊和下压辊内设有加热装置,目前常用的加热装置是,在热轧上压辊和下压辊内设有电加热丝,这种加热方式容易出现加热效果差,出现故障时,不方便维修,影响无纺布最终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热轧机,解决上述上压辊和下压辊内采用电加热丝,加热效果差,出现故障时,不方便维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纺布热轧机,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设置在下压辊的上方且二者相互平行,上压辊和下压辊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在上压辊的两端固定有上转轴,在下压辊的两端固定有下转轴,上转轴和下转轴均设置在中空结构内,它还包括底板、油箱、第一加热箱、第一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冷却箱及控制器,第一泵与控制器电连接,在底板上固定有两个竖直的支架,上压辊和下压辊分别设置在两个竖直的支架之间,在两个支架上均设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压辊与设置在上轴承座内的轴承配合,下压辊与设置在下轴承座内的轴承配合;在上轴承座的外端及下轴承座的外端均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螺纹连接有连接部,在连接部的中部设有第一轴向孔,在上转轴的中部和下转轴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二轴向孔,第一轴向孔与第二轴向孔的孔径相同;第一泵的一端与油箱连接,第一泵的另一端与第一加热箱连接,第一加热箱通过第一管道与一个上轴承座内的连接部连接,另一个上轴承座内的连接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却箱壁的顶部连通,冷却箱壁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油箱连接,在第二管道上设有单向阀;第一加热箱通过第一管道与一个下轴承座内的连接部连接,另一个下轴承座内的连接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却箱壁的顶部连通,冷却箱壁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油箱连接,在第二管道上设有单向阀;在冷却箱内设有冷却水,冷却箱壁为中空结构。

在连接部与冷却箱壁连接的第一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在第一加热箱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二泵,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泵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上轴承座与支架固定连接,下轴承座与支架滑动连接,在下轴承座的底部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下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之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上轴承座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下轴承座固定连接。

伸缩杆为液压杆或者电动推杆,液压杆或者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下轴承座上设有固定装置。

冷却箱的进水口与水源连接,冷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加热箱,在第二加热箱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在第二加热箱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三管道,在第三管道上设有加压泵,加压泵的出口处连接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连接有预加热箱,在预加热箱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加压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预加热箱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在预加热箱上设有应急排气口,在应急排气口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压辊和下压辊内的加热介质为液压油,液压油不断流动,加热效果好,加热均匀,并且在上压辊和下压辊内不用设置电加热丝等复杂结构,减少维修次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流过上压辊和下压辊液压油的油温,将信号及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泵及第二泵的转速,来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内液压油的流速,从而均衡上压辊和下压辊的温度;单向阀避免液压油回流至冷却箱壁内;位于下轴承座底部的伸缩杆,便于调节下压辊的高度,从而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控制无纺布的厚度,位于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伸缩杆,协助调节下轴承座的高度,并起到限位作用;流过上压辊和下压辊的液压油将热量传递给冷却箱内冷却水,冷却水再通过第二加热箱稍微加热,产生热蒸汽,进入预加热箱内,对无纺布的生产原料进行预加热,充分利用液压油的余热,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纺布热轧机,包括上压辊7和下压辊14,上压辊7设置在下压辊14的上方且二者相互平行,上压辊7和下压辊14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在上压辊7的两端固定有上转轴8,上转轴8与上压辊7螺纹连接,在下压辊14的两端固定有下转轴13,下转轴13与下压辊14螺纹连接,上转轴8和下转轴13均设置在中空结构内,它还包括底板16、油箱1、第一加热箱3、第一泵2、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冷却箱10及控制器,第一泵2与控制器电连接,在底板16上固定有两个竖直的支架6,上压辊7和下压辊14分别设置在两个竖直的支架6之间,在两个支架6上均设有上轴承座9和下轴承座12,上压辊7与设置在上轴承座9内的轴承配合,下压辊14与设置在下轴承座12内的轴承配合;在上轴承座9的外端及下轴承座12的外端均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螺纹连接有连接部5,在连接部5的中部设有第一轴向孔,在上转轴8的中部和下转轴13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二轴向孔,第一轴向孔与第二轴向孔的孔径相同且第一轴向孔的端部与对应的第二轴向孔的端部紧密接触,紧密接触便于第一轴向孔内的液压油直接流入到第二轴向孔内;第一泵2的一端与油箱1连接,第一泵2的另一端与第一加热箱3连接,第一加热箱3通过第一管道与一个上轴承座9内的连接部5连接,另一个上轴承座9内的连接部5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却箱10壁的顶部连通,冷却箱10壁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油箱1连接,在第二管道上设有单向阀;第一加热箱3通过第一管道与一个下轴承座12内的连接部5连接,另一个下轴承座12内的连接部5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却箱10壁的顶部连通,冷却箱10壁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油箱1连接,在第二管道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避免液压油回流至冷却箱10壁内;在冷却箱10内设有冷却水,冷却箱10壁为中空结构;上压辊7和下压辊14分别对应两个连接部5。

在连接部5与冷却箱10壁连接的第一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在第一加热箱3与连接部5连接的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二泵4,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泵4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上轴承座9与支架6固定连接,下轴承座12与支架6滑动连接,在下轴承座12的底部设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一端与底板16固定连接,伸缩杆15的另一端与下轴承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便于调节下压辊14的高度,从而调节上压辊7和下压辊14之间的间距,控制无纺布的厚度。

在上轴承座9与下轴承座12之间设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一端与上轴承座9固定连接,伸缩杆15的另一端下轴承座12固定连接,协助调节下轴承座12的高度,并起到限位作用。

伸缩杆15为液压杆或者电动推杆,液压杆或者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下轴承座12上设有固定装置,伸缩杆15调节好下压辊14的高度前,松开固定装置,伸缩杆15调节好下压辊14的高度后,通过固定装置将下轴承座12固定住,避免在运动时,出现晃动。

冷却箱10的进水口与水源连接,冷却箱10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加热箱,在第二加热箱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在第二加热箱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三管道,在第三管道上设有加压泵,加压泵的出口处连接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连接有预加热箱11,在预加热箱11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加压泵与控制器电连接,流过上压辊7和下压辊14的液压油将热量传递给冷却箱10内冷却水,冷却水再通过第二加热箱稍微加热,产生热蒸汽,进入预加热箱11内,对无纺布的生产原料进行预加热,充分利用液压油的余热,避免浪费。

在预加热箱11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在预加热箱11上设有应急排气口,在应急排气口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压辊7和下压辊14内的加热介质为液压油,液压油不断流动,加热效果好,加热均匀,并且在上压辊7和下压辊14内不用设置电加热丝等复杂结构,减少维修次数。在使用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上压辊7和下压辊14转动,动力装置的实现形式较多,如电机等,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控制器控制第一泵2工作,将液压油泵入第一加热箱3中,第一加热箱3将液压油加热,液压油通过第一管道进入到连接部5,然后再通过连接部5分别进入到上转轴8的中部和下转轴13的中部,通过上转轴8的中部进入到上压辊7中,对上压辊7进行加热,然后从上压辊7流入另一端的上转轴8内,再从对应的连接部5流至第二管道,从第二管道流入冷却箱10壁中冷却,再流回油箱1中;通过下转轴13的中部进入到下压辊14中,对上压辊7进行加热,然后从下压辊14流入另一端的下转轴13内,再从对应的连接部5流至第二管道,从第二管道流入冷却箱10壁中冷却,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从上压辊7和下压辊14流出的液压油油温较低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泵4工作,并调节第一泵2和第二泵4的转速,提高液压油的流动速度,进而均衡上压辊7和下压辊14内的油温。

当需要调整无纺布的厚度时,通过控制器调节伸缩杆15,来控制下压辊14的高度,进而调节上压辊7和下压辊14之间的缝隙,避免人工调节,误差较大。

流过上压辊7和下压辊14的液压油将热量传递给冷却箱10内冷却水,冷却水再通过第二加热箱稍微加热,产生热蒸汽,进入预加热箱11内,对无纺布的生产原料进行预加热,便于熔融装置对原料进行熔融,这样充分利用液压油的余热,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 “第二”、“第三”等并无具体含义,仅是方便区分,便于描述和理解。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无纺布热轧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2478.7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508562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D04H 1/54

专利分类号:D04H1/54

范畴分类:24P;

申请人:河南宏大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南宏大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明人:范丽娜;苏娟

第一发明人:范丽娜

当前权利人:河南宏大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无纺布热轧机论文和设计-范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