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华(山东寿光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山东寿光262700)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2-0121-02
【摘要】颅骨缺损由颅脑开放性损伤或手术去骨瓣引起,对患者生理、心理及运动、日常生活均产生不利影响,应早期行手术修补颅骨。手术方式、材料均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但并发症仍时有发生。如何预防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已成为当前颅骨修补术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本院颅骨修补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关处理方式,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关键词】颅骨缺损修补术并发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0例颅骨缺损患者中男53例,女17例;年龄18~72岁。其中额颞部52例,颞部13例,额部5例。双侧修补8例,单侧62例。骨窗面积7×8cm~12×12cm不等。手术时间3~6个月10例,2年1例。
1.2材料70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美国进口钛网修补62例,硅胶3例,自体骨瓣5例(均为自体骨瓣腹壁埋藏)。
1.3方法手术前完善检查,排除禁忌症。钛网可术中由手工塑性,或术前颅脑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后,模拟缺损,做好颅骨缺损模型,根据缺损,制成成品钛网。术前或术中应用抗生素,手术取原切口入路,沿帽状腱膜下分离皮瓣,暴露骨缺损边缘。若材料是钛网,则覆盖缺损处后,四周以钛钉固定牢固,悬吊硬膜于钛网上。若材料是硅胶、自体骨瓣或有机玻璃,则分离骨窗与颅骨间间隙,将修补材料镶嵌于骨窗内,以颅骨锁固定或四周钻孔以粗丝线固定。彻底止血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加压包扎,结束手术。术后抗炎、抗癫痫治疗。
2结果
70例颅骨缺损患者中8例出现并发症。1例硅胶材料修补者,术后直至拆线出院无感染,出院后1月出现感染,表现为刀口局部裂开,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给予手术去除修补材料,半年后再次手术,以钛网修补,恢复好。1例自体骨瓣修补者,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形成,去除钛网,清除血肿后,彻底止血,再次固定钛网,悬吊硬膜后引流,加压包扎,恢复好。1例患者因癫痫发作,头部颅骨修补处再次受伤凹陷,周围钛钉松动,再次手术,整复钛网后固定,恢复好。3例出现头皮下积液,经反复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后积液消失。2例出现癫痫发作,给予抗癫痫治疗后好转。
3讨论
颅骨缺损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岀血、感染、皮下积液、修补材料外露、修补材料变形松动、癫痫等[1]。应注意以下几点,尽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痛苦。①手术时间:早期颅骨修补,有利于颅内压、脑循环稳定,促进脑功能的恢复[2]。术后2-3月,骨膜硬脑膜粘连较轻,手术瘢痕行程范围小,脑组织形态变化不大,手术易于操作,并发症少[3],所以手术时间应选在术后2-3月为宜。②材料选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修补材料关系密切,钛网较其他材料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对脑组织及硬膜损伤小,组织相容性好,排斥反应小,强度高,易塑型,并发症少,术后对MRI检查无影响,虽价格偏高,但却成为修补材料之首选。③手术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④自体骨瓣等材料用颅骨锁固定,分离骨窗与颅骨间间隙时,操作轻柔、仔细,避免硬膜与颅骨剥离,造成硬膜外血肿。⑤术中彻底止血,特别注意肌肉分离处渗血,易造成硬膜外血肿;悬吊硬膜时,避免过度牵拉,造成桥静脉断裂,致硬膜下血肿。术后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需手术时,可急症手术清除血肿,同时再次颅骨修补;术后出现急性硬膜下血肿需手术时,可急症手术清除血肿,暂缓颅骨修补,待病情稳定后,再次手术修补。⑥术中硬脑膜破裂后未缝合,或缝合不紧密,致脑脊液外露,易致皮下积液,或术后病人坐立时重力作用致脑组织下坠,牵拉硬脑膜使其与修补材料、皮瓣间形成间隙,易致渗出液聚集,形成皮下积液[4]。故除悬吊硬膜外,应严密缝合破损处,术后1周病人应采取平卧位,使硬脑膜与修补材料、皮瓣间无法形成间隙,同时放置引流管,避免皮下积液形成。⑦出现皮下积液后,应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反复多次穿刺抽吸,加压包扎,直至积液消失。⑧逐层缝合,避免修补材料外露。⑨颅骨修补术后癫痫与颅骨修补手术无直接关系,但术后应常规3-6个月抗癫痫治疗。避免因癫痫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参考文献
[1]杨炳湖,荆国杰.颅骨缺损修补术208例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2,18(20):173-174.
[2]刘明铎.实用颅脑损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436-438.
[3]靳文义,张楠.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手术80例临床经验总结.中国综合临床,2006,20(5):439-440.
[4]仪立志,黄仕春.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医学文选,2001,20(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