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陡坡论文_胡幼常,毛爱民,刘杰,陈晓鸣

导读:本文包含了加筋陡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陡坡,格栅,路堤,土工,数值,挡墙,护岸。

加筋陡坡论文文献综述

胡幼常,毛爱民,刘杰,陈晓鸣[1](2019)在《土工格栅加筋陡坡路堤在新疆地区的现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是地震多发区,区内广泛分布着砾石土,很适合推广土工格栅加筋陡坡路堤.这不仅因为加筋路堤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还因为土工格栅对包括砾石土在内的粗粒土有良好的加筋效果.但实际上加筋路堤在新疆公路建设中还没有具体应用.为了推动这项工作,在新疆某山区公路上修建了两段试验路堤,通过埋设在路堤内的柔性位移计和土压力盒,采用远程自动监测手段,对填土过程中和路堤竣工后约8个月时间内的土工格栅拉伸应变、特定点的竖直和水平土压力进行了连续观测.试验结果发现:在工作荷载下,土工格栅的拉伸应变绝大多数不超过1%,最大值不超过1.5%;路堤内的实测竖直和水平土压力都小于理论值,测点越深,与理论值相差越大;坡面防护结构所受到的侧向土压力很小,大多数接近为0.(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9年03期)

夏磊[2](2017)在《返包式加筋陡坡高路堤筋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加筋土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对加筋土结构特性已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岩土体特性及工程实践的复杂性,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无法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目前关于返包式加筋结构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级或多级(近)直立路肩式加筋土挡墙,其填料多为粘土或砂土,对于加筋陡坡高路堤结构以及碎石土填料的研究还很少。基于以上认识,论文以西南山区一段高达22m的返包式加筋陡坡高路堤工程为依托,采用大型直剪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离心机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返包式加筋陡坡高路堤的结构荷载状态、筋土相互作用特性、稳定性影响因素、结构变形破坏模式等关键问题,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返包式加筋路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所做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粗粒土填料和土工格栅的界面剪切试验,揭示了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关系特性。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筋土界面剪切的内摩擦角逐渐降低,而粘聚力则先增大后减小;填料中粗颗粒含量与筋土界面剪切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均呈正相关关系;粗粒土填料加筋可以明显提高土体的粘聚力,但其内摩擦角会降低。(2)对依托工程返包式加筋陡坡高路堤进行了现场监测试验,分析了结构荷载状态和加筋体潜在破裂面,主要成果包括:加筋土中的筋材可以有效改善土体中的应力分布,减小基底垂直土压力;加筋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在后期会重新调整而导致格栅应变减小;对于这种柔性返包式加筋体结构,由于其坡面变形受限较小,工后很长一段时期坡面变形都将处于发展期。(3)采用FLAC3D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数值计算模型,探讨了返包式加筋陡坡高路堤的加筋机理、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得出:在路基中铺设土工格栅能够显着降低路基的侧向变形;加筋可以改善路基内部剪应力的分布;加筋路堤坡度对土工格栅受拉状态有显着影响。(4)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相关结果,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离心机模型,针对返包式加筋路堤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变形破坏过程等开展系统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相关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得出:在稳定状态内,加筋土结构内部的潜在微裂缝并不是沿标准的圆弧、直线或折线发展,而是受加筋及筋土接触面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分布形式;极限状态时,加筋边坡内部潜在破裂面呈圆弧型;直立加筋路堤结构设计时,不能简单地按照无筋路基的方法仅根据墙高和填土内摩擦角来确定0.3H型破裂面的位置,而应考虑加筋的影响并结合数值模拟的分析结果综合确定最危险破裂面位置。(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朱俊杰,张智超,洪宝宁,胡晓娟[3](2016)在《加筋陡坡路基应力变形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日益增长的山区公路建设需求,利用有限元法,通过自然边坡状况、回填土强度和填筑高度这3个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对修筑于不同开挖角下加筋路基的应力变形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修筑在水平场地上的路基相比,回填土强度的降低或填筑高度的增加都会更加显着地增大陡坡路基的变形,同时,由于其回填土容易沿着边坡产生整体下滑,导致了其变形、基底压力和面板侧移等过大的问题。在不同坡面摩擦系数、回填土强度和填筑高度下,开挖角为45°的加筋陡坡路基的位移比开挖角为63.4°(坡比2:1)和90°(水平场地)的路基的变形分别高6.8%~96.8%和29.4%~192.3%、6.8%~33.1%和29.4%~77.9%、7.7%~37.9%和27.2%~91.6%。研究结论可为日益增长的山区公路建设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3)

张慧,陈曦[4](2014)在《黄土沟壑区的高填方加筋陡坡设计与施工》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黄土沟壑区的高填方加筋陡坡的稳定机理,对加筋陡坡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进行了阐述,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其经济性,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07期)

朱根桥,汪承志,李霞[5](2012)在《高速公路加筋陡坡路基长期工作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速公路环境与边坡填筑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在对某高速公路段12 m高加筋边坡进行长期工作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考虑格栅黏弹性和土体黏弹塑性流变模型的高速公路加筋边坡数值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初应变迭代法对各种工况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与试验测试数据的对比,验证数值的可靠性,进而进行大量变动参数的数值分析,详细地探讨加筋边坡填筑过程中加筋结构的力学特性。在将试验数据和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边坡加筋体内土压力、地基应力和格栅拉力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随后与类似加筋直墙和单级加筋路堤的研究结果对比,得到多级加筋陡坡的一般规律及其破坏模式。(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2年10期)

郑箭[6](2012)在《加筋陡坡路堤在山区公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某高速公路已建的加筋陡坡路堤工程实例,就加筋陡坡路堤边坡坡率选用、土工合成材料选用、土工合成材料设计参数、设计施工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探讨,对加筋土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交通科技》期刊2012年02期)

龙丽吉,何光春[7](2010)在《复合式格栅加筋陡坡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庆某滨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为减少环境影响和尽快恢复生态环境,适应叁峡蓄水后的施工条件,提出了低桩承台+两级格栅加筋陡坡的结构方案。针对该工程的新型结构方案,运用有限元方法,对低桩承台内力和变形、两级格栅加筋陡坡的格栅拉力和坡面变形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强度折减法分析了复合陡坡的整体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于土工格栅的拖拽作用,低桩承台的内力和变形比未加筋陡坡分别减少了1/4和1/2,坡顶的沉降减少了1/3,坡面的侧向变形减少了1/2,陡坡格栅加筋的综合效用明显。数值计算分析为工程建设方案的确定提供了较完整的计算基础,可供类似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0年11期)

卢才金[8](2009)在《刚性支挡结合加筋陡坡设计计算模式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加筋陡坡结合挡墙(或桩)在山区陡坡路堤中应用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尽量采用整体耦合方法计算,同时要进行地形地质分析,有时须考虑复合滑动面的稳定性,确保工程安全。(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09年06期)

杨庆,冯晓静,栾茂田,肖成志[9](2009)在《加筋陡坡临界高度的影响因素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利用自编程序,分别计算了不同坡脚、顶面倾角、内摩擦角、黏聚力、筋带抗拉强度、加筋间距、格栅布置方式、填土重度、地震烈度、顶部荷载共10种影响因素作用下加筋陡坡的临界极限高度。根据正交分析方法给出了各个因素的敏感性顺序。结果显示,土的内摩擦角和地震作用对陡坡临界高度的影响最为显着,黏聚力敏感性则较缓坡有所下降。因此,对陡坡应重视对土的内摩擦角的选取,并在设计中对地震作用予以重视。(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9年02期)

李仲发,王多垠,汪承志[10](2008)在《加筋陡坡模型试验及其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格栅加筋陡坡的力学特性,在室内修筑了加筋陡坡的模型墙。分别测试了挡墙从施工到正常使用期间加筋体内筋带拉力、土压力分布、墙面变形以及地基应力等。并基于自洽理论建立了筋土复合材料力学模型,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加筋挡土墙结构力学特性和自洽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08年04期)

加筋陡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加筋土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对加筋土结构特性已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岩土体特性及工程实践的复杂性,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无法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目前关于返包式加筋结构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级或多级(近)直立路肩式加筋土挡墙,其填料多为粘土或砂土,对于加筋陡坡高路堤结构以及碎石土填料的研究还很少。基于以上认识,论文以西南山区一段高达22m的返包式加筋陡坡高路堤工程为依托,采用大型直剪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离心机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返包式加筋陡坡高路堤的结构荷载状态、筋土相互作用特性、稳定性影响因素、结构变形破坏模式等关键问题,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返包式加筋路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所做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粗粒土填料和土工格栅的界面剪切试验,揭示了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关系特性。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筋土界面剪切的内摩擦角逐渐降低,而粘聚力则先增大后减小;填料中粗颗粒含量与筋土界面剪切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均呈正相关关系;粗粒土填料加筋可以明显提高土体的粘聚力,但其内摩擦角会降低。(2)对依托工程返包式加筋陡坡高路堤进行了现场监测试验,分析了结构荷载状态和加筋体潜在破裂面,主要成果包括:加筋土中的筋材可以有效改善土体中的应力分布,减小基底垂直土压力;加筋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在后期会重新调整而导致格栅应变减小;对于这种柔性返包式加筋体结构,由于其坡面变形受限较小,工后很长一段时期坡面变形都将处于发展期。(3)采用FLAC3D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数值计算模型,探讨了返包式加筋陡坡高路堤的加筋机理、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得出:在路基中铺设土工格栅能够显着降低路基的侧向变形;加筋可以改善路基内部剪应力的分布;加筋路堤坡度对土工格栅受拉状态有显着影响。(4)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相关结果,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离心机模型,针对返包式加筋路堤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变形破坏过程等开展系统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相关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得出:在稳定状态内,加筋土结构内部的潜在微裂缝并不是沿标准的圆弧、直线或折线发展,而是受加筋及筋土接触面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分布形式;极限状态时,加筋边坡内部潜在破裂面呈圆弧型;直立加筋路堤结构设计时,不能简单地按照无筋路基的方法仅根据墙高和填土内摩擦角来确定0.3H型破裂面的位置,而应考虑加筋的影响并结合数值模拟的分析结果综合确定最危险破裂面位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加筋陡坡论文参考文献

[1].胡幼常,毛爱民,刘杰,陈晓鸣.土工格栅加筋陡坡路堤在新疆地区的现场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9

[2].夏磊.返包式加筋陡坡高路堤筋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3].朱俊杰,张智超,洪宝宁,胡晓娟.加筋陡坡路基应力变形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C].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4].张慧,陈曦.黄土沟壑区的高填方加筋陡坡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14

[5].朱根桥,汪承志,李霞.高速公路加筋陡坡路基长期工作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2

[6].郑箭.加筋陡坡路堤在山区公路的应用[J].福建交通科技.2012

[7].龙丽吉,何光春.复合式格栅加筋陡坡数值分析[J].水运工程.2010

[8].卢才金.刚性支挡结合加筋陡坡设计计算模式的探讨[J].路基工程.2009

[9].杨庆,冯晓静,栾茂田,肖成志.加筋陡坡临界高度的影响因素敏感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9

[10].李仲发,王多垠,汪承志.加筋陡坡模型试验及其有限元分析[J].交通科技.2008

论文知识图

加筋陡坡的结构布置图加筋陡坡设计图加筋陡坡水平位移云图加筋陡坡的结构布置图加筋陡坡设计图K1+790处的加筋陡坡路堤横断面示...

标签:;  ;  ;  ;  ;  ;  ;  

加筋陡坡论文_胡幼常,毛爱民,刘杰,陈晓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