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硫酸钠论文-昌洪娟

纤维素硫酸钠论文-昌洪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素硫酸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纤维素,水解,氯化钙,十二烷基硫酸钠

纤维素硫酸钠论文文献综述

昌洪娟[1](2019)在《氯化钙/十二烷基硫酸钠/固体酸体系的构建及其催化纤维素水解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纤维素水解为还原糖,是一种充分利用碳资源,缓解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途径。如何实现廉价、高效、绿色地转化是当今纤维素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球磨和磷酸两种预处理的纤维素为水解实验对象,构建了氯化钙(CaCl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碳基固体酸,包括磺化碳基固体酸-L(SCSA-L)及磺化碳基固体酸-S(SCSA-S)的催化体系,研究了其催化水解纤维素的性能。首先对球磨和磷酸预处理的纤维素与原始的微晶纤维素进行了对比水解实验。在无催化剂存在情况下,25mL高压反应釜中,150℃下将纤维素水解12h,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纤维素,水解生成还原糖(TRS)的产率均有所提高。其中,经磷酸处理后的纤维素,其TRS产率可达20.2%,是未处理微晶纤维素的11倍。通过XRD、TEM以及FT-IR对两种预处理方法所制得纤维素表征结果显示,其形貌和结晶度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将金属氯化物(XCln:n=1时,X=Na、K;n=2时,X=Mg、Ca、Sr、Ba)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引入水解反应中,并对其水解球磨纤维素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氯化钙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组合的CaCl2/SDS体系水解经球磨预处理的纤维素时,其TRS产率可提高至63.7%。其次,以葡萄糖为碳源,选择一定的碳化条件,获得碳球-L,进而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磺化,制备了系列磺化碳基固体酸-L(SCSA-L)。并对碳源、FeCl3用量及磺化时间进行了优化。在磺化温度一定时(110℃),磺化11h所获得的SCSA-L,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潜能。其构建的CaC12/SDS/SCSA-L体系,在催化水解球磨和磷酸预处理的两种纤维素时,TRS产率分别达到68.6%和71.2%。最后,改变葡萄糖的碳化条件得到了另一种碳球-S,采用不同磺化温度,制备出磺化碳基固体酸-S(SCSA-S)。当磺化时间一定时(1Oh),110℃下磺化制备的SCSA-S具有良好的催化潜能,其构建的CaCl2/SDS/SCSA-S体系,在催化水解球磨和磷酸预处理的两种纤维素时,TRS产率分别高达70.4%和73.5%。(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3)

姜力凤,刘玉,于光,张跃冬,王海松[2](2016)在《亚硫酸钠预处理对木糖渣木质素的去除及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木糖渣作为一种固体废物,通常被送往电厂燃烧产热,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提高木糖渣的附加值,研究了亚硫酸钠预处理对玉米芯木糖渣木质素脱除率及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亚硫酸钠用量12%(对绝干的木糖渣)、p H 7、反应温度160℃、保温时间20 min。在该条件下处理木糖渣,木质素脱除率为77.45%,纤维素质量分数提高到85.17%。预处理后木糖渣在5 FPU/g底物纤维素酶作用下水解48 h,葡萄糖得率为84.77%,而未经处理的木糖渣在20 FPU/g底物纤维素酶作用下水解48 h后得到的葡萄糖得率仅为70.58%。(本文来源于《生物加工过程》期刊2016年02期)

欧志华,毛泰威,刘锡军,王彦[3](2016)在《硫酸钠对纤维素醚改性水泥浆粘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醚在应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粘性明显降低。本文研究了硫酸钠对纤维素醚溶液和纤维素醚改性水泥浆的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掺量的硫酸钠可以使纤维素醚溶液和纤维素醚改性水泥浆中的纤维素醚发生盐析,使纤维素醚失去对水泥浆的增粘作用;不同种类的纤维素醚,发生盐析时的最低硫酸钠掺量不同;纤维素醚发生盐析取决于硫酸钠的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受纤维素醚浓度和水泥掺量的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6年03期)

朱丽英,晏晓琴,张红漫,林东强,姚善泾[4](2014)在《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聚电解质复合物膜对药物表观渗透系数的测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渗透系数是考察复合物膜的药物释放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以溶解性不同的两种药物扑热息痛和5-氨基水杨酸(5-ASA)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其在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聚电解质复合物膜中的渗透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聚电解质复合物膜的渗透性能与其溶胀性能密切相关;复合物膜中壳聚糖和纤维素硫酸钠的配比、相对分子量和pH值对膜的渗透性能和溶胀性能影响显着,以扑热息痛作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聚电解质复合物膜在模拟胃肠液中对药物的渗透性能.通过调整该复合物膜的配方,可以使该膜分别实现胃、小肠和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朱丽英,姚善泾[5](2012)在《纤维素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能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BaSO4比浊法和酶降解法分别测纤维素硫酸钠(NaCS)的分子量、取代度和降解性,并考察了NaCS制备条件对NaCS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制备NaCS的反应时间越长,NaCS的分子量越小;分子量分布系数先逐渐增加,在6 h达到最大值(5.16),继续反应,分子量分布系数迅速下降;NaCS的取代度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先逐渐增大,到6 h后,取代度保持在0.5左右;NaCS的降解性随着其取代度增加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2012年02期)

朱丽英,姚善泾[6](2012)在《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复合膜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以壳聚糖和纤维素硫酸钠(NaCS)为材料制备的聚电解质复合膜在药物控制释放上的应用,考察了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NaCS相对分子质量和取代度对该复合膜机械性能(强度、韧性等)和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NaCS相对分子质量和取代度对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机械性质和溶胀性能都有显着的影响。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越高,该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越大。而NaCS相对分子质量和取代度的增大则会导致该膜的溶胀率降低。此外,溶液pH值对壳聚糖/NaCS复合膜溶胀率也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刘敬敏,陈玉林,寇慧娟,曹宝红,张恩平[7](2011)在《日粮中添加硫酸钠对陕北白绒山羊瘤胃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含不同水平硫酸钠日粮对陕北白绒山羊瘤胃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硫添加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只健康、体质量(28~32 kg)相近且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陕北白绒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分4个时期进行,每个时期14 d,分别饲喂硫酸钠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0,4.8,6.4 g/kg的4种日粮,测定瘤胃内青贮饲料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动态降解率,计算青贮饲料瘤胃DM、NDF、ADF的有效降解率(PED),并进行显着性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硫酸钠对瘤胃食糜外流速率(Kp)无显着影响;提高了瘤胃内青贮饲料DM、NDF、ADF的PED值,而且当硫酸钠添加水平分别为4.8和6.4 g/kg时,PED值有显着或极显着提高。【结论】日粮中添加硫酸钠可以提高陕北白绒山羊非产绒期瘤胃内粗饲料纤维的PED值,且PED值随着硫酸钠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当硫酸钠水平为6.4 g/kg时,青贮玉米PED值最大,从而使青贮玉米得到了更好的利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7期)

朱丽英[8](2011)在《以壳聚糖和纤维素硫酸钠为主要材料的结肠定位释药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使药物经口服后避免在胃和小肠中释放,运送至回盲部后才开始释放,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通过结肠靶向给药,使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由于药物在胃肠道上端吸收而引起的副作用,并使生物大分子类药物能够实现口服给药。在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十分关键,在活性功能成分的释放、导向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中,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越来越多地用于口服结肠定位给药材料的研究。壳聚糖和纤维素硫酸钠都是来源广泛的天然多糖衍生物,两者结合能够形成不溶于水的聚电解质复合物。有研究发现,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NaCS)聚电解质复合物在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壳聚糖和NaCS为材料制备的复合膜为对象,围绕复合膜的生物降解、机械、溶胀和药物渗透性能等内容进行展开,并且以壳聚糖和NaCS为主要材料制备微球,对其的制备和在载蛋白药物的应用进行了初探。针对在标定NaCS性能方法准确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本论文确定了分别用凝胶渗透色谱法、BaSO4比浊法和酶降解法来测定NaCS的分子量、取代度和生物降解性能,并由此考察了NaCS制备条件对NaCS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越长,NaCS的分子量越小;而分子量分布系数随反应时间而变化,先逐渐增加,在6h达到最大值(5.16),继续增加反应时间,分子量分布系数却迅速下降。NaCS的取代度随着反应时间先逐渐增大,到6h后,取代度保持在0.5左右。通过纤维素酶降解实验可知,NaCS的降解性随着其制备时间的增加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些结果说明制备条件对产品NaCS的性质有较大影响并将直接影响其应用。考察了壳聚糖与NaCS的质量比对壳聚糖/NaCS复合膜表面形态、机械性能(强度、韧性等)和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壳聚糖/NaCS质量比为1:2时,该复合膜的表面较光滑,但膜表面有分散的不规则小孔,说明壳聚糖/NaCS复合膜是多孔膜。机械性能和溶胀性能的测定结果证明,壳聚糖和NaCS的最佳质量比在1:2左右。通过改变壳聚糖分子量、NaCS分子量和取代度,可以调节该复合膜的机械性质和溶胀性能。壳聚糖分子量越高,该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越大;而NaCS分子量和取代度的增大则会导致该膜的溶胀率降低。此外,溶液pH对壳聚糖/NaCS复合膜溶胀率也有显着的影响。其次,采用胃肠道中的主要酶,包括胃蛋白酶、α-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对壳聚糖、NaCS和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对壳聚糖都具有显着的水解活性,但不能降解NaCS.然而,纤维素酶表现出了较高的NaCS水解活性,壳聚糖水解活性却比较低。在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降解研究中,发现其降解速率与壳聚糖和NaCS的分子量密切相关。此外,本论文还通过在pH分别为1.5、7.4和6.4的溶液中添加酶来模拟胃液、小肠液和结肠液,以此探讨壳聚糖/NaCS聚电解质复合物在胃肠道的降解特性。体外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配方将直接影响其在胃肠道系统中的崩解时间和位置。如当壳聚糖分子量为563.3 kDa, NaCS分子量为169.7 kDa时,两者所形成的复合膜在模拟胃液中处理3h将崩解,而当壳聚糖和NaCS分子量分别为563.3 kDa和710.8 kDa时,复合膜在经历3h的胃液处理和6h的小肠液处理后,仍保持其表面的完整。由此可见,壳聚糖/NaCS聚电解质在胃肠道定位给药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能。为研究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药物控制释放特性,本论文还研究了该复合膜的药物渗透性能。采用包括扑热息痛、5-氨基水杨酸(5-ASA)和大肠杆菌蛋白质混合物等叁种物质作为模型药物,对该复合膜的药物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渗透性能与其溶胀性能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高溶胀率将导致高渗透系数。并且,该复合膜的渗透性能深受壳聚糖和NaCS的分子量以及pH的影响。此外,本论文还以扑热息痛作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壳聚糖/NaCS复合膜在模拟胃肠液中对药物的渗透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该膜的配方,可以使该膜分别实现胃、小肠和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鉴于壳聚糖/NaCS复合物在蛋白质定位释药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潜能,本论文以壳聚糖、NaCS和叁聚磷酸钠(TPP)为原料,采用滴定法制备了壳聚糖/NaCS/TPP双层微球。通过FTIR分析了双层微球的内外层成分,发现其外层由壳聚糖、NaCS和TPP叁种物质组成,而内层主要成分为壳聚糖和TPP。微球的制备时间和TPP浓度对微球的形态有显着的影响。TPP浓度较低时,该微球表面都较为光滑。但TPP浓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双层微球表面越容易皱缩,当反应时间为10 min时,所得到的双层微球表面最为光滑。此外,本论文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该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溶胀性能和释药特性。TPP浓度对BSA包封率和载药量有重要的影响。未加TPP时,壳聚糖/NaCS微球具有较高的药物包封率(99.8%±0.1%)和载药量(37.5%±1.9%)。壳聚糖/TPP微球的载药量非常低,仅有4.5%±2.7%。与这两种微球相比,壳聚糖/NaCS/TPP双层微球也具有较高的药物包封率(79%以上)和载药量(18%以上)。为了研究壳聚糖/NaCS/TPP双层微球的溶胀性能和BSA体外释放性能,本论文选取pH分别为2.0、7.4和6.4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模拟胃液、小肠液和结肠液。结果表明,当TPP浓度在1.0%(w/v)或以上时,壳聚糖/NaCS/TPP双层微球出现了两步溶胀行为。而该微球的BSA释放特性与其溶胀实验结果并不一致。当TPP浓度为1.5%(w/v)时,双层微球在pH为2.0和6.4的缓冲溶液中几乎不释放BSA,但在pH 7.4下,经4h后该微球能够释放不足25%的BSA。在pH 6.4的缓冲溶液中加入适量纤维素酶能够使该微球的BSA释放量显着增大,在120 min时由原来的1.9%提高到50%以上。为了制备粒径均一的双层微球,本论文还采用微流控法研究了微球的制备。研究发现,采用2%(w/v)的壳聚糖和含5% Span 80的液体石蜡溶液,能够制备出粒径在100-200μm,粒径分布系数小于6%的双层微球。这为壳聚糖/NaCS复合物在制剂学上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6-01)

任月萍,徐程程,方云[9](2011)在《十二烷基硫酸钠与羟乙基纤维素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表面张力(γ)和电导率(κ)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天然纤维素的水溶性改性物羟乙基纤维素(HEC)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SDS-HEC溶液的γ-lgcSDS曲线和κ~cSDS曲线均呈现双拐点特征,并且γ-lgcSDS曲线上两个SDS临界浓度值(c1)γ及(c2)γ与κ~cSDS曲线上的两个斜率拐点处SDS浓度(c1)κ和(c2)κ相吻合。用稳态荧光猝灭方法测定了SDS浓度介于(c1)γ及(c2)γ之间时SDS-HEC有序聚集体的束缚胶束聚集数Nb,发现在8.46~16.92 mmol.L-1和16.92~25.38 mmol.L-1两个SDS浓度范围内,Nb与cSDS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液中HEC与SDS在(c1)γ及(c2)γ之间形成了SDS束缚胶束与HEC大分子构成的有序聚集体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1年05期)

王明君[10](2010)在《纤维素硫酸钠用于药用植物胶囊及结肠靶向给药胶囊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医药科技与相关科学的发展,药剂辅料在药物制剂生产中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认识,药剂学的地位日益提高。药剂辅料是生产药物制剂的必备材料,不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的质量,有助于制剂成型、稳定、助溶、增溶、缓释、控释、定向、定时、定位、速效、高效、长效,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种优良新辅料的开发可带动开发出一大类剂型,提高一大批新药与制剂的质量,其意义远远超过一种新药的开发。在膏丹丸散、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等传统药物剂型中,胶囊剂因为其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等优点,已成为口服固体制剂的主要剂型。目前生产胶囊的主要原料是明胶,而动物来源的明胶胶囊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非动物来源的胶囊外壳新材料的开发已成为近来药剂辅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对于药物剂型的发展,目前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五代,由药物剂型这一概念发展到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这一概念。近年来,结肠靶向给药系统成为药物传输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而在众多类型的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中,菌群触发型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由于其定化性好,在国内外倍受广泛关注。本论文以纤维素硫酸钠(NaCS)这种生物相容性好、原材料来源广泛的阴离子聚电解质为材料,对NaCS在制备药用植物胶囊和菌群触发型结肠靶向给药胶囊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包括NaCS分子量测定、膜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检测、胶囊特性(脆碎性、降解性能、释药性、药剂学稳定性等)评价、NaCS与chitosan制备NaCS-chitosan复合物的反应原理和NaCS-chitosan复合结构的形成机理探讨等基础性研究,胶囊制备工艺优化等应用性研究。首先,研究了NaCS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建立了利用小角激光散射法方便准确地测定NaCS的绝对分子量的方法,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考察。发现盐离子浓度对测定的精度有影响,当NaCS溶解于盐离子浓度为0.05~0.075mol/L的盐溶液中时,能够准确地测定NaCS的分子量,而在盐离子浓度为0.01~0.05mol/L时,NaCS溶液光散射强度波动很大,不利于分子量的测定。其次,对NaCS膜的力学性能与NaCS分子量和取代度及NaCS中添加各种辅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NaCS分子量对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影响较大,而NaCS取代度则对其影响较小。在NaCS膜中加入卡拉胶或琼脂后,膜的力学性能会下降。与NaCS膜相比,NaCS与壳聚糖反应后制备成的聚电解质膜(NaCS-chitosan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会大幅度下降,但断裂伸长率会上升。而NaCS-chitosan复合物中加入明胶后,NaCS-chitosan复合膜的力学性能与明胶膜相似。取力学性能不同的两种NaCS膜制备成胶囊,发现由力学性能差的NaCS膜制备成的胶囊脆碎率较高。再次,对NaCS植物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胶囊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制备条件中的蘸胶温度、卡拉胶浓度、NaCS取代度、NaCS分子量、NaCS浓度进行了考察,得出了较优的制备条件:蘸胶温度为45-65℃,卡拉胶浓度为1.5-2.0%(w/v), NaCS浓度为3.0-4.0%(w/v)。而NaCS取代度、NaCS分子量对胶囊制备效果的影响不大。并对在此条件下制备的NaCS胶囊的含水量以及脆碎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aCS胶囊在该方面的性能明显优于明胶胶囊,而与辉瑞公司的Vcaps胶囊相近。以5-ASA为模型药物采用转篮法对NaCS胶囊的释药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5min以内药物可以释放完全。第四,研究了NaCS-chitosan聚电解质复合物的结肠降解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在各种模拟液中的降解试验发现NaCS-chitosan复合物不溶于水,也不会在模拟胃液和模拟小肠液中降解,但是会在模拟结肠液中降解。NaCS取代度会影响到NaCS-chitosan复合物在模拟结肠液中的降解性能,取代度越大,降解率越小,而NaCS的分子量对降解率的影响不大。用只能降解壳聚糖的壳聚糖酶对NaCS-chitosan复合物进行降解,发现同样可以降解NaCS-chitosan复合物,说明聚电解质结合之后不会阻止酶对其中一种聚电解质组成成分的降解作用。NaCS-chitosan和明胶组成的复合物可以阻碍模拟胃液和模拟小肠液对明胶的降解和溶解,而不会阻止模拟结肠液对明胶的降解,这表明NaCS-chitosan-gelatin膜所具有的降解性能是由NaCS-chitosan的降解性能所决定的。第五,对结肠靶向给药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胶囊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影响NaCS-chitosan复合物体外降解率的四个因素:NaCS取代度、NaCS浓度、壳聚糖黏度、壳聚糖浓度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出了这四个因素与降解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得出了具有最大降解率的NaCS-chitosan复合物的制备配方为:NaCS取代度为0.2,NaCS浓度为4.0%(w/v),壳聚糖黏度为327mPas,壳聚糖浓度为0.5%(w/v),D12的预测值(在此条件下的最大降解率)为52.1%。以NaCS-chitosan为基质,添加明胶,制备出了结肠靶向给药胶囊。以5-ASA为模型药物,对结肠靶向给药胶囊进行了释药性测定,结果发现胶囊具有良好的结肠释药行为,实验中在结肠内释放的药物量可以达到80%。对结肠靶向给药胶囊的脆碎性和含水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基于NaCS-chitosan制备的结肠靶向给药胶囊的碎脆性和含水率与明胶胶囊相似。最后,对结肠靶向给药胶囊进行了药剂学稳定性试验,加速叁个月后,还具有良好的结肠释药性能。以上结果表明,NaCS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药用植物胶囊的制备和应用。NaCS-chitosan复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药剂辅料用于结肠靶向给药胶囊的制备和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4-01)

纤维素硫酸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木糖渣作为一种固体废物,通常被送往电厂燃烧产热,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提高木糖渣的附加值,研究了亚硫酸钠预处理对玉米芯木糖渣木质素脱除率及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亚硫酸钠用量12%(对绝干的木糖渣)、p H 7、反应温度160℃、保温时间20 min。在该条件下处理木糖渣,木质素脱除率为77.45%,纤维素质量分数提高到85.17%。预处理后木糖渣在5 FPU/g底物纤维素酶作用下水解48 h,葡萄糖得率为84.77%,而未经处理的木糖渣在20 FPU/g底物纤维素酶作用下水解48 h后得到的葡萄糖得率仅为70.5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素硫酸钠论文参考文献

[1].昌洪娟.氯化钙/十二烷基硫酸钠/固体酸体系的构建及其催化纤维素水解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姜力凤,刘玉,于光,张跃冬,王海松.亚硫酸钠预处理对木糖渣木质素的去除及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J].生物加工过程.2016

[3].欧志华,毛泰威,刘锡军,王彦.硫酸钠对纤维素醚改性水泥浆粘度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6

[4].朱丽英,晏晓琴,张红漫,林东强,姚善泾.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聚电解质复合物膜对药物表观渗透系数的测试(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4

[5].朱丽英,姚善泾.纤维素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能测定[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2

[6].朱丽英,姚善泾.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复合膜性能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

[7].刘敬敏,陈玉林,寇慧娟,曹宝红,张恩平.日粮中添加硫酸钠对陕北白绒山羊瘤胃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8].朱丽英.以壳聚糖和纤维素硫酸钠为主要材料的结肠定位释药载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

[9].任月萍,徐程程,方云.十二烷基硫酸钠与羟乙基纤维素的相互作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

[10].王明君.纤维素硫酸钠用于药用植物胶囊及结肠靶向给药胶囊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

标签:;  ;  ;  ;  

纤维素硫酸钠论文-昌洪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