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

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

张光明(太和县人民医院236600)

【中图分类号】R59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114-02

【摘要】目的学习和探讨治疗夏季中暑阴症运用中医中药的辨证论治,以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中医分型辩证的理论,运用传统方药,本文将20例患者,按照中医的辩证分型,临床对其夏季中暑阴症,临床治疗当因势利导,治疗方法是:以益气养阴固脱为其治疗基本方法。结果通过临床辨证论治,对治疗夏季中暑阴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笔者通过临床中医中药的临床灵活运用,合理用药,对那些临床较为疑难夏季中暑阴症的辨别和诊断,更好发挥中医中药的专科特长,和专科优势,发掘尚未能发现祖国伟大的医学理论宝库,是我们临床医生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让它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关键词】中医临床中暑阴证理论研究

本文学习和研究的是在夏季临床中所见,以中暑阴证为临床表现的患者,是临床中暑以阴证为主,患者一般是由中暑阳证治疗不彻而转化,与中暑阳证的发热而多汗则相反,中暑阴证其表现身凉无汗,又患者渴欲饮之,饮之则吐的患者也是暑阴证的辨证要点,嘱中暑阴证的治疗原则,益气、养阴、固脱等方法进行辨证治疗,酌情选用《内外伤辨惑论》方中的生脉饮和《校注妇人良方》卷九方的参附汤加龙骨、牡蛎加减治疗,临床十余年的经验总结,使我认识到中医基础理论是我们临床主导,本文总结规纳2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给大家,仅供同道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2000~2010年间的临床治疗记录及经验记录薄,提供20例夏季以中以中暑,并且是以中暑阴证为主的患者,中医对中暑临床分型甚多,有中暑阳证,中暑阴证,暑热热扰心,肝风内动的证型,今以证为辨治要点,临床患者以女姓较为多见,病程2~3天,本组好发年龄也是中老年人为多见,统计年龄在30~67岁之间的患者,平均年龄(29.4±5.7)岁,就诊时曾服十滴水、人丹等,实乃寸功无效,时有症状渐剧之状的患者,其临床多由阳证中暑转化而致,故临床当根据其体质,以及患者的神色多以衰惫不振,时有极度体乏状态,体卷较为突出,其脉象与中暑阳证所不同,脉见沉迟或见有浮弦,浮弦之脉不可重按,重按则有芤脉之象,中医认为多属中暑阴证范畴。

1.2方药运用

1.2.1中暑阴证

中暑阴证,中医辨证的临床表现,多以暑季阳证转化而来,由于暑热伤气耗阴(液),所表现的气阴两虚而突出了以虚证为主的临床表现。但也有表现身热汗出,精神衰惫,四肢困倦,胸满气短,不思饮食,大便溏,脉象洪缓者。对那此因中暑阳证转化的以暑热大汗不止,时呕吐腹泻不止,耗气伤阴,常出现四肢厥逆,冷汗自出,面色苍白,烦燥不安,渐则呼吸浅促,脉微细欲绝,重者昏迷不息人事,气阴两脱的险证,如若有此类患者,当急静滴平衡液等,根据情况加生脉饮注射液治疗。中医辨证为中暑阴证,治疗当以益气养阴固脱,方选:生脉饮合参附龙牡汤加减治疗,方中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之方,其功效是益气敛汗,养阴生津。是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口渴。汗出不止,对那些症因心气血不足患者而没,今运用于中暑阴证以治疗热伤其心阴之良方,合参附龙牡汤也就是运用《核注妇人良方》卷九方的参附汤加入龙骨牡蛎而组成,参附汤功能回阳、益气,固脱参附汤是治疗元气大亏,阳气暴脱,症见手足厥冷,汗出,呼吸微弱,脉微等病证。今临床运用于因中暑由阳转阴的患者,中医理论早有这样的名言:“善补阳者,则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则阳中求阴,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的记载,所以方中生脉饮和参附龙牡汤就是遵循此道理。生脉饮中人参15g、麦门冬15g、五味子10g,人参补肺益气而生津,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而生津,三药合用,则一补、一清、一敛,使气复津回,汗止而阴存。近代生脉饮对休克有保护作用,对心肺有强心生脉作用以及升压(血压)作用。参附龙牡汤的运用,方中附子温壮真阳,合人参大补元气,姜枣调和营卫,临床对于中暑阴证患者,用之一、二贴,真是效若神斧。

1.2.2典型病例

邹某某,女,务农,2007年7月上旬,因本月十日内天气炎热,又夜露呈凉,一连一月余,又常时在自家树荫之下,昼日自觉头晕头懵症状渐加重,时有畏暑贪凉之象,又未避夜露寒气,诊时肌体无汗恶寒,身有拘急,浑身痠疼,胸闷气短,不思饮食,面色不华,大便稍稀,脉洪缓。曾用风油精外用,内服清热解暑类的成药等几日未见明显好转,前来就诊,临床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认为是中暑阴证,其治疗方法当以益气养阴兼固脱的方法治疗,方用生脉饮合参附龙牡汤加减治疗,处方:党参20g、麦门冬15g、五味子10g、葛根15g、附子6g(先煎)、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甘草6g。嘱服2帖。多诊上述症状渐愈,但脘腹不适纳谷不香,拟上方加佩兰15g、扁豆花12g、焦三仙各12g,嘱服2帖。一周后随访病愈。

1.3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4日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随访,10日后未见复发;显效:临床治疗7日,症状明显缓解,肌体功能恢复正常,随访,15日未见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在10日的治疗,身体素质前大有好转者为有效;无效:症状虽有改善,或在7日内未见好转,需转科转诊或其它治疗者。

2、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痊愈者1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

3、讨论

本组学习和讨论的是以暑夏季节,患者因体虚,未能有效防范,而诱发的一种症状,祖国医学认为中暑多属于虚证的理论指导我们现今临床,中暑是由于夏季炎热天气改变了正常人体的生理和生活环境,潜伏着一种发生中暑的危机。它主要是夏月炎热,气候闷热,热邪过亢影响人体的正常调节功能,体质功能减退者,加之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消耗。中暑祖医学对此记载甚多,有暑热炎证,暑热虚证,暑热湿证以及暑热心证等论述,今临床以暑热虚证之阴证为辨证要点。宋?严用和《济生方?暑》中指出:“夫中暑所以脉虚者,盖热伤气而不伤形也。且暑者,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脏为心。是以暑喜伤心,今人身热头痛,状类伤寒,但被寒而垢,此为异耳。甚则昏倒不知人,手足微冷,烦渴口燥,或吐或泻、或喘、或满,此暑气之所为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暑证》说:“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荫,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肌体酸疼等症,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

总之中暑阴证乃所指虚人之体,暑热耗气,故渐见精神困倦等气虚的表现的症状突出,加之阴液耗损,气阴两虚,终至气阴两脱,故见四肢厥逆,面色苍白,脉微细欲绝,呼吸浅促,最后则预后不良,中医理论的辨证治,因果关系明确,真对中暑阴证运用益气、养阴、生脉固脱等方法,临床均可获得较为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伯臾,董建华,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0.(5).8~9.

[2]方药中,邓铁涛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116~120.

标签:;  ;  ;  

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