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论文和设计-朱红霞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的前后两侧左端均螺钉连接有矩形板,所述手术床的右侧螺钉连接有托腿机构,所述托腿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左端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前侧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侧焊接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前侧延伸出壳体的前侧表面与摇柄螺钉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沿前后方向插接有导杆。该婴儿截石位腿架,可使该装置根据婴儿的体型进行调节支撑,使婴儿双腿能舒适的放在腿托上,避免造成婴儿腿部压损伤,而且可扩大两个腿托之间的距离,便于医生手术,更适合广泛推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包括手术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床(1)的前后两侧左端均螺钉连接有矩形板(2),所述手术床(1)的右侧螺钉连接有托腿机构(3);所述托腿机构(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的内腔后侧左端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一丝杠(302),所述第一丝杠(302)的前侧焊接有转轴(303),所述转轴(303)的前侧焊接有第二丝杠(304),所述第二丝杠(304)的前侧延伸出壳体(301)的前侧表面与摇柄(305)螺钉连接,所述壳体(301)的内腔右侧沿前后方向插接有导杆(318),所述第一丝杠(302)的外壁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螺母(306),所述第二丝杠(304)的外壁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螺母(307),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06)与第二丝杠螺母(307)均套接在导杆(318)的外壁上,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06)和第二丝杠螺母(307)的右侧均延伸出壳体(301)的开口螺钉连接有支撑板(308),所述支撑板(308)的下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凹槽(309),所述支撑板(308)的外壁套接有矩形套筒(310),所述矩形套筒(310)的底端左侧过盈配合连接有箱体(311),所述箱体(311)的内腔插接有可上下移动的T形杆(312),所述T形杆(312)的顶端焊接有圆杆(313)的一端,所述圆杆(313)的另一端延伸出箱体(311)的上表面与凹槽(309)插接,所述T形杆(312)的外壁套接有弹簧(314),所述T形杆(312)的底端延伸出箱体(311)的下表面与拉环(315)螺纹连接,所述矩形套筒(310)的底端中心位置焊接有把手(316),所述矩形套筒(310)的顶端螺钉连接有腿托(317)。

设计方案

1.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包括手术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床(1)的前后两侧左端均螺钉连接有矩形板(2),所述手术床(1)的右侧螺钉连接有托腿机构(3);

所述托腿机构(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的内腔后侧左端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一丝杠(302),所述第一丝杠(302)的前侧焊接有转轴(303),所述转轴(303)的前侧焊接有第二丝杠(304),所述第二丝杠(304)的前侧延伸出壳体(301)的前侧表面与摇柄(305)螺钉连接,所述壳体(301)的内腔右侧沿前后方向插接有导杆(318),所述第一丝杠(302)的外壁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螺母(306),所述第二丝杠(304)的外壁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螺母(307),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06)与第二丝杠螺母(307)均套接在导杆(318)的外壁上,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06)和第二丝杠螺母(307)的右侧均延伸出壳体(301)的开口螺钉连接有支撑板(308),所述支撑板(308)的下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凹槽(309),所述支撑板(308)的外壁套接有矩形套筒(310),所述矩形套筒(310)的底端左侧过盈配合连接有箱体(311),所述箱体(311)的内腔插接有可上下移动的T形杆(312),所述T形杆(312)的顶端焊接有圆杆(313)的一端,所述圆杆(313)的另一端延伸出箱体(311)的上表面与凹槽(309)插接,所述T形杆(312)的外壁套接有弹簧(314),所述T形杆(312)的底端延伸出箱体(311)的下表面与拉环(315)螺纹连接,所述矩形套筒(310)的底端中心位置焊接有把手(316),所述矩形套筒(310)的顶端螺钉连接有腿托(3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1)的左侧与手术床(1)的右侧螺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302)、转轴(303)和第二丝杠(304)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

第一丝杠(302)和第二丝杠(304)外壁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06)与第二丝杠螺母(307)相对于转轴(303)的中心点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凹槽(309)从左至右间隙分布在支撑板(308)的下表面,且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309)之间的距离为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313)的顶端形状为圆锥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

背景技术

截石位,手术取位的一种方式,特点是病人仰卧,双腿放置于固设在相应检查床上的截石位托腿架上,使得能最大限度的暴露会阴,多用于肛肠检查、妇科检查及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等操作,现有的截石位托腿架大多为一体化结构,对于婴儿而言,由于婴儿的体型不同,皮肤比较嫩,婴儿双腿不能舒适的放在支架上,容易造成婴儿腿部压损伤,而且不便于医生手术,不适合广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的前后两侧左端均螺钉连接有矩形板,所述手术床的右侧螺钉连接有托腿机构;

所述托腿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左端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前侧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侧焊接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前侧延伸出壳体的前侧表面与摇柄螺钉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沿前后方向插接有导杆,所述第一丝杠的外壁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螺母,所述第二丝杠的外壁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螺母,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与第二丝杠螺母均套接在导杆的外壁上,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和第二丝杠螺母的右侧均延伸出壳体的开口螺钉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套接有矩形套筒,所述矩形套筒的底端左侧过盈配合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插接有可上下移动的T形杆,所述T形杆的顶端焊接有圆杆的一端,所述圆杆的另一端延伸出箱体的上表面与凹槽插接,所述T形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T形杆的底端延伸出箱体的下表面与拉环螺纹连接,所述矩形套筒的底端中心位置焊接有把手,所述矩形套筒的顶端螺钉连接有腿托。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左侧与手术床的右侧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杠、转轴和第二丝杠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外壁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与第二丝杠螺母相对于转轴的中心点对称设置。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凹槽从左至右间隙分布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且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为3cm。

优选的,所述圆杆的顶端形状为圆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婴儿截石位腿架,当需要对两个腿托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时,根据婴儿体型的大小,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摇柄,通过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的配合使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同时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牵动两个腿托同时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从而实现两个腿托之间的宽度调节,当需要对腿托的支撑长度进行调节时,向下拉动拉环,通过T形杆使圆杆向下移动与凹槽脱离,左右扳动把手,使腿托向左或向右移动,实现腿托的支撑长度调节,从而使该装置能根据婴儿的体型进行调节支撑,使婴儿双腿能舒适的放在腿托上,避免造成婴儿腿部压损伤,而且可扩大两个腿托之间的距离,便于医生手术,更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托腿机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腿机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手术床,2、矩形板,3、托腿机构,301、壳体,302、第一丝杠,303、转轴,304、第二丝杠,305、摇柄,306、第一丝杠螺母,307、第二丝杠螺母,308、支撑板,309、凹槽,310、矩形套筒,311、箱体,312、T形杆,313、圆杆,314、弹簧,315、拉环,316、把手,317、腿托,318、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包括手术床1,手术床1用于对婴儿的上半身进行支撑,手术床1的前后两侧左端均螺钉连接有矩形板2,手术床1的右侧螺钉连接有托腿机构3;

托腿机构3包括壳体301,壳体301的内腔后侧左端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一丝杠302,第一丝杠302的前侧焊接有转轴303,转轴303的前侧焊接有第二丝杠304,第二丝杠304的前侧延伸出壳体301的前侧表面与摇柄305螺钉连接,壳体301的内腔右侧沿前后方向插接有导杆318,在导杆318的作用下对第一丝杠螺母306和第二丝杠螺母307进行限位,使第一丝杠螺母306与第二丝杠螺母307只能水平移动,第一丝杠302的外壁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螺母306,第二丝杠304的外壁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螺母307,第一丝杠螺母306与第二丝杠螺母307均套接在导杆318的外壁上,第一丝杠螺母306和第二丝杠螺母307的右侧均延伸出壳体301的开口螺钉连接有支撑板308,两个支撑板308向外侧倾斜,当婴儿将腿搭在腿托317上时,可使婴儿的下体张开,支撑板308的下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凹槽309,支撑板308的外壁套接有矩形套筒310,矩形套筒310的底端左侧过盈配合连接有箱体311,箱体311的内腔插接有可上下移动的T形杆312,T形杆312的上表面形状为矩形,避免T形杆312在上下移动时发生转动的现象,T形杆312的顶端焊接有圆杆313的一端,圆杆313的另一端延伸出箱体311的上表面与凹槽309插接,通过圆杆313与凹槽309的配合可对矩形套筒310进行固定,T形杆312的外壁套接有弹簧314,弹簧314为旋转弹簧,弹性系数为25N\/CM,弹簧314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T形杆312的底端延伸出箱体311的下表面与拉环315螺纹连接,矩形套筒310的底端中心位置焊接有把手316,矩形套筒310的顶端螺钉连接有腿托317。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壳体301的左侧与手术床1的右侧螺钉连接,明确壳体301与手术床1之间的安装关系。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丝杠302、转轴303和第二丝杠304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使第一丝杠302、转轴303和第二丝杠304之间能同轴线转动,且第一丝杠302和第二丝杠304外壁上的螺纹方向相反,当第一丝杠302和第二丝杠304同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可使第一丝杠螺母306与第二丝杠螺母307同时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丝杠螺母306与第二丝杠螺母307相对于转轴303的中心点对称设置,可使两个腿托317始终保持对称,使婴儿的双腿能舒适的放在腿托317上。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若干个凹槽309从左至右间隙分布在支撑板308的下表面,且两个相邻的凹槽309之间的距离为3cm,便于对腿托317进行固定,可进行腿托317的微调。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圆杆313的顶端形状为圆锥形,便于圆杆313插入凹槽309内。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患病婴儿平躺在手术床1上,双腿搭在腿托317上,从而使医生对婴儿的患病部位进行手术,当需要对两个腿托317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时,根据婴儿体型的大小,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摇柄305,促使第一丝杠302与第二丝杠304同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丝杠302与第二丝杠304外壁上的螺纹方向相反,在导杆318的导向作用下使第一丝杠螺母306与第二丝杠螺母307同时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在支撑板308与矩形套筒310的支撑作用下使两个腿托317同时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从而实现两个腿托317之间的宽度调节,当需要调节腿托317的支撑长度时,向下拉动拉环315,促使T形杆312牵动圆杆313向下移动的同时挤压弹簧314,直至圆杆313与凹槽309脱离,左右扳动把手316,使腿托317向左或向右移动,实现腿托317支撑长度的调节,从而使该装置能根据患病婴儿的体型进行支撑,婴儿能舒适的躺在手术床1上,可避免婴儿腿部压损伤,便于医生手术,大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轴接”、“插接”、“焊接”、“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0095.9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220832U

授权时间:20190809

主分类号:A61G 13/12

专利分类号:A61G13/12

范畴分类:16P;

申请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朱红霞

第一申请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申请人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康复前街7号

发明人:朱红霞

第一发明人:朱红霞

当前权利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朱红霞

代理人:黄伟

代理机构:41127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婴儿截石位腿架论文和设计-朱红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