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芹:儒家“王道”“学道”的不朽之作——《主言》《曾子问》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论文

曾祥芹:儒家“王道”“学道”的不朽之作——《主言》《曾子问》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论文

【阅读传统·书香社会】

[摘要]出自大戴、小戴《礼记》的《主言》和《曾子问》,因《礼记》研读的历代传本达800余部而流传不衰。《主言》作为传述孔子王道之作,是不朽的“治国平天下”文章;《曾子问》作为传述孔子祭礼之作,其以“问”明“礼”的攻读术,有永恒的阅读学价值。

[关键词]曾子 《主言》 “治国平天下”的名作 《曾子问》 “审问攻读”的明镜

曾子文章的流传,按时间长短和影响大小排序,第一是《论语》,第二是《孝经》,第三是《大学》,第四是《曾子》,最末就是《主言》和《曾子问》了。《主言》和《曾子问》出自大戴、小戴《礼记》,二者的流传随“《礼记》学”产生、发展的峰谷而浮沉。《礼记》研读的历代传本达800余部,主要有(汉)郑玄的《礼记注》,(隋)陆德明的《礼记释文》,(唐)孔颖达的《礼记正义》,(宋)卫湜的《礼记集说》,(元)吴澄的《礼记纂言》、陈澔的《礼记集说》,(明)胡广等的《礼记大全》、郝敬的《礼记通解》,(清)阮元的《礼记校勘记》、王夫之的《礼记章句》、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礼记》、方苞的《礼记析疑》、孙希旦的《礼记集解》、江永的《礼记训义择言》、朱彬的《礼记训纂》。还有现当代王梦欧的《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杨天宇的《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吕友仁、吕咏梅的《礼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钱玄等注译的《礼记》(岳麓书社2001年),王文锦的《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黄怀信主编的《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王锷的《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方向东撰的《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丁鼎的《礼记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杨雅丽的《<礼记>语言学和文化学阐释》(人民出版社2011年),杨雅丽的《礼记摭论》(人民出版社2014年)等。《主言》和《曾子问》的研读成果都包容在《礼记》研读成果之中,因被包容而未能独立,故减弱了其社会影响。

1 《大戴礼记·主言》的流传

《主言》是曾子传述孔子王道之作,原初收录在《大戴礼记》第39篇。王肃所辑《孔子家语》,曾承业所辑《曾子全书》,冯云鵷所编《曾子书》,王定安所辑《曾子家语》,四者标题皆作“王言”。清人王聘珍在《大戴礼记解诂·目录》注中引用曾子“圣人为天地主,为山川主,为鬼神主,为宗庙主”等语,批驳了俗儒改窜本经,判为“王言”的错误,明确《主言》即治理天下的主张。该篇作为中国王道的开山之作,可能因客观政治气候的影响,或主观政治嗅觉的不灵敏,加上文本名句较少(仅13句),故长期被尘封,其“内修七教,外行三至”的“明主之道”没有给予足够的阐发。只见时鉴的《曾子传》开辟《明主之道》专章,给《主言》以生动的传说。著者为弥补这一缺憾,从“文章政治学”的高度写了专论《文章治国平天下——曾子<主言>形神观》,指出《主言》反对霸道,主张王道,是先秦诸子中统观政治、经济、文化全局的治国纲领性文献(曾祥芹:文章治国平天下——曾子《主言》形神观,《焦作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著者在《<主言>与<君王论>的王道比较》一文中,认为《主言》的“明主之道”和《君王论》的“治国之道”,两书在明主、任贤、治民、富国、强兵等方面大体相通,但在“为政以德服人”与“为政不顾道德”、在“道德评判政治”与“国家利益至上”等统治权术上又存在显著差异,曾子坚守“仁政德治”,尼柯洛·马基雅维利肯定“暴政霸权”,两人相隔16个世纪,王道与霸道却善恶分明。如果《主言》篇能像《大学》被阅读学家朱熹那样抽出独立成书,训诂究理,阐幽发微,那么这篇典型的“经国文章”,就会得到更持久、更广泛的传扬。

2 《小戴礼记·曾子问》的流传

《曾子问》是曾子传述孔子祭礼之作,主要记录孔子和曾子有关特殊情况下举行丧葬礼的问答之辞,原初收录在《小戴礼记》第7篇。它成书于战国前期,与子思的生存年代大致相当。子思的《坊记》和孟子的《孟子》都曾引用过《曾子问》的“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等句。《庄子》《吕氏春秋》《史记》均有“孔子问礼于老聃”的记载,与《曾子问》所记相印证。《孔子家语》亦引用《曾子问》的“嫁女之家……”等婚俗。汉代《尔雅注疏》也引用“《曾子问》云:‘接祭而已。’”古代哀祭文沿用过《曾子问》中“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的行文礼规。《白虎通·嫁娶》仍引用过《曾子问》。宋代汪晫《曾子全书》曾收入《曾子问》,列在《丧服第六》。清初毛奇龄撰《曾子问讲录》四卷(《西河合集》),从文字训诂和经义阐发两方面博采众议,申辩己见,后编入《四库全书·经部·礼类》。他也像朱熹变《大学》篇为袖珍书那样,完成了《曾子问》由“文篇”向“书本”的升迁,加强其社会影响。可能因为《曾子问》中孔子所答的礼制、礼仪、礼俗至今基本上已被历史淘汰,内容精华和名句过少(仅4句),几百年来仍遭冷落。为弥补这一缺憾,著者转换吸取文本滋养的重点,着力寻找作者的认识方法,从“文章阅读学”的“学、问、思、辨、行”的过程视野,写了《以“问”明“礼”的攻读术——<曾子问>的阅读学透视》,按知行统一的思路,发掘了曾子“审问”的法术和“攻读”的情志(曾祥芹:以“问”明“礼”的攻读术——《曾子问》的阅读学透视,《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年第2期),亮明了《曾子问》的当代积极意义,复活其永恒的生命力。

当我们穿越时空简单勾勒了曾子六篇文章《论语》《孝经》《大学》《曾子》《主言》《曾子问》的古今流传过程之后,冥思遐想,你会感悟到传统与现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和此岸,而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斩不断、理更清的滋润人心的思想长河。能够通过阅读游泳于经典文本的再生产历史活流,吮吸取之不尽的精神营养,该是人生的莫大享受!(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著的《阅读史》(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在眼前:其《阅读活动》(阅读黑影、沉默的读者、记忆之书、学习阅读、遗漏的首页、图像阅读、聆听阅读、书的外影、私人阅读、阅读的隐喻)和《读者的力量》(开始、宇宙的制定者、阅读未来、象征性读者、在墙内阅读、偷书、作家即读者、译者即读者、禁止阅读、书呆子)两大板块,各十章,向我们昭示着阅读史的两个基本点:对曾子文章的数千年阅读活动,你会感受到经典文本内蕴的丰富性和意向的开放性;对曾子文章的数千年阅读再生产活动,你更会领悟到代代相传的读者群体是源源不绝的社会精神生产大军,无论作者、编者、注者、译者、读者,彼此联结在文本写读的往复循环中,充分发挥着主体的能动性,彰显着文章文化传承的魅力和伟力。曾子文章的古今流传不单是中华民族汉文阅读史上的一座丰碑,而且是世界人类阅读史上的一块宝藏。

TheImmortalWorksofZengzi'sWangdaoandXuedao:ABriefReadingHistoryofZhuyanandZengziwen

ZengXiangqi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China)

AbstractComing out of TheRites by Dadai and Xiaodai, ZhuyanandZengziwen are never-fading popularity because of the more than 800 editions of TheRites. As a work on Confucius' Wangdao, Zhuyan is an immortal article on "State Governing and World Peace ". As a work on Confucius' sacrifice, Zengziwen has an eternal reading value as its learning etiquette with the reading skill of asking.

KeywordsZengzi.Zhuyan. Masterpieces of "State Governing and World Peace". Zengziwen. The mirror of asking and reading.

[中图法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45(2019)02-0092-02

[引用本文格式]曾祥芹.儒家“王道”“学道”的不朽之作——《主言》《曾子问》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2):92-93

[作者简介]曾祥芹,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顾问等。

[收稿日期]2017-11-29

(刘 平 编发)

标签:;  ;  ;  ;  ;  ;  ;  ;  ;  ;  ;  ;  

曾祥芹:儒家“王道”“学道”的不朽之作——《主言》《曾子问》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