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努力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爱芳[1](2021)在《端午节在少先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文中认为端午节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历史文化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但是在当前的端午节传承与发展中,发现受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物质生活对精神文明的冲突等现实原因影响,端午节文化在少先队的思政教育中严重缺失,导致很多队员对端午节文化认知不深、态度淡漠、情感浅薄。因此需要进一步详细探索端午节在少先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对策,将其发展成为一种与新时代文明有机接轨的优秀文化力量,从而真正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
赵梦[2](2019)在《文化自信视域下运河文化遗产研究 ——以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特别是随着运河申遗的成功、“运河热”的兴起,相关政策制定更加科学、法制建设愈加完善。2019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我国运河文化保护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不仅要注重文化创新,更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工程,孕育了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天津作为运河沿线重要城市之一,其城市的发展与运河关系密切。因此,挖掘运河文化资源,更好地促进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对于提升文化自信至关重要。深入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纲要》工作要求,充分挖掘运河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做好我国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基础。据统计,大运河天津段遗产资源多、分布广泛。近年来,在天津市政府的带领下,天津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大运河天津段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梳理运河文化遗产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运河文化遗产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了大运河天津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指出大运河天津段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在:遗产保护意识、遗产价值体现、遗产品牌建设、遗产规划管理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遗产观为核心,以《纲要》为指导,深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挖掘运河文化遗产价值,重视运河文化遗产品牌建设,完善运河文化遗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进而在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涵养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共同致力于构建运河文化命运共同体,探索出文化自信视域下大运河天津段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为我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提供新的参考。
徐翔,李雪琦,罗明杰[3](2019)在《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河北省蕴含着多样优秀传统文化,各色文化品牌是他的一张张"金名片"。在拥有众多优秀的文化资源的同时,缺乏了有效的发掘与传播。因而探索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路径,是推动河北省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高凡[4](2019)在《中职女生校园欺凌现状及防治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长沙市3所中职学校1088名女生的问卷调查,结合5名老师和2名同学的访谈,探讨了中职女生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统计结果显示:中职女生校园欺凌形势严峻,有71.9%的中职女生曾遭受过不同程度或不同形式的校园欺凌,其中言语欺凌的发生率为53.6%,财物欺凌42.6%、关系欺凌27.7%、性欺凌21.2%、肢体欺凌12.4%、网络欺凌10.6%、强迫驱使9.2%。总体而言,二年级和学习成绩表现差的女生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独生子女更容易遭受肢体欺凌,不同生源地中职女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差异不显着。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中职女生的自我认知、不良行为习惯、青春期性心理、学校活动时间分配和家庭背景与亲子关系对其遭受校园欺凌均存在显着影响效应。其中,人际关系、自信心、自控力、自尊心、抽烟经历、喝酒经历、生理成熟、恋爱经历、被异性追求、追求异性、学习时间分配、梳妆打扮时间、无聊发呆时间、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家庭经济收入和教养方式等因素对中职女生遭受校园欺凌有显着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研究提出了中职女生校园欺凌防治的四条措施:第一,立法先行,将校园欺凌纳入法律条文;第二,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校园欺凌早期预警和应对机制;第三,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和谐校园,净化不良习惯生成土壤;第四,优化家庭教育教养环境,激活家长参与意识。
李慧民[5](2018)在《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工笔人物画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和造型上,精神和思想愈发远离传统,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衰退值得我们反思,并要改变这种状况。
李静雯[6](2018)在《《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文本与受众的视角》文中指出明万历六年,“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本草纲目》的诞生令全世界为之惊叹。2016年5月20日,中国大陆首部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上映。难觅踪迹的草药已不再神秘,荧屏中的本草鲜活灵动,诉说着与大众世俗生活的百般纠葛。中药文化传播缘何兴起,如何进行文本建构,又产生了怎样的传播效果,这些都极具学术探讨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鉴于此,《本草中国》可以作为个案,并以传播学理论范式为基础,并综合影视学、社会学理论,对中药文化传播进行跨学科的文化解读;同时审视当前中药文化传播的困境,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中药文化传播之路。中药文化传播有其显着的社会动因,在特定的历史变迁和政策扶植政治语境下,快节奏生活与市场经济发展让大众重新聚焦健康事业;沿袭千年的中药智慧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启发意义。就《本草中国》的传播文本而言,灵活的叙事策略与精妙的视听符号共同诠释出意蕴丰富的多元主题,灵动的本草和坚韧的老药工一同带领受众感悟“探寻生命”的至高境界。《本草中国》指引大众探索医学与养生之道,激发国人身份与情感的双重认同,提供压力疏解与心绪转换之效用。当然,中药文化传播也暴露出诸多弊病,资源危机日趋加剧、古法技艺濒临失传、中西医药纷争不断等均严重制约其进一步传播。我们只有将中药文化的传统核心理念与现代科学的创新观念完美融合,长善救失,推陈出新,中药文化传播之路才能走得更为长远。
郝卫国[7](2017)在《“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中面临文化特色消失的问题。国内城乡景观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城市,近年来开始关注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本文着眼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联系,将天津地区乡村景观文化特色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乡村景观现状及文化特色梳理与保护规划策略及探索。使景观形态回归地方,承载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历史。通过自然的乡村景观连接融洽的郊区及城市景观,重塑乡村文化魅力。本文采用“系统-共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实证”的研究过程。在景观感知与评价基础上,从文化特色的维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挖掘与传承乡村景观核心的历史和环境记忆。论文主要创新点:(1)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通过现状调研与文献分析,将天津市域乡村划分为4个类型区:环城地区、远郊平原地区、山区生态地区、滨海地区。(2)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通过深入调研与数据分析,感知、评价、梳理不同地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包括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3)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在保护规划策略中保持并突出文化特色,在乡村文化传承中力求创新。发挥原有文化传统和特色优势,留住乡村原风景的根与魂,再创新景观的精气神。本文采用“抽样-调查”与“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天津市10个涉农区的80个乡村与乡镇进行了田野调查。论文的论述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1)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基础理论,并提出了研究目标与路线,搭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2)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乡村文化特色消失、文脉肌理面临断裂、边远地区结构破坏、乡村景观遭到蚕食、整体面临生态风险、规划审批缺少规范、乡村景观意识薄弱、乡村景观资金缺乏8个主要问题;对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分析,梳理出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滨海文化4类文化特色。(3)对文化特色进行解读,引入“系统性”、“原真性”理念,提出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6项保护策略;引入“整体性”、“乡村性”理念,提出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8项规划设计策略。(4)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实践经验与天津探索,归纳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城乡景观规划,政府合作民间协作,完善审批、管理制度,推进学术、科普共识5条保护规划探索。(5)最后的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得出借景沽上田园风光、塑造文化景观、协调传统与现代、传承文化特色4点研究结论,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李晓玲[8](2017)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新媒体快速融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带来一定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新媒体的内涵、传播特征入手,进而分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内涵及其实现意义,论述了新媒体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带来的机遇及挑战,并进一步探究新媒体时代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途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导言从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入手,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等问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分析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新媒体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内涵等基本问题做了分析。主要界定新媒体、意识形态、话语权、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分析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的意义。第三部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新媒体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看,新媒体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新媒体不仅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从消极方面看,新媒体在西方话语霸权、社会思潮多样化、新媒体“广场效应”的负面作用等问题上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了一系列挑战。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心,探究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路径。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创新话语内容,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二、创新传播方式,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国内外的传播吸引力;三、加强阵地管理,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四、坚持谋好发展,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服力;五、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保障。
王辉[9](2013)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路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种别具特殊性的和谐文化。它既有一般和谐文化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又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科学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文化自身发展趋势的和谐文化形态。
王辉[10](201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路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理论层面上,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实践层面上,和谐文化建设主体本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能适应当前建设需求,作为和谐文化建设双重驱动之一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着和谐理念缺失的问题。对此,需以和谐理念完善社会制度文化的顶层设计,以制度的优越性来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以和谐理念加大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境界;以和谐理念发展文化产业,努力使和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二、应努力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努力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端午节在少先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爱国教育 |
二、家乡认同教育 |
三、强身健体教育 |
四、生命理想教育 |
五、结语 |
(2)文化自信视域下运河文化遗产研究 ——以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
1.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运河文化遗产及相关理论 |
2.1 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征 |
2.1.1 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 |
2.1.2 运河文化遗产的特征 |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本质的论述 |
2.2.2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理论 |
2.2.3 毛泽东思想中的文化遗产理论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文化遗产理论 |
2.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当代表达 |
2.3.1 文化自信含义及其特征 |
2.3.2 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当代表达 |
2.4 文化自信与运河文化遗产的内在联系 |
第3章 大运河天津段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
3.1 大运河天津段概述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历史发展 |
3.1.3 “津”味文化 |
3.1.4 政策支持 |
3.2 大运河天津段物质文化遗产构成 |
3.2.1 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分析 |
3.2.2 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
3.3 大运河天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 |
3.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分析 |
3.3.2 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案例分析 |
第4章 大运河天津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4.1 遗产保护意识 |
4.1.1 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 |
4.1.2 生态环保意识弱化 |
4.1.3 运河文化学术研究贫乏 |
4.2 遗产价值体现 |
4.2.1 复航工作实现困难 |
4.2.2 文化内涵体现不足 |
4.2.3 经济价值尚有开发潜力 |
4.3 遗产品牌建设 |
4.3.1 发展模式特色不突出 |
4.3.2 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小 |
4.3.3 衍生产品支撑不足 |
4.4 遗产规划管理 |
4.4.1 管理分工不明确 |
4.4.2 城市进程过分影响 |
4.4.3 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
第5章 文化自信视域下天津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析 |
5.1 深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
5.1.1 各级政府 |
5.1.2 社会团体 |
5.1.3 人民大众 |
5.2 充分挖掘运河文化遗产价值 |
5.2.1 基础价值 |
5.2.2 文化价值 |
5.2.3 经济价值 |
5.3 重视运河文化遗产品牌建设 |
5.3.1 发展模式 |
5.3.2 品牌宣传 |
5.3.3 品牌研发 |
5.4 完善运河文化遗产管理体制 |
5.4.1 管理体制 |
5.4.2 法律法规 |
5.4.3 规划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后记 |
(3)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现状 |
二、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机遇 |
三、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对策 |
(4)中职女生校园欺凌现状及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校园欺凌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1.3.2 校园欺凌的类型 |
1.3.3 校园欺凌的现状和特征 |
1.3.4 校园欺凌的形成原因 |
1.3.5 校园欺凌的影响 |
1.3.6 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2.3 理论基础 |
2.3.1 校园暴力丛生论 |
2.3.2 生态系统理论 |
2.3.3 社会失范理论 |
2.3.4 青春期心理危机论 |
2.4 研究过程 |
2.4.1 编制问卷 |
2.4.2 数据的采集 |
2.4.3 访谈 |
2.4.4 数据分析 |
2.5 研究方法 |
2.5.1 文献法 |
2.5.2 问卷调查法 |
第3章 统计结果 |
3.1 中职女生校园欺凌现状 |
3.1.1 中职女生校园欺凌整体发生情况 |
3.1.2 主要类型校园欺凌的发生率比较 |
3.1.3 不同年级女生校园欺凌的发生率比较 |
3.1.4 不同生源地女生校园欺凌的发生率比较 |
3.1.5 不同学习成绩女生校园欺凌的发生率比较 |
3.1.6 是否独生子女女生校园欺凌的发生率比较 |
3.2 中职女生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中职女生校园欺凌现状形势严峻,且言语欺凌发生率最高 |
4.2 中职女生校园欺凌年级差异显着,且二年级现象突出 |
4.3 学习成绩表现差的中职女生更易受到校园欺凌 |
4.4 青春期性心理及经历显着影响校园欺凌 |
4.5 人际关系、自尊心水平与校园欺凌相关 |
4.6 中职女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与校园欺凌关系密切 |
4.7 中职女生的家庭背景及亲子关系与校园欺凌存在关联 |
第5章 防治策略 |
5.1 立法先行,将校园欺凌管理纳入法律条文 |
5.2 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早期预警和应对机制 |
5.3 全社会携手努力,净化不良习惯生成土壤 |
5.4 优化家庭教育教养环境,激活家长参与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A《中职女生校园生活调查问卷》 |
附B 中职女生校园欺凌访谈问卷(教师版) |
附C 中职女生校园欺凌访谈问卷(学生版) |
致谢 |
(5)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工笔人物画概述 |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内容多表现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风貌 |
三、当代工笔人物画体现的总体艺术特征 |
1. 构图上多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 |
2. 以西方写实为主的造型替代了传统的写意造像 |
3. 丰富了中国画的装饰色彩 |
4. 材料突破和各种综合绘画技法的运用 |
四、当代工笔人物画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
五、前景展望 |
(6)《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文本与受众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药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因 |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中药文化传播的政治语境 |
一、中药地位变迁的历史性 |
二、国家政策扶持的现实性 |
第二节 转型与兴起:中药文化传播的经济语境 |
一、市场经济下传统中药产业升级 |
二、快节奏生活中养生行业的兴起 |
第三节 传承与汲取:中药文化传播的文化语境 |
一、传统自然哲学智慧的汲取 |
二、古老医学中药精华的传承 第二章 《本草中国》的传播文本解读 |
第一节 《本草中国》的主题诠释 |
一、天人合一:万物有序,繁荣共生 |
二、人文关怀:世间有情,相守相伴 |
三、工匠精神:锲而不舍,至臻至善 |
第二节 《本草中国》的叙事策略 |
一、散文化线性叙事结构 |
二、玲珑多面的形象塑造 |
三、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本草中国》的视听言说 |
一、镜头呈现:细腻情感的流露 |
二、画面解说:文化韵味的提升 |
三、同期音效:真情实景的营造 第三章 基于《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受众与效果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基于《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
一、调查样本与方法 |
二、调查结论与分析 |
第二节 功能透视:中药文化传播的使用与满足分析 |
一、格物致知:探索中药健康与养生之道 |
二、云集景从:谋求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 |
三、陶情适性:实现压力疏解与心绪转换 第四章 中药文化传播下的审视与建议 |
第一节 在困境中踌躇 |
一、消费主义浪潮下的资源危机 |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古法技艺失传 |
三、中西医纷争中的“伪科学”污名 |
第二节 在沉浮中前行 |
一、浴火重生:古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
二、与时俱进:东方本草的跨文化传播 |
三、正本清源:中药文化的普及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7)“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样本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维度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框架图示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景观规划 |
2.1.2 文化特色保护 |
2.2 理论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2 国内研究状况 |
2.2.3 本研究的视角 |
2.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现状 |
3.1 面临问题 |
3.1.1 乡村文化特色消失 |
3.1.2 文脉肌理面临断裂 |
3.1.3 边远地区结构破坏 |
3.1.4 乡村景观遭到蚕食 |
3.1.5 整体面临生态风险 |
3.1.6 规划审批缺少规范 |
3.1.7 乡村景观意识薄弱 |
3.1.8 乡村景观资金缺乏 |
3.2 基本特征 |
3.2.1 由“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 |
3.2.2 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 |
3.2.3 由“乡村性”转向“城市性” |
3.3 重建路径 |
3.3.1 城镇化整理型 |
3.3.2 易址迁建型 |
3.3.3 保留发展型 |
第4章 天津地区乡村文化特色梳理 |
4.1 乡村类型 |
4.1.1 环城地区 |
4.1.2 远郊平原地区 |
4.1.3 山地生态地区 |
4.1.4 滨海地区 |
4.2 梳理整合 |
4.2.1 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 |
4.2.2 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 |
4.2.3 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 |
4.2.4 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 |
4.3 乡村景观感知与评价 |
4.3.1 乡村景观感知 |
4.3.2 乡村景观评价 |
4.3.3 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库 |
第5章 文化特色保护策略 |
5.1 保护面临问题 |
5.1.1 与乡村生产生活脱节 |
5.1.2 整体上缺乏合理规划 |
5.1.3 建筑重功能轻艺术 |
5.1.4 景观生态问题严重 |
5.2 乡村景观变迁 |
5.2.1 明显的突变性 |
5.2.2 传统元素被遗弃 |
5.3 保护准则 |
5.3.1 村民为本的目的准则 |
5.3.2 保留提升的时序准则 |
5.3.3 与时俱进的动态准则 |
5.3.4 提取创新的关联准则 |
5.3.5 融合展示的整体准则 |
5.3.6 近远期结合准则 |
5.4 保护策略 |
5.4.1 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 |
5.4.2 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 |
5.4.3 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 |
5.4.4 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 |
5.4.5 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 |
5.4.6 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 |
第6章 文化特色规划设计策略 |
6.1 规划设计原理 |
6.1.1 规划设计原则 |
6.1.2 规划设计目标 |
6.1.3 规划设计方法 |
6.2 规划设计策略 |
6.2.1 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 |
6.2.2 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 |
6.2.3 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 |
6.2.4 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 |
6.2.5 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 |
6.2.6 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 |
6.2.7 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 |
6.2.8 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 |
第7章 文化特色保护规划探索 |
7.1 经验借鉴 |
7.1.1 北京经验 |
7.1.2 上海经验 |
7.1.3 浙江经验 |
7.1.4 江苏经验 |
7.1.5 台湾经验 |
7.2 天津探索 |
7.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7.2.2 统筹城乡景观规划 |
7.2.3 政府合作民间协作 |
7.2.4 完善审批、管理制度 |
7.2.5 推进学术、科普共识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借景沽上田园风光 |
8.1.2 塑造文化景观 |
8.1.3 协调传统与现代 |
8.1.4 传承文化特色 |
8.2 创新点 |
8.2.1 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 |
8.2.2 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 |
8.2.3 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研究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研究主要创新点 |
2.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新媒体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基本问题界定 |
(一)新媒体内涵及特征 |
1.新媒体内涵 |
2.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
(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 |
1.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 |
2.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界定 |
3.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含义 |
(三)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的意义 |
1.国家安全的政治灵魂 |
2.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 |
3.个人价值实现的助力保障 |
二、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的影响 |
(一)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带来的机遇 |
1.新媒体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
2.新媒体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开辟新阵地 |
3.新媒体的发展促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丰富与创新 |
(二)新媒体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带来的挑战 |
1.新媒体助长了西方话语霸权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冲击 |
2.新媒体下社会思潮多样化弱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 |
3.新媒体下“广场政治”的负面效应挤压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控制力 |
三、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路径 |
(一)创新话语内容,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 |
1.加强理论创新,保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
2.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 |
3.面向国际视野,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
(二)创新传播方式,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
1.转换话语传播语言,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魅力 |
2.丰富话语表现形式,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 |
3.创新话语传播载体,拓展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格局 |
(三)加强阵地管理,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1.坚强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
2.加强新媒体技术研发,夯实传播平台监管的技术保障 |
3.健全法律法规,营造意识形态领域良好的舆论氛围 |
(四)坚持谋好发展,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服力 |
1.坚持发展经济,实现富强中国 |
2.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切实增强群众改革发展的获得感 |
3.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
(五)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才保障 |
1.强化队伍管理,提高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 |
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 |
3.发掘吸收“意见领袖”,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论文成果 |
(9)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状况的理性考察 |
(一)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新发展 |
2. 全社会已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3.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重驱动, 和谐文化理念得到进一步贯彻。 |
(二)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
2. 实践层面上,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与载体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 |
二、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 |
(一) 以和谐理念完善社会制度文化的顶层设计, 以制度的优越性来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 |
2. 加强和谐政治制度文化建设, 建立和谐民主的政治关 |
(二) 以和谐理念加大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力度, 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境界 |
2.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
3. 继承优秀传统和谐文化,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
(三) 以和谐理念发展文化产业, 努力使和谐文化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
2. 以和谐理念加大对文化市场秩序的监管, 创造健康和谐的文化市场环境。 |
3. 充分发挥饱含和谐文化理念优秀文化产品的载体作用。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新发展 |
(一) 初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文化共生状态 |
(二) 全社会已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三)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重驱动,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念得到进一步贯彻 |
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
四、应努力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端午节在少先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 刘爱芳. 家长, 2021(29)
- [2]文化自信视域下运河文化遗产研究 ——以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为例[D]. 赵梦.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3]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J]. 徐翔,李雪琦,罗明杰. 北方文学, 2019(11)
- [4]中职女生校园欺凌现状及防治策略研究[D]. 高凡. 湖南大学, 2019(07)
- [5]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征[J]. 李慧民.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9)
- [6]《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文本与受众的视角[D]. 李静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D]. 郝卫国. 天津大学, 2017(10)
- [8]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研究[D]. 李晓玲.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017(03)
- [9]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 王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3(03)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 王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