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模控制器论文_刘立业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模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永磁,控制器,算法,参数,机器人,函数,分数。

内模控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立业[1](2019)在《带延时关节型云机器人内模控制器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关节型云机器人为基础,以云控制中的大延时时间问题为核心,以内模控制为手段,开展大时延背景下关节型云机器人的抗扰动内模控制策略的研究;运用抗干扰内模控制原理,解决关节型云机器人在外界干扰和模型不精确情况下的轨迹跟踪问题;在对云控制网络时延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将鲁棒控制方法应用到云控制系统中,给出了时延控制算法,解决了网络时延的无界、丢包、乱序等问题.(本文来源于《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余哲,王志国,刘飞[2](2019)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内模PID控制器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控制规则与隶属度函数的选择是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关键。针对传统的获取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方法的不足,将模糊控制和内模思想结合,建立了模糊内模PID控制的初始控制规则及隶属度函数,再通过遗传算法寻优,生成新的规则库和隶属度函数。最后,将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第3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 2019)摘要集》期刊2019-07-31)

张旭秀,孙婧,李卫东,王琳[3](2019)在《基于内模控制的PMSM双闭环调速系统控制器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响应速度与抗干扰性,给出一种依据内模控制及有功阻尼概念的PMSM双闭环调速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建模分析对PI+前馈解耦电流环控制器进行优化,依据内模原理设计出带有箝位积分法抗击分饱和的电流内环解耦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构造有功阻尼代替自然阻尼,利用转速环频带带宽对PI调节器参数进行整定.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对比传统FOC控制下的调速系统,使用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可提升系统响应速度,降低系统超调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立业[4](2018)在《一类非自衡对象的鲁棒内模PID控制器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二阶非自衡对象,利用鲁棒控制理论讨论非自衡控制系统的稳定条件,利用闭环控制系统的H∞范数,讨论其内模控制器结构;利用H∞控制理论整定控制器参数,将内模控制器转化为内模PID控制器,提出了能够实现期望鲁棒性指标的鲁棒内模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汤伟,袁志敏,党世红[5](2018)在《基于PSO算法的大时滞过程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双控制器设计技术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PSO算法的双自由度内模控制方法,即PSO-TDF-IMC,并用于对大时滞工业过程的控制。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时间乘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为目标函数,运用PSO算法,优化整定IMC滤波器时间常数。MATLAB仿真结果表明,PSO-TDF-IMC具有算法简单、搜索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可明显提高双自由度内模控制系统的设定值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徐张凡,潘松,黄卫清[6](2018)在《基于灵敏度函数塑形的超声电机驱动平台的数字内模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将超声电机这一新型电机应用于稳定平台后产生的存在负载与扰动难以实现高精度控制的问题,结合超声电机与稳定平台的驱动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超声电机驱动稳定平台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稳定平台的机械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稳定平台的传递函数,并根据稳定平台的工作指标转化得到的控制目标确定灵敏度函数模板。按照灵敏度函数模板的要求通过极点配置与添加辅助极点与滤波器的方法调整系统由扰动到输出的灵敏度函数。对该控制器在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相较于经典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可以提高系统响应的速度,缩小对参考信号的跟踪误差,有效抑制外界对系统输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余艳伟,徐鹏飞[7](2018)在《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分数阶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决分数阶控制器参数整定复杂问题,引入内模控制思想,从而得到分数阶内模控制器控制的被控对象。方法依据最大灵敏度整定所得分数阶内模控制器中的参数,避免参数整定的盲目性。结果相对于传统的分数阶控制器,基于内模控制思想设计得到的分数阶内模控制其设定值跟踪及抗干扰性能更优。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文中方法设计所得的分数阶内模控制器在模型失配时,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刘鹏,王墨琦,姚明林[8](2018)在《一种复杂系统的最优分数阶内模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系统提出了一种最优分数阶内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引入一种带混沌算子的人群搜索优化算法(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SOA)将系统模型降阶简化,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种新的分数阶内模控制器的设计和参数最优整定。仿真结果表明,降阶模型很好地逼近了原系统,设计的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及克服参数变化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8年21期)

潘世丽[9](2018)在《基于内模控制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直流电机速度控制精度和消除负载转矩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应用线性鲁棒调节输出理论,引入内模原理设计出动态状态反馈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并搭建模块验证其算法的有效性,实验证明,在电机参数微小摄动的情况下,能够满足速度跟踪和干扰抑制,体现出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参数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国网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周建伟[10](2018)在《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内模控制器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随着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调速范围、转矩脉动、电流环响应和工作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毕设以ARM控制器和FPGA为控制核心,采用在线自整定内模控制器,研制电流环响应快、适应性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本文以提高伺服电流环性能为目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提出一种改进的自整定内模控制器。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结合内模控制原理,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环内模控制器结构。通过自回归最小二乘算法,结合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电压方程,分阶段在线辨识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电阻、电感和磁链等参数,用于内模控制器的在线整定。根据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分析了完全解耦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带宽和电流环延迟的关系。分析了常用的PWM占空比更新策略的电流环延迟,提出一种电流环采样和电流环计算同时进行的PWM更新策略,该策略易于在FPGA上实现,通过提高电流环计算和PWM更新的频率,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流环延迟,提高电流环带宽。设计一种ARM处理器+FPGA协处理器架构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其中电流采样、电流环计算和SVPWM发波功能在FPGA中实现,将实现复杂、对计算速度要求不高算法在ARM芯片中实现。利用ARM处理器的USB接口,编写上位机程序,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在Matlab仿真环境下,结合Modelsim软件,搭建了接近实验条件的混合仿真平台。同时搭建硬件平台,进行转速电流双闭环实验,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1-01)

内模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模糊控制规则与隶属度函数的选择是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关键。针对传统的获取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方法的不足,将模糊控制和内模思想结合,建立了模糊内模PID控制的初始控制规则及隶属度函数,再通过遗传算法寻优,生成新的规则库和隶属度函数。最后,将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模控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1].刘立业.带延时关节型云机器人内模控制器设计及应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余哲,王志国,刘飞.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内模PID控制器优化[C].第3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9)摘要集.2019

[3].张旭秀,孙婧,李卫东,王琳.基于内模控制的PMSM双闭环调速系统控制器设计与仿真[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9

[4].刘立业.一类非自衡对象的鲁棒内模PID控制器设计方法[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汤伟,袁志敏,党世红.基于PSO算法的大时滞过程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设计[J].中国造纸学报.2018

[6].徐张凡,潘松,黄卫清.基于灵敏度函数塑形的超声电机驱动平台的数字内模控制器[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8

[7].余艳伟,徐鹏飞.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分数阶控制器设计[J].包装工程.2018

[8].刘鹏,王墨琦,姚明林.一种复杂系统的最优分数阶内模控制器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8

[9].潘世丽.基于内模控制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器设计[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8

[10].周建伟.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内模控制器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内模控制结构图基于内模的鲁棒逆前馈/反馈二自由度控...干扰情况下叁种内模稳定控制车辆横摆...数字控制PWM/PSM双模DC-DC变换器框图双移线测试中的前后轮转角与轮胎侧偏...内模控制器基本结构

标签:;  ;  ;  ;  ;  ;  ;  

内模控制器论文_刘立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