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性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性,霉菌,猕猴桃,植物,拟南芥,免疫,抗病性。
抗性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韩永超,曾祥国,向发云,过聪,张庆华[1](2019)在《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对炭疽病抗性的离体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草莓属植物12个草莓野生种24份材料、1个栽培种41个品种、种间杂交种6个品种共71份种质资源的炭疽病抗性进行评价,为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从草莓上分离得到的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接种病原,采用离体接种法将炭疽菌孢子悬浮液(1×106个分生孢子/mL)均匀接种在草莓叶片的叶面、叶柄上。置于28℃条件下保湿培养4 d,然后分别对每个叶片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叶面病斑数量、叶面最大病斑直径、叶柄最大病斑长度。运用IBM SPSS 15.0软件对不同供试材料的叶面病斑数量、叶面病斑直径、叶柄病斑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叶柄病斑长度对每个叶片的病害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计算每份材料的病情指数,以接种炭疽菌后叶柄的病情指数为依据对供试材料的炭疽病抗性进行评价。以草莓种类为固定因素,供试材料为随机因素,采用SAS中的一般线性模型程序计算凤梨草莓(41份)、东北草莓(3份)、绿色草莓(4份)、黄毛草莓(3份)、种间杂交种(6份)的病情指数差异(P<0.05)。【结果】供试材料中没有对炭疽病完全免疫的材料,所有材料在接种果生炭疽菌4 d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对不同材料间的对比发现,感染炭疽病后草莓叶柄病斑长度与叶面病斑数量、叶片病斑直径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以接种炭疽菌后的叶柄病斑长度为依据可以对供试材料的炭疽病抗性进行区分,供试材料中高抗17份、抗病20份、中抗21份、中感3份、感病6份、高感4份,炭疽病抗性水平为中抗及以上的材料占全部供试材料的81.7%。凤梨草莓中的‘3公主’‘森加森加拉’‘达赛莱克特’‘全明星’‘香野’‘威斯塔尔’和‘京藏香’,种间杂交种中的‘桃薰’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为高抗。在草莓野生种中全部东北草莓、绿色草莓、东方草莓供试材料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为高抗,东北草莓和绿色草莓的病情指数显着低于凤梨草莓。【结论】对草莓属种质资源71份材料的炭疽病抗性进行了评价,从栽培草莓中筛选出‘3公主’‘森加森加拉’‘达赛莱克特’‘全明星’‘香野’‘威斯塔尔’‘京藏香’7个高抗品种。东北草莓和绿色草莓中存在高抗炭疽病的资源,其对炭疽病的整体抗性水平显着高于凤梨草莓,在种间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作为炭疽病抗原来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卢慧林,梁广文,李周文婷,欧阳革成[2](2019)在《寄主抗性与黄龙病寄主植物次生化合物相关性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使用甲醇浸泡浸提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方法,对黄龙病易感寄主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Ponkan的健叶、病叶以及隐症寄主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 Jack健叶中部分次生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椪柑的健康叶片鉴定出32种次生化合物,感病叶片有31种,九里香健康叶片有21种。其中脂肪酸类和简单芳香族类化合物在3样本之间未显示差异;烷烃类化合物在椪柑健叶中含量较高,椪柑病叶和九里香健叶中相对较少;萜类、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椪柑健病间的含量相差无几,其中萜类和黄酮类显着多于九里香,而香豆素类则相反。萜类化合物α-石竹烯在椪柑健叶中未检出,但在其病叶和九里香健叶之间无显着差异,此外九里香中特有的萜类有α-姜黄烯(0.15%)、左旋-姜烯(1.00%)、β-倍半水芹烯(0.26%);特有且含量较高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为蛇床子素(13.97%);而黄酮类化合物在九里香中未检出。两种寄主植物之间以及同种植物在感病与不感病的状态下,次生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均有显着差异,并初步探讨了其与寄主抗性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3](2019)在《TPS5介导的海藻糖合成途径调控植物基础抗性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糖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中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的非还原性双糖。植物海藻糖是植物体内重要的生长调节物质。海藻糖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参与调控多种生理过程,可以帮助植物抵抗高温、冷冻、干旱等环境胁迫,然而海藻糖参与调控植物抗病反应的功能以及可能的调控机制并不清楚。版纳植物园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9年08期)
彭小列,高建有,向小奇,周强,王发明[4](2019)在《湘西6种猕猴桃属植物的溃疡病抗性检测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预防该病的措施之一即筛选抗病资源。基于此,对采集于湘西地区的6种3品种猕猴桃枝条采用溃疡病菌离体接种法进行处理,检测和评价其抗病能力。接种后35 d的溃疡病抗性表明:毛花猕猴桃(高抗)>对萼猕猴桃(高抗)>京梨猕猴桃(抗)>美味猕猴桃"米良2号"(抗)>革叶猕猴桃(中抗)>中华猕猴桃"翠玉"(中抗)>美味猕猴桃"湘碧玉"(感)>中华猕猴桃"贝木"(高感)>中华猕猴桃"红阳"(高感,对照)。毛花猕猴桃和萼猕猴桃对溃疡病的抗性最强,有望作为抗性砧木资源进行选育。美味猕猴桃中的"米良2号"抗性较好,中华猕猴桃中的"翠玉"抗性较好。(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16期)
[5](2019)在《植物提取物Koppert诺荷~?:灰霉、白粉的抗性管理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灰霉病、白粉病易产生抗性灰霉病和白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的两种真菌性病害。灰霉病的病原是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喜低温高湿,是一种半活体营养型的腐生菌,既可以从活体的植物组织中摄取营养,也可以在死亡的残体中生存,侵染方式主要通过伤口,侵染部位最喜"甜嫩",最喜欢侵染的部位是花、幼果和转色成熟期的果实。白粉病的病(本文来源于《中国农资》期刊2019年33期)
赵丹,李卫卫,单卫星[6](2019)在《激酶基因AtCS10负调控植物对寄生疫霉菌抗性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卵菌是一类在形态上与真菌相近,但在系统进化上与原生生物界的金褐藻和不等鞭毛藻相近的真核微生物,也是一类重要的动植物病原菌,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病原菌的成功入侵、定殖和发育需要寄主感病因子的参与,感病因子功能缺失突变后,可使植物抗病性显着提升,感病因子可望提供一种互补于经典抗病基因(R)介导抗性改良方法。因此解析卵菌-寄主植物的亲和互作,并筛选获得感病因子对于认识病菌侵染植物及探索新型抗病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室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成熟的寄生疫霉菌-拟南芥亲和互作体系,筛选到多个对寄生疫霉菌侵染表现抗性的T-DNA插入突变体,并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方法鉴定到这些突变体的T-DNA插入位点。其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tCS10是抗病突变体4550-10的一个插入位点。为验证AtCS10与植物抗寄生疫霉菌侵染的关系,我们从拟南芥生物资源中心(ABRC)购得两个该基因的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并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游动孢子的方法验证了这两个突变体对寄生疫霉菌的抗性。同时,我们利用VIGS技术在本氏烟草中沉默掉AtCS10的同源基因NbCS10,并进行接菌测试,结果显示NbCS10沉默植株相对于对照(GFP)植株更抗寄生疫霉菌的侵染。以上结果表明激酶基因AtCS10负调控植物对寄生疫霉菌的抗性。通过进行序列比对与二级结构预测,我们发现AtCS10的蛋白序列中包含两个典型的激酶结构域。根据前人的报道,我们将这两个激酶结构域中的已知活性位点进行突变,然后利用瞬时表达系统探索AtCS10的关键酶活位点与其负调控植物免疫的功能是否相关。瞬时表达后的接菌结果显示,酶活位点突变后的AtCS10丢失了促进寄生疫霉菌侵染的功能,这表明AtCS10的激酶活性对其负调控植物免疫有贡献。(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蓝星杰,曹华,单卫星[7](2019)在《拟南芥基因VQ28负调控植物对疫霉菌抗性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寄生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和大豆疫霉菌(P.sojae)均为重要作物病原菌,能够分别与模式植物拟南芥亲和互作与非亲和互作。VQ28属于拟南芥VQ motif-containing proteins家族,研究发现,VQ28基因在感大豆疫霉菌拟南芥突变体esp1(enhanced susceptiblity to Phytophthora)中特异上调。进一步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VQ28受疫霉菌和MeJA诱导表达。拟南芥接菌结果表明,过表达VQ28可促进寄生疫霉菌侵染,并解除植物对大豆疫霉菌的非寄主抗性。烟草瞬时表达结果表明,VQ28-GFP可促进寄生疫霉菌侵染。与此一致,敲除VQ28可抑制寄生疫霉菌侵染。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VQ28在细胞核和质膜上均有分布。此外,荧光素酶互补试验表明VQ28与植物防卫相关的转录因子WRKY51和WRKY33互作。综上所述,VQ28作为一个感病因子,其可能通过与植物防卫相关的转录因子互作从而负调控植物对疫霉菌的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高涵,方安菲,郑馨航,邱姗姗,李月娇[8](2019)在《水稻抗性相关蛋白SIP4在植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CRE8稻曲病菌中关键效应蛋白,对于稻曲菌的致病力起到重要作用。实验室前期工作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到SCRE8与水稻SIP4蛋白互作,该互作在水稻原生质体中得到了验证。但是离体Pull-down实验显示SCRE8与SIP4相互作用并不是直接的。SIP4属于水稻蛋白家族,其成员包括SIP1-SIP8。有报道推测这一蛋白家族成员在植物抗病性中发挥作用。因此,本论文对该蛋白在水稻抗病性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IP4能够抑制烟草由BAX诱导的细胞死亡。此外,也研究了这一基因家族在PAMPs诱导后的表达情况,发现在flg22诱导下SIP2、SIP4和SIP6表达发生变化,在几丁质诱导时SIP6表达发生变化。结果暗示这类蛋白参与水稻抗病。其次,前期工作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初步认为SIP1-SIP5均与SCRE8互作。这里利用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与Co-IP技术验证了这些互作关系。最后,对从日本获得的水稻Tos17插入的sip4突变体进行了鉴定,证实SIP4在突变体中表达被破坏。后续对该突变体进行了稻曲菌、稻瘟菌、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和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接菌,并与野生型水稻日本晴品种的接菌结果进行比较。除Xoo接菌后突变体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异外,接种其他菌后,突变体均表现出比野生型更加感病。因此,确定SIP4参与水稻的抗病过程。此外,还发现部分家族成员存在自身互作,比如SIP1、SIP3和SIP4;并且部分成员间也发生相互作用,如SIP1与SIP4。这些互作在酵母和原生质体内均得到验证。这些结果暗示这些蛋白能够在体内形成多聚体发挥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SIP4蛋白在水稻抗病过程中发挥功能提供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刘云鹏[9](2019)在《根际促生解淀粉芽孢杆菌根际定殖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化肥施用量严重超标,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退化。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农业生产上对作物健康和高产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根际微生物的施用对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如何调控根际微生物根际行为对于正确指导其使用方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然而根际促生菌的根际施用仍面临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其农业应用受到阻碍。施用到土壤中的益生菌首先需要成功在根际定殖,然后发挥其益生功能,而定殖过程主要是由益生菌像根系的趋化性游动和随后在根表形成稳定生物膜这两步构成的,因此,本文将以益生菌的趋化性、生物膜形成和益生功能叁个方面为切入点,研究其同植物互作的信号交流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摘要如下:1、PGPR对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以及紧随其后的生物膜形成过程对于其发挥益生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与其它已知的根系分泌物中的趋化物比较,我们发现D-半乳糖对B.amyloliquefaciens SQR9具有极强的吸引作用,外源添加D-半乳糖能够促进SQR9根际定殖。另外,接种SQR9能够诱导黄瓜根系分泌更多D-半乳糖。通过对甲基化趋化受体蛋白(MCP)的敲除和进一步的趋化实验,我们发现McpA是负责感受D-半乳糖的唯一受体。有趣的是,D-半乳糖不仅能够吸引SQR9,而且能够以McpA依赖型的方式促进SQR9生物膜的形成。这是一项关于生物膜形成信号和趋化信号相互作用的新的发现,也提升了我们对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互作以及MCP新型下游信号传递的认识。2、磷酸化的SpoOA是控制芽孢杆菌定殖和茅孢形成的重要的全局调控因子。我们通过靶向筛选的等离子表面共振方法(SPR)的和非靶向的配体垂钓方法探索了 SpoOA的磷酸化供体—组氨酸激酶KinD在黄瓜根系分泌物中所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我们在根系分泌物中80种备选小分子种鉴定到了 6种能够和KinD直接结合的小分子。通过SPR方法我们计算出其中精胺和鸟苷与KinD的解离常数KD分别为213μM和51μM。除此之外,苏糖酸钙、N乙酰天冬氨酸、癸酸钠和仲班酸和KinD的结合活性相对较弱。然后,我们构建了 6种小分子与KinD结合的叁维模型,用以印证实验所得的结合结果。分析发现,精胺和鸟苷的结合位点不同。除此之外,我们发现B.amyloliquefaciens SQR9并不能与之前报道的B.subtili 中KinD所结合的丙酮酸结合,说明B.amyloliquefaciens和B.subtils在识别根际信号上有差异,二者KinD的感受结构域的序列差异也证明了这一点。3、根际促生菌能够产生多种激发子来诱导植物系统抗性,但是对于在单一菌株中多个激发子对在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与各个防御信号途径的相互关系并不清楚。在5.amyloliquefaciens SQR9基础上,我们构建了 9个突变体菌株,分别缺失了各种胞外物质,包括fengcycin、bacillomycinD、surfactin、bacillaene、macrolactin、difficidin、bacilysin、2,3 丁二醇和胞外多糖。我们测试了这些突变体在诱导植物抗性来对抗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和Botrytis cinerea时的差异,并且检测了不同突变体对各个植物防御信号途径基因的转录。结果显示,缺失任一物质均导致SQR9对植物抗性诱导的显着降低。这些SQR9产生的激发子能够诱导不同的植物抗性基因表达。比如,当缺失macrolactin时,SQR9对PR2的增强作用减弱,而缺失surfactin对PR2并没有影响。当缺失所有拮抗物质时,突变体仅拥有野生型诱导植物防御基因表达能力的20%。总体来讲,这些SQR9的激发子能够通过不同防御信号途径协同诱导植物对抗不同植物病原菌的能力,而SQR9产生的拮抗物质在该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6-20)
曾松荣,吴景婷,张翠琼,柯野,郑秋桦[10](2019)在《矿区废弃地植物重金属抗性内生真菌的筛选及ITS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粤北凡口铅锌矿废弃地的优势植物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青葙(Celosia argentea)、苎麻(Boehmeria nivea)、艾草(Artemisia vulgaris)、苦楝(Melia azedarach)、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分别从其根部组织分离得到内生真菌92株.将这些菌株分别接种到Pb2+和Zn2+浓度为750 mg/L的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中进行摇瓶培养,通过称量培养得到的菌丝的干重来计算重金属耐受指数(TI),再比较各菌株的重金属耐受指数,筛选出19株具有抗性的菌株(TI≥50%),并对这些菌株进行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再构建它们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重金属抗性菌株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镰刀霉属(Fusar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微皮伞属(Marasmiellus)和木霉属(Trichoderma)共5个属.实验研究结果为探索内生真菌对矿区废弃地宿主植物的重金属耐受性提高和植被恢复及宿主植物的促生作用机理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抗性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使用甲醇浸泡浸提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方法,对黄龙病易感寄主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Ponkan的健叶、病叶以及隐症寄主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 Jack健叶中部分次生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椪柑的健康叶片鉴定出32种次生化合物,感病叶片有31种,九里香健康叶片有21种。其中脂肪酸类和简单芳香族类化合物在3样本之间未显示差异;烷烃类化合物在椪柑健叶中含量较高,椪柑病叶和九里香健叶中相对较少;萜类、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椪柑健病间的含量相差无几,其中萜类和黄酮类显着多于九里香,而香豆素类则相反。萜类化合物α-石竹烯在椪柑健叶中未检出,但在其病叶和九里香健叶之间无显着差异,此外九里香中特有的萜类有α-姜黄烯(0.15%)、左旋-姜烯(1.00%)、β-倍半水芹烯(0.26%);特有且含量较高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为蛇床子素(13.97%);而黄酮类化合物在九里香中未检出。两种寄主植物之间以及同种植物在感病与不感病的状态下,次生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均有显着差异,并初步探讨了其与寄主抗性的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性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韩永超,曾祥国,向发云,过聪,张庆华.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对炭疽病抗性的离体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9
[2].卢慧林,梁广文,李周文婷,欧阳革成.寄主抗性与黄龙病寄主植物次生化合物相关性初步探讨[J].环境昆虫学报.2019
[3]..TPS5介导的海藻糖合成途径调控植物基础抗性的功能分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
[4].彭小列,高建有,向小奇,周强,王发明.湘西6种猕猴桃属植物的溃疡病抗性检测与评价[J].江西农业.2019
[5]..植物提取物Koppert诺荷~?:灰霉、白粉的抗性管理工具[J].中国农资.2019
[6].赵丹,李卫卫,单卫星.激酶基因AtCS10负调控植物对寄生疫霉菌抗性的机理研究[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7].蓝星杰,曹华,单卫星.拟南芥基因VQ28负调控植物对疫霉菌抗性的机制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8].高涵,方安菲,郑馨航,邱姗姗,李月娇.水稻抗性相关蛋白SIP4在植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9].刘云鹏.根际促生解淀粉芽孢杆菌根际定殖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10].曾松荣,吴景婷,张翠琼,柯野,郑秋桦.矿区废弃地植物重金属抗性内生真菌的筛选及ITS序列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