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识别分析论文_刘石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识别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核酸,探针,化合物,荧光,苯并咪唑,柽柳。

分子识别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石刚[1](2019)在《基于胺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分子识别新策略及其生化分析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性能优异的分析方法在生物医药分析、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环境监测和法医鉴定等领域非常重要。荧光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成本经济等优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荧光探针是荧光分析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各类新型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探索。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各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进步,同样的,荧光纳米探针的开发和应用为荧光分析技术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荧光纳米探针在荧光成像、生化传感、医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了各学科的快速融合以及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胺为含氮有机物,可以看作是氨的烃基衍生物。胺分子中氮原子上具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所以胺类物质一般给电子能力强,也易与水形成氢键,水溶性好。很多胺类化合物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因此基于胺制备的许多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胺化合物为前驱体制备发光纳米材料时,氮原子作为掺杂元素或者给电子能力强的氨基作为荧光助色单元可以提高材料的光学性能;同时,制备的纳米材料表面会存在氨基,这有利于其作为探针时对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也可以增强材料的水溶性和便于材料表面修饰和功能化,这些都能提高荧光探针的性能和分析表现。本论文主要以胺类化合物(聚乙烯亚胺、叁聚氰胺和乙二胺)为主要前体物质,利用不同的材料制备方法(如交联反应、自组装、热裂解、液相剥离和水热法等),制备了几种发光纳米材料,包括荧光聚合物纳米颗粒、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和荧光碳点,通过电镜、光谱和表面分析等表征技术,研究了它们的化学和光学性质;进一步的,以这些发光纳米材料作为荧光探针,结合分子光谱分析技术,构建离子和分子的识别新方法,探究分析方法的性能和机理,实现了对几种痕量目标物的特异性和高效检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基于聚乙烯亚胺-甲醛荧光纳米颗粒的铜离子探针及IMPLICATION逻辑门的构建基于聚乙烯亚胺(PEI)交联甲醛制备了一种发射蓝色荧光的水溶性聚合物纳米颗粒(PEI-F NPs),并以PEI-F NPs作为荧光探针实现对铜离子的灵敏性检测。相较于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和其它的一些荧光纳米材料,PEI-F NPs的制备相对简便且环境友好。PEI-F NPs具有本质的荧光发射,并且对铜离子表现出灵敏性地响应。在pH 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PEI-F NPs的荧光能够被铜离子灵敏且特异性地猝灭,其它离子几乎没有干扰。基于此现象,构建了铜离子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性能良好,检出限达到62 nM。进一步探讨了荧光识别机理:铜离子是通过和PEI-F NPs表面的功能基团络合实现从PEI-F NPs到铜离子的电子转移,进而导致PEI-F NPs的荧光猝灭。另外,发现半胱氨酸能够恢复PEI-F NPs-Cu~(2+)体系的荧光,且荧光的“开-关-开”具有可逆性,基于这种现象,本章还成功构建了一个IMPLICATION逻辑门。2.聚乙烯亚胺-葡萄糖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光学性质及其在苦味酸检测中的应用利用PEI和葡萄糖通过席夫碱反应和自组装制备了一种具有强荧光发射的水溶性非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PEI-G NPs)。这种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且条件温和。运用电镜和分子光谱等表征手段,探究了PEI-G NPs的形成机理、基本性质(例如微观形貌、浓度依赖和溶剂依赖的荧光)和荧光起源。同时发现PEI-G NPs的荧光能够被硝基化合物苦味酸(PA)灵敏地猝灭,而其他硝基爆炸物和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干扰较小。因此,使用PEI-G NPs作为荧光探针,构建了水溶液中PA快速、灵敏和选择性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性能优异,操作简便,经济环保,对PA的检测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05-70μM),检出限低至26 nM。进一步的,本章还探究了PA引发PEI-G NPs荧光猝灭的可能机制,归因于有效的能量转移、静态猝灭及内滤效应的综合作用。运用该方法于实际样品中的PA检测,所得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较低,加标回收率满意。3.基于胺基荧光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比色和荧光双信号响应的pH探针及多逻辑门运算本章利用PEI和水杨醛通过亚胺交联和自组装制备了一种非传统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颗粒(PEI-S NPs)。该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环境友好且操作简便。利用透射电镜、核磁共振、FT-IR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对PEI-S NP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I-S NPs的光学性质,发现PEI-S NPs的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都表现出对pH快速、灵敏和可逆地响应。pH响应的机理被详细探究:双光学信号pH响应归结于PEI-S NPs表面的对质子具有响应的两种官能团(酚羟基和氨基);pH依赖的荧光归因于电子转移,由氨基的质子化程度控制;而pH依赖的吸收则由酚羟基的解离控制。比色法和荧光法均获得宽pH响应线性范围,因此,PEI-S NPs可作为纳米探针用于水性介质中的pH传感。本章中还基于PEI-S NPs的pH依赖的双光学信号变化构建了多个逻辑门,包括双输出的INHIBIT逻辑门。4.基于g-C_3N_4/CoOOH纳米体系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平台用于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以叁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法和液相剥离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纳米片,并以g-C_3N_4纳米片复合羟基氧化钴(CoOOH)纳米片,基于目标物启动的竞争性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比率荧光分析。分析原理如下:在g-C_3N_4/CoOOH纳米体系溶液中,邻苯二胺(OPD)被氧化,所得氧化产物(OxOPD)发出橙色荧光;同时,g-C_3N_4的蓝色荧光被OxOPD猝灭。由于抗坏血酸(AA)和CoOOH之间特异性的氧化还原反应,AA可导致CoOOH纳米片的降解。因此,在AA存在下,CoOOH纳米片优先被AA还原破坏,而OPD难以被氧化成OxOPD,在这种情况下,g-C_3N_4发出强蓝色荧光而来自OxOPD的橙色荧光很弱。AA诱导的双信号变化使得比率测定ALP成为可能,因为ALP可以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酯(AAP)水解产生AA。因此,基于g-C_3N_4/CoOOH纳米体系和OPD,以AAP为底物可以实现ALP活性的比率荧光分析,检出限达0.92 U L~(-1)。在此比率分析系统中,g-C_3N_4纳米片和OxOPD作为信号读出单元,CoOOH纳米片作为传感识别单元。此方法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ALP活性的分析获得了较好的效果。5.基于荧光联用散射构建比率分析新策略:以CDs/CoOOH纳米体系检测抗坏血酸为例本章以PEI和柠檬酸为前体物质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荧光性能优异的碳点(CDs)。目前的比率分析虽然能获得两个或多个信号,但往往是同一种光或电信号。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和形貌依赖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电导、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等,毫无疑问,合理的纳米体系可以实现荧光和光散射的同时响应。在此原理基础上,本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比率分析策略:利用两种不同的光学信号——荧光和散射设计比率传感器。基于荧光、光散射和衍射的原理,提出了两种信号收集策略用于在相同激发光下同时获得荧光和散射信号,并实现比率测定。一种是收集普通(下转换)荧光和二级散射(SOS)信号,另一种是记录二级衍射光激发的荧光(SODL-荧光)和一级散射(FOS)或倍频散射(FDS)信号。作为概念验证实验,使用制备的荧光碳点和羟基氧化钴纳米片(CDs/CoOOH)体系对抗坏血酸(AA)进行了两种模式的比率测定。除了构建比率光学传感器之外,荧光联用散射还可以作为一种新技术用于监测聚集诱导的荧光猝灭或增强。本章提出的新型比率分析模式为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生化分析提供了新思路。6.基于刻蚀银纳米颗粒实现荧光-二级散射比率分析双氧水、葡萄糖和氧化酶活性以乙二胺和柠檬酸为前体物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荧光碳点(CDs),并通过同时利用银纳米颗粒(AgNPs)的荧光猝灭能力和高光散射能力构建了过氧化氢(H_2O_2)及其相关分析物的比率分析新方法。以CDs/AgNPs纳米复合体系作为传感系统,通过同时收集荧光和二级散射(SOS)信号来实现H_2O_2的比率检测。在CDs/AgNPs系统中,一方面,由于共振能量转移作用,CDs的荧光会被AgNPs猝灭,而H_2O_2的引入,AgNPs会被刻蚀,使CDs的荧光恢复;另一方面,随着AgNPs的分解,纳米体系的散射会显着降低。也就是说,刻蚀AgNPs会增强荧光并降低散射,即CDs/AgNPs系统对H_2O_2具有双信号响应。通过同时收集荧光和SOS信号,实现了灵敏地比率测定H_2O_2,检出限为0.86μM。CDs/AgNPs系统对H_2O_2的比率测定提供了涉及H_2O_2的通用分析平台:检测反应后会产生H_2O_2的分析物(例如,葡萄糖、胆碱和尿酸等)。作为模型试验,应用分析体系对葡萄糖和葡萄糖氧化酶(GOx)活性进行了比率测定。(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3-22)

古志远,徐铭,杨世庶,常玉洁[2](2017)在《金属有机纳米片的配位调控与分子识别在分析科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以金属和有机配体构成的多孔晶态材料,具有比表面大、孔尺寸和表面性质可调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气体存储、催化、分离领域~([1-3])。但MOFs晶体多为微米级晶体,在生命分析科学中不便利用。我们基于自上而下的剥离策略,合成了基于Zn-苯并咪唑的MOFs纳米片,并首次将其作为MALDI质谱基质。MALDI-TOF有机基质在分析小分子化合物时有强烈的背景干扰,利用MOFs纳米片可实现无背景干扰测定。我们将其应用于氨基酸、碱基、环境污染物、激素、神经递质等多种小分子,均取得了优异的信噪比和低背景干扰。此外,MOFs纳米片作为基质可以耐受高达1000mM的盐溶液,分析信号不受干扰。在一定盐度下,我们利用MOFs纳米片基质检测了乙酰胆碱酶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口头报告》期刊2017-07-19)

李根喜[3](2017)在《基于新的分子识别体系的蛋白质电化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的蛋白质分析利用抗体识别靶标蛋白,但是进一步提高蛋白质定量分析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准确性,则不可避免地牵扯到位点特异性共价衍生,甚至是密码子拓展等较为复杂的蛋白质工程技术。为寻找高效而低成本的蛋白质分子识别与传感技术,近年来核酸等结构更加简单、易于人工合成的靶向结合配体逐渐应用于蛋白质定量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抗体免疫反应的化学本质在于少数可变区多肽与靶蛋白的特异性接触,因此,作者所在课题组近几年尝试利用多肽作为新的分子识别元件,通过多肽在电极界面的自组装,将具备蛋白质分子识别、药物小分子生物共轭、金属离子配位等功能的短肽序列组合形成具有蛋白质生物传感功能的灵敏检测界面,并将其初步应用于癌症等重大疾病蛋白质标志物的检测分析。(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4-14)

贾雪莹[4](2016)在《密枝类型柽柳耐盐能力分析及分子识别卡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滨海翠’为代表的密枝类型柽柳不仅具有普通柽柳的耐盐碱、耐干旱、耐水湿等特点,还以其不能正常结实的特性避免了栽植柽柳可能产生的生物入侵现象,故而将密枝类型柽柳选为试验的主要研究材料,从耐盐表相值、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光合荧光参数4方面分析其耐盐能力,并摸索构建密枝类型柽柳的分子标记识别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水培耐盐试验,自苗木栽植第10周起耐盐表相值趋于稳定,稳定后的耐盐表相值与盐液浓度显着负相关且在0.01水平差异极显着,将数据拟合为二次曲线求得密枝类型柽柳的水培耐盐半衰浓度为3.3%、耐盐极限浓度为4.4%。与盐液浓度显着相关的各项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光合荧光参数均反应出“随着盐液浓度的升高,试验材料的受害症状加重”的变化趋势,且3.2%~3.5%的盐液浓度可以作为密枝类型柽柳无性系间或与其他柽柳耐盐能力比对的敏感试验浓度。土培耐盐试验,自苗木栽植第5周起耐盐表相值趋于稳定,稳定后的耐盐表相值与盐土浓度显着负相关且在0.01水平差异极显着,数据拟合求得密枝类型柽柳土培耐盐半衰浓度为1.1%,耐盐极限浓度为1.5%。盐土胁迫对测量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盐水胁迫趋势相似,即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试验材料的受害症状加重;但硬枝或嫩枝扦插方式不会影响1a苗龄密枝类型柽柳的耐盐能力。分子标记试验,摸索出密枝类型柽柳DNA的提取方法和扩增条件,筛选出9对特异性引物,并利用这9对特异性引物构建了密枝类型柽柳无性系的分子标记识别卡,从分子层面反应遗传多样性,解读密枝类型柽柳群体内的亲缘关系,进而用以区分密枝类型柽柳无性系间以及与其他柽柳品系间的差异,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期刊2016-06-01)

任爽,李佳[5](2016)在《瞄准国际前沿热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获悉,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杨秀荣院士主持完成的“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项目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项目属于分析化学学科,是分析化学研究的国际前沿热点。该项目(本文来源于《吉林日报》期刊2016-01-13)

桂珍,严枫,李金昌,葛梦圆,鞠熀先[6](2015)在《锁核酸分子信标在分子识别与生物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信标是一种荧光探针,闭合时呈发夹结构。其5'末端修饰荧光基团,3'末端修饰猝灭基团。当目标存在时,环部与目标结合,发夹打开,发出荧光。锁核酸是一类双环状寡核苷酸衍生物,能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核酸结合。锁核酸分子信标技术,结合了分子信标无需分离未结合探针而直接检测的优势和锁核酸亲合力强、热稳定性好、抗酶切以及体内无毒等特点,在核酸检测方面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锁核酸修饰分子信标的结构、功能、设计要点,及其研究现状和一些重要进展,并讨论了目前锁核酸分子信标在分子识别及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5年10期)

刘锋,李克安,童沈阳,陈文,张铁莉[7](2015)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分子识别性质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是用分子设计的方法,根据目标分子结构和性质进行量身定做,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是一种新型的色谱分离固定相,在解决手性分子、结构相似的药物分子等复杂的分离难题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本项目合成了一系列新的药物分子(氢氯噻嗪、普鲁卡因、扑尔敏、对羟基苯甲酸、龙胆(本文来源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期刊2015-07-01)

再帕尔·阿不力孜,项赟,梁峰,李立军[8](2015)在《分子识别及其结构特征的质谱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不同电离方法的MS/MS对天然产物进行了细致的离子化探讨、质谱裂解方式及其与结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等研究;发现了一些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的独特裂解反应;掌握了同类化合物的特征裂解和结构上细微差别带来的质谱行为的差异,并成功地用于分子识别。本项研究紧密结合国内外对于药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期刊2015-07-01)

葛军营,王春利,刘艳蕊[9](2013)在《光谱分析法研究瓜环对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分子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叁种苯并咪唑衍生物与六、七、八元瓜环的相互作用,计算出了主客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考察了酸度对苯并咪唑衍生物与瓜环相互作用的影响,最后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瓜环对叁种客体化合物的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H范围内,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瓜环与叁种客体的相互作用。六元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七、八元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分别形成1.5∶1和1∶2的包结配合物,六、八元瓜环与叁种客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主客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在103~104L·mol-1和1011~1012L2·mol-2范围内。瓜环对叁种客体的回收率在98%~105%之间。(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3年07期)

周婷,曹忠,戴云林,曹婷婷,何婧琳[10](2013)在《基于氢键作用的杯芳烃超分子识别乙醇的传感机理及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4种杯芳烃衍生物为吸附涂膜材料,考察了涂膜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器对环境大气中微量乙醇气体的识别性能,发现C-乙基杯[4]连苯叁酚芳烃(3)是识别乙醇气体最有效的活性涂膜材料.制备了C-乙基杯[4]连苯叁酚芳烃.2CH3CH2OH(5)单晶体并进行X射线衍射结构解析,发现其识别机制是基于超分子主体3与客体乙醇分子之间形成的C—H…π,O—H…π及O—H…O氢键作用.当涂膜质量为24.70μg时,涂膜QCM传感器对乙醇的响应最灵敏,达到10.53 Hz/(mg.L-1).分析了乙醇气体的吸附和解吸附动力学过程,得到传感器对乙醇气体吸附和解吸附的初速度分别为-0.04600 Hz/s和0.03896 Hz/s.该方法响应快,具有选择性、可逆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对乙醇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4.8%~105.2%,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生活环境中乙醇气体的检测.(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分子识别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以金属和有机配体构成的多孔晶态材料,具有比表面大、孔尺寸和表面性质可调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气体存储、催化、分离领域~([1-3])。但MOFs晶体多为微米级晶体,在生命分析科学中不便利用。我们基于自上而下的剥离策略,合成了基于Zn-苯并咪唑的MOFs纳米片,并首次将其作为MALDI质谱基质。MALDI-TOF有机基质在分析小分子化合物时有强烈的背景干扰,利用MOFs纳米片可实现无背景干扰测定。我们将其应用于氨基酸、碱基、环境污染物、激素、神经递质等多种小分子,均取得了优异的信噪比和低背景干扰。此外,MOFs纳米片作为基质可以耐受高达1000mM的盐溶液,分析信号不受干扰。在一定盐度下,我们利用MOFs纳米片基质检测了乙酰胆碱酶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识别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刘石刚.基于胺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分子识别新策略及其生化分析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古志远,徐铭,杨世庶,常玉洁.金属有机纳米片的配位调控与分子识别在分析科学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口头报告.2017

[3].李根喜.基于新的分子识别体系的蛋白质电化学分析[C].第十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4].贾雪莹.密枝类型柽柳耐盐能力分析及分子识别卡的构建[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6

[5].任爽,李佳.瞄准国际前沿热点[N].吉林日报.2016

[6].桂珍,严枫,李金昌,葛梦圆,鞠熀先.锁核酸分子信标在分子识别与生物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5

[7].刘锋,李克安,童沈阳,陈文,张铁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分子识别性质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C].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2015

[8].再帕尔·阿不力孜,项赟,梁峰,李立军.分子识别及其结构特征的质谱分析方法研究[C].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2015

[9].葛军营,王春利,刘艳蕊.光谱分析法研究瓜环对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分子识别[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3

[10].周婷,曹忠,戴云林,曹婷婷,何婧琳.基于氢键作用的杯芳烃超分子识别乙醇的传感机理及分析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单抗4E5的亚类Fig.2-1.TheIgisotypeo...单抗4E5的效价测定Fig.2-2.Titration...间接免疫荧光标记的竞争抑制结果悬浮芯片检测示意图悬浮芯片反应示意图2株mAb特异性识别VSIG4分子不同剪接体...

标签:;  ;  ;  ;  ;  ;  ;  

分子识别分析论文_刘石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