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价值观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价值观,话语,共同体,体系,价值,新时代。
价值观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艳[1](2019)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自我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价值观引领是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体自我提升的核心。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自我实现,蕴含在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之中,表征出一个动态的、生成性的自我建构过程。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发展关键期和问题凸显期,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境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自我建构的动力引领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新时代,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认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回归社会实践,构建内生机制与外在引领的有机统一,化被动为主动,有助于推动当代大学生在自我建构中成长成才。(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王学风,喻莹[2](2019)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四维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包含诸多内涵的话语形式,其本质功能是意识形态功能,在话语言说中具有宏大叙事的话语特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需要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话语传播四个维度寻找出路,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力。(本文来源于《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董娟娟[3](2019)在《社会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之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于社会文化生态视角下重新审视、理解在社会文化生态视域当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对当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凸显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剖析,针对出现的问题,在反思当中建构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路径: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新方向;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平衡;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文化生态长效持续机制。(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19年10期)
刘晋飞[4](2019)在《共同价值观的建构主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共同价值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基点上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以文化的建构性、建构的社会性和建构的互动性叁个维度作为分析框架,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话语和国际关系叁个角度,探讨共同价值观的生成机制与内在逻辑。共同价值观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适应的、全人类应当遵循的价值理念,是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性表达;不仅是中国作为"责任大国"在国际规范层面的建构性表达,而且是多个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国际主体追求国家话语权,在多方参与、利益交错、权衡利害的博弈过程中达成共同目标的社会性表达;是国际体系中各国家主体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的互动性表达。(本文来源于《特区实践与理论》期刊2019年05期)
王培洲[5](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鲜明特质、基本向度及建构理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实践遵循。在新时代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既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现自我革命、防止精神懈怠的内在需要,又是国家在强起来的过程中,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通过初心与使命、精神上的"钙"、政德等话语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鲜明的特质,并体现出信仰坚定、人民至上、实事求是、公平正义、开拓创新、清正廉洁等基本向度。在建构理路上,不仅要看到重要性,而且要重视紧迫性;不仅要说出来,而且要做出来;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理论建构,而且要关注政治生态的整体性建设。(本文来源于《学习论坛》期刊2019年09期)
刘京希[6](2019)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看本土话语体系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就近年来本土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态势来看,我们对于优秀传统资源的继承与时代性转换,相比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叁十年,无疑判若云泥,有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凝练出的、为绝大多数文明形态所共同认可的思想成果,抱持的却并非宽容与开放的接纳态度,而是日益趋于排斥与自我封闭,甚至不免有"文化孤立主义"之嫌。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的理念主张,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全球化时代,普遍主义以全球性共同文明为分析问题的逻辑基点,以共性为前提看待个性,以普遍性为前提看待特殊性,以全球性知识为前提看待"地方性知识",因此,便在二者之间建立起有机生态联系。而与之对垒的特殊主义方法论,片面强调"地方性知识"的独特性,以至于忘记了特殊性赖以立身的共性与"共通性知识"。如果我们不能够秉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宽容开放理念,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宽阔胸怀,去筹划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而是仍以陈旧思维方式去回应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建构欲求,无疑会导致"名新实旧"。(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杨立敏[7](2019)在《大学生网络电影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电影以其方便、快捷、低成本优势,逐渐成为大学生娱乐生活的主要方式。网络电影在给青年学生带来思想震撼、文化浸润和精神愉悦的同时,其消极的一面也对大学生进行着巨大的侵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审美情趣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电影文化价值观,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优秀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7期)
王学俭[8](2019)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建构应当处理好的四个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价值问题是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基本问题,当代中国价值观建构应该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从价值观的生成论来看,要处理好需要与价值的关系;从价值观的资源论来看,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从价值观的比较论来看,要处理好本土和外来的关系;从价值观的实现论来看,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9年S1期)
王智强[9](2019)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元化的世界发展格局,为中国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发出自己声音提供了时代机遇。无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还是贡献中国智慧,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中国将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中,提出更多的中国主张。辩证的人类生存方式、互动共享的价值视野、话语体系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使得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梦想相通为内容、以破立并举为方法建构,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理路。(本文来源于《福建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永红,张文林[10](2019)在《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逻辑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辉煌发展,各项成果尽显中国导航者的才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进入新时代,题写新篇章。新篇章中,青年是今朝之生力军,青年的价值取向会决定我国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建构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路径就至关重要。既包含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科学内涵、急需形成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新时代格局需要,又包含其促进青年成才、国家繁荣的新时代价值意蕴以及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培育路径。新时代视阈下,形成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具有引自我优异之力、导国家兴旺之用,需要我们更好地去努力、拼搏。(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价值观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包含诸多内涵的话语形式,其本质功能是意识形态功能,在话语言说中具有宏大叙事的话语特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需要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话语传播四个维度寻找出路,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价值观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自我建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2].王学风,喻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四维建构[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
[3].董娟娟.社会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之建构[J].林区教学.2019
[4].刘晋飞.共同价值观的建构主义分析[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9
[5].王培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鲜明特质、基本向度及建构理路[J].学习论坛.2019
[6].刘京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看本土话语体系建构[J].求是学刊.2019
[7].杨立敏.大学生网络电影文化价值观的建构[J].山西青年.2019
[8].王学俭.当代中国价值观建构应当处理好的四个关系[J].人民论坛.2019
[9].王智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思考[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9
[10].刘永红,张文林.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逻辑建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