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包括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内安装有塑壳漏电断路器,所述塑壳漏电断路器上设有四个进线接线端子和四个出线接线端子;四个所述进线接线端子分别直接或者通过铜线耳连接发电车供电电缆。该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将发电车供电电缆接入进线接线端子,经由塑壳漏电断路器将电力传输出去,通过将延长线缆的一端接入出线接线端子,延长线缆的另一端接入用户侧,实现快速加长电缆,以延长发电车供电电缆的供电长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内安装有塑壳漏电断路器,所述塑壳漏电断路器上设有四个进线接线端子和四个出线接线端子;四个所述进线接线端子分别直接或者通过铜线耳连接发电车供电电缆。
设计方案
1.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内安装有塑壳漏电断路器,所述塑壳漏电断路器上设有四个进线接线端子和四个出线接线端子;
四个所述进线接线端子分别直接或者通过铜线耳连接发电车供电电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壳漏电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800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柜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柜呈长方体型,所述配电柜的防护等级为IP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四个所述出线接线端子还分别连接有延长线缆,所述延长线缆远离所述出线接线端子的一端用于接入用户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车保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电网建设工程或者消缺抢修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用户长时间停电,这就需要电力部门采用移动电源进行保供电。目前低压发电车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是现场由于受环境和地段的影响,发电车有时候开不进去,低压出线电缆目前只有30米长度不够。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场由于受环境和地段的影响,发电车有时候开不进去,低压出线电缆目前只有30米长度不够,如果将发电车电缆延长至50米甚至100米的话,势必给工作带来不便,临时加长电缆的话延长了发电车接入时间,会导致用户投诉上升。
(2)现有发电机只配置有短路保护,当线路接地或者其他短路时现有保护装置不会跳闸,势必造成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包括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内安装有塑壳漏电断路器,所述塑壳漏电断路器上设有四个进线接线端子和四个出线接线端子;
四个所述进线接线端子分别直接或者通过铜线耳连接发电车供电电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塑壳漏电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800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配电柜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配电柜呈长方体型,所述配电柜的防护等级为IP6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出线接线端子还分别连接有延长线缆,所述延长线缆远离所述出线接线端子的一端用于接入用户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通过配电柜中的塑壳漏电断路器作为中转,实现快速加长电缆,以延长发电车供电电缆的供电长度;利用塑壳漏电断路器实现保护功能,当线路接地或者其他短路时也会跳闸;因此该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示说明:
发电车供电电缆快速接头10、延长线缆11、配电柜12、进线接线端子13、塑壳漏电断路器14、出线接线端子15、发电车供电电缆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包括配电柜12,所述配电柜12内安装有塑壳漏电断路器14,所述塑壳漏电断路器14上设有四个进线接线端子13和四个出线接线端子15。
四个所述进线接线端子13分别直接或者通过铜线耳连接发电车供电电缆16。
具体的,进线接线端子13通过发电车供电电缆16上的发电车供电电缆快速接头10与发电车连接。具体的,发电车供电电缆16一端可以是直接连接进线接线端子13,也可通过设置铜线耳,以连接进线接线端子13。
四个所述出线接线端子15分别通过延长线缆11连接用户侧。
所述塑壳漏电断路器14的额定电流为800A。
所述配电柜12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所述配电柜12呈长方体型,所述配电柜12的防护等级为IP65。
IP是国际用来认定防护等级的代号,IP等级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防尘,第二个数字表示防水,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佳。
因此,数字6表示完全防止粉尘进入,数字5表示任何角度低压喷射无影响。
四个所述出线接线端子15分别连接有延长线缆11,所述延长线缆11远离所述出线接线端子15的一端用于接入用户侧。因此,该发电车低压出线电缆加长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将发电车供电电缆16接入进线接线端子13,经由塑壳漏电断路器14将电力传输出去。具体的,通过将延长线缆11的一端接入出线接线端子15,延长线缆11的另一端接入用户侧,实现快速加长电缆,以延长发电车供电电缆16的供电长度。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the)”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03700.8
申请日:2019-07-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823121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H02B1/20
专利分类号:H02B1/20
范畴分类:37B;
申请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第一申请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6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57号
发明人:伍艳云;颜成勇;马志勇
第一发明人:伍艳云
当前权利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代理人:张春水;杜嘉伟
代理机构:112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