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论文_谭嘉平,单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灾难新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灾难,新闻,灾难性,新闻报道,人文,数据,热点。

灾难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谭嘉平,单超[1](2019)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随着新闻观念的不断调整,人文关怀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存在一定误解,使其难以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发挥有效作用。文章主要结合了我国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体现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进而提出促进人文关怀在灾难报道中体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23期)

张剑,潘悦凝[2](2019)在《VR技术在灾难新闻中的运用和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VR技术的发展给新闻报道带来了极大的创新与改变,并被运用于多种类型的新闻报道中。其中,VR技术在灾难报道中更是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VR灾难新闻可以最大程度还原现场真实状况,给受众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如抗震救灾、抢险救援等现场状况,若只凭单纯的想象,受众很难体验到灾难现场的艰险与震撼。但VR技术能够重建和再现灾难前后的时空环境,这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报道都更具冲击力与震撼(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9年32期)

阮龙雏[3](2019)在《灾难新闻报道现场记者应具备的素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在参加多次重大灾难现场采访报道后,对灾难事件报道过程中记者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有了如下认识。对此,笔者就灾难新闻报道现场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展开了探究分析,详情如下。(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许绍良,马云[4](2019)在《体现人文关怀的灾难新闻报道出镜记者角色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在面对灾难新闻面前,应当如何报道从而体现人文关怀做出研究。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灾难事件,因为其突发性和破坏性,迅速的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随着政府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灾难性事件在媒体中呈现和传播。通过音频、视频、视听等优势,在满足观众了解事实需求的同时,一些不当的采访方式和报道语言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意在研究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技巧,以及如何能够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窦书棋[5](2019)在《灾难报道中数据新闻的应用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新兴的数据新闻以可视化为特点,适合对于不可预测、瞬息万变的灾难新闻的报道,英国的《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在这方面走在前列,2012年全球编辑网倡议和组织了数据新闻奖,对数据新闻的发展起到了显着的推动作用。但国内灾难报道领域的数据新闻发展较为落后,存在题材少、挖掘浅、可视化形式单一等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数据新闻起步晚,基础薄弱、将数据新闻等同于"信息可视化"、数据开放程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媒体需要通过组建专业团队、丰富可视化形式、挖掘新闻价值等方式促使其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新闻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王漫[6](2019)在《灾难报道中数据新闻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媒体尝试将数据新闻应用到灾难报道中去,使灾难报道更为宏观、系统和理性,比如新京报针对台风"利奇马"所做的《台风来去之间:哪里是中国受灾最重的地方?》,就利用数据对台风给我国造成的影响进行统筹分析。这种从问题导向出发去研究分析的报道方式,为(本文来源于《传媒评论》期刊2019年09期)

黄瑞[7](2019)在《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泰灾难新闻报道研究——以普吉岛游船倾覆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8年泰国普吉岛发生的游船倾覆事件为例,依据接受美学理论对比分析了人民网和曼谷邮报对此次灾难新闻报道的数量、基调、主题以及受众接受程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加深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9期)

[8](2019)在《《新闻摄影瞬间美50例》选登 悲痛的延伸——灾难新闻考验摄影记者的人文素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到顶点"的一刹那富于孕育性,"正当高潮"的顷刻具有爆发力,"顶点过后"瞬间的明显优势,在于张扬人物悲剧情感、缠绵亲情,给人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蓄、联想与直觉。特别在突发性灾难新闻现场,摄影记者首先看到了什么?应该多看什么?这是个看似简单,却涉及记者人文素质、审美素质的问题。人文关怀是摄影记者综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人文关怀品德,技术技巧再过硬,也很难出大作杰作。(本文来源于《新闻知识》期刊2019年08期)

刘艺梅[9](2019)在《智媒时代灾难新闻的生产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的影响力已深入渗透到媒介生态之中,引导其加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传播技术正经历新一轮换代升级。在这一背景下,灾难新闻的报道模式将产生全新变革,新闻的广度、深度、精度、速度都将大大提高。一场灾难新闻报道的伟大变革正在智媒时代酝酿。本文旨在研究智媒时代下新兴技术与灾难新闻生产的结合点,探讨智媒技术在灾难新闻领域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08期)

孙戈[10](2019)在《新闻摄影的艺术经营策略——以灾难新闻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战争和自然灾害的报道中,呈现出的更多是极具艺术性的摄影作品,表现血腥惨烈的照片逐渐减少。在画面技巧、创作观念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新闻摄影都表现出其艺术性特点增强的倾向,呈现出与传统的客观记录不同的面貌。新闻摄影作品作为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其艺术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9年23期)

灾难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VR技术的发展给新闻报道带来了极大的创新与改变,并被运用于多种类型的新闻报道中。其中,VR技术在灾难报道中更是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VR灾难新闻可以最大程度还原现场真实状况,给受众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如抗震救灾、抢险救援等现场状况,若只凭单纯的想象,受众很难体验到灾难现场的艰险与震撼。但VR技术能够重建和再现灾难前后的时空环境,这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报道都更具冲击力与震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灾难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1].谭嘉平,单超.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路径探究[J].科技传播.2019

[2].张剑,潘悦凝.VR技术在灾难新闻中的运用和影响[J].青年记者.2019

[3].阮龙雏.灾难新闻报道现场记者应具备的素质[J].传播力研究.2019

[4].许绍良,马云.体现人文关怀的灾难新闻报道出镜记者角色定位[J].传播力研究.2019

[5].窦书棋.灾难报道中数据新闻的应用与发展[J].新闻论坛.2019

[6].王漫.灾难报道中数据新闻的应用[J].传媒评论.2019

[7].黄瑞.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泰灾难新闻报道研究——以普吉岛游船倾覆事件为例[J].视听.2019

[8]..《新闻摄影瞬间美50例》选登悲痛的延伸——灾难新闻考验摄影记者的人文素质[J].新闻知识.2019

[9].刘艺梅.智媒时代灾难新闻的生产变革[J].今传媒.2019

[10].孙戈.新闻摄影的艺术经营策略——以灾难新闻报道为例[J].中国市场.2019

论文知识图

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地震引发的海啸...年灾难新闻图像例图年201,年灾难新闻图像叁...2-19:2009年灾难新闻例...2-17:2000年-2017年#~年2017年灾难新闻图像社会...

标签:;  ;  ;  ;  ;  ;  ;  

灾难新闻论文_谭嘉平,单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