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李妮玲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李妮玲

湖北省荆门市妇幼保健院湖北荆门448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进行资料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安全隐患,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并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产妇中实施,对比实施护理对策前后产后出血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变化以及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自护理对策实施后,产科产后出血事件较实施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期间情况复杂,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对此,护理人员需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将产后出血率降至最低,尽可能保证产妇安全。

关键词:产后出血;分娩;原因;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临床将其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1]。失血过多可导致循环血量减少、产褥感染及继发严重的腺垂体功能低下,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因此,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应积极查找并不断探索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制定预见性护理对策,本研究旨在探讨产科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共接收1350例产妇,产妇年龄21~42岁,平均(31.51±6.82)岁,孕35~41周,平均(38.12±1.34)周,其中初产妇836例,经产妇514例,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产科共接收1350例产妇,产妇年龄22~43岁,平均(31.98±6.71)岁,孕36~42周,平均(38.56±1.41)周,其中初产妇841例,经产妇509例,经统计学分析,两个时间段产妇的基线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均衡性较好(P>0.05),数据之间可用于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产后出血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出血的原因包括:主要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胎盘部分残留、胎盘滞留和胎盘粘连)以及子宫破裂和凝血功能障碍,其次,产妇流产史、多胎妊娠、胎儿体重、未按时产检也是产后出血的诱因之一[3]。

根据以上资料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预防观察护理:做好产前、产时和产后护理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①产前: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开展高危妊娠和孕期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孕产妇自我监控能力。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识别高危因素,特别是对于高危妊娠进行产前检查时,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此外,还应实施标准规范化技术操作,并不断提高助产人员在分娩时观察和处理异常分娩和并发症的能力。②产时:完善所有术前准备,预防产后出血,密切关注分娩进展,及时发现分娩延长和停滞;合理使用催产素,注意胎心率变化和科学分娩,开展良好的会阴保护,预防软产道损伤,监测出血;注意识别胎盘剥离的迹象,并妥善协助胎盘的娩出,仔细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和缝合及时。③产后:加强对子宫收缩的观察,产后2小时是护理的关键时刻,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如2小时阴道出血超过200毫升应积极查找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3]。(2)产后出血的护理:①心理护理:精神因素也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产妇沟通,在积极抢救的过程中,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产妇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帮助母亲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待出血停止后,有必要加强护理,引导产褥期的保健,密切观察防止再出血的发生;同时加强营养,注意改善产妇的一般状况,促使其康复。②正确处理: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沉着冷静,有序的进行护理操作,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进行心电监护[4]。③及时与家人沟通:在控制出血和纠正休克之后,我们应对救援过程和效果做出适当的解释和预告,以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对策后,产科产后出血事件较实施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实施前后产后出血事件发生率(例,%)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间常见的疾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产后出血关注力度的不断加强,研究表明[5],产后出血引起的大多数孕产妇死亡可以通过相关护理措施来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置。

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度产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展开调查分析,总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胎盘部分残留、胎盘滞留和胎盘粘连)以及子宫破裂和凝血功能障碍,另外还有产妇流产史、多胎妊娠、超大体重儿、产检不及时等等多种因素。我们根据以上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于2017年产科护理工作实施,结果显示:自护理对策实施后,产科产后出血事件较实施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而且复杂,以子宫收缩为主要因素,由于产后出血起病迅速、病情危急,直接威胁到母亲的生命,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保护,积极消除所有出血原因,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张莉莉.5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06-207.

[2]程君君,曹淑华,陆艳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2):138-139.

[3]宋跃娟,蔡丽文,姜慧萍等.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50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3):286-287.

[4]梁征.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案分析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245-246.

[5]蒋小献.65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268-271.

标签:;  ;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李妮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