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农场经营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加拿大农场经营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一、加拿大农场经营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察应坤[1](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实力派人物王鸿一联合了一批志趣相同者在北京创办了《村治月刊》,旨在全国推行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政为基本模式的“村本政治”。时人对此知识人群体以“村治派”称之。在王鸿一整合下,村治派不仅在学理上有吕振羽、梁漱溟、茹春浦等理论派人物鼎力加持,也获得了米迪刚、梁仲华、彭禹廷等地方自治力行者的实践响应,遂使村治思潮在全国渐成蓬勃之势。后在梁仲华、梁漱溟、孙则让苦心经营之下,村治派与其他团体相呼应,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运动纷纷兴起。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把“村治派”作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附庸来展开,未曾追溯村治派的起源,也没有考察它的发展历程,对于村治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发挥的作用也没有专题的研究。本文将村治派从起源到巅峰再到沉寂的过程作一事实的梳理,以弥补、校正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成见;同时将村治派置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清理出它的学理主线,并与政党介入、宗教介入的社会改革相对比,以探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三种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改革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而观察国家力量渗透和基层社会改革张力下的近代中国乡村问题解决之道。村治思潮产生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的衰败,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造成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晚清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国内新局面,出台了若干地方自治政策,试图缓解社会危机,由此催生了三个区域的早期村治实验:河北翟城村治、山西村政和曹州府善后局设立。正是这种社会生态,促成了“村治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国农村出路的不懈探索。1929年,王鸿一联合米迪刚等人创办《村治月刊》,标志着村治派的正式形成。早在1922年王鸿一和米迪刚在推动实行西北垦殖时相识相知,并在“村落自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上达成一致。米迪刚亲身参与并主导的翟城村治为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样本参考和理论借鉴。1924年,两人在北京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乡村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村治实践为基础的建国方案,但在时局动荡之下,影响极为薄弱。1929年3月,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王鸿一集合米迪刚、吕振羽等一批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号召“实现革命主义、恢复民族精神”,创办了《村治月刊》,并以此为大本营研究村治学理、推行村治实践。众多学校、媒体、社团纷纷响应,一时间研究与推广村治成为全国潮流。民主政治的激进化是村治派主张的歧出。吕振羽由“改良”转向“革命”和彭禹廷由“民主”转向“封闭”是民主政治激进化的两个方向。“民主政治之如何确立”,是《村治月刊社宣言》里的重要内容,作为《村治月刊》的主编和主要理论旗手,吕振羽最初将“民主政治”定位为“三民主义的村治”,主张“非暴力的革命建设”,这与王鸿一“全民政治”和米迪刚“民主传贤”的主张是一致的。随着社会情境和个人际遇的变化,吕振羽开始由“改良”转向“革命”,认为发动农民斗争、革命夺取政权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正确路径。彭禹廷提倡以“缩小的三民主义”在宛西实施地方自治,后在多重重压之下,转向了一种封闭的权威性地方自治,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彭禹廷将地方自治缩小在局部的、封闭的、独立的空间范围不同,吕振羽更强调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整体解决方案中来解决农村问题。两者之于村治派的歧出,恰恰是两种相反方向民主政治主张的激进化,由此得出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行为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梁仲华和梁漱溟的倾力合作推动村治事业走向巅峰。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梁仲华和梁漱溟接续王鸿一开创的“村治”事业,先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设立,再有邹平、菏泽、济宁等实验县开办,乡村建设运动浪潮持续高涨。梁仲华负责乡建工作的组织与具体的行政事务,梁漱溟从社会与人心问题的逻辑出发,对“研究”“训练”“实验”等各项乡建具体内容进行理论建构和路径设计。村治派的理论主张有了广阔的实践区域,并把社会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政商学各界,国民政府内政部以村治派的社会改革实践为参考,进行了全国县政改革设计和区域实验。在这种政治力量收纳、社会力量欢迎的态势下,乡村建设浪潮在全国兴起。三次全国乡村讨论会的举办标志着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和高涨,村治派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声望日隆。但在这种蓬勃壮阔的表象下,现实行政力量与社会改革运动的纠葛也在其中暗流涌动并日益激化。在政权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和控制下,村治派的社会改革最终归于沉寂。菏泽成为第二实验县后,孙则让主导的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带动社会改革卓有成效,这一模式很快被韩复榘在全省区域推广以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村治派所秉持的乡村改革的独立性全面消解。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确立设置县政改革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在原来邹平实验县基础上加设菏泽为乡村建设实验县,并由王鸿一的学生兼同乡、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孙则让亲往家乡主持实验工作。孙不负众望,在应对黄河水灾的同时,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很快在地方治安、农村经济、乡村教育、地方自治等诸多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韩复榘从这一改革模式中看到了社会控制的极佳效果,遂令设立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其后在抗战形势下,又根据梁漱溟等制定的三年计划,于全省逐次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施政区域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基层中间组织的设立,有效抑制了土豪劣绅、奉官为匪等恶劣势力在乡村社会的蔓延趋势。但此区域的扩大,更多体现了韩复榘主导的政府控制体系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渗透。韩复榘被罢免后,新任政府主席沈鸿烈撤销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村治派成员各分西东,从此沉寂。作为村治派改革成效的参照,考察国民党政权控制下以纯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宗教合作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改革,考察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包括没有获得政权的早期海丰农民运动和获得局部行政权力的陕甘宁边区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代乡村改革无论是在何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乡村改革最初阶段的成效与尊重当地民众伦理情感认同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乡村改革中政治权力介入呈现加强态势,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追求目标或是共存,或是后者让位于前者。乡村建设运动激起了巨大的理论波澜。针对村治派的理论与实践,诸多批评纷至沓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很多受到王鸿一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反对欧化俄化,恢复民族精神”这一主张,是对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村治派对于“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和社会组织基础”的看法有着高度的认识一致性。当时的着名评论家孙伏园观察认为“乡村建设为时代大势和国家命脉延续所需”,并把乡村建设运动与近代挽救国运衰败的五次大运动作为相互承接的脉络加以叙述。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思想流派:东方文化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左派经济学家。梁漱溟在与这三大派别的论辩中仍然坚持认为中国问题必须走理性解决之路即乡村建设道路,即坚持文化改造下的乡村建设路径,从正面培养公众意识,健全乡村团体组织,以新道德建设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梁漱溟在这些论辩中所展现出的变革、理性、独立的理论品质,正对应了村治派一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和扞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和拯救最终归于沉寂,但他们对农村社会的发现,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有益尝试。村治派在“恢复民族精神,保持固有道德之乡村自治”这个大方向下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在长时间轴和多空间维度上呈现了近代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努力和创造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冲动。虽然这种努力和冲动未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调,但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性法则。其一,尊重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为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总量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其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权力渗入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村治派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如韦伯所言,革命的真正起因在于一种新精神的作用,“村治派”的主张在当时乡村社会边缘化的状态下提出,并抛开各种龃龉与桎梏而付诸实施,这是一种理性审视后逆流而上的奋勇行动。发现农民,认清乡土社会,这是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村治派知识人对近代中国现代转型的最大启蒙。

陈桂君[2](2020)在《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D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食品药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国家软实力和政府形象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食品药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仍然呈高发态势,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频被曝光,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了社会稳定。在这种形势下,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刻不容缓。稽查执法是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强有力的手段,是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坚强防线,而当前执法能力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新要求。因此,如何提升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是当前政府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论文对执法能力和食品药品稽查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基于执行力理论和组织理论的执法能力研究框架,将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分为准备能力、运行能力、回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五种能力。以日照市D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执法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将五种能力进行了分解和细化,总结了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组织结构、组织人员、组织环境和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成因,同时相应的提出了符合县级政府实际的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提升的路径:一是完善县级稽查执法组织结构,凸显机构主体地位,充实执法机构人员力量,统一基层执法权限;二是提升县级稽查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包括树立为民稽查理念、合理配置稽查人才、创新培训方式、加强法制教育、强化风险排查等;三是优化县级政府稽查执法环境,理顺执法机构工作职责,增加执法专项资金投入,完善法律配套制度,提高执法装备使用效率,探索信息化执法方式;四是规范县级食品药品稽查执法制度,建立“一盘棋”稽查协作机制,构建执法监督责任体系和完善正向考核激励制度。

张晨[3](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农业及粮食问题而开展的农业政策制定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府行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全球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活跃度逐步升高,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作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日本开始稳步推进农业政策的转向工作。战后的日本农业政策在《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共经历了60年代的“基本法农政”,70年代的“综合农政”以及之后的“地域农政”共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到本世纪之后,日本的农业政策自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的“攻势型农政”,历经积极推进FTA/EPA谈判的民主党时期的农业政策,直至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政策为止,以实现对既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革新为目的,通过推动本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形成了极具“外向型”特征的“攻势型农业”。“攻势型农业”得以成型的重要基础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食粮法》与《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出台为标志,构建出的战后日本第二个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其与旧《农业基本法》的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转向为切入点,通过“国际粮食体制”理论所构建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跳出传统分析日本农业问题只限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束缚,实践性地打通农业政策分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阻隔,探讨农业领域内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是如何影响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分析并总结战后日本农业政策制定的特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能够发生转向的前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政府不断地对早已不适应国际农业政治经济局势的既有农业政策进行的修正。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已发展到起决定作用的程度。日本农业政策转向的经验在于其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积极快速感知,而其教训也在于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消极迟滞应对。换句话讲,政府行为取向的形成就在于其自身与外界进行何种的互动之上。

宋娜[4](2020)在《Z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府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府监管与对策的课题研究,探索政府在政策、引导、策略、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策略,达到保护环境,绿色治理,生态协调,生产发展目的;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畜牧经济管理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在该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在通过理论层面的探讨,结合Z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府监管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在政府支持和监督下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体系,有利于在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促进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发展。本研究的思路为理论指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相关理论为指引,借鉴国内外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府监管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Z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府监管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探索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并针对问题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Z市政府要制定出与本地实际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以及相应的优惠措施;加大资金的投入,增加补贴额度;推进整县整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形成上下合力;增加重点地区示范区数量,扩大试点示范带动效果。使最终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相当的可操作性,能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施政府监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谭琳元[5](2020)在《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消费结构不断发生改变,肉蛋奶等畜产品和啤酒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作为优良的饲料和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消费需求刚性增加。然而,大麦生产却没有随之增加,国内供给出现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大麦进口大幅快速增加,严重冲击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价格大幅下降、生产规模严重萎缩。鉴于大麦进口大量增长导致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中国商务部于2018年11月和12月分别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案调查,以期对国内大麦产业进行救济,保障大麦产业安全。因此,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的影响,阐明进口影响的具体表现,防范进口的消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与完善大麦进口贸易和国内产业发展等方面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市场供给与需求、价格传导、局部均衡等理论,采用实地调研、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首先对大麦进口贸易现状、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剖析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其次,在描述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市场价格和生产的影响程度;再次,采用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评估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最后,采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构建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通过设定不同的大麦进口关税提高情景方案,模拟分析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价格、生产、消费及进口等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进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麦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抵御进口冲击,影响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无竞争力、品质难以满足加工需求以及进口关税水平较低。(2)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与损害。首先,大麦进口价格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传导影响,影响程度高达18.11%,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高达20.43%;其次,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生产具有显着挤出影响,影响程度达7.11%。大量低价进口大麦挤占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产量持续下降。(3)大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大麦进口集中度过高,进口依存度显着上升,自给率大幅下降,产业控制力减弱,威胁产业安全发展。(4)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产业具有重要影响。以最大大麦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为例,在《中澳自贸协定》下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实行零关税为参照,关税分别提高到3%、12%和20%,大麦饲用消费需求量将分别下降3.50%、12.29%和16.77%,对国内大麦饲用需求影响显着;国内大麦价格分别上涨2.89%、11.54%和19.23%,种植面积分别增加0.43%、1.64%和2.48%,总产量分别提高1.00%、3.86%和5.88%,对国内大麦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效应;大麦净进口量分别下降2.20%、7.82%和10.84%,产生一定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适度进口大麦,减小进口冲击;推动大麦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进口依赖风险;加大政策支持与保护,提高国内大麦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保障中国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张洁[6](2020)在《乡村振兴中的集体行动机制研究 ——基于鲁家村“政企民”合作兴村模式的考察》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回观过往的实践,乡村振兴由政府主导推动,在缺乏多元主体参与及追求政绩上“数据漂移”的混合作用下,乡村振兴已显现华而不实的弊病,更甚者,由于一些乡村在地理地势条件方面欠优,外来资本也是鲜有探进。如此,乡村建设似乎已然被剥离了原生意义。本文认为政府、企业和村民均作为乡村振兴的参与主体,三者之间不是相互割裂而是互利共生的,三方合作建立共识、共建、共享机制,这样既可以避免由政府单一主导下“输血式”的乡村建设,又可以为村民提供发展“智库”,还能有效防止商业资本对乡村进行疯狂开发。从这三者来思考,不失为乡村振兴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有关“乡村振兴”和“集体行动机制”的研究思路和已有成果,不难发现,国内外在乡村振兴问题的研究上,学者笔墨多搁于政府立场上的思考,缺少村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及需求方面的研究,村民作为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并且理论探讨过多,缺少实证研究成果。对于乡村振兴中的集体行动机制研究或现实案例却鲜有见闻,更未从整体性治理、集体行动的视域展开讨论,仍有政府主导下单一主体振兴乡村的阴影。本文所研究的鲁家村“政企民”合作兴村模式,区别于由政府一元主体推进的乡村建设,它更加强调多元治理,共同促进,并在多主体之间达成合作规则和利益共识机制,形成命运共同体。旨在将“乡村”这一空间领域视为整体性的行动主体,从而探讨其合作兴村模式中共识、共建、共享机制的障碍,最终为总结出一般性乡村振兴的治理经验提出政策建议。因此,鲁家村“政企民”合作兴村模式中的共识、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也就成了本文的切入点和可能的创新点。本文基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鲁家村“政企民”合作兴村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集体行动理论,重点分析了鲁家村合作兴村模式中的共识机制、共建机制以及共享机制,结合对鲁家村“政企民”合作兴村模式的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政企民”形成合作兴村的共识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政府从单一主导走向多元合作,二是企业从逐私利到共担社会责任,三是村民从小家单干到共谋共生。三方集体行动主体之间共识能够达成的条件也主要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和目标追求。合作兴村模式中共建机制的内涵与特征主要是:三方合作主体分工合理且各司其职,党委领导和乡村精英带动是其关键资源,利益保障和协调机制相辅相成。其治理成效主要是以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以制度创新有效激活潜在要素以及为鲁家村提供持续发展的动能。后文继续分析共享机制运行现状及其障碍,发现在机制设计、利益协同和资源配置上均未达到共享机制所要求的理想状态。笔者研究发现政企民在乡村振兴中的认同差异、集体行动主体关系弱化以及集体行动主体利益不对称都阻碍了共识机制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播。合作共建机制也并没有报道中的那样完美,其障碍体现在: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成本过高、选择设计地方性制度的自主性不足、后期实施及发展缺乏高效完善的监管和维护。共享机制运行欠佳的原因主要在个人理性和集体利益的冲突方面矛盾最深,乡村自治的内生动力不足和市场因素的渗入也制约了合作兴村模式中的利益保障和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乡村振兴中集体行动机制的制度建议,即要构建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共识机制、建立创新乡村振兴制度的共建机制、促成乡村振兴成果利益均沾的共享机制等较全面的对策建议。

白华艳[7](2018)在《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猪肉是中国城乡居民第一大肉类消费品,也是中国畜牧业生产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面最广的居民必需品,不仅涉及到近5000万生猪养殖户的经济利益,还直接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平稳运行。然而,在生猪产业链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猪肉价格呈现巨大的波动性,“猪贱伤农”和“肉贵伤市”的现象交替发生,使得整个生猪产业链陷入剧烈变化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不仅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消费,而且影响到中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因此,深入探讨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对于稳定中国猪肉市场价格,保障猪肉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确保生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以对生猪产业链和价格波动的深刻把握为基础,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供给、需求子系统探明影响猪肉价格波动的关键环节。随后进一步从各环节的关键因素出发,重点研究猪肉价格产业链纵向传递机制,以及市场信息、国际因素等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发展中国生猪产业,抑制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基本特征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波动仍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猪肉价格的内涵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更为频繁且波动幅度加大;另一方面,猪肉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羊肉、牛肉等同类产品,也远大于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猪肉价格波动频率和幅度。另外,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猪肉价格季节性涨跌幅度更为明显,而且波动周期长度要大于美国猪肉价格周期。(2)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中国生猪产业链价格动态影响系统,探究了育种、养殖、屠宰和销售环节之间关键因素的相互耦合作用。研究表明,能繁母猪规模、投入品价格、屠宰供给量和国际因素都会导致猪肉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失衡,进而造成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另外,系统构建之后,通过对政府储备参数的仿真模拟,发现国家储备肉政策由于其数量、次数和范围都非常有限,对猪肉需求和价格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3)在前文内容基础上,通过运用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内在逻辑。首先考察了育种环节能繁母猪规模和能繁母猪补贴因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发现,能繁母猪规模与生猪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反馈关系,即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对滞后10期的生猪价存在显着的负向关系,当期生猪价格对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存在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尽管鼓励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但对于生猪养殖户在养殖技术、养殖技能的实质性提高不存在激励效应。(4)从成本传导路径出发,深入剖析养殖环节饲料原料价格、饲料价格和生猪价格之间逐级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中国生猪养殖环节价格系统中各种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且时滞关系。在长期关系中,玉米对生猪价格的作用最强,豆粕价格作用最弱;在短期内,滞后一期的生猪价格对当期生猪价格影响最强,玉米价格次之。(5)运用非对称价格传导理论探究了养殖、屠宰和零售三个环节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探讨市场信息对屠宰环节的价格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屠宰环节割裂市场产生的不对称传导加剧了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市场信息使屠宰环节猪肉价格上涨的“正向信息”大于使屠宰价格下跌“负向信息”的影响,且“正向信息”对于猪肉价格波动具有明显放大效应。(6)分析了中国猪肉进出口贸易及其主要构成的变化情况,并考察了中国猪肉价格与国际猪肉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猪肉进口量从2009年起快速增长以后,中国猪肉市场对国际猪肉市场的影响力在持续扩大。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国猪肉市场与国际猪肉市场的关联性较弱,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猪肉市场与国际猪肉市场的关联性快速增强。(7)最后对中国与美国生猪产业链养殖状况、价格波动特征、生产组织模式及利益分配、期货市场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认为,美国生猪产业链生产高度规模化、组织化减少了生猪价格波动幅度和频率,期货交易又有效熨平了生猪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因此,中国应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和生产环节集中度高的猪肉市场,确保猪肉市场零售价格和销售收益的稳定性,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内猪肉期货市场。

吴迪[8](2018)在《内蒙古马铃薯价格波动及目标价格保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种,作为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其主要作用是弥补生产者因价格下降而带来的损失。2015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开展了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将市场风险纳入农业保险体制内。但是内蒙古马铃薯价格波动呈何种特点?价格保险产品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稳定了投保户的收入?弥补农户损失的程度有多大?试点在开展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价格保险产品发展?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对内蒙古马铃薯价格波动以及目标价格保险的发展做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在将内蒙古马铃薯价格波动分解的基础上,明确价格保险保障的风险为马铃薯价格波动风险中的随机风险,以此来说明内蒙古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实施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情况进行说明。同时从微观角度,利用调研数据对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的农户损失弥补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在所有调研的投保农户中,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弥补农户损失的程度均可达到20%,说明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投保农户因市场风险造成的损失,保证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其次,试点在开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指数型保险立法不完善;未获得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支持;价格信息获取机制不完善;保险门槛高;保险约定产量档次设置少;保险公司宣传不到位以及目标价格设定考虑不全面。对于目标价格设定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设定方式,即使用预测价格来确定目标价格,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内蒙古马铃薯价格的可预测性进行了检验,证明确实可以对马铃薯价格进行短期预测。最后,为促进内蒙古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政府及保险公司两个层面对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的未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层面:通过完善立法来规范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工作体系;在将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纳入自治区财政补贴的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贴;构建马铃薯价格信息监测平台;保险公司层面:降低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的准入门槛,使更多农户参与其中;加强保险产品的宣传,提高农户对于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的认识;区分保险产量档次,满足不同农户的投保需求;利用马铃薯目标价格的可预测性,完善目标价格的设定。本文的研究意在分析内蒙古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在实际中对农户损失的弥补作用,而弥补程度如何,主要还是需要从投保农户中得到反馈,因为农户才是真正受益者。同时,通过与当地保险公司开展座谈会、实际走访观察,发现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未来的改进意见,为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在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展开乃至价格保险保障范围的扩大提出设计思路和政策建议。

赵健[9](2018)在《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模式。在学习苏联经验和总结国内农民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建立了与苏联相类似的社会主义农业体制。就20世纪70-8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而言,中苏两国农业体制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变化的意义在于,不仅原来本质上相同的两套农业体制之间,它们的差异性在此时形成,而且对两国未来发展道路的走向也产生了影响。而搞清楚中苏两国农业体制的变化过程及其对两国未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对当今国家的持续、快速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甄别、整理和分析,同时运用对比研究、系统分析和统计学等研究方法,首先从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的基本特征着手,其次比较分析这一时期中苏农业体制方面所暴露的问题,接着分析中苏农业体制的变化及效应,最后根据上述问题的比较研究进行思考。研究认为,中苏社会主义农业体制的设计与安排主要是服务于两国的工业化需要,但在这一时期内,原来本质上相同的两套农业体制的差异性得以形成;针对各自农业中所暴露的问题,苏联方面集中反映了整个农业体制的危机,与此对照,中国则体现了高度集权的农业管理体制为“左”倾错误思想对农业的干扰所提供的便利以及对农民沉重地剥夺;中苏农业体制发生了彻底不同的变化,苏联主要为调整性的变化,即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农业体制性危机进一步加剧,农业问题演变成复杂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对苏联走向衰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反,中国则为突破性的变化,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农业体制的建立,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业体制的束缚,而且为中国后来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积累了经验,使中国从此步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代。

张艺君[10](2018)在《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视阈下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国之根本,其信息化、智慧化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拐点上,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到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智慧农业作为农业新型发展模式,是改变数千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突破点,智慧农业是农业中的智慧经济,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十九大报告强调“三农”问题依旧是党中央工作的重心,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自然禀赋差异较大,而智慧农业又是农业信息技术由单向走向综合的新型技术,目前所了解的智慧农业相关知识还是凤毛麟角,总体上我国智慧农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因地制宜地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归纳、调查分析等方法,梳理国内国际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瓶颈,并充分借鉴国外智慧农业发展主要模式与经验,探索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智慧农业发展的可能性对策。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关于文章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智慧农业研究现状的现有成果的梳理综述等;第二章是对农业现代化和智慧农业的概念界定,并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两个维度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归纳了国内外智慧农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国外三个主要发展模式,从中取得经验借鉴,并以福建省的智慧农业发展情况为例,证明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第四章阐述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为下文提出智慧农业的发展对策做了进一步的铺垫;第五章,针对我国智慧农业现阶段的发展瓶颈,从政府管理者、市场环境及企业集体、农民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可能性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最后部分也是文章的落脚点,以期为今后智慧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提供某些思路线索。

二、加拿大农场经营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拿大农场经营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村治思潮的时代背景及起源
    第一节 20世纪初农村危机与地方自治政策推出
        一、农村衰败无序:近代“中国问题灼点”
        二、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规约颁布:一剂良药还是虚幻泡影?
    第二节 村治实验的萌芽
        一、早期翟城村自治
        二、山西村政
        三、曹州府善后局的设立
第二章 村治派的形成
    第一节 米迪刚对翟城村治的主导及其实践理论的总结
        一、翟城新政:旧文化网络和新法团主义的较量
        二、村为起点“民主传贤”:中国社会修缮良法
        三、“井”字结构新村布局:社会公共空间营造
    第二节 王鸿一的“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主张与实践
        一、“民族自信力”:民族自救运动的发动机
        二、儒家伦理:揭橥民族文化重心
        三、“村本政治”:中国民族出路
    第三节 王鸿一与米迪刚的合作及村治派大本营的设立
        一、实行西北垦殖: 纾困内地边疆农村民生
        二、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乡村改革共和建国
        三、出版《村治月刊》:研究学理推行村政
第三章 村治派的歧出:民主政治的激进化
    第一节 由“改良”到“革命”: 吕振羽村治思想转向
        一、三民主义的村治:非暴力的革命建设
        二、村治理想的破灭:转向国家视角
        三、革命夺取政权:发动农民斗争
    第二节 从“民主”到“封闭”:彭禹廷领导下的宛西自治
        一、自卫、自治、自富:民众自治共同体的内聚
        二、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地方自治的封闭
        三、“再造权威性自治”:局部地方专制的失败
第四章 走向巅峰:乡村建设浪潮的兴起与高涨
    第一节 梁仲华主持下的村治派大集结
        一、“思想阐发”与“人才储育”: 河南村治学院
        二、“研究”“训练”“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三、组织与行政:梁仲华乡建工作的事功
    第二节 梁漱溟领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梁漱溟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二、乡村开出新组织:邹平实验县的改革设计
        三、“政”“教”“富”“卫”合一:邹平实验实施及七大成效
        四、玄学的理论与妥协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第三节 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
        一、成立联合组织为各地乡村工作人员一致诉求
        二、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举行
        三、有限度的联合与有限度的影响
第五章 政治权力强力渗透下村治派的沉寂
    第一节 村治派主导社会改革独立性的消解
        一、民众自卫训练:菏泽实验模式社会改革的有效性
        二、从社会改革到社会控制:韩复榘设立山东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
        三、全域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逐次分区设置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下的乡村社会改革实验
        一、纯以行政力量促进农村建设:江宁和兰溪实验
        二、基督教和国民党行政的乡村建设合作:黎川实验
    第三节 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
        一、适应性动员:前期海丰农民运动政治策略
        二、“三三制”:陕甘宁边区改革资源总量控制框架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围绕村治派理论的争议
    第一节 批评箭靶:村治为解决中国问题唯一办法
        一、一脉相承之认识: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
        二、进入主流视野:乡村建设是时代大势所需
    第二节 东西之间:梁漱溟与其他派别的论战
        一、融合东西方还是中国文化坚守:与东方文化派的辩论
        二、农业工业孰先孰后: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交锋
        三、阶级的融合还是斗争:与左派经济学家的论争
结语
    一、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
    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
    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
    四、儒家伦理固本开新:村治派中国乡村现代性出路的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D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三)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
        2.现实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
        1.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2.研究内容
        3.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一、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执法能力
        2.食品药品稽查
    (二)相关理论
        1.执行力理论
        2.组织理论
    (三)执法能力的研究框架
        1.执法能力的基本构成
        2.执法能力的影响因素
        3.基层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
二、日照市D区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现状评估
    (一)日照市D区食品药品稽查概况
        1.稽查机构设置情况
        2.稽查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和能力现状评估
        1.执法能力总体评估
        2.执法子能力评估
三、日照市D区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一)日照市D区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不足的表现
        1.准备能力不足:法律运用、知识储备和案源发现
        2.运行能力不足:装备配备、执法规范与案件经营
        3.回应能力不足:投诉举报回复与舆情应对
        4.创新能力不足:执法方式因循守旧
        5.资源整合能力不足:与其他部门协作能力弱
    (二)县级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组织结构有缺陷
        2.组织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3.组织环境制约了能力的提升
        4.组织制度不健全
四、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提升策略
    (一)完善县级稽查执法组织结构
        1.凸显食品药品稽查机构的主体地位
        2.充实执法机构人员力量
        3.统一基层执法权限
    (二)提升县级稽查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1.树立为民稽查理念,加强社会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调研
        2.注重稽查人才合理化配置
        3.创新培训方式,培育科学的执法方式和手段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基层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理念
        5.强化风险排查,开展投诉举报和舆情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三)优化县级政府稽查执法环境
        1.理顺基层食品药品执法机构工作职责,保证执法时间
        2.增加执法专项资金投入
        3.完善法律及配套制度,明确严格执法和自由裁量的权衡标准
        4.提高执法装备使用效率
        5.探索信息化执法方式
    (四)规范县级食品药品稽查执法制度
        1.构建“一盘棋”稽查协作机制
        2.强化稽查执法监督问责,构建责任体系
        3.完善稽查队伍正向考核激励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回顾及综述
    第二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农业发展—“国际粮食体制”理论
    第一节 第一粮食体制
        (一)“第一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第一粮食体制”的终结与之后的调整
    第二节 第二粮食体制
        (一)“第二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第二粮食体制”的终结及遗产
    第二节 对于“第三粮食体制”的展望
        (一)哈里特?弗里德曼的积极乐观论调
        (二)菲利普·麦克迈克尔的消极悲观论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粮食体制”中的日本农业政策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下的“农地改革”和“粮食援助”
    第二节 国际市场冲击下的“基本法农政”
    第三节 “第二粮食体制”末期的“综合农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三粮食体制”特征背景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下的农产品市场深度开放与“地域农政”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农业政策调整
    第三节 GATT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与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向后的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与小泉纯一郎的“攻势型农政”
    第二节 FTA/EPA谈判的推动和民主党的农业政策
    第三节 美日、欧日FTA/EPA谈判与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Z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府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简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主要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主要概念
        2.1.1 畜禽养殖废弃物
        2.1.2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2.1.3 政府监管
    2.2 基本理论
        2.2.1 循环经济理论
        2.2.2 市场失灵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
第三章 Z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府监管举措和成效
    3.1 政府监管举措
        3.1.1 制定政策、提高意识
        3.1.2 跟踪过程、反馈结果
    3.2 成效
        3.2.1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效
        3.2.2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监管成效
第四章 Z市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府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部门相互推诿无法形成监督合力
        4.1.2 政府未因地制宜打造资源化利用模式
        4.1.3 政府部门勉强引导督促,无法有效跟踪监管
        4.1.4 政府的宣传和奖惩举措不足
    4.2 原因分析
        4.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4.2.2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4.2.3 政策财政投入有限
        4.2.4 行政监管惯性操作
第五章 推进Z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5.1 以政策调整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协同创新
    5.2 政府鼓励,财政支持,拓展资源化利用空间
    5.3 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政策体系,引入保险机制
    5.4 资金推动,政策覆盖,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5.5 多主体参与,职责分明,创新第三方管理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产品进口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2.2 进口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1.2.3 大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粮食安全
        2.1.2 大麦产业
        2.1.3 进口安全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产品贸易理论
        2.2.2 产业安全理论
        2.2.3 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2.2.4 投资挤出机制理论
        2.2.5 局部均衡理论
第三章 中国大麦进口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3.1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现状
        3.1.1 大麦进口数量大幅快速增加
        3.1.2 大麦进口价格波动性较大
        3.1.3 大麦进口来源高度集中
        3.1.4 大麦进口依存度显着提高
    3.2 中国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
        3.2.1 大麦消费需求大幅快速增加
        3.2.2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3.2.3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路径分析
    4.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的传导影响路径分析
        4.1.1 大麦进口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国内大麦价格
        4.1.2 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比较收益降低
    4.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生产的挤出影响路径分析
        4.2.1 进口挤占国内市场空间,抑制大麦生产
        4.2.2 国内大麦供给不足,产需缺口不断扩大
        4.2.3 自给率显着下降,影响大麦产业安全
    4.3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分析
        4.3.1 大麦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
        4.3.2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评估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5.1.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2 实证分析
        5.2.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5.2.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的模拟分析
    6.1 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6.2 中国农业产业模型
        6.2.1 模型介绍
        6.2.2 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
        6.2.3 模型参数
        6.2.4 稳健性检验
    6.3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情景模拟
        6.3.1 情景模拟分析步骤
        6.3.2 情景模拟方案设定
        6.3.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调整和完善大麦进口贸易政策,降低进口冲击与损害
        7.2.2 建立健全大麦产业支持政策,提高国内生产能力
        7.2.3 实施大麦科技创新政策,增强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乡村振兴中的集体行动机制研究 ——基于鲁家村“政企民”合作兴村模式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二、关于集体行动机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乡村振兴
        二、“政企民”合作兴村模式
    第二节 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二、集体行动理论
    第三节 乡村振兴中集体行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一、集体行动机制的特定内涵
        二、集体行动机制的特殊需求
        三、集体行动机制的基本框架与内在逻辑
第三章 鲁家村合作兴村模式中的共识机制
    第一节 形成合作兴村共识的表现
        一、政府从单一主导走向多元合作
        二、企业从逐私利到共担社会责任
        三、村民从小家单干到共谋共生
    第二节 合作兴村共识达成的条件
        一、利益共识:多元合作主体利益的“契合”
        二、社会共识:熟人社会内生的情感共振
        三、价值共识:乡村公共精神的潜在力量
    第三节 共识机制传播的制约因素
        一、政企民在乡村振兴中的认同差异
        二、集体行动主体关系弱化
        三、集体行动主体利益不对称
第四章 鲁家村合作兴村模式中的共建机制
    第一节 共建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一、三方合作主体分工合理且各司其职
        二、党委领导和乡村精英带动是其重要推力
        三、利益保障和协调机制相辅相成
    第二节 合作共建机制的治理成效
        一、“2融”:以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
        二、“2变”:制度创新有效激活潜在要素
        三、“2化”:为鲁家村协同提供持续发展的动能
    第三节 共建机制的障碍分析
        一、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成本过高
        二、选择设计地方制度的自主性不足
        三、后期实施及发展缺乏高效完善的监管与维护
第五章 鲁家村合作兴村模式中的共享机制
    第一节 共享机制的运行现状
        一、以“三统三共”模式推进共享机制
        二、以股份制提高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
        三、以“三产联动”降低资源的贴现率
    第二节 共享机制运行中的问题
        一、机制设计的障碍
        二、利益协同的障碍
        三、资源配置的障碍
    第三节 共享机制运行欠佳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理性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二、乡村自治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市场因素的渗入削弱了乡村集体行动的动力机制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中集体行动机制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构建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共识机制
        一、激发和培育乡村的内生动力
        二、增强多元参与主体的集体认同感
        三、充分发挥农村乡贤和乡村精英的引导作用
    第二节 建立创新乡村振兴制度的共建机制
        一、有效发挥多元主体的协作能力
        二、从内部引导村民走上自治化道路
        三、强化村党支部领导作用和村委会集体主体作用
    第三节 促成乡村振兴成果利益均沾的共享机制
        一、处理好政府与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
        二、优化乡村集体行动的市场秩序
        三、搭建利益相关者有效沟通的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猪肉价格波动周期研究
        1.4.2 猪肉价格波动原因
        1.4.3 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波动
        1.4.4 猪肉非对称价格传导的相关研究
        1.4.5 生猪生产支持政策对猪肉价格的影响
    1.5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农业产业链价格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价格机制理论基础
        2.1.1 劳动价值论
        2.1.2 均衡价格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价格理论
        2.1.4 信息经济学理论
    2.2 理论分析框架
        2.2.1 产业链理论
        2.2.2 农业产业链
        2.2.3 生猪产业链
        2.2.4 产业链中价格波动与增值机制
        2.2.5 研究界定及分析框架
3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3.1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点
        3.1.1 中国猪肉价格长期波动特点
        3.1.2 加入WTO后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点
    3.2 基于时间序列分解的猪肉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3.2.1 TRAMO/SEATS季节调整方法
        3.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3.3 基于H-P滤波的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测定
        3.3.1 研究方法
        3.3.2 H-P滤波法结果测定
        3.3.3 基于国际比较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模型
    4.1 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及各环节关键因素分析
        4.1.1 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分析
        4.1.2 影响猪肉价格的需求因素
        4.1.3 影响猪肉价格的供给因素
    4.2 猪肉价格波动系统建模
        4.2.1 猪肉价格波动系统的假设界定
        4.2.2 猪肉价格波动的系统结构分析
        4.2.3 猪肉价格形成模型建立以及指标解释
    4.3 猪肉价格波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对策分析
        4.3.1 需求模拟与分析
        4.3.2 供给模拟与分析
        4.3.3 猪肉价格模拟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育种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5.1 能繁母猪存栏量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分析
        5.1.1 能繁母猪的内在周期
        5.1.2 实证分析
    5.2 能繁母猪补贴效率分析及政策评价
        5.2.1 实证研究理论与模型
        5.2.2 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实施前后中国生猪生产效率变化分析
        5.2.3 中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生产效率变动的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养殖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6.1 生猪、饲料生产波动与价格波动
        6.1.1 生猪生产波动
        6.1.2 饲料生产波动
        6.1.3 饲料原料、饲料及生猪价格波动
    6.2 养殖环节价格引导关系分析
        6.2.1 价格序列平稳性检验
        6.2.2 协整检验
        6.2.3 价格序列短期关系方程
        6.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6.3 养殖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3.1 模型与估计结果
        6.3.2 生猪养殖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屠宰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7.1 生猪产业链各环节收益分析
        7.1.1 养殖环节收益分析
        7.1.2 屠宰环节收益分析
        7.1.3 零售环节收益分析
        7.1.4 生猪产业链各环节收益调研分析
    7.2 屠宰环节猪肉价格不对称传导实证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说明
        7.2.3 实证分析
        7.2.4 价格非对称传导原因分析
    7.3 市场信息对屠宰环节价格波动的影响
        7.3.1 市场信息对猪肉价格波动的作用机制
        7.3.2 实证分析
        7.3.3 屠宰价格对信息的非对称效应曲线及解释
    7.4 本章小结
8 国际市场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8.1 全球猪肉及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8.1.1 全球猪肉及生猪生产和消费变化分析
        8.1.2 全球猪肉及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8.2 加入WTO以后中国生猪和猪肉贸易构成变化分析
        8.2.1 中国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8.2.2 中国猪肉贸易变化分析
        8.2.3 中国加工猪肉贸易变化分析
        8.2.4 小结
    8.3 国际猪肉市场价格与中国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关系分析
        8.3.1 中国猪肉市场价格与进口价格倒挂现象分析
        8.3.2 国际猪肉市场价格与中国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关系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中美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对比研究
    9.1 美国生猪养殖业波动分析
        9.1.1 美国生猪养殖变动趋势
        9.1.2 美国生猪存栏结构波动分析
        9.1.3 美国生猪出栏率及死亡率变动分析
    9.2 美国生猪产业链价格及效益波动分析
        9.2.1 美国生猪价格波动分析
        9.2.2 美国猪粮比价波动分析
        9.2.3 美国生猪生产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9.3 美国产业链生产组织模式及利益分配对波动的影响
        9.3.1 美国产业链生产规模化程度变化
        9.3.2 美国产业链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及对波动的影响
        9.3.3 美国生猪产业链利益分配
    9.4 美国期货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9.4.1 数据及分析说明
        9.4.2 美国生猪价格与期货价格影响关系分析
    9.5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8)内蒙古马铃薯价格波动及目标价格保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及评述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3 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1.5.2 可能存在的不足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农产品价格风险相关理论基础
        2.1.1 农产品价格风险概述
        2.1.2 农产品价格波动理论
    2.2 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内涵
        2.2.1 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概念
        2.2.2 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与传统农业保险的区别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蛛网模型理论
        2.3.2 可保风险理论
3 内蒙古马铃薯离地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3.1 数据选取
    3.2 研究方法
        3.2.1 Censusx12季节调整法
        3.2.2 H-P滤波模型
    3.3 内蒙古马铃薯离地价格波动的分解
        3.3.1 长期趋势波动及其原因分析
        3.3.2 周期性波动及其原因分析
        3.3.3 季节性波动及其原因分析
        3.3.4 随机性波动及其原因分析
    3.4 结论
4 内蒙古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的实施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4.1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
        4.1.1 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
        4.1.2 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变化
        4.1.3 内蒙古马铃薯产量的变化
        4.1.4 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化
    4.2 内蒙古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情况
        4.2.1 保险试点的基本特征
        4.2.2 保险试点的承保理赔情况
        4.2.3 保险试点取得的成效
    4.3 内蒙古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弥补农户损失的作用研究
        4.3.1 数据来源
        4.3.2 投保农户的个体特征
        4.3.3 投保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特征
        4.3.4 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弥补农户损失的程度
        4.3.5 农户未投保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的原因分析
    4.4 内蒙古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存在的问题
        4.4.1 基于政府层面
        4.4.2 基于保险公司层面
5 马铃薯目标价格的可预测性:基于ARMA模型
    5.1 模型平稳性识别
    5.2 模型的构建
    5.3 模型的预测
    5.4 模型的结论
6 内蒙古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基于政府层面
        6.1.1 完善立法,规范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工作体系
        6.1.2 将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纳入自治区财政补贴
        6.1.3 构建马铃薯价格信息获取平台,设置价格监测点
    6.2 基于保险公司层面
        6.2.1 放宽对承保对象的条件限制,使更多农户参与其中
        6.2.2 加强保险宣传,提高农户对目标价格保险的认识
        6.2.3 区分保险产量档次,满足不同种植户的投保需求
        6.2.4 利用马铃薯价格的可预测性,完善目标价格设定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农业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国家管控的农业所有制体系
        二、庞大的计划管理体系
        三、国家严控和占有农产品
    第二节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农业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制度
        二、逐步减弱的农业指令性计划管理制度
        三、强化又松动的重要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
第二章 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的问题
    第一节 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农业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农业的主要问题
        二、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农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农业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农业的主要问题
        二、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农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的变化
    第一节 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农业体制的变化
        一、农业体制变化的内容
        二、农业体制变化的效应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业体制的变化
        一、农业体制变化的内容
        二、农业体制变化的效应
第四章 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比较下的思考
    第一节 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变化的差异性分析
        一、中苏农业体制变化的性质差异
        二、中苏农业体制变化的动力差异
    第二节 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比较下的历史经验
        一、摆正农业的基础地位
        二、重视理论创新
        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视阈下智慧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综合评析
    1.3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现代化
        2.1.2 智慧农业
    2.2 理论依据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3.1 国外智慧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3.1.1 以美国为代表的机械化技术型智慧农业
        3.1.2 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智慧农业
        3.1.3 以日本为代表的精细化效率型智慧农业
        3.1.4 国外智慧农业主要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3.2 国内智慧农业的发展成效
        3.2.1 智慧农业各领域的主要应用
        3.2.2 智慧农业的实践模式——以福建省智慧农业发展为例
第四章 我国智慧农业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瓶颈
    4.1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4.1.1 智慧农业是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4.1.2 智慧农业是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的现实需求
        4.1.3 智慧农业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前进动力
    4.2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机遇
        4.2.1 农业科技发展的技术支撑
        4.2.2 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资金保障
        4.2.3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指导
    4.3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3.1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4.3.2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4.3.3 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
        4.3.4 “智慧”型人才匮乏
        4.3.5 农业区域生态功能脆弱
第五章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智慧农业发展的对策
    5.1 发挥政府职能,健全完善智慧农业建设政策
        5.1.1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农业科学发展战略
        5.1.2 建立权责清晰的产权关系,提高土地流转的规模化
        5.1.3 加强地方生态治理,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
    5.2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5.2.1 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智慧农业
        5.2.2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企业支持力度
        5.2.3 设立专项资金,推动产学研相结合
    5.3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5.3.1 培养“智慧”意识,做新型职业农民
        5.3.2 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加拿大农场经营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D]. 察应坤. 山东大学, 2020(08)
  • [2]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D区为例[D]. 陈桂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D]. 张晨. 外交学院, 2020(08)
  • [4]Z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府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 宋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D]. 谭琳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乡村振兴中的集体行动机制研究 ——基于鲁家村“政企民”合作兴村模式的考察[D]. 张洁. 浙江财经大学, 2020(07)
  • [7]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D]. 白华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内蒙古马铃薯价格波动及目标价格保险研究[D]. 吴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9]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比较研究[D]. 赵健. 西北民族大学, 2018(04)
  • [10]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视阈下智慧农业发展研究[D]. 张艺君. 福州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加拿大农场经营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