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学习方志敏,坚守“初心”,实现“梦想”论文

李云龙:学习方志敏,坚守“初心”,实现“梦想”论文

今年8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农民运动杰出领袖方志敏诞辰120周年。我曾在烈士家乡江西上饶工作过、现在又在上海工作,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特以追怀方志敏与上海的深厚情缘,来表达对烈士的无比崇敬与思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就不是负担,而是有趣的探索。假如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小朋友,小学生就会积极主动、自发地探索思考,自发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一定要学会激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因地制宜。由于农村学校地域的特殊性、家庭条件的制约、生活环境的狭小,学生所写文章内容大多比较空洞。为了给学生创造写作的空间,培养写作兴趣, 我会认真、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采用多种手段加强作文训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并列举了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为例。“党有指示,虽死不辞”的人民英雄方志敏在狱中撰写的《可爱的中国》《清贫》,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革命起点,在上海光荣加入共青团

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据他的女儿方梅女士讲,方志敏在读私塾时就萌存两个理想:一个是投考陆军学校,将来带几千兵或几万兵,打到日本去,踏平三岛;再一个是从事实业,积几千万几万万家私,拿出来练海陆军,去打东洋。方志敏这种“少年心事当拿云”的雄心壮志,与他后来创建根据地多次向中央输送黄金白银和率先遣队北上抗日有着必然相近相通之处。

方志敏高小毕业后,先后到了南昌、九江读书,这两个城市到处洋人欺压国人、富人欺压穷人的现象,使他年轻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中国人真是一个劣等民族吗?真该受他们的藐视吗?我不服的、决不服的”抗争种子。

由此,他率先遣队高高举起北上抗日大旗,仅一个月时间,就从赣东北打到长江边,占领安徽省的太平、泾县等地,给南京政府以极大震动。为扼制先遣队,国民党军调动20万人马围追堵截。在先遣队遭受巨大伤亡情况下,方志敏决定折返赣东北,回苏区养精蓄锐,以图再战。然而,部队刚进怀玉山,便被七倍于己的敌军重重围困,尽管如此,方志敏仍率800余人撕开缺口突出重围。不幸的是主力部队仍在包围圈内。“主力不出来,主帅决不走”。一向重情重义重责的方志敏命令粟裕带着突围出来的部队先走,他毅然重返包围圈接应主力。包围与突围的战斗,惊天地、泣鬼神。我曾到当年主战场的三清山八磜村走访,一位86岁的钟姓老人回忆说,当年他跟着父亲躲在山洞里,外面的枪炮声整整响了七天七夜,至今发山洪还能一片一片地看到红军遗骨,上山砍柴还能一把一把捡到枪炮弹片。可见当时战斗是多么激烈和悲壮。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终因弹尽粮绝,病伤交加,加之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1934年10月,为策应中央主力转移,红10军与红7军团在江西德兴会合,组成红10军团,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

很快,上海传来消息,一方面告诉他,组织正在设法营救,再一方面希望他,用“笔”进行新的战斗。对啊,把监狱当战场,用笔墨作钢枪,向人民宣传自己的信仰,向党汇报自己的思想。主意打定,方志敏把看守叫来说“你去传个话,我准备写点东西”。敌人以为方志敏要写什么“交待”,立马送上笔墨纸砚,还搬来一张方桌和一条凳子。于是,在生命的最后一百多个日夜里,方志敏夜以继日,奋笔疾书。被他教育和感化过来的看守回忆当时的情景:囚室里的灯光彻夜不息,病中的咳嗽声时起时伏,方桌的边沿被磨得油亮,床头的墙洞内堆满了文稿。《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死!——共产主义殉道者的记述》《狱中杂志》和《清贫》等用生命书写的血性文稿从不同渠道陆续送到了上海。其中,鲁迅先生就是收受文稿的重要人员。国民党元老、“狱友”胡逸民回忆,方志敏亲自跟他说“将这些我写的东西,送交上海四川路鲁迅先生”。当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后来领导上饶集中营暴动,被称为“鲁学”权威的冯雪峰回忆,他看过方志敏给鲁迅写的信,信中写道:“我已抱定牺牲的决心,估计已不久于人世。我把自己最后的心血结晶,这些稿件交给你,还有给党中央的最后一封信,请你一并转交党中央。”

方志敏创建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首创了股份制,发行了共产党第一张红色股票;首创了地雷战,把人民战争提高到新水平;首创了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了数条开放型的贸易路线;首创了列宁公园,兴办了一批学校和文教卫生单位,苏区建设欣欣向荣,荣获“方志敏式根据地”和“模范苏维埃省”称号。这些先进理念和特有创造,与他当年在上海学习生活过的经历有着重要联系。

用笔战斗,来自于上海的鼓励

员工团队工作效率的提升,对企业创新战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员工团队创新管理,对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员工团队意识的培养以及员工团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922年6月,方志敏在同学从上海寄来的《先驱》杂志引导下,“漂流”到上海。在上海,方志敏走进由团中央主办的先驱杂志社,饱读一通《先驱》后,便非常认同《先驱》的政治主张,并“决心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期间,方志敏先后见到了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和从事革命活动的江西籍青年赵醒侬。同时,方志敏还结识了颇具革命色彩的《民国日报》总编辑邵力子。邵力子原本对方志敏的诗作《呕血》就十分欣赏,通过深入接触又对方志敏本人的人品学识、志向抱负赞赏有加,在他的举荐下,方志敏不仅成了《民国日报》“觉悟”版的“校对员”,还先后刊发了《我的心》《同情心》等富有革命激情的诗文,特别是他的小说《谋事》发表时,邵力子亲自撰写“随想录”,对作品给予了很高评价。后来,又将《谋事》与鲁迅、叶圣陶、郁达夫等享有盛名的作家作品一起选进上海小说研究所编印的《小说年鉴》。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对幼儿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幼儿外向、热情、活泼可爱;反之,幼儿则内向、孤独、缺乏活力。

在上海,还有一件事激发方志敏更加坚定“为积弱的中国奋斗”的决心与意志。那就是他到上海不久,与几个穷朋友一起去外滩游览,看到公园门口赫然立着一块“华人与狗不得进园”的牌子,顿时使他“全身一阵烧热,脸都烧红了”。他握紧拳头说:“看着吧,我一定要在祖国的土地上建起人民的新公园。”果真,他后来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专门建起了列宁公园。如今,这座公园青松参天、翠柏林立、花草遍地,特别是依河而建的游泳池,虽历经近百年,依然溪水潺潺,像是在诉说当年斗争的历历往事。

低矮潮湿的牢房里,方志敏拖着沉重的脚镣,披着薄薄的粗布大衣,凝视囚室窗前一小块铅灰色的天空。他想到死是无疑的,“一个革命者,牺牲生命,并不算什么稀奇事”。当下最要紧的是尽快把革命斗争中的经验教训、狱中斗争情况和自己的建议意见报告给党组织。危难之时,他想到了自己确立信仰的圣地上海。

为什么方志敏把鲁迅作为传递文稿的重要渠道?据方志敏的堂弟方志纯透露,早在1922年,方志敏在上海期间就曾联络过鲁迅,并数度与鲁迅在同一期刊同一版面上发表文章,他们不仅是“文友”,而且“与鲁迅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是的,方志敏“党有指示,虽死不辞”的忠诚、“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清廉、“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坚强意志,与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品质,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冲破黑暗专制的勇气,是多么的相似。英雄相惜,心有灵犀。我们今天读到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可爱的中国》《清贫》,都是经鲁迅先生之手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献和无价之宝。1940年,远在重庆的叶剑英看到辗转而至的方志敏文稿,感慨万千,奋笔写下“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绩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赞誉方志敏为当代文天祥。1953年4月,毛泽东在浙江登上莫干山顶向西眺望,对身边人员说:往前就是浙西,再往前就是人民英雄方志敏的家乡,他为长征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后来,毛泽东还亲笔书赞方志敏:以身殉职,不亦伟乎!

方志敏的“初心”和“梦想”

方志敏在上海时期,深受革命先驱和进步人士的影响,他的思想逐渐成熟,实现了由血气方刚的爱国主义者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者的转变。1922年8月,方志敏经赵醒侬介绍,正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底,他根据组织决定,离沪返赣开展革命活动。在吴淞码头,他想到即将“实际地做革命工作”,感慨万千,伴随着阵阵汽笛,他低沉而又坚定地朗诵:“伟大壮丽的房屋,用什么建筑成功的呢?血啊,肉啊!”这首《血肉》诗与后来高唱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何等的异曲同工啊!

上海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从上海走出来的人民英雄,更不会忘记是这位人民英雄带出来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亲自“战上海”,以“半炮都不准开”的铁令,让上海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方志敏诞辰110周年时,上海人民在上海鲁迅纪念馆隆重举行“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同志诞辰纪念展”暨《方志敏年谱》出版座谈会。展览由从爱国学生到职业革命家、唤起工农千百万、血染东南半壁红、终将热血化英魂、以身殉国光耀千秋等五部分组成,以大量的照片、文献、文物和场景,展示了方志敏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人格。去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再现方志敏伟大战斗一生的电影《信仰者》,被评委和上海观众选评“特别荣誉奖”。

国外很早就采取人工增殖放流措施恢复鱼类资源,如原苏联在伏尔加河放流鲟鱼。我国的人工增殖放流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葛洲坝阻隔实施中华鲟的人工放流;2005年起为补偿三峡工程及金沙江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的影响,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了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和“四大家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人工放流,对长江鱼类资源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人工增殖放流的作用有限,如中华鲟人工放流,长江河口幼鲟中仅5%~10%的个体来源于人工放流,中华鲟种群主要由自然繁殖种群维系[5]。

今天,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向方志敏学什么?我感到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方志敏“五个初心”和“一个梦想”。“五个初心”:一个,方志敏对党的初心: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共产党员,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二个,方志敏对祖国的初心: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爱国,真有如一个青年姑娘初恋时那样的真纯入迷。三个,方志敏对革命事业的初心:我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革命事业。四个,方志敏对群众的初心:紧密的与群众在一起,更加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坚决地站在群众面前。五个,严格自律方面的初心: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受到鼓舞。“一个梦想”:就是他在《可爱的中国》中深情描述的:“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令人欣慰和激动的是,在方志敏烈士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在晚八点黄金时段热映《可爱的中国》,烈士的光辉形象又一次走进千家万户,打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

百日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百白破疫苗应用前(1954—1969年),病例构成比最高月份 (7月,9.91%)和最低月份(10月,5.43%)相差4.48个百分点。疫苗推广使用时期(1970—1989年),最高月份(5月,12.90%)和最低月份(10月,4.07%)构成比相差8.83个百分点。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0%以上时期(1990—2017年),最高月份(6 月,15.41%)和最低月份(11月,1.73%)构成比相差13.68个百分点。随着1970年疫苗的推广使用,季节性流行特征凸显,呈现春夏季明显高发的趋势。见图2。

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纪念这位与上海有着深厚情缘的伟大信仰者,最重要的就是铭记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初心”和“八个替代”的梦想,努力实现他和老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强国梦。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方志敏的是,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烈士的“初心”,正在他“十分亲爱的同志们”身上回归展现;烈士的“梦想”,必将在他描绘和期盼的“可爱的中国”成为美好现实。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 责任编辑:晏蔚青

标签:;  ;  ;  ;  ;  ;  ;  ;  ;  ;  ;  ;  

李云龙:学习方志敏,坚守“初心”,实现“梦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