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序经论文_温士贤

导读:本文包含了陈序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化,文化学,自信,矫枉过正,个人主义,本位,美国。

陈序经论文文献综述

温士贤[1](2019)在《由文化否定到文化复兴:陈序经的文化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的出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在对中西社会的比对之下,陈序经提出独树一帜的文化主张,旨在唤醒当时国人的文化自觉并最终实现民族的复兴。通过对进化论、传播论和功能论的糅合改造,陈序经创建出一套文化学理论体系,这成为他进行文化研究的理论工具。在研究方法上,陈序经并未囿于小范围的社区研究,而是广泛开展跨区域的田野调查,力图将中国社会置于世界体系中加以思考,并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探寻出路。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做到文化自觉,同时更要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掌握文化转型和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以更加自信的心态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来源于《文化遗产》期刊2019年06期)

刘集林[2](2019)在《文化的取径与反省:20世纪40年代陈序经、费孝通美国文化观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40年代中期,社会学家费孝通、陈序经先后访美,分别留下了较详细、系统地介绍美国文化的着述,希望借鉴美国经验,推动中国抗战胜利后的社会与文化重建,改变中国以落后农村为主的面貌。但二人笔下的美国文化形象明显有别:在陈序经那里,美国文化处处占优势,在费孝通那里则优劣互现。不同的倾向体现了当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两种类型:理想型与实践型。二人之所以在抗战胜利前后积极、努力介绍美国文化,体现的正是当时知识分子在复杂时局中,期望通过文化借鉴与反省,寻求社会文化重建的忧患意识与迫切心情。而二人的美国文化形象与其说是对立的,毋宁说是互补的,且二者均强调吸收美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可谓殊途同归。(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高志军[3](2018)在《陈序经与变动时代的岭南大学(1948—1949)》一文中研究指出1949年是新旧政权交替转换的重要年份。围绕这一年,大学在变动时代的起伏尤为剧烈。屹立于南粤大地的岭南大学在波涛涌动的时代大潮下亦面临诸多挑战,可谓内外掣肘。在此逆境中,岭大反能主动因应时局,及时调适,进一步壮大自身,表现出与同一时期高校发展轨辙相异的面相。以岭大为剖面,既可见投射于岭大校内的时局印记,又可考察其与时代的互动关系,一定程度上可见大学打上的深深时代印记,又可窥见变动时代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本文来源于《近代史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杨菁[4](2017)在《论陈序经、梁漱溟关于文化发展理念的歧异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发展理念表征着该文化共同体在特定时代的文化状况。在近代中国,陈序经、梁漱溟曾分别以"个人主义"和"伦理本位"为发展理念求解"中国文化向何处去"问题。二人的观点极具代表性:它们既表征着当时特定的时代境遇,也标示了从"古今中西"探讨文化发展所导致的深层问题,更为人们理解今天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探讨文化发展,要重视个人在文化传承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只从功利和实用的层面来理解文化;凸显文化在现代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理解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陈玉兰[5](2016)在《文化观、文化取向与文化担当——以陈序经、张岱年为中心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一种文化只有同时兼具时间维度上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和空间维度上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这四种属性,才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在20世纪30年代国内发生的那场文化论争中,陈序经和张岱年的文化观代表了当时对待中西古今文化的两种不同取向,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困境时积极探索、主动寻求文化出路的担当精神。(本文来源于《理论学刊》期刊2016年05期)

陈鹏勇[6](2016)在《矫枉过正:陈序经“全盘西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序经"全盘西化"论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其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探究,明显地蕴含着矫枉过正的特色,亦有过犹不及之遗憾。反思陈序经"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想、矫枉过正的论战策略,有助于读解陈序经对中国文化"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的思想立场,更有助于反思当下中国变革之困难与出路。(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6年08期)

盛明明[7](2016)在《陈序经关于“文化学”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序经先生是中国着名的社会学家,在其着作《文化学概论》中,对伦理、宗教、政治、经济四种文化观进行阐述与评价,并指出文化的地理、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基础,进而阐发文化的意义、性质、重心、成分及其关系等核心命题,构建了其特有的现代文化学体系。这部作品使人们对文化和文化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深知文化对于一个个体、民族、国家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田彤[8](2015)在《学术大师陈序经的文化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学术与思想的谱系中,陈序经是一位中西兼通的大师级学者。陈序经知识博洽、学养深厚、思想独到、视野宏阔,论域广涉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历史学、教育学。其学术大多并非仅“为学问而学问”,内中贯穿着毫不妥协的“慷慨国事”的“儒侠”哲思。学(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5-02-26)

翟金懿[9](2014)在《解读·批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以陈序经为个案的历史释读》一书以文化学为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论着,引用许多未刊史料,观点新颖,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语言洗炼,是陈序经研究中较成熟的着作之一。 被遗忘的陈序经 陈序经1903年9月出生(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4-06-19)

张晓唯[10](2013)在《陈序经 岭南第一校长》一文中研究指出他的学养、经验和操守,真正值得后人尊重和感念。可是他的最后际遇,则是需要痛切反思的一个历史纠结上世纪叁十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围绕"全盘西化"问题展开大论争,岭南大学青年教师陈序经(1903—1967年)持激进的全盘西化立场,一时间名声大噪,世人对之垢病者多,公开赞同者少,而内心予以理解者似也不在少数。实则那场笔战,只是陈序经亮相学术界之始,此后他北上任职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西南联大时期担任法商学院院长,乃联大院长中最年轻的一位。陈序经"清高"自守,加之他(本文来源于《中华儿女》期刊2013年13期)

陈序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40年代中期,社会学家费孝通、陈序经先后访美,分别留下了较详细、系统地介绍美国文化的着述,希望借鉴美国经验,推动中国抗战胜利后的社会与文化重建,改变中国以落后农村为主的面貌。但二人笔下的美国文化形象明显有别:在陈序经那里,美国文化处处占优势,在费孝通那里则优劣互现。不同的倾向体现了当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两种类型:理想型与实践型。二人之所以在抗战胜利前后积极、努力介绍美国文化,体现的正是当时知识分子在复杂时局中,期望通过文化借鉴与反省,寻求社会文化重建的忧患意识与迫切心情。而二人的美国文化形象与其说是对立的,毋宁说是互补的,且二者均强调吸收美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可谓殊途同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陈序经论文参考文献

[1].温士贤.由文化否定到文化复兴:陈序经的文化学探索[J].文化遗产.2019

[2].刘集林.文化的取径与反省:20世纪40年代陈序经、费孝通美国文化观之比较[J].人文杂志.2019

[3].高志军.陈序经与变动时代的岭南大学(1948—1949)[J].近代史学刊.2018

[4].杨菁.论陈序经、梁漱溟关于文化发展理念的歧异与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17

[5].陈玉兰.文化观、文化取向与文化担当——以陈序经、张岱年为中心的探讨[J].理论学刊.2016

[6].陈鹏勇.矫枉过正:陈序经“全盘西化”论[J].学术研究.2016

[7].盛明明.陈序经关于“文化学”的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

[8].田彤.学术大师陈序经的文化观[N].团结报.2015

[9].翟金懿.解读·批评·重建[N].团结报.2014

[10].张晓唯.陈序经岭南第一校长[J].中华儿女.2013

论文知识图

宋刻本《叁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言序陈序经一8《陈序经东南亚古史研究合集》(35)概况(叁)党政干部名录一9《民间剪纸精品鉴赏》

标签:;  ;  ;  ;  ;  ;  ;  

陈序经论文_温士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