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态材料论文-管鹏飞

非晶态材料论文-管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晶态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晶合金,微观机理,计算模拟

非晶态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管鹏飞[1](2017)在《非晶态材料与物理的计算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合金,即金属玻璃,是一类特殊的由基本化学元素组成的非晶态物质,由于其独特的微观组织结构,展现出了不同于传统晶态合金材料的特殊物性,而成为高性能材料应用领域的重要一员。由于非晶合金的结构无序性,相应的理论模型也不完善,人们对非晶合金中一些基础物理问题的认识尚且不足,无法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来精确地描述其物性产生的微观机理。因而,当前非晶合金研究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何建立以微观特征或结构为基础的基本理论框架,准确地概括非晶合金物性的微观机理。由于非晶合金微观结构的复杂性和实现精确实验表征的手段缺乏,计算模拟成为了研究非晶合金结构、物性及其关联的重要手段。基于计算模拟,我们通过对非晶合金体系的结构及其对外场的响应的系统研究,尝试理解非晶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的物理过程:玻璃转变与剪切形变,并期望基于非晶合金中不均匀性的特征,理解和建立微观特征与物性之间的关联。本次报告我们将重点介绍非晶合金中短程有序结构与物性之间的退耦合关系,而中程序或更大尺度上的不均匀性可能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非晶合金物性机理。(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12.非晶合金》期刊2017-11-21)

李云明,王芬[2](2008)在《非晶态材料的制备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非晶态材料的结构特征及非晶态材料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介绍,并对最新发展的非晶态材料的制备工艺作了系统的综合评述。(本文来源于《陶瓷》期刊2008年08期)

[3](2006)在《口头报告 十五、玻璃与非晶态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15-6)添加P2O5及F对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形成及析晶的影响田清波,王修慧,林晓娟,徐丽娜,高宏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交通大学陶瓷中心在微晶玻璃的实践中,不同添加剂对玻璃的析晶行为及最终微晶玻璃的性能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本文探讨了添加P2O5 与氟化物对CaO-MgO-Al2O3-SiO2系玻璃形成范围及在不同温度下的析晶规律。结果表明:P2O5与氟化物在此玻璃体系中最大加入量分别为11%和10%左右。超过最大溶解量玻璃将变得乳浊,在其中分别析出?-磷酸钙(Ca3(PO4)2)及Ca5(PO4) F。在玻璃的形成范围内,P2O5与氟化物的加入促进了玻璃的析晶,随着P2O5含量的增加,玻璃变乳浊的温度区间下降。同时P2O5与氟化物的共同加入促进了玻璃的析晶。(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06-10-01)

[4](2006)在《论文展示 十五、玻璃与非晶态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15-1)P2O5-ZnO-R2O-WO3系统封接玻璃性能的研究杨雪梅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熔点封结玻璃属于电子行业中重要的封结材料之一。传统的低熔点封结玻璃含有高达30%-90%的PbO,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封接玻璃无铅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磷酸盐体系在低温、低成本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目前,国外对无铅低熔点封接玻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元或叁元磷酸盐玻璃的结构和性能方面。WO3作为活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06-10-01)

龚晓叁,陈鼎,吕洪,徐红梅[5](2002)在《非晶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非晶态合金的结构特征及最新发展的非晶态材料的制备工艺作了系统的综合评述 ,并全面介绍了非晶态材料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与应用 ,指出了非晶态材料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02年04期)

张云黔,张颖,彭芬,王娅[6](2002)在《非晶态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态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 ,本文对几类典型的非晶态材料的特性、制备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贵州化工》期刊2002年03期)

段仁官,梁开明,顾守仁,陈玄令[7](1999)在《非晶态材料分相机理的理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经典的形核生长动力学和Cahn的调幅分解线性动力学理论出发,经数学推导得到如下结论:在分相的扩散阶段初期,按调幅分解机理进行的分相过程,其不均区域尺寸与时间的关系没有一定的规律,而按形核生长机理进行的分相过程,其不均区域尺寸的平方与时间成正比关系.该结论利用他人实验数据得到了初步验证.(本文来源于《应用科学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刘立,杨汉西,孙聚堂,艾新平[8](1998)在《锡基非晶态材料的化学合成及其嵌锂性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化学电源领域研究与发展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开发高容量嵌锂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关健.目前,广泛应用的嵌锂负极多采用石墨结构碳素材料,其充放电容量已接近LiC6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与此同时,采用其它类...(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1998年04期)

光明[9](1997)在《电磁屏蔽用的非晶态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屏蔽用的非晶态材料研究了俄罗斯国产非晶态软磁合金作为电磁屏蔽材料使用的屏蔽性能和屏蔽效果,并与传统材料作了对比。按照在电磁场近旁作用的条件下对电磁场吸收的程度来评价材料的屏蔽性能。研究了在金属表面上电解沉积的非晶态合金膜,由非晶态合金纤维制作的复...(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1997年06期)

顾德骥[10](1996)在《非晶态材料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态合金是一种采用超高速凝固技术制备而成的新型功能材料,其特征是原子排列呈短程有序的无序结构凝聚态组织结构,由于它呈玻璃态的非晶特征而具有传统合金材料无法达到的综合优异性能,以其优异的铁磁性、抗腐蚀性、高耐磨性和高强度而成为一种新的功能材料。简要叙述了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基本进展及其在电子电力方面的应用,特别介绍了在电力变压器方面的应用前景,铁损仅为硅钢的15~14,如能推广应用对于能源紧缺的我国来说有非常重大的节能意义。(本文来源于《宝钢技术》期刊1996年04期)

非晶态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非晶态材料的结构特征及非晶态材料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介绍,并对最新发展的非晶态材料的制备工艺作了系统的综合评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晶态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管鹏飞.非晶态材料与物理的计算模拟研究[C].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12.非晶合金.2017

[2].李云明,王芬.非晶态材料的制备技术综述[J].陶瓷.2008

[3]..口头报告十五、玻璃与非晶态材料[C].第十四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06

[4]..论文展示十五、玻璃与非晶态材料[C].第十四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06

[5].龚晓叁,陈鼎,吕洪,徐红梅.非晶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J].中国锰业.2002

[6].张云黔,张颖,彭芬,王娅.非晶态材料的开发和应用[J].贵州化工.2002

[7].段仁官,梁开明,顾守仁,陈玄令.非晶态材料分相机理的理论探讨[J].应用科学学报.1999

[8].刘立,杨汉西,孙聚堂,艾新平.锡基非晶态材料的化学合成及其嵌锂性能的初步研究[J].电化学.1998

[9].光明.电磁屏蔽用的非晶态材料[J].金属功能材料.1997

[10].顾德骥.非晶态材料与应用[J].宝钢技术.1996

标签:;  ;  ;  

非晶态材料论文-管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