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转接座、插座、插孔接触件和转接针,转接座上开设有贯通的接触件插合孔,插孔接触件设置在接触件插合孔中,插座上开设有贯通的插接孔,转接针设置在插接孔中且与插孔接触件配合,转接座的第一端适配嵌入插接孔中以进行配合,则插孔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插入接触件插合孔中的转接针导电接触以进行配合,插孔接触件的第二端延伸到接触件插合孔外。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座和插座嵌套配合时,转接针的一端与插孔接触件的一端导电接触实现电连接,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将插孔接触件的第二端设置为延伸到接触件插合孔外,使得插孔接触件的第二端可以通过与控制器内部的印制板上的线路焊在一起而实现固定和导电接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座(10)、插座(11)、插孔接触件(12)和转接针(13),所述转接座(10)上开设有贯通的接触件插合孔(101),所述插孔接触件(12)设置在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位中,所述插座(11)上开设有贯通的插接孔(111),所述转接针(13)设置在所述插接孔(111)中且与所述插孔接触件(12)配合,所述转接座(10)的第一端适配嵌入所述插接孔(111)中以进行配合,则所述插孔接触件(12)的第一端与插入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中的所述转接针(13)导电接触以进行配合,所述插孔接触件(12)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外。

设计方案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座(10)、插座(11)、插孔接触件(12)和转接针(13),所述转接座(10)上开设有贯通的接触件插合孔(101),所述插孔接触件(12)设置在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位中,所述插座(11)上开设有贯通的插接孔(111),所述转接针(13)设置在所述插接孔(111)中且与所述插孔接触件(12)配合,所述转接座(10)的第一端适配嵌入所述插接孔(111)中以进行配合,则所述插孔接触件(12)的第一端与插入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中的所述转接针(13)导电接触以进行配合,所述插孔接触件(12)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体(14),所述绝缘体(14)固定设置在所述插座(11)的所述插接孔(111)内,所述转接针(13)设置在所述绝缘体(14)上,所述绝缘体(14)的靠近所述转接座(10)的端面上开设有凹腔(142),所述转接座(10)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腔(142)配合的凸起(102),所述转接座(10)的第一端适配嵌入所述插接孔(111)中以进行配合,则所述插孔接触件(12)与插入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中的所述转接针(13)导电接触且所述凸起(102)嵌入所述凹腔(142)中以进行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02)为中空结构且数量与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的数量一致,所述凸起(102)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的外缘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10)上设置有防呆键(103),所述插座(11)上设置有与所述防呆键(103)互相配合的键槽(1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10)上设置有键槽(112),所述插座(11)上设置有与所述键槽(112)互相配合的防呆键(10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数量至少为三个,且环绕所述转接座(10)中轴线呈圆形排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1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离筋(10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10)安装在印制板上,所述转接座(1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防呆柱(105),所述印制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防呆柱(105)插接配合的防呆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网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智能电网能有效解决很多能源和环境问题,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国内智能电网的改造升级,用于智能电网专网改造用的智能开关及相应控制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最新的国家电网标准中控制器与智能开关之间都是采用航空连接器进行电气及信号的连接。

现有的控制器采用杯口焊线式航空连接器来与内部元器件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接线关系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接线关系容易出错、质量控制的点很多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不良、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控制器与内部元器件采用电线连接而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接线关系容易出错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转接座、插座、插孔接触件和转接针,转接座上开设有贯通的接触件插合孔,插孔接触件设置在接触件插合孔中,插座上开设有贯通的插接孔,转接针设置在插接孔中且与插孔接触件配合,转接座的第一端适配嵌入插接孔中以进行配合,则插孔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插入接触件插合孔中的转接针导电接触以进行配合,插孔接触件的第二端延伸到接触件插合孔外。

进一步地,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体,绝缘体固定设置在插座的插接孔内,转接针设置在绝缘体上,绝缘体的靠近转接座的端面上开设有凹腔,转接座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凹腔配合的凸起,转接座的第一端适配嵌入插接孔中以进行配合,则插孔接触件与插入接触件插合孔中的转接针导电接触且凸起嵌入凹腔中以进行配合。转接座与插座嵌套配合时,凸起恰好也嵌入到凹腔中,从而能有效的增强这两者配合的稳定性,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让转接针与插孔接触件始终保持导电接触状态。

更进一步地,凸起为中空结构且凸起的数量与接触件插合孔的数量一致,凸起设置在对应的接触件插合孔的外缘处。

进一步地,转接座上设置有防呆键,插座上设置有与防呆键互相配合的键槽;或者转接座上设置有键槽,插座上设置有与键槽互相配合的防呆键。防呆键和键槽的设置,便于插座和转接座装配时进行定位,防止对位出错。

进一步地,接触件插合孔数量至少为三,且环绕转接座中轴线呈圆形排布。

更进一步地,转接座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在相邻的两个接触件插合孔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离筋。

进一步地,转接座安装在印制板上,转接座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防呆柱,印制板上开设有与防呆柱插接配合的防呆孔。本实用新型把控制器内部元件的电线大部分用印制电路进行替代,即把原来的线束大部分设置在印制板上,简化了产品的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座和插座嵌套配合时,转接针的一端与插孔接触件的一端导电接触实现电连接,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将插孔接触件的第二端设置为延伸到接触件插合孔外,使得插孔接触件的第二端可以通过与控制器内部的印制板上的线路焊在一起而实现固定和导电接触,插孔接触件的第一端与转接针导电接触,从而很好的实现把控制器内部元件的电线大部分用印制电路进行替代的目的,能满足控制器内部的电气性能(如绝缘、耐压和浪涌等)要求,同时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增加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座第一方向放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座第二方向放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体和转接针的放大视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0、转接座;11、插座;12、插孔接触件;13、转接针;14、绝缘体;101、接触件插合孔;102、凸起;103、防呆键;104、隔离筋;105、防呆柱;106、凹槽;111、插接孔;112、键槽;142、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包括转接座10、插座11、插孔接触件12和转接针13,转接座10上开设有贯通的接触件插合孔101,插孔接触件12设置在接触件插合孔101中,插座11上开设有贯通的插接孔111,转接针13设置在插接孔111中且与插孔接触件12配合,转接座10的第一端适配嵌入插接孔111中以进行配合,则插孔接触件12的第一端与插入接触件插合孔101中的转接针13导电接触以进行配合,插孔接触件12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接触件插合孔101外。

如图2和图6所示,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体14,绝缘体14固定设置在插座11的插接孔111内,转接针13设置在绝缘体14上,绝缘体14的靠近转接座10的端面上开设有凹腔142,转接座10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凹腔142配合的凸起102,转接座10的第一端适配嵌入插接孔111中以进行配合,则插孔接触件12与插入接触件插合孔101中的转接针13导电接触且凸起102嵌入凹腔142中以进行配合。转接座10与插座11嵌套配合时,凸起102恰好也嵌入到凹腔142中,从而能有效的增强这两者配合的稳定性,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让转接针13与插孔接触件12始终保持导电接触状态。

如图2所示,转接针13的两端都为针式,一端与插座插合,另一端与插孔接触件12插接配合。

如图2和图4所示,凸起102为中空结构且凸起102的数量与接触件插合孔101的数量一致,凸起102设置在对应的接触件插合孔101的外缘处。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插座11上开设有键槽112,转接座10上设置有与键槽112插接配合的防呆键103,或者,在插座11上设置防呆键103,在转接座10上开设与防呆键103配合的键槽112。键槽112和防呆键103的设置,便于插座11与转接座10连接时的对位。

如图5所示,转接座10上开设有多个凹槽106,多个凹槽106的开设可以有效节省材料。

如图4所示,接触件插合孔101数量至少为三个,且环绕转接座10中轴线呈圆形排布。本实施例中,接触件插合孔101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10个,接触件插合孔101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求来定,在其它实施例中,接触件插合孔101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排布成其它常规形状,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5所示,转接座1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在相邻的两个接触件插合孔10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离筋104。

如图4和图5所示,转接座10安装在印制板上,转接座1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防呆柱105,印制板上开设有与防呆柱105插接配合的防呆孔。插孔接触件12的第二端与印制板上的线路进行焊接时,印制板贴合到所述凸部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先把转接座10上的插孔接触件12的第二端焊接在印制板上,插座11从控制器的面板外向内插入转接座10,让转接针13与插孔接触件12的第一端导电接触,实现线路和电路的连接;插座11设置方向的正确性通过插座11上的键槽112及转接座10上的防呆键103来确保防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连接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8314.6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41877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H01R 12/71

专利分类号:H01R12/71;H01R13/64;H01R13/46;H01R13/502;H01R13/04;H01R13/10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深圳市力为电气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力为电气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街道碧园路茗翠苑201

发明人:谢郴恒

第一发明人:谢郴恒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力为电气有限公司

代理人:袁文英

代理机构:44312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连接器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