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概念语义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义,概念,网络,理论,古籍,双宾语,卷积。
概念语义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安帅飞[1](2019)在《基于概念层次网络(HNC)的韩国语双宾语句语义获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韩国语双宾语句的句法结构特征描述分析,将其形式化为四类,借助概念层次网络(Hierarchical Network of Concepts, HNC)的词汇概念表示,计算句中词汇间的语义距离、挖掘句内各单元关系,并显性表示出该内含关系,确定宾格重现结构中动词作用的真正宾语。按照局部和全局联想脉络,分层级对韩国语双宾语句进行了概念层面和句类层面的语义分析,从而获得该结构句的语义信息。(本文来源于《韩国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张玉上,颜晓丹[2](2018)在《从概念整合理论看网络词语“城会玩”的语义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人们的生活便捷水平也因此得到极大地提高,不管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网络,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与网络相关的新事物的产生,网络语言就是其中之一,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为汉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特别出现了大量的缩略语,本文主要从概念整合视角下研究网络缩略语—"城会玩"的语义构建。作者在前人研究汉语传统缩略语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缩略词语"城会玩"中的概念整合机制,阐释其如何在网络缩略词的产生和发展中运作,这不仅有助于对其他网络新词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8年03期)
徐祥然[3](2017)在《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语义构建:概念整合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网络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和新型交流方式。经济发展、语言进化、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都使网络语言越来越重要。因为网络语言有很高的敏锐度和趣味性,是表达这些趋势的非常直接和革新的方式,可以导致新奇词汇的产生。本论文探讨的是在概念整合网络下汉语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在认知语言学界,意义构建被普遍认为贯穿于人们思维的整个过程,包括语言。本研究应用的理论框架是Gilles Fauconnier and Mark Turner提出和发展的概念整合理论。该理论已经被证实可以用于解释人们思维的各种不同领域。本论文研究和分析了汉语网络语言的五个层面,即语音、词汇、语义、句法和像似符合。有必要说明的是,汉语网络词汇包括由不同的概念整合网络构建的汉字、英语单词、符号、标记、数字、语码转换等。本论文中涉及的样本收集和典型案例分析来自不同的网络软件像BBS、微信和QQ。选择样本的标准是最初在网络交流时创造的吸引人的流行用语或是普通的固化的汉语突然被解冻,然后在网络上流行起来。本研究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析网络语言的新视角,探讨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意义构建机制,希望能回答诸如为什么有些网络语言能够流行并吸引人们的注意,有些则不可能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本论文包括六章。第一章是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的简介。第二章是相关的文献综述,引用和分析国内外学者已经做过的研究和主要发现,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给出网络语言的全貌。第叁章是理论框架,介绍由Gilles Fauconnier and Mark Turner共同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第四章从语音、语法、语义、句法和像似符合等五个层面对网络语言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作为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基础。第五章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汉语网络语言在不同层面上的认知语义构建。第六章为本文的总结,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6)
杜慧平[4](2016)在《基于概念语义网络的词族挖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意义]提出一种新的词族识别方法,用于构建语义工具和辅助检索扩展,以降低编表专家的认知负担,提高语义工具构建和更新的效率。[方法 /过程]首先通过同现统计和相似度计算建立学科领域的概念语义网络,再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Island算法进一步识别该网络中的词族。并以金融学科为例,比较该方法与层次聚类算法、"词素后方一致"方法识别词族的效果。[结果 /结论]结果发现,Island算法的效果优于层次聚类算法,并与"词素后方一致"方法各具优势,可以结合使用,取长补短。(本文来源于《图书情报工作》期刊2016年21期)
安欢[5](2016)在《中医养生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的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养生,又称为摄生、养性,首见于《庄子·内篇》,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养生,但是由于中医药养生知识存在网络资源零散,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资源出处缺乏权威性和专业性、养生方法缺乏系统的归类整理等问题,导致人们对获取到的养生知识存在不信任,这就需要中医药专业人士对养生知识进行规范,建立起科学性、权威性的养生知识服务平台,满足人们对养生知识的需求。中医古籍集历代养生精华,记载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实用的养生方法。近年来,虽然中医古籍数字化整理与利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对古籍文献的表层研究,而如何在古籍数字化整理的基础上深入到文献内部基于知识层面上的研究,使计算机能够在语义的层面上理解中医古籍,构建中医古籍知识库,提高古籍知识的利用率,消除中医古籍的“信息孤岛”,更好的为中医临床与老百姓所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中医养生古籍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医养生古籍知识表示方法,使中医养生古籍中的知识能够进行合理的组织,提高中医古籍养生知识库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更好的实现知识服务与共享。1.研究目的与意义中医养生古籍中记载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由于养生古籍历史悠久、知识内容复杂、重复性和相似度高、版本差异等特点阻碍了养生古籍知识的利用。本研究利用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来表达中医养生古籍中包含的养生知识,构建养生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使养生古籍中知识能够有层次的组织起来,为养生古籍知识库的构建提供框架结构,从而实现中医养生古籍基于内容的全面检索,提高中医养生知识库的查准率和查全率,促进中医养生古籍知识的利用。2.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医养生古籍专着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中医养生知识概念语义网络,所以选取的书目需要能够包含养生知识的各种概念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并且能够综合反映养生知识。根据以上需求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中医养生古籍的书目选取标准并选择了10种有代表性的养生古籍。(2)中医养生古籍知识提取对所选的10种养生古籍进行了知识提取,目的是为构建养生古籍概念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提供数据源,为中医养生古籍知识库提供基础词库。由于汉语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同一词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为了确保所提取的概念的准确性,本研究在提取概念时采用了语义分析方法,通过句法、要素、语言环境来确定养生知识概念词语。(3)语义类型的构建语义类型是语义网络中的节点,目的是为了对概念、术语、实例进行分组、归类。它为语义网络提供最基本的分类架构,是语义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制定语义类型的构建步骤,其中运用了内容分析法,来完成语义类型的构建。(4)语义关系的构建中医养生古籍知识语义关系是对中医养生古籍中所包含的概念之间的语义相关性的表征,这些语义关系将概念、术语连接成一个大型的语义网络,便于中医养生古籍的知识组织与检索。本研究语义关系的构建采用了中文医学信息的语义表达模式的方法,制定了语义关系的构建步骤,来完成语义关系构建。(5)养生古籍知识实例整合本研究对概念语义网络进行实例整合,实例之间通过继承概念语义类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语义关系,完成实例之间关系的构建,从而来验证养生古籍概念语义网络的适用性。3.研究结果(1)书目的选择经过专家咨询法制定了书目选取标准:①经典性:选取历代养生古籍的经典着作,具有一定影响力,并且应用广泛。②代表性:所选取的书目具有学术代表性,能够反映养生古籍的学术特点和发展过程,注意专科特色养生古籍的选择,如导引养生古籍专着、食疗养生古籍专着。③全面性:所选养生古籍力求能够全面涵盖和反映养生知识,综合考虑养生古籍的主题内容、体例结构、地域特色等。根据制定书目选取标准和专家咨询方式,选取了10种有代表性的中医养生专着,分别是《遵生八笺》、 《养生类纂》、 《养生类要》、 《养老奉亲书》《动功按摩秘诀》、《老老恒言》、《养生导引法》、《饮膳正要》、《养性延命录》、《寿世青编》。(2)概念词汇的提取基于语义分析方法建立概念词汇提取规则:①只提取与养生相关的知识词汇,对原文中描述性、叙述性的部分暂且略过。②基于所选养生古籍原文提取养生知识相关的知识词汇,以原文记载为准,采用语义分析的方法提取词汇,原则上对词汇不在内容上进行修改。③对于相对规范的词或词组依据原文直接提取。④对于不规范的词或者词组,采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分析语言的要素、句法和语境来提取数据,保留名词和代表知识点的简略语句,去掉没有实际用处的形容词部分、副词部分以及语气助词部分。⑤提取养生知识概念词汇过程中;有些词汇是由两个独立的词组组成,彼此之间语义上不存在交叉,提取能够代表知识点最小单位的词组或者词作为养生知识词汇。根据制定的养生古籍知识提取规则提取养生相关词汇,共提取了养生知识词条数量3601条,其中养生方法中的食疗词条数量最多,针灸疗法词条数量最少。(3)语义类型的构建结果基于内容分析法制定语义类型构建步骤: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所选的10种养生古籍的体例结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在内容上对养生古籍的知识体系分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语义类型的构建提供知识储备。②根据前期所提取的养生古籍知识概念词汇,抽象出概念词汇的共性特征作为语义类型。③参考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教科书,对所提取的语义类型进行定义,确定语义类型包含的语义范围。根据语义类型构建步骤,认为养生古籍中与养生知识相关的概念语义类型包含32种,分别是养生理论、疾病、未病、证候、症状、病因、病机、养生方法、食疗、饮食禁忌、四时调摄法、四时调摄法禁忌、导引法、导引具体操作、针灸疗法、针灸具体操作、按摩疗法、按摩具体操作、功效、副作用、组成、制法、服法、部位、经络、穴位、注意事项、人群、时间、季节、医家、医籍。为了能够理解语义类型包括的语义范围,参考相关标准并结合实际需要对每一种语义类型进行了定义。(4)语义关系构建结果基于中文医学信息的语义表达模式方法制定了语义关系构建步骤:①基于养生古籍原文的基础上,采用中文医学信息的语义的表达模式方法确定语义类型与语义类型之间的语义关系词汇。②利用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对所提取的语义关系词汇进行规范化处理。采用以上语义关系构建步骤,进行归类后共有19种语义关系,分别为等级关系、指导、论述、引用、引起、记载、操作、预防、祛除、治疗、产生、选用、制法、服法、由…组成、发生于…情况下、适宜、禁忌、注意。(5)实例的整合分析本研究中养生知识概念词汇作为实例,基于中医养生古籍原文,赋予实例至少一种语义类型,实例在继承概念语义类型之间的关系时存在等价、扩展、阻断叁种情况,经过实例整合分析,完成实例之间关系的构建,验证了中医养生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的适用性。4.研究结论本文利用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对中医养生古籍知识表达方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利用语义类型构建步骤和语义关系构建步骤建立了32种概念语义类型和19种语义关系,从而构建了养生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通过概念实例的整合,展示了概念框架的适用性,并使用protege4.3对所构建的网状结构进行了形式化的表示,形成了以养生理论为基础,养生方法中心,其他类型与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之间的关系为主的一种网状结构,为中医古籍养生知识库提供概念框架。研究结果认为利用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能够表达中医养生古籍中的知识,这为以后中医古籍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6-06-02)
詹智财[6](2016)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语义概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视频语义概念检测成了大家日益关注的研究热点。而在多媒体数据中,视频相比较于其他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更加的复杂,如何很好的得到每个视频所包含的语义概念,并将其作为视频合适的标签也就成为了视频检索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传统的视频语义分析方法,其次详细介绍深度学习中几种模型,并讨论以往视频语义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再次主要介绍本文所提出的视频语义概念分析方法,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且简单介绍原型系统的构建;最后讨论视频语义概念分析领域将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基于拓扑模型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语义概念分析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自适应提取输入数据中的分布式表征,通过构建不同的操作层,将原始数据进行低层级特征提取,并进行高层的变换从而得到更复杂且更具鲁棒性的特征。针对该模型需要较多的有标签数据,且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对视频图像帧中目标的旋转、缩放、平移等不变性,首先将拓扑约束引入到稀疏线性解码器模型中提出一种拓扑线性解码器模型,将该模型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预训练模型,然后用较少的有标签关键帧对该模型进行微调,从而得到针对视频数据集的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模型,最后将提取的特征输送到支持向量机中做进一步的结果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方法比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效果要好,而且在基于拓扑模型预训练的基础上效果有进一步的提升。(2)提出基于自适应阈值混合池化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语义概念分析方法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池化层一般为最大池化或者平均池化,而最大池化因每次都是选取最大值,故而容易过拟合,而平均池化虽然考虑了整个池化区域的所有激活值,却极容易因池化区域中存在过小的激活值而使得池化的结果普遍偏小从而容易造成欠拟合。对此,本文提出自适应阈值混合池化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的池化方法。首先计算池化区域中每个激活值对应的贡献概率,并基于此作为每个激活值的权重求出该池化区域的激活值加权和,用其作为该池化区域的阈值,将大于该阈值的激活值予以保留,并对保留的激活值做平均操作从而得到最后的池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的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方法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视频语义分类的准确率。(3)设计并实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视频语义分析原型系统基于程序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采用Python、CUDA以及Theano和Numpy库作为系统的核心算法开发,PyQt作为原型系统界面的开发,设计并实现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与训练、语义检测叁大模块,验证了本文所提的视频语义概念检测方法的可用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4-01)
杨建萍,年梅[7](2016)在《基于维基百科网络技术的概念语义网络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维基百科备份数据库自动构建领域概念语义网络,为领域信息智能检索提供技术基础。对维基百科备份数据库进行下载、分析、筛选处理后,以网络技术学科为研究领域,利用维基百科数据库中的条目数据,设计算法,提取网络技术领域的所有概念;通过维基百科备份数据库中的分类、链接、重定向数据,提取该领域概念之间的同义及上下级关系,最终汇总形成网络技术领域概念语义网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6年01期)
于潇涵[8](2015)在《概念整合视角下的英语网络新词语义衍生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语言的发展就成了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的时代,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政治,经济等所有方面都与网络有相互的影响,语言也不例外。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也随之产生。网络新词直接明了的反应了当下社会最热,最流行的现象。新词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旧词新意,人们把新的意义附加于已存在的词汇之上,使其焕然一新成为新词;另一方面是完全的新创造,人们根据新现象,新事物的特征创建一个新词。不管是旧词新意还是完全的新创词汇,都有一定的构词规律。其意义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通过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而进行的认知操作的结果。在众多认知理论之中,概念整合理论对意义的建构及其产生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所以,本文以概念整合为基础,对英语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过程加以研究。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ier在1997年,以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它是概念隐喻理论以及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的进一步研究。该理论分析了意义的动态建构过程,其实也就是人类的思维过程。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基础是概念整合网络。它包括四个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以及一个合成空间。人们把不同空间的信息有选择的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在其之中,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叁个过程,产生层创结构。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有四种,它们是:简单型网络,镜像型网络,单域网络以及双域网络。本文利用这四种网络对不同类型的英语网络新词的语义建构过程加以分析,并建构出适用于不同英语网络新词的概念整合模型。常见的英语网络新词在本文中被分为五类:普通类,数字类,字母类,表情符号类以及语码混合类。此种分类方法也是该论文其中之一的新颖之处。其中,普通类英语网络新词根据英语构词法又被分为复合词,拼缀词,衍生词,缩略词等。作者在语料收集时发现,名-名复合词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本文在普通类新词里着重分析该类网络新词。对英语网络新词的研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活跃度而逐渐拓展开来。以往的研究都只涉及到了其定义,来源,用法及分类等外部特征及结构上。而对英语网络新词的内部意义建构及认知识解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并以四种概念整合网络为基础,对各种类型的英语网络新词的语义建构进行解读。本文通过对典型例词的分析,分别对复合类,数字类,字母类,及表情符号类英语网络新词的语义衍生过程建立了七种概念整合网络模型。这七种网络模型虽然不是独立创造的全新的模型,而是基于Fauconnier提出的四种整合网络模型之上,但作者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新词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出一个可以用于分析该类型新词语义衍生过程的整合网络模型。前人的研究并为对各种类型的英语网络新词的语义建构过程进行总结归纳。这也是本文的另外一个新颖之处。期望该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应用以后出现的网络新词。其中,Model 1是适用于只有一个中心词的从属向心复合词的语义建构的简单型网络模型;Model 2是单域型网络模型,它可以用来解释另一部分从属向心复合词的语义衍生过程;Model 3是可以用于分析另外一部分从属向心复合词和大多数离心复合词的语义建构过程的双域网络模型;Model 4是适用于解读并列向心复合词语义建构的镜像型网络模型;Model 5和Model 6都是简单型网络模型,它们分别可以用来解释谐音类数字网络新词和谐音类字母网络新词的语义衍生机制;最后,Model 7是镜像型网络模型,它可以用于解读表情符号类网络新词的语义建构的过程。由于语料收集的限制以及论文篇幅的限制,有部分类型的英语网络新词的语义衍生机制的模型没有被建构出来。这些英语网络新词可以在以后继续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许雯[9](2015)在《基于温病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病文献是全部中医古文献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根据着录统计,存世的此类文献多达400余种。中医古代温病文献主要记载了包含大量现代医学范畴中的急性和烈性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和方药等,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医认识和防治传染性疾病所依赖的知识资源。当前,由于自然环境恶化和化学类药物的使用导致疾病谱的改变,新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不期而至。迄今为止,人们对新发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等尚缺乏认识,我国温病文献中所蕴藏的宝贵知识财富尚有待挖掘。历史上不间断的文献整理工作实则是一种资源开发的方式,现代人对这种科技文化资源的开发既要延续古人的经验和方法,又要推陈出新,对传统文献资源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开发。古籍数字化必须遵循古籍整理的基本原则,懂得学术研究的基本思维过程,掌握学术研究处理文献的方式。该方式往往是突破其原有结构,将原文献划分为若干基本单位,提取其中指向内部含义的关键词,依照它们的属性进行排序、筛选、统计和分类,比较相关文献中的关键词,寻求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这正是电子媒体需要继承的重要方法,为此我们必须将隐藏于学者大脑中的经验和智慧加以总结,建立模型和序列,然后再以这些模型和序例为准标引古籍文本,使之完成经验到知识的转化,建立人文学术研究的科学内核,有效积累和传播人类知识,让每次学术研究行为都从前人的终点开始。古籍是为学术研究服务的,数字古籍也不例外。古籍数字化必须全面借鉴以往的学术成果,学者对于应用的要求是古籍数字化的起点。就其本质而言,学术研究的应用要求乃是“知识发现”。所谓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简称KDD),又称数据挖掘技术,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的、新颖的、有效的并易于理解的知识的高级处理过程。它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我们相信,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必将创造出更卓越的业绩。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古籍数字化是传统古籍整理在当代的延续与发展。古籍数字化工作通过对古籍知识的解析加工,把传统古籍整理的方法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不同于一般古籍数据库的古籍知识库。近些年研究提出的“基于知识元的中医古籍计算机知识表示方法”,在古籍数字化实践中已经达到实用化程度,在对古籍进行解析加工基础上建立的知识库,实现了基于内容的检索,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知识的挖掘,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更便捷地从古籍中获取知识建立了一个平台。本文主要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实现对知识的挖掘、获取,开展温病古籍的知识挖掘研究,构建温病的病、证、症、理、法、方、药本体,形成以温病疾病为核心,其他类型本体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为主的一种网状关系,为中医临床、科研和政府决策提供真实、快捷的知识服务。本文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知识表示、国内外概念语义网络构建的相关知识以及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知识是经过整序、提炼的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成果,反映的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普遍认识和科学评价,具有相对正确性,不确定性,可表示性、可利用性。根据知识的范围来看医学知识就是领域知识即专业性知识。知识表示是用一些约定的符号将知识编码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据结构,以实现计算机自动知识处理和问题求解。知识表示方法主要有:一阶谓词逻辑、产生式知识表示、语义网络、框架理论、面向对象知识表示法、本体、程序知识表示法,对上述方法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后可以看出:语义网络不仅可以表示实体的结构、属性以及实体间的联系,还可以通过相应地有向边(弧)推导出与某个实体相关的事实、特征、关系,能将事物的属性以及事物间的各种语义联系显式地表示出来,以便于对层次间继承性质的推理演绎。在古籍知识相关表示研究中发现古籍的知识结构主要有聚类现象、模块现象、树状结构、知识关联、隐含的知识命题等。古籍知识表示关键问题在于在中医学中资料的收集、分类、加工、检索、统计和推理是专家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方法,多少年来,学者们在大量的文献资料堆中收集、查找、考证资料,进行着繁重的、艰苦的劳动,这种传统的研究方式,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效率低、质量差。长期以来,计算机在中医古籍数字化领域的应用得不到深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缺少计算机对古籍的知识表示方法。而古籍知识表示要求除了需要支撑中医古籍知识等可以引入知识后的智能处理外,更需要实现对古籍知识获取、处理、分析、应用等方面知识的描述,以实现古籍知识的共享,促进温病古籍知识的应用。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目前主要应用的古籍计算机知识表示方法有:“基于知识元的中医古籍计算机知识表示方法”该方法主要特点有:基于知识元的知识解析具有信息的二重性;基于知识元知识表示方法的知识解析,最终形成的是结构化文档;所有实义词的意义都可以分解成一些语义成分(Sense Components),也称为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属于同一语义场的一组词可以用特征矩阵来表示,每个矩阵可以表示一个概念。结合上述研究分析,进行古籍知识的表示建模研究可以选用语义网络表示法。之所以选用该方法,主要是看重了它具有以下的优点:语义网络提供了一般化的简单方法,语义网络着重强调事物间的语义关系;语义网络具有广泛的表示范围和强大的表示能力;语义网络是一种结构化的表示方法,澄清了古籍知识结构,避免了重复知识分析,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2)对温病古籍知识体系的特点的分析研究知识按形式分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温病古籍知识形式上属于缄默知识。温病古籍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如对病证的辨证分析知识,这种知识即是所谓的“行动中的知识”,或者“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是存储于人们头脑中的属于个人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常隐含于人的行动之中,属难以量化处理的隐性知识。对知识的表达而言,行动是和语言同样根本的表达方式。温病古籍部分知识属于缄默知识,是难以量化处理的隐性知识,其本体构建有其特殊性。从知识工程的角度来说,温病古籍知识本体论指的是一个温病古籍本体结构以及对温病古籍概念的本体知识描述。在这里本体知识既可以在概念层次上进行描述,也可以在语言层次上进行描述。它包含了概念的所有相关知识,知识必须与温病古籍领域相符合,又要完整地和全面地认识概念域,对隐式的或不确定的内容进行形式刻画。对温病古籍知识体系的探讨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直到明代末,才真正出现了第一部温病学的专着《温疫论》,此后叶桂《温热论》等书问世,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与叁焦辨证为核心的辨治理论,从而使温病学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明末吴又可《温疫论》开创的疫性温病学说,继之者有郑重光、戴天章、杨栗山、刘奎、余霖等;由清初叶天士《温热论》开创的四时温病学说,宗之者有薛雪、吴鞠通、王孟英等,使温病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温病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和独立。(3)对温病古籍知识表示方法的分析研究所选温病古籍力求全面反映该时期与温病相关的主要内容。仔细分析温病古籍知识源其基本的知识对象主要概括如下:疾病、病证、症状、脏腑、百骸、季节、药物、处方、治则治法、医籍、医家。在温病古籍知识本体中,核心的知识就是关于疾病的知识。疾病是一个最基本的温病古籍概念,根据温病古籍学科的范畴,可分为病证属性类、症状属性类、脏腑属性类、百骸属性类、季节属性类、药物属性类、处方属性类、治则治法属性类、医籍属性类、医家属性类。温病疾病类所使用到的属性之间存在固有的关系,疾病的属性及关系本身也可形成一个本体体系,称为疾病属性类。这个本体不含有任何实例,只能由病证类来实现它,在这个属性本体中反映的类别知识也是疾病类的一部分。温病古籍本体中定义了一些关系,这些关系将温病古籍中的概念与概念连接在一起,具有很重要作用。温病古籍本体中若干典型关系如等同关系、等级关系、相关关系等。在对知识库的知识添加过程中,常见的语义关系有如下几类:imply (蕴涵)、compare(比较)、similar (相似)、relation (关系)、belong (属于)、object (对象)、logic (逻辑)action (行为)、be(是)、have(有)、position (位置)quality (质量)、attribute (属性)、property ('性质)、degree (程度)、exception (除外)等,为了上述的语义关系的描述,可对关系类型进行添加:part-whole(部分)、instance-of(实例)、is-a(种属)、member-of(成员)。这样可以减少知识库中知识的冗余,同时在推理中产生新的知识。(4)对温病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构建方法的设计、描述。主要包括构建本体、本体实例以及语义关系,实现本体实例之间的关联根据温病古籍知识组织体系,对于构建本体,自行构建本体和顶层本体中的语义类型进行映射,在顶层本体中语义类型之间存在关系,自行构建本体继承了顶层本体的关系,从而实现概念层本体之间关系的构建,自行构建的本体实例由于继承了本体的属性,实现了不同类型本体实例之间关系的构建。基于温病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构建具体过程如下:基于中医药一体化语言(TCMLS2001),根据对温病古籍知识系统分析,通过知识元标引提取语义成分归纳分类定义语义类型(使用Protege4.0构建类)和语义关系(使用Protege4.0构建对象关系)。利用Protege构建以中医特色的“病、证、症、理、法、方、药”为核心原则的温病疾病、病证、症状、脏腑、百骸、季节、药物、处方、治则治法、医籍、医家本体。将11种本体(疾病、病证、症状、脏腑、百骸、季节、药物、处方、治则治法、医籍、医家)分别与TCMLS中的语义类型进行映射。语义关系的细化实现疾病、病证、症状、脏腑、百骸、季节、药物、处方、治则治法、医籍、医家本体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各实例之间的相互关联;对TCMLS中存在的语义关系进行细分,使其能合适地关联不同类型本体的实例。按照细化原则,通过等价、扩展和阻断叁种继承关系,构建疾病、病证、症状、脏腑、百骸、季节、药物、处方、治则治法、医籍、医家本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以疾病为核心,其他类型本体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为主的网状关系,从而构建温病古籍知识语义网络,建立概念术语、本体、实例之间相互错综复杂的关系。本研究目标是构建基于温病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除了需要支撑中医古籍知识等可以引入知识后的智能处理外,更需要实现对温病古籍知识获取、处理、分析、应用等方面知识的描述,以实现温病古籍知识的共享,促进温病古籍知识的应用,而后者可能是当前温病古籍知识数字化更应该也更能做到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5-05-12)
姚媛媛[10](2014)在《针灸概念语义网络的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几千年来,中医药领域的无数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积累了海量的科学知识,构建起自身独特的理念、方法和理论体系,这些知识包含在中医药古籍以及当前的科学文献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开发利用的实用价值。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从《黄帝内经》开始就逐步发展为一个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完整学科,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本论文以针灸学领域概念为研究对象,以此展开,设置语义类型、筛选确定语义关系、设计语义结构、验证语义关系并实现结果可视化展示,最终达到构建一个以针灸概念为研究主体的语义网络的目的。1研究背景中医药信息的特点是知识密集度高,大量的隐性知识蕴含其中,具有很强的知识发现潜力,但中医药“知识密集型”数据的描述和表达是粗糙的,这给中医药数据的利用以及知识的转化带来巨大障碍。语义网络作为一种知识表达和组织的工具,是一种基于逻辑描述的本体,可以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系统的概念模型,其以一种通用的方式来获取领域中的知识,提供对领域中概念的共同一致的理解,从而实现知识在不同的应用程序和组织之间的共享和重用。相关关系是中医药数据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使用语义网络作为工具,可以对中医药领域的知识挖掘、发现与利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2研究内容2.1研究意义和目的TCMLS作为一个由大量中医领域概念和语义关系所构成的语义网,其规模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领域本体之一。随着语言系统中领域本体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有许多问题显露出来:从数据质量的角度来看,首先,语义本体是对领域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由于领域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建成的领域本体往往存在着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其次,领域知识总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旧有的领域本体就会渐渐地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就需要对旧的领域本体进行修改和完善,以反映新的领域知识;最后,加工人员知识的有限性,在本体建设的过程中造成的词条,概念,语义关系等等的缺失、不足难以避免,从而导致知识的不完整性。从数据利用的角度来看,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对已有知识的有效利用,作为领域知识的集合体,TCMLS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可以掌握的范畴,而其中的知识量仍在以很高的速度增长,亟需进一步的加工和优化。本次研究对象针对的是针灸领域概念,在现有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针灸概念语义网络,并进行语义关系的验证和发现,形成网状的知识表达网络和可视化图形展示,以期实现提高中医药数据的利用率和知识转化有效率,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的目的。2.2针灸概念语义网络的提出2.2.1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该系统以中医药各个学科为核心,结构由2部分组成:基础词库、语义网络。语义网络在参照UMLS的基础上,以新型的叙词表加工工具vBuild编辑器为依托,构建概念间的语义结构,最终形成126种语义类型与58种语义关系。但该系统在类的描述方面不够精确,未能体现类的全部属性;类下实例的设置相对混乱,有很多重迭和错位的现象。2.2.2传统针灸知识语义网络:我所科研人员朱玲在原有中医古籍语言系统的基础上,对传统针灸知识进行了语义网络的构建,该语义网络构建主要从医史古籍出发,采用传统文献概念考证与语义网络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针灸知识体系进行重新组织和表示,以达到科学有效地发现、管理、利用传统针灸知识,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与理解深度的目的。但因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导致该系统收录概念中涉及现代临床和文献的部分不多,影响了该语义网络的应用普及。2.2.3日韩针灸概念术语框架:2010年和2013年日本和韩国先后提出过有关针灸概念方面的术语框架设计,两国均采用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方法进行概念建模。UML的目标是以面向对象图的方式来描述任何类型的系统,具有很宽的应用领域,其中最常用的是建立软件系统的模型,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因为该方法用途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将它用于进行中医药信息的知识组织显然不是很适宜。本研究采用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分类框架设计,借鉴传统针灸知识语义网络中古籍概念处理方法,运用ow1语言,以protege41为编辑工具进行针灸概念语义网络的建设研究。protege4.1作为本体编辑比较成熟的软件,更侧重类属性的定义,同时对于关系的表达更清晰、自由,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定义属性类别,对于中医针灸概念体系构建更适用。3针灸概念语义网络的构建3.1系统设计原则学科完整性原则、相关性和兼容性原则、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原则。3.2知识源数据准备知识源数据就是建立整个针灸学概念语义网络的信息资源,包括针灸学各知识体系包含的相关概念、名词术语。知识源数据的词汇来源于国际、国家标准、中医药学主题词表、针灸专业辞典、中医药教材、期刊文献等。3.3概念术语规范化3.3.1词义辨析:大多数中医名词术语形成于古代,由于语言的变迁、学科的融合和发展等因素影响,以及长期以来中医药术语缺乏规范化,导致了中医药术语外延宽泛,内涵不清,常出现一词多义、同义词、词义演变等现象。因此,在构建语义网络时,首先要理解、辨析术语释义,然后进行概念的合并与归类、词多义处理两项内容。3.3.2合并与归类:“合并”是将同义词放在一起,作为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例如:火针又称燔针、煨针。“归类”是参照术语的注释,将一个术语归并到它的上位概念中去,成为其上位概念的子概念或实例。例如:原穴是特定穴的子概念,而太渊、合谷、冲阳、太白、神门、腕骨、京骨、太溪、大陵、阳池、丘墟和太冲则是原穴的实例。3.3.3一词多义情况的处理:分析一词多义及词义演变的情况,当一个术语表示两个或更多的概念时,为其加上括号和修饰词,以保证其唯一性。例如:在五刺、九刺、十二刺中都有“输刺”,在构建系统时分别标示为“输刺(五刺)”、“输刺(九刺)”、“输刺(十二刺)”。以上3项工作是交互进行的,不能截然分开。在此基础上,进行领域概念抽提,以确定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应是相对稳定的,在对相关知识体系进行扩展时,只需要在层次结构的某些分支下增加新的概念。3.4语义类型的建立本研究在设置语义类型时,一级类目参考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二、叁级类目主要参考针灸学科教材,收录范围不超过针灸学教材的内容,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语义类型“精”、“气”、“血”、“津液”、“辨证”等等,在本文当中没有一列举。但与经络密切相关的“脏腑”、“形体官窍”;与针灸治疗相互关联的“生理功能-中医生理”、“病理功能”(中医疾病、症状、经络证侯)等都涵盖在内。接下来,我们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可将确定下来的领域核心概念建立起语义类型,按照树形结构的方式逐级展开,如腧穴下可分为经穴、特定穴(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等)、经外奇穴、阿是穴和耳穴、头针刺激区。针刺方法下可分为毫针刺法、叁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火针法等。3.5语义关系的分析我们对之前设置完成的语义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取它们隐含的各种语义关系。本研究针灸概念语义网络的语义关系共有21种,其中3种是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没有出现过的,分别是:络/属;禁用;…的参数。还有4种是语言系统中针灸部分没涉及到的,分别是:产生;引起;先于…发生;与…同时发生。这主要是由于缩小了研究领域,从而领域概念之间的关系得以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表达。3.6建立基本的语义结构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构成网状的语义结构,它起着统领知识源数据概念的作用。本文采用了中文医学信息的语义表达模式,即:“启动词+概念词A+连接词+概念词B+结束词”。其中的“启动词、连接词、结束词”称为语义关系词。通常情况下,构成语义关系词中的启动词、连接词和结束词并不一定同时出现,其中连接词必不可少。例如:在“病理反应是腧穴的特性之一”中出现了连接词和结束词,语义关系词为“是…的特性之一”;在“行针手法引起晕针”中只有连接词,语义关系词为“引起”4语义关系的验证本部分采用我所科研人员胡雪琴开发成功的语义关系自动抽取辅助工具对针灸概念的语义关系进行提示和验证。在工具的文本输入模块中,将相关内容输入进去,经过分词处理后软件会将输入内容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并映射到基础词库中,不同组别的语义类型会以各异的颜色加以区分显示,而语义关系会以概率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我们人工识别判断后,可以协助对前期工作的结果进行对照和审核,查漏补缺。5语义网络的展示通过本体构建工具protege4.1自带的图形化展示功能将构建完成的语义网络进行可视化结果显示。主要目的是借助图形化手段,更高效和清晰地交流信息,为人们发现规律、解释现象、辅助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帮助。6讨论和结论6.1讨论现将本工作与之前已构建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做个比较分析,内容见下表所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国内构建的语义网络相比日韩的术语框架设计更科学合理,收录概念及设计语义关系考虑更为全面,知识应用范围较广泛,结果进行可视化图形展示也更为理想。此外,因为本研究是在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基础上完成的,有必要对二者进行一下详细的对比:针灸概念语义网络以针灸学科体系为主,形成了132种语义类型。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因而其语义类型的设置不可能太过详细和具体。本研究中和TCMLS相同的语义类型有37种,分别是“实体”、“事件”、“中医人体基础”、“经络”、“腧穴”、“针灸疗法”、“针灸研究”等大的类别。而有95种语义类型与TCMLS的不相同,其中绝大部分是参照TCMLS的语义类型进一步细分而建立的,比如“针灸疗法”语义类型之下分为“针刺疗法”、“灸法”、“拔罐法”、“腧穴特种疗法”等子类,“针刺疗法”下再分为“毫针刺法”、“叁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火针法”等;只有一小部分是完全新增加的语义类型,比如“针灸效应”、“针灸量效”等。针灸概念语义网络的语义关系共有21种,比中医药学语言系统针灸部分多了7种,这主要是由于缩小了研究领域,因而领域概念之间的关系得以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表达。其中3种是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没有出现过的,分别是:络/属;禁用;…的参数。还有4种是语言系统中针灸部分没涉及到的,分别是:产生;引起;先于…发生;与…同时发生。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基础上重新梳理针灸学科的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构建一个完整的针灸学科语义网络,展现针灸知识体系结构,为相关研究和学习提供基础和帮助。6.2结论中医药语义网络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其质量的提高对于中医领域的信息化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针对已有针灸语义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了针灸概念的语义网络,应用基于语言系统的语义关系发现和抽取工具对其进行了关系验证,实现了结果可视化图形的展示。本研究完成的工作有几下几项:(1)对目前国内外中医药领域语义网络研究背景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2)在现有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概念体系并梳理了语义关系,涉及概念1705条,语义关联3529项,语义类型132种,语义关系21种;(3)运用语义关系提取工具对系统完成后的语义关系进行了验证并使用本体构建软件protege4.1实现了对结果的可视化图形展示。但是,该系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现在系统的语义类型及语义关系并不十分完整,需要随着学科发展及知识的更新进行动态调整;其次,构建完成的针灸概念语义网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在未来的工作计划中,相应的任务将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做好系统的更新和维护,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随时对系统内数据进行调整和修改;二是在领域专家的协助参与下,提高系统中概念层次结构、概念关联关系等的完备性和正确性。我们相信,通过针灸概念语义网络研究,可以解释针灸概念间的关联关系,能够促进针灸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为相关知识获取、利用及知识体系的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4-05-29)
概念语义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人们的生活便捷水平也因此得到极大地提高,不管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网络,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与网络相关的新事物的产生,网络语言就是其中之一,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为汉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特别出现了大量的缩略语,本文主要从概念整合视角下研究网络缩略语—"城会玩"的语义构建。作者在前人研究汉语传统缩略语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缩略词语"城会玩"中的概念整合机制,阐释其如何在网络缩略词的产生和发展中运作,这不仅有助于对其他网络新词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概念语义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安帅飞.基于概念层次网络(HNC)的韩国语双宾语句语义获取[J].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19
[2].张玉上,颜晓丹.从概念整合理论看网络词语“城会玩”的语义构建[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
[3].徐祥然.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语义构建:概念整合视角[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杜慧平.基于概念语义网络的词族挖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
[5].安欢.中医养生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的构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
[6].詹智财.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语义概念分析[D].江苏大学.2016
[7].杨建萍,年梅.基于维基百科网络技术的概念语义网络构建[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6
[8].于潇涵.概念整合视角下的英语网络新词语义衍生机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9].许雯.基于温病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构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
[10].姚媛媛.针灸概念语义网络的构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