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乔恩·埃尔斯特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2019年3月
定价:69.00元
1964年3月13日夜里,美国纽约市皇后区一位名叫吉诺维斯的姑娘遭歹徒持刀杀害。两个星期之后,《纽约时报》报道了这起案件。头版上的标题非常煽情:“38人目击谋杀发生却没有报警,皇后区女性被杀事件反映的冷漠无情,震惊警界!”
AI机巡平台、物联网、高温超导、智慧电网、光场摄影技术、裸眼3D全息技术、液态金属3D打印、石墨烯材料技术、X射线机器人……在实物展区,131个展位以实物、展板、模型、影像、现场解说及现场演示互动相结合等形式展示着高新技术、设备、工具及软件四大类科技成果。
在2008年,针对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文秋芳以 Swain 的“输出假设”作为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基于“学用一体”理念的“输出驱动假设”。2013 年文秋芳将该假设拓展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2014年该假设被修订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并将其正式命名为“产出导向法”(如图1所示)。
这篇新闻引起了纽约乃至全美国的轰动。那些热烈持久的讨论,使吉诺维斯案件成为美国法制史上举足轻重的案件,说它改变了美国也不为过——911报警电话因此诞生,相应的《见义勇为法》(“Good Samaritan” laws)陆续在全美50个州实施。
不过到了2015年,凯文·库克出版了一本关于吉诺维斯案件的书,揭露了背后的隐情——令舆论哗然的“38位目击者不报警”,原来只是杜撰有余、查证不足的新闻噱头。
真实的案件情况并没有那么冷漠。根据事后的调查,目击者并没有38位之多。因为追杀行凶的地点,都在比较晦暗的街后角,同时,也没有那么多有灯光的房间可以让人数得出一共有38位站在窗前的目击者。“38”这个数字其实是警官迈克·墨菲和《纽约时报》的编辑罗森索一起吃饭时随口说的。同时,也并非没有人报警,确实有人打了电话到警察局,但接电话的警员低估了罪犯的凶残,警力出动不够及时。
乔恩·埃尔斯特在其所著的《解释社会行为:基于机制的视角》一书中,对吉诺维斯案件的“38人不报警”进行了解释,他的答案与两个实验有关。
在“38人目击命案却不报警”的描述中,“38”这个数字显然高得令人震惊,而且现在也被证明是夸大的,可五十年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社会行为。
对于社会科学,埃尔斯特指出:“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释社会现象。这不是唯一的任务,但却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其他任务都从属或依赖于它。”对于寻求解释,现在社会科学中的主流研究取向,是通过抽样、调查等手段获取数据,以构建统计模型来推测因果关系。尽管这种研究取向成果斐然,但也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平庸研究,甚至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在真相揭开之前的过去五十年里,吉诺维斯案件里的“38位目击者不报警”实在太令人印象深刻。人们几乎没有犹豫就接受了这种说法,并进行了激烈、深入的讨论,企图找到合理的解释,并希望能根据这些解释采取措施,以预防此类现象的再次出现。
第一个实验,让实验对象独自一人通过某种通话系统听到一个人癫痫发作的声音(假装的,但实验对象并不知道)。当实验对象相信只有自己听到了声音时,有85%的人进行了干预以提供帮助;当他们相信还有另一个人听到了声音时,有62%的人进行了干预;当他们相信还有四个人听到了时,则只有31%的人采取了干预行动。第二个实验,依然是让实验对象通过通话系统听到假装的某人癫痫发作的声音。当实验对象独自一个人时,有70%的人进行了干预;而当他们旁边坐着一个不动声色的人(由实验者的搭档刻意扮演)时,只有7%的人进行了干预。
事实上,到底有几位目击者可能永远弄不清楚了,能肯定的只是当时打电话报警的人并不多,否则警方不会姗姗来迟。案发当场的灯光也提示了消极不作为的旁观者确实是存在的,只是数量可能没有38那么令人侧目。人们相信夸张报道,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遭遇过“消极旁观者综合征”机制,有时候自己就是那个“消极旁观者”,有时候则是被 “消极旁观”影响到的人。正是因为这种日常生活体验如此普遍,人们才未做质疑地接受了“38人目击命案不报警”的说法。据此可以看出,“消极旁观者综合征机制”确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行为模式。
这则新闻使人们一再追问和思考:是什么导致了38位目击者无一人及时报警?
这两个实验中,实验对象未采取积极干预的行为被称之为“消极不干预”,这种“消极不干预”的合理性似乎源于一种推断:因为其他人似乎什么都没做,所以情况可能不是很严重。其他人的消极使得每个个体都将自己的消极合理化了。个体对事件干预的可能性会随着旁观人数的增多而下降,而且旁观者的态度也会极大地影响个体采取干预行为的可能性。埃尔斯特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消极旁观者综合征机制”,他认为,正是“消极旁观者综合征机制”导致了吉诺维斯案件中38位目击者没有报警。尽管埃尔斯特是误信了“38人目击不报警”的不实说法而进行的分析,但以“消极旁观者综合征机制”来解释这桩案件引发的社会现象仍然是有效的。
社会是复杂的,人类行为是多变的,社会现象常常呈现扑朔迷离的样貌。然而,善于思考的人类,会因此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地追寻对社会现象提出合理、满意的解释。而科学存在的必要性,就在于它提供了人类知识积累过程中相对可靠的解释。这些解释日积月累、去伪存真,就形成了今天全人类的知识体系。人们学习这些知识,并在遇到问题时,主动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当遇到的问题是现有的知识无法解释时,人们又会主动地去发现新知识,科学研究正是现代社会发现新知识的主要途径。
(2)按特性划分:分为脆弱水印和鲁棒水印。脆弱水印主要用于信息完整性保护,脆弱水印必须对信号的改动非常敏感,接收方根据其状态即可判断数据是否被篡改过。鲁棒水印主要用于信息独占性和防伪性的保护,经常用来在数字作品中标识作者、作品序号等版权信息,嵌入的水印需要较强的抗攻击能力。
比如对于吉诺维斯案件中的目击者行为和大众行为,就难以直接运用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以模型建构的方法进行解释。一些社会行为以隐蔽的方式存在,只有一些模模糊糊的蛛丝马迹,难以测量,以需要大量规范数据支持的模型建构的取向进行解释,就难以奏效。
为了说明从“机制”的视角来解释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埃尔斯特在《解释社会行为》一书中列出了八十多种社会行为,如:当危险药物以透明罩板包装而非瓶装出售时,自杀率会下降;即使个人的一票对投票结果没有影响,人们仍然会去投票;人们常常对一些礼貌方面的细节非常重视等等。并且,他从“心智”“行动”“互动”等角度提出了一一对应的“机制”来解释了这些行为。
从初至走时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构成了更复杂的正演试错模拟的起点。这项技术为使用解释人员在地震记录上识别出的后续震相(包括折射和反射)建立复杂多层的地球模型提供了可能。因此,这样的模拟过程有高度的客观性。它包括运动学(走时)和动力学(振幅)信息,使模型计算数据与记录数据更加符合。
埃尔斯特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解释社会行为的研究取向。他认为:在人们看似不合理、不理性的种种行为背后,往往蕴含着一些“经常发生且容易识别的因果模式”,即“机制”。从“机制”的视角去思考和发现社会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使“特殊行为”联结于大量的日常行为,从而使得对特殊行为的解释获得坚实的根基。对于以社会科学研究为职业的人来说,从“机制”的视角来对社会中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才可能提得出创新的理论,并且经得起现实的检验。
这数十个“机制”的展示和剖析,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从建构理论的角度看,它对个体社会行为所进行的解释,打通了人类认知探索从谚语、常识、文学、哲学到构建社会科学理论的迷踪之路。而从研究的技术层面看,这些具体的“机制”都有相当高的普遍性,研究人员完全可以将这本书当作一个开启研究思路的工具箱来使用。
主要成果包括:与省(自治区)水利、环保部门建立了重大问题协商、规划衔接、联合考核、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与省(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功能区监督、取水及排污口设置审批方面建立分级管理体系;与省(自治区)水质监测部门建立流域机构指导协调,流域与区域水质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
不但如此,埃尔斯特在书中还将思考的深度拓展到了“社会科学的本质”。他提出,一门学科成为科学要达到的要求之一就是,“主要的概念和理论能表达得足够清楚和明确,任何人只要花时间和精力就能理解”。“以机制解释行为”,因“机制”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就能较为容易地满足这一要求。
在主张社会科学研究中重视“以机制解释行为”的同时,埃尔斯特还阐释了现在风行的“构建模型解释行为”的弊端所在。建立模型本质上是一种演绎操作,衡量模型是否成功的标准最终在于预测的精度,从社会现象到精美的数学模型,一系列的量化操作中的每一步都依赖于特定的假定。然而,当下的许多模型依赖的假定却往往并不那么严谨,存在着共同的问题,比如,“很多模型为个体归加了他们确然不具备的动机”,“很多模型为个体归加了他们确然不具备的认知能力”,“一些模型将群体规定为统一的行动者,却不提及搭便车问题或集体决策结构”等等。
采用泡沫模样缩尺1%,做成试块形状,周边填砂后挖出泡沫模样,使用耐火度好的锆英粉涂料施涂后进行烘干,合箱后浇注。特别注意,为了尽可能模拟厚大件凝固过程,不得使用耐火度蓄热能力强的铬铁矿砂,更不得使用冷铁,试块必须采用普通呋喃树脂砂造型,尽可能地模拟实际生产情况。
以“解释”为主旨,以“机制”贯穿始终,《解释社会行为》一书不但能就具体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和视角上的参考,还指出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主流的“模型-解释”这种研究取向的积弊,进而提醒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和应用者关注与反思更深刻的内核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
标签:的人论文; 机制论文; 社会论文; 模型论文; 消极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出版人》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