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完全双列杂交法估算配合力实用意义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少芳,王红芬,邵云华,何克荣,祝新荣[1](2021)在《家蚕限性卵色品种的配合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模型,通过对20个双限性卵色杂交组合的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和万蚕产茧层量5个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相关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中系亲本有"卵11""卵13";日系亲本有"卵82B""卵虎"。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有"卵11×卵虎""卵13×卵82B""卵17×卵虎""卵17×卵皓B"。从遗传角度看,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的遗传力较高,其主要受基因遗传作用影响,并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结茧率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方差贡献高,易受环境影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获得了部分限性卵色家蚕品种亲本的遗传信息,有助于后期双限性卵色杂交组合的选配与亲本选择。
李威[2](2021)在《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杂交种的优良表现取决于亲本自交系,亲本的选择与选配是杂交育种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素之一。配合力是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的核心,是选配亲本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本研究以课题组新培育的19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了78个杂交组合,试验中测定了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支数、穗上叶夹角、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度,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遗传参数估计和相关性分析。对自交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为自交系在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了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株型性状和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得知,自交系003、006、009、055、097、100、117、120、133、167、565、566、567、572、576、579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如自交系003株高和穗位高的一般配合力值为-3.54和-5.63,利用自交系003组配杂交种可以有效的降低株高和穗位高。自交系117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0.07、-10.85和-5.24。自交系167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7.76、-1.85和-7.13。自交系566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11.54、-12.94和-18.30。自交系576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2.57、-29.66和-5.36。自交系117、167、566、576的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均为负值且较小。利用这四个自交系组配杂交种,能够有效的减小雄穗大小,获得株型紧凑上冲的品种。自交系055穗长、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8.06、0.21。自交系572穗长、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6.77、3.15。利用自交系055和572作为亲本,组配杂交种容易获得果穗较长,行粒数多的组合。2.依据各杂交组合株型性状和穗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得知,杂交组合006×565、012×566、012×579、053×567、097×565、100×565、117×566、117×576、133×579、167×576、188×572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可进一步进行试验;如117×576组合的株高、穗位高、雄穗长、雄穗分支数、穗上叶夹角均为负向效应,茎粗表现为正向效应,该组合表现株型紧凑上冲,株高、穗位适中。如100×565的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秃尖长度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表现为负值,这个组合综合性状表现突出。3.通过对各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得知,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六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除茎粗以外,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株高等五个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株高和雄穗分支数的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宜早代选择。穗位高、茎粗、雄穗长、穗上叶夹角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宜高世代选择。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度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不宜在早代选择,宜在自交系高世代性状表现稳定后进行选择。4.通过对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得知,株高和穗位高、穗粗和雄穗分支数、穗长和行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雄穗长和穗长、雄穗长和穗行数,穗粗和穗行数呈显着正相关。株高和雄穗分支、穗位高和雄穗长、穗位高和穗行数呈极显着负相关。穗行数和行粒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呈显着负相关。分析评估了所选自交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价值,为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董艺[3](2021)在《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文中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为提高育种效率,进行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结果对23份春甘蓝自交系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从中挑选15份代表性材料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Ⅱ组配105个杂交组合(F1),分析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探究遗传距离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五种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亲本聚类法、分子标记法、产量特殊配合力法、一般配合力法、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对甘蓝的划分效果,为今后甘蓝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期加快甘蓝杂交育种进程。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SR核心引物对23份春甘蓝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相近球型和熟性的自交系基本上被划分在同一类群或同一亚群,其中23份春甘蓝自交系可以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极早熟群和早熟群。29份秋甘蓝自交系可以分为3个类群,分别为中晚熟、中早熟、中熟群。并验证发现不同类群间杂交或同一类群不同亚群间杂交产生的后代杂种优势较强,全株质量中亲优势最强的10个组合的组配方式均为春甘蓝×秋甘蓝,表明春甘蓝×秋甘蓝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2.杂种优势分析发现F1在质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筛选出6个产量杂种优势较强的组合。AD02、AD06、AD15用作亲本其后代的产量杂种优势较强,在未来育种实践中可以将这3个自交系作为核心亲本加以利用。3.筛选出6份配合力良好的材料,12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和杨氏简法计算的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与超标优势的相关性更强。特殊配合力与全株质量、单球质量、外叶质量、株高等产量构成性状超亲和中亲优势的相关性更强。4.分子标记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的效果好于表型性状。分子遗传距离与全株质量中亲优势的相关性达显着正相关,表明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对甘蓝全株质量中亲优势早期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与全株质量杂种优势的对应关系表明73.33%符合在一定范围内,遗传距离越远杂种优势越强的规律。并且发现处于中等遗传距离的双亲杂交产生强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更大。5.比较五种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发现产量特殊配合力法是甘蓝杂种优势群划分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一般配合力法、SSR分子标记法和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效果最差的是亲本聚类法。产量特殊配合力法将15个亲本自交系划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AD01、AD02、AD03、AD06、AD07;第二类群包括AD10、AD08、AD09、AD11、AD13;第三类群包括AD04、AD05、AD12、AD14、AD15。
邵晨旭[4](2020)在《羽衣甘蓝杂交配组与制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以异花授粉为主,杂种优势明显,为我国北方地区晚秋及初冬重要的园林花卉。目前国内生产所用的种子主要依赖进口,生产制种主要以人工授粉为主,效率低下、产量不足,制种成本高,因此,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羽衣甘蓝杂交种,探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制种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课题组多年纯化选育出的雄性不育系和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对沈阳地区秋季羽衣甘蓝露地的播种期进行了试验;对羽衣甘蓝各观赏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分析,选择出性状优良的羽衣甘蓝杂交组合及亲本;进行了沈阳地区羽衣甘蓝春季天然授粉试验,探究了沈阳地区蜂媒授粉代替人工授粉的可行性以及蜜蜂授粉技术。试验取得的结果如下:(1)对4个不同播种期的羽衣甘蓝生长情况和变色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于6月25日~7月10日进行播种的羽衣甘蓝,在“十一”期间,植株生长充分,心叶丰富且鲜艳,观赏效果较好。(2)羽衣甘蓝观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株高呈负向中亲优势(-4.41%),外叶数(14.54%)、心叶数(4.42%)、外叶开展度(5.82%)和心叶开展度(1.95%)具有中亲优势,对于羽衣甘蓝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3)对羽衣甘蓝观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分析,选出5个一般配合力较好的羽衣甘蓝亲本以及7个特殊配合力较好的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材料不同,各性状的遗传力也不同。在2个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中,外叶叶形指数和心叶叶形指数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在早代可以选择出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株高、外叶开展度和心叶开展度受非加性效应控制,需在高代选择;而外叶数和心叶数2个性状,在2×7配组中,受非加性效应控制,不能稳定遗传;在2×6配组中,容易受环境影响,需作为辅助性状选择杂交组合。(4)对沈阳地区羽衣甘蓝春季天然授粉技术进行探究,结果如下:沈阳地区羽衣甘蓝于11月1日~11月15日在温室大棚内进行播种可提供用于春季天然授粉的植物材料;采用1:2~1:4的父母本配比,天然蜜蜂授粉均可获得较多的杂交种子,在1:2的父母本配比下,种子的饱满程度则优于1:3和1:4的种子;蜜蜂授粉与人工授粉相比,结实情况和角果长度相差不大,而授粉效率大大提升,种子的饱满程度蜜蜂授粉也要优于人工授粉。
夏初雷[5](2020)在《基于玉米DH育种技术的No-Reid改良系遗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近年来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其广泛的用途和高产的特性以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已经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战略地位突出。玉米DH育种技术,即玉米双单倍体育种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新型遗传改良技术。与常规方法相比,育种周期短,明显提高育种效率。为此,本试验通过玉米DH育种技术育成No-Reid改良系10份,经筛选鉴定,选用9DH151、9DH608、9DH81、J9D207及外引系PHB1M、PH4CV作父本,选用J1049、J1598、J1595、J1033及外引系PH6WC作母本,按NCⅡ设计组配(6×5)30个杂交组合,在6万株/公顷密度下,对产量及各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平均优势结果表明,6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9DH151×J1598小区产量平均优势最高,为141.25%,组合9DH81×J1598较差。超标优势结果表明,组合9DH151×J1598也最高,为122.29%,组合PH4CV×J1049表现较差。综合表明小区产量优势最好的组合为9DH151×J1598,具有明显增产优势。2.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6万株/公顷密度下,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母本自交系是J1595;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父本自交系是9DH151。穗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母本自交系是J1595;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父本自交系是9DH151。百粒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母本自交系是J1033;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父本自交系是J9D207;穗长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母本自交系是J1595;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父本自交系是9DH81。综合分析结果,母本自交系J1595、父本自交系是9DH151最好。3.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6万株/公顷密度下,小区产量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为9DH151×J1598,穗粗和穗重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也为9DH151×J1598,穗长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为PH4CV×J1595,百粒重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为9DH151×J1049.综上所述,组合9DH151×J1598最优。4.遗传参数分析表明,轴粗、百粒重等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而穗长和穗重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易红华[6](2020)在《1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文中指出鲜食甜玉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经济效益显着,近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家政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消费者也越来越接受和喜爱鲜食甜玉米,育种家们也加大了对鲜食甜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创新力度。配合力是评价自交系价值及利用潜势的主要指标,是进行种质改良与种质创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自交系材料进行配合力分析,有助于育种者了解其遗传特性,从而提高育种工作效率。本研究对本单位培育的10个甜玉米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分析,采用不完合双列杂交法,以4个甜玉米自交系为母本(P1:DH3534、H1019、WU353、H808),6个甜玉米自交系为父本(P2:ET1003、T5728、BT708、BT723、BT731、T9623),组配24个杂交组合,将这24个组合按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调查蒸煮品质、还原糖含量、水溶性糖含量、皮渣率、单株鲜穗产量、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等13个性状。通过配合力分析,为这10个自交系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10个甜玉米自交系13个性状GCA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自交系的GCA效应值大小不一,有正向效应,也有负向效应。在特定性状上,自交系间GCA效应值有的差异极显着,有的差异却不显着。同一自交系在不同性状上表现出的GCA效应也不相同,在某一性状上是正向效应,而在另一性状上却表现为负向效应。没有任何一个自交系在某个性状GCA效应上均表现为正向效应或负向效应。本研究的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中,DH3534在还原糖含量、单株鲜穗产量、穗长、行粒数、出籽率上均表现出较高的正向效应,DH3534在提高后代还原糖含量、单株鲜穗产量、穗长、行粒数、出籽率上将起到积极作用;H1019在蒸煮品质、还原糖含量、水溶性糖含量表现出较好的正向效应,而在秃尖长性状上又表现出非常低的负向效应,说明H1019在改善组配组合品质、提高满尖度上的机率大。DH3534和H1019特点突出,有较高的育种应用价值。2、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还原糖含量、皮渣率、行粒数、穗长、穗位高、株高、出籽率、水溶性糖含量、蒸煮品质狭义遗传力较高,选育甜玉米自交系时,这些性状宜在早代进行选择。单株鲜穗产量、秃尖长、穗行数、百粒重等性状,宜在晚代进行选择,特别是百粒重,受环境影响非常大,更要在晚代进行选择,可以改善选择效果。3、本研究中24个杂交组合,根据单穗产量及其他综合性状特殊配合力都较好的杂交组合为DH3534×T5728和DH3534×ET1003。若是单从蒸煮品质分析结果看,H1019×T5728、H1019×T9623是较好的组合。
赵宇飞,王晓敏,袁东升,刘佩君,郑福顺,胡新华,付金军,高艳明,李建设[7](2019)在《18个樱桃番茄自交系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文中指出优异番茄自交系是品种选育的基础,配合力和遗传力是评价自交系育种价值的重要指标。以18个樱桃番茄自交系为材料,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成56个组合,对单花序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梗洼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及果肉厚共9个数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的分析。结果表明:母本60021、60803、60805和父本60450、60849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高;60283×60447和60803×60450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最高;9个数量性状均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可以稳定遗传后代;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梗洼大小、果肉厚的遗传力均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本研究可为宁夏地区樱桃番茄亲本的选择、优势杂交组合配制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张钟炎[8](2019)在《观赏番茄种质资源评价及杂交一代遗传效应分析》文中指出从目前的观光农业发展来看,缺乏具有独立产权的观赏番茄品种成为制约观赏番茄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有针对性的对观赏番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评价及进一步利用的报道很少。本文对课题组收集到的26份观赏型番茄种质资源各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性状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分析,实现对观赏番茄种质资源的评价分析。并通过参考上述26份观赏番茄种质资源的评价结果,挑选观赏性好、性状优良、抗病性强的7个种质材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对F1代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进行分析,选育优良亲本和杂交组合。结果表明:1、26份观赏番茄种质资源分析评价所有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9-0.99,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茎粗的变异系数最小;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16-1.63之间,花梗离层各种质资源间不存在性状分离,多样性低;果色、果形表现型相对多样,多样性指数最高。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物候期性状组与花序特征性状组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植株形态方面,坐果期与株高和茎粗呈正相关,花序和果实大小与植株的整体形态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成串性状方面,单花序花数、单花序果数、单花序长三个性状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果实性状方面,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2.259%,可以反映出20项性状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包含了整株形态因子、果实及成串因子、物候期因子、果实色泽因子等观赏番茄性状的多个方面。通过Ward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将26份观赏番茄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为10左右,分成3个亚族,分别是矮生小果亚族、高大多花多果亚族和矮生大果亚族。层次分析法表明果实形态特征约束层在约束层中所占权重最大,果色指标层在指标层中所占权重最大,最终的得分和分类结果表明,编号为S1的种质材料所表现的观赏价值最高,属于应用价值极高的观赏番茄种质资源。2、杂交一代杂种优势分析杂交组合F1代杂交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组配的21个杂交组合中,早熟性状方面,除♀P3×♂P4外,均表现负向的中亲优势和高亲优势,早熟趋向比较明显;坐果期方面,♀P2×♂P7表现正向的中亲优势,其余组合均为负向的中亲和高亲优势,与始花期表现相同的杂种优势趋势;不同组合间,第一花序节位杂种优势的表现不同,即使在同一亲本的杂交组合中的杂种优势也表现出差异。整株形态方面,株高、茎粗、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的表现多介于两亲本之间,稍偏向于低值亲本;侧枝数在各组合中表现较强的正向杂种优势。成串性状方面,不同组合的单花序长和单花序花数表现很强的负向杂种优势,杂交组合的表现多偏向于低值亲本;单花序果数性状中,21个组合的15个表现出较强的正向杂种优势。3、配合力分析各亲本分别在不同的性状中表现不同的一般配合力。其中,亲本P5适合配制早熟观赏番茄组合;亲本P1和P7适合配制矮生的观赏番茄杂交组合;亲本P3适合作为配制植株高大,枝叶繁茂的观赏番茄杂交组合的亲本;亲本P6适于配制整体观赏性好的观赏番茄杂交组合。综合来看,亲本P3、P5、P6既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又能够配制特殊配合力较高的杂交组合,综合性状优良,育种潜力巨大,可以选择作为后续育种材料;♀P2×♂P5是筛选出的观赏番茄杂交F1代最优组合,可以作为优良杂交种进一步利用,♀P3×♂P6、♀P5×♂P6可以作为培育新型观赏番茄品种的优良组合。
张雅文[9](2019)在《砧用南瓜耐盐性和耐寒性的遗传分析》文中提出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ex Lam.)为葫芦科南瓜属(Cucurbita),一年生草本蔓生植物。因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常用于黄瓜嫁接。植物抗性遗传分析对植物抗性育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有关砧用南瓜的研究有很多,但大都集中在砧木筛选、评价等方面,而对其抗性遗传规律的解析尚未见报道。因此,对砧用南瓜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解析,明确砧用南瓜抗源的抗性遗传机制,对砧用南瓜优质基因源的挖掘、种质资源创新和持久抗性育种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以耐盐(寒)性存在明显差异的6份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的配合力分析法对砧用南瓜耐盐(寒)性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分别以耐盐(寒)性强的南瓜自交系P1和耐盐(寒)性弱的南瓜自交系P2,以及通过二者进行杂交获得的F1代,加代回交或自交获得的B1,B2和F2代为材料,利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的世代联合分析法,对砧用南瓜耐盐(寒)性的遗传特性进行了进一步解析,并对各遗传模型中耐盐(寒)性表现的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以及基因间的互作效应进行了详细解析。主要结果如下:1.耐盐性配合力呈现负向效应时,对杂交组合耐盐性的提高有利。结合配合力效应值,在研究的36个配组方式中,可以在砧用南瓜耐盐性育种中加以利用的杂交组合为 18C0077 × 18C0005、18C0077 × 18C0046、18C0077 × 18C0049、18C0024 × 18C0046、18C0024 × 18C0049和18C0024 × 18C0026。两对主基因的效应值均为负,且显性效应显着时,可提高砧用南瓜的耐盐性。各世代耐盐性的主基因遗传率在34.6%~62.1%之间,多基因的遗传率近乎为0,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同时,通过对比主基因遗传率在分离世代的大小,发现主基因的遗传率在B1中最大,在F2中最小,且F2代受环境影响较大,适合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总之,本研究筛选出了砧用南瓜耐盐性强的杂交组合,同时,确定砧用南瓜耐盐性的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2.耐寒性配合力呈现正向效应时,对杂交组合耐寒性的提高有利。结合配合力效应值,在研究的36个配组方式中,可以在砧用南瓜耐寒性育种中加以利用的杂交组合为18C0025 × 18C0065和18C0065 × 18C0025。主基因加性效应为负,显性效应为正时,对砧用南瓜耐寒性的提高有利。砧用南瓜各世代耐盐性主基因遗传率在32.2%~55.1%之间,砧用南瓜的耐寒性遗传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并且遗传率在F2中最大,达到55.09%,在B1中最小,同时,F2代受环境影响较小,故适合晚期世代进行选择。总之,本研究筛选出了砧用南瓜优良的耐寒杂交组合,并表明南瓜耐寒性的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
冷益丰[10](2018)在《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文中认为玉米(Zea mays L.)隶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其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摸清新形势下四川玉米育种的种质特点,为未来四川玉米育种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十三五”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组8家骨干参加单位当前广泛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策略对穗长等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靶点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GBS技术在157份玉米自交系中开发了4,976个高质量SNP标记。SNP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5个,平均为3.22个;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14700.7512,平均为0.5066;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3710.7107,平均为0.4132,展现出四川省当前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将该批自交系群体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群,即绵765等8份自交系划为Ⅰ群,18-599等63份玉米自交系与Mo17、齐319和掖478划为Ⅱ群,08-641等57份玉米自交系与丹340、B73和黄早4划为Ⅲ群,SCML104等20份玉米自交系划为Ⅳ群,其余9份自交系因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低而划为混合亚群,其中Ⅱ、Ⅲ两亚群占比近80%。根据群内材料的系谱来源结合四川所在的生态位置属性,我们将Ⅰ、Ⅱ、Ⅲ、Ⅳ4个亚群分别命名为本地改良系(Impro-local)、温热I A群(Tem-tropic I A)、温热I B群(Tem-tropic I B)、热带改良系(Impro-tropic)。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em-tropic I B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Tem-tropic I 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Impro-local种质和Impro-tropic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远,Tem-tropic I A种质和Tem-tropic I B种质间遗传关系最近。157份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51.10Mb。本研究结果证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育种过程中被大量引入到四川,形成了当前以温热种质为主的玉米育种资源。(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自交系的17个产量性状GCA效应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鉴定结果表明:LH8012、T237、T278和T318具有较好的ELGCA效应,宜13B1-3和78599-211具有较好的BTLGCA效应,Y1018、Y1126、Y1114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EDGCA效应,绵723、T309、C328、绵0232、Y1126、Y1018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RNGCA效应,08-641和SCML7275具有较好的KNRGCA效应,绵1834、T145、绵757和成自2142具有较好的CDGCA效应,绵0232和宜098具有较好的KLGCA效应,Y1114、热抗67、N29、T260和宜14A13具有较好的KWGCA效应,91(2)6983-0具有较好的KPRGCA效应,南942和德国X-02具有较好的KMGCA效应,Y1114和Y1018具有较好的EWGCA效应,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KWPEGCA效应,承玉10号父本、宜14A2、南942和T96具有较好的CWGCA效应,Y1114和热抗67具有较好的HKWGCA效应,T318、苏湾1611、绵722、Y1126、Y1018、78599-211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TWGCA效应,91(2)6983-0、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GYPPGCA效应,91(2)6983-0和Y1018具有较好的GYGCA效应。综合17个产量性状GCA评价,两个环境中产量性状GCA效应表现好且均衡的前十个自交系分别是Y0921、91(2)6983-0、T213、T42 L648、T71、Y1018、绵722、SCML30331、宜13B1-3和宜15B5。(3)635个测交组合就单株产量SCA而言,云南景洪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双M9×LH8012、SCML7275×08WSC149-221、Y1018×Y1027,四川雅安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宜ZB-8×Y1027、京科968母本×绵04185/SN8、T145×PH6WC。根据单株产量SCA效应对144份自交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44份玉米自交系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试验点均被分为4个类群,但两个环境中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4)通过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环境中的GCA鉴定,基于4,976个高质量SNP,综合考虑群体结构、亲缘关系等对产量性状GCA进行GWAS分析。运用GLM模型,在-Log10P>3.70(P<1/4,976)水平下,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39个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10号染色体上,单个SNP可以解释10.90%29.21%的表型变异;其中:穗长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秃尖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穗粗GCA共关联到29个显着位点、穗行数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行粒数GCA共关联到3个显着位点、轴径GCA共关联到7个显着位点、粒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粒宽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出籽率GCA共关联到8个显着位点、含水量GCA共关联到18个显着位点、单穗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粒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轴重GCA共关联到19个显着位点、百粒重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容重GCA共关联到9个显着位点、单株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小区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在-Log10P>3.00(P<0.001)水平下,穗粗GCA、穗行数GCA和行粒数GCA等12个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的位点为25个。这些产量性状GCA关联SNP位点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同时为今后玉米的配合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二、关于完全双列杂交法估算配合力实用意义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完全双列杂交法估算配合力实用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家蚕限性卵色品种的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组合间配合力方差分析 |
2.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3 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比较 |
2.4 杂交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算 |
3 讨论 |
(2)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玉米的起源进化 |
1.2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2.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2.2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3 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 |
1.4 配合力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
1.4.1 配合力 |
1.4.2 测定配合力的方法 |
1.4.3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设计及管理 |
2.3 田间调查及农艺性状测定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4.1 方差分析 |
2.4.2 配合力分析 |
2.4.3 遗传相关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株型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
3.1.1 玉米株型性状的方差分析 |
3.1.2 玉米株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3.1.3 玉米株型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3.1.4 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3.2 玉米穗部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
3.2.1 玉米穗部性状的方差分析 |
3.2.2 玉米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3 玉米穗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4 玉米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3.3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表现 |
4.1.1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 |
4.1.2 主要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表现 |
4.2 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及相关性 |
4.3 下一步课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3)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种优势 |
1.1.1 杂种优势理论 |
1.1.2 甘蓝杂交育种概况 |
1.2 十字花科作物杂种优势预测 |
1.2.1 生理生化法 |
1.2.2 利用群体遗传学方法预测 |
1.3 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1 杂种优势群理论 |
1.3.2 甘蓝杂种优势类群划分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甘蓝亲本自交系遗传分群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引物来源及PCR程序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
2.2.2 类群划分的初步验证 |
2.3 讨论 |
第三章 甘蓝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
3.2.2 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3 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3.2.4 超标优势分析 |
3.2.5 超亲优势分析 |
3.2.6 中亲优势分析 |
3.2.7 15 个亲本自交系的平均超亲优势、中亲优势 |
3.2.8 配合力分析 |
3.2.9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型遗传距离分析 |
4.2.2 分子遗传距离分析 |
4.2.3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比较 |
5.1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 |
5.1.1 系统聚类法 |
5.1.2 多性状一般配合力法 |
5.1.3 产量特殊配合力法 |
5.1.4 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 |
5.1.5 分子标记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 |
5.2.2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效果评价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羽衣甘蓝杂交配组与制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1.1 杂种优势研究概况 |
1.1.2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研究 |
1.1.3 羽衣甘蓝杂种优势的利用 |
1.2 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研究进展 |
1.2.1 配合力分析的作用 |
1.2.2 配合力分析的方法 |
1.2.3 配合力分析的应用 |
1.2.4 遗传力的利用 |
1.3 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羽衣甘蓝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沈阳地区羽衣甘蓝秋季适宜播种时期的确定 |
2.2.2 羽衣甘蓝各观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2.2.3 羽衣甘蓝杂交组合各观赏性状的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
2.2.4 羽衣甘蓝杂交配组各观赏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沈阳地区羽衣甘蓝春季露地天然授粉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羽衣甘蓝春季天然授粉适宜的播种期 |
3.2.2 不同父母本配比对羽衣甘蓝天然授粉的影响 |
3.2.3 不同授粉方式对羽衣甘蓝结实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沈阳地区羽衣甘蓝秋季适宜播种时期的确定 |
4.1.2 羽衣甘蓝各观赏性状杂种优势的分析 |
4.1.3 羽衣甘蓝杂交配组各观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
4.1.4 沈阳地区羽衣甘蓝春季露地天然授粉技术的确定 |
4.2 讨论 |
4.2.1 羽衣甘蓝观赏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 |
4.2.2 羽衣甘蓝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分析 |
4.2.3 羽衣甘蓝观赏性状的遗传力比较 |
4.2.4 不同制种技术的种子产量和品质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5)基于玉米DH育种技术的No-Reid改良系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起源及玉米的重要性 |
1.2 国内玉米发展概况 |
1.2.1 中国玉米现状 |
1.2.2 玉米种质的引进和改良 |
1.3 杂种优势 |
1.3.1 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
1.3.2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
1.4 配合力 |
1.4.1 配合力的概念 |
1.4.2 配合力的分析方法 |
1.5 玉米DH育种 |
1.5.1 玉米DH育种技术 |
1.5.2 DH系产生途径 |
1.5.3 DH系鉴定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统计分析 |
2.3.1 杂种优势分析 |
2.3.2 配合力分析 |
2.3.3 遗传参数及遗传力估算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分析 |
3.1.1 小区产量的平均优势及超标优势 |
3.2 配合力分析 |
3.2.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2 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3 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4 其他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3.3 遗传参数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杂种优势表现 |
4.1.2 配合力分析 |
4.1.3 遗传参数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1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玉米发展现状 |
1.2 甜玉米研究概述 |
1.3 甜玉米育种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配合力测定方法 |
2 目的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技术路线图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设计 |
3.4 性状考察 |
3.5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组合间差异显着性检验 |
4.2 配合力方差分析 |
4.3 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4.4 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4.5 遗传参数估算 |
5 讨论 |
5.1 配合力在育种上的应用 |
5.2 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 |
5.3 10个甜玉米自交系特殊配合力 |
5.4 10个甜玉米自交系13个性状遗传参数 |
5.5 重庆甜玉米育种的设想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18个樱桃番茄自交系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量性状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樱桃番茄主要数量性状方差分析 |
2.2 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 |
2.3 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 |
2.4 各性状相关遗传参数分析 |
3 讨 论 |
(8)观赏番茄种质资源评价及杂交一代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观赏番茄基本概述 |
1.1.1 番茄简介 |
1.1.2 观赏番茄简介 |
1.1.3 观赏番茄的划分标准和评价体系 |
1.2 种质资源概述 |
1.2.1 种质的概念 |
1.2.2 番茄种质资源的收集 |
1.2.2.1 普通番茄种质资源的收集 |
1.2.2.2 观赏番茄种质资源的收集 |
1.3 种质资源多元统计分析评价 |
1.3.1 主成分分析 |
1.3.2 聚类分析 |
1.3.3 相关性分析 |
1.3.4 层次分析法 |
1.4 杂种优势 |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 |
1.4.3 番茄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 |
1.5 配合力 |
1.5.1 配合力的概念 |
1.5.2 配合力的计算方法 |
1.5.3 番茄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
2 观赏番茄种质资源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地点地理位置及气候 |
2.2.3 育苗与栽培方式 |
2.2.4 试验仪器 |
2.2.5 指标测定 |
2.2.6 数据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观赏番茄种质资源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1.1 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与多样性分析 |
2.3.1.2 质量性状分布频率及多样性分析 |
2.3.2 观赏番茄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3 观赏番茄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
2.3.3.1 主成分分析 |
2.3.3.2 聚类分析 |
2.3.4 观赏番茄种质资源AHP观赏性评价 |
2.3.4.1 AHP模型构建 |
2.3.4.2 判断矩阵的建立和一致性的检验 |
2.3.4.3 各性状指标权重系数 |
2.3.4.4 观赏番茄观赏性综合得分和分类等级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观赏番茄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4.2 观赏番茄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2.4.3 观赏番茄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 |
2.4.4 观赏番茄种质资源AHP观赏性评价研究 |
3 杂交一代遗传效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及测定指标 |
3.2.3 数据处理 |
3.2.3.1 杂种优势计算公式 |
3.2.3.2 配合力计算公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杂种优势分析 |
3.3.1.1 亲本各性状平均值比较 |
3.3.1.2 各杂交组合早熟性状的杂种优势 |
3.3.1.3 各杂交组合整株形态性状的杂种优势 |
3.3.1.4 各杂交组合成串性状的杂种优势 |
3.3.2 配合力分析 |
3.3.2.1 观赏番茄杂交组合性状基因型方差分析 |
3.3.2.2 观赏番茄杂交组合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3.3.2.3 观赏番茄杂交组合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2.4 观赏番茄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3 小结与讨论 |
3.3.3.1 观赏番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研究 |
3.3.3.2 观赏番茄杂交组合配合力研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砧用南瓜耐盐性和耐寒性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 |
1.1 植物耐盐性的遗传分析 |
1.2 植物耐寒性的遗传分析 |
1.3 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分析 |
1.4 植物其他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 |
2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
2.1 植物的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研究进展 |
2.2 主基因+多基因的世代联合分析法 |
2.3 遗传模型的应用 |
3 瓜类作物抗性性状的遗传研究 |
4 砧用南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4.1 砧用南瓜遗传多样性育种研究进展 |
4.2 砧用南瓜抗病性育种研究进展 |
4.3 砧用南瓜非生物胁迫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砧用南瓜耐盐性的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砧用南瓜耐盐性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
2.2 砧用南瓜耐盐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的世代联合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砧用南瓜耐寒性的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砧用南瓜耐寒性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
2.2 对砧用南瓜耐寒性的世代联合分析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及文章 |
致谢 |
(10)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
1.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
1.1.2 玉米的传播与分布 |
1.1.3 玉米的种质多样性与分类 |
1.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
1.2 DNA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2.2 传统(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
1.2.3 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 |
1.2.4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5 各类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
1.3 植物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1 配合力的概念 |
1.3.2 配合力的测定及评价 |
1.3.3 配合力在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
1.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
1.3.5 基于配合力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6 基于分子标记的玉米类群划分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 |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 |
1.4.2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发展 |
1.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基于SNPs的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特征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DNA样品制备 |
2.1.3 玉米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
2.1.4 SNP基因型鉴定 |
2.1.5 SNP统计分析 |
2.1.6 亲缘关系评估 |
2.1.7 群体结构分析 |
2.1.8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2 Illumina xten测序 |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2.2.4 SNP的鉴定与筛选 |
2.2.5 SNP特征分析 |
2.2.6 Kinship分析 |
2.2.7 群体结构分析 |
2.2.8 主成分分析 |
2.2.9 系统发育树分析 |
2.2.10 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GBS提供经济高效的基因分型技术 |
2.3.2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2.3.3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距离 |
2.3.4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
第三章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配合力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杂交组合配制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1.4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
3.1.5 性状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
3.1.6 表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
3.1.7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
3.1.8 表型相关性分析 |
3.1.9 杂种优势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群体表现 |
3.2.2 组合间的表型方差分析 |
3.2.3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
3.2.4 亲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组合表型的相关性 |
3.2.5 144个自交系的综合评价 |
3.2.6 杂种优势分析及杂优类群划分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玉米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
3.3.2 配合力评价中测验种的选择 |
3.3.3 四川当前育种自交系配合力评价与后续应用 |
3.3.4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划分 |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
4.1.3 基因型鉴定 |
4.1.4 亲缘关系、LD和群体结构评估 |
4.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 |
4.2.2 产量性状GCA显着位点 |
4.2.3 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GCA位点 |
4.2.4 本研究中产量GCA位点与早期结果的比较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适合关联分析表型性状的选择 |
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
4.3.3 LD大小及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4.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位点研究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5.1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结构 |
5.2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
5.3 基于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GCA分子位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关于完全双列杂交法估算配合力实用意义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家蚕限性卵色品种的配合力研究[J]. 于少芳,王红芬,邵云华,何克荣,祝新荣. 蚕桑通报, 2021(03)
- [2]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D]. 李威.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3]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D]. 董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羽衣甘蓝杂交配组与制种技术研究[D]. 邵晨旭.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5]基于玉米DH育种技术的No-Reid改良系遗传研究[D]. 夏初雷.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1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D]. 易红华. 西南大学, 2020
- [7]18个樱桃番茄自交系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J]. 赵宇飞,王晓敏,袁东升,刘佩君,郑福顺,胡新华,付金军,高艳明,李建设. 西北农业学报, 2019(12)
- [8]观赏番茄种质资源评价及杂交一代遗传效应分析[D]. 张钟炎.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砧用南瓜耐盐性和耐寒性的遗传分析[D]. 张雅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D]. 冷益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